我国北方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交通运输量也稳步增长。在运输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运输结构逐步改善。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比重逐步下降,其他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快速提高,公路、水运和民航的潜力得到发挥,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官员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交通运输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北方运输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北方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便利的交通条件是
城镇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很多城市都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发展 起来的.如郑州,石家庄,株洲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联系日益密切.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灯 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联系起来.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对外交往和进一步发展,交通 运输无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济宁、聊城、扬州、苏州等城市充分发展。清末运河淤塞严重,这些 城市发展明显受阻,待铁路兴起后,这些城市也逐渐衰落.
而东北地区自身具有许多基础性有利条件,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具备对外开放的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北三省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影响长远发展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加上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
因此在这段时期,我们要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培育交通新兴战略产业,加强城市客运管理、支撑城镇化加快发展。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是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我国北方运输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 1 -
现有的运输设施及设备仍然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公路道路还没有形成干线网络,断头路大量存在,部分公路路段流量超过设计能力,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2、组织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为政,分散经营的运输管理模式,很难组织有效的跨地区、多方式的运输一条龙服务体系。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仍未改变, 特别是铁路运输不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象还十分突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增长与运输线路的增长不协调, 突出表现是汽车的增长与道路的增长不协调, 造成车辆行驶速度低, 车辆运用效率下降, 道路堵车现象严重。
3、城市交通发展严重落后
表现为城市道路增长慢、城市交通管理的技术设备落后, 无论是城市路网的发展还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改善, 均不适应城市交通量的增长。
4 、政企不分
作为运输骨干的铁路运输改革进展缓慢。铁路政企不分、经营管理体制僵化落后、铁路运输市场发育不全等现象已成为铁路继续发展的障碍。
5、我国运输业对市场经济机制适应性弱
运输需求增长快一点, 则运输能力不够; 运输需求增长慢一
- 2 -
点, 则运输的经营效益就明显下滑。物流运输成本高、物流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6、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北方运输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现代化步伐,从被动适应逐步转向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当代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它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地发展运输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四、北方运输业发展对策
1、 合理配置运输网络
在规划运输网络时,应合理配置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中转站、货运站、港口、空港等物流节点,提高运输效率。在设计和利用运输线路时,要进行运输线路优化。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协调。
- 3 -
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宜采用铁路或水路运输;小批量、多品种、近距离的货物运输宜采用公路运输;体积小、价值高的货物运输和紧急救灾、抢险物资的运输适合航空运输方式。
3、 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提高车辆的运行率、实载率,减少车辆空载、迂回运输、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现象,缩短等待时间或装运时间,提高有效工作时间,促进运输的合理化。
4、 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改变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状况。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5、 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装备
利用专用散装及罐车可以解决粉状、液态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可以解决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等,运输合理化还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撑。
6、 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和模式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共同运输、集运等策略。随着运输业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应大力推广一些先进的运输模式与方法,如多式联合运输、一贯
- 4 -
托盘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散装化运输、智能化运输、门到门运输等。
7、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树立科学的交通发展观,综合规划、协调;建设较为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建立协调顺畅的管理体制;发展绿色交通;交通信息化等措施。以人为本,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满足便捷、舒畅、高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
五、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水平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推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担负着社会产品的流通任务以及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人民生活、政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的经济发展和合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应该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以及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线路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注重节约和集约利用
- 5 -
土地,节能减排,整合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