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春节的作文600字10篇

2024-07-0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Bottom line If you have someone else in your heart, make it clear and I will quit.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

删)

精选春节的作文600字10篇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比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有不同的过法,今天,我就要介绍与众不同的义乌春节。

义乌的春节在除夕便开始了。

这一天下午,父母们去迎接祖先的雕像,放在祠堂的大厅内的正墙上,供桌上摆上肥大的猪头,上好的五谷等祭祀用品,点燃两支红蜡烛,一把香。然后老少坐定,依次祭拜。

和别的城市一样,这天人们家家都要上崭新的春联,要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全城的老少都要守岁,不到凌晨零点不能睡觉。这几天必须要放鞭炮,不少人家都买好了烟花爆竹燃放,尤其在零点,是一个喜庆的高潮,一束束烟花飞向天空,有红的,蓝的,有花型的,也有柳型的,爆竹声震耳欲聋,大人与小孩都不亦乐乎。

正月初一却是十分清静的景象:人们早早的起床,准备好贡品,向着先祖的墓地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与那些去世的亲人“说

话”,“谈心”。回家后,要吃份特别的早餐,——“羹”,“羹”是用野菜,米粉之类的和起来,全家都要吃这种早餐,代表“忆苦思甜”,不过,这种饭也是很好吃的,我们孩子甚是喜欢。 过了初一,到十四,就基本和各地一样,要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交流感情。

元宵节来临,春节的高潮到了。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老人和小孩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完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每当“爆竹声中一岁除”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舞狮是由两个人合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小狮子,另一人扮武士。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紧接着还有唱歌,跳舞,下棋……内容可丰富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角角落落。几百个灯,各有各色,各有各图案,各有各形式,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为在庆典活动旁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晚上,是必须吃元宵的,还可以猜灯谜,放烟花爆竹,不失为一个热闹的节日。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六,春节结束了,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又照样忙事去了,春节的热闹景象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2

我曾目睹过北京雄伟辉煌的故宫,可它不能称之为一座完整的古城;我也曾浏览过文化悠久的西安古城,可它内部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今年寒假,我有幸参观了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古城——平遥。

来到平遥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穿越了!那古色古香的气息,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听当地人说,这里的房屋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规模依然完好如初。

走进那小小的民俗宾馆,又会使你大吃一惊,虽然平板电视,无线络这些现代化设置一应俱全,但那有着精美绝伦的雕花床炕,那历经沧桑的桌椅,无不显现着明清时代的气息。 走出宾馆,来到“明清一条街”上,这里则呈现出强烈的、红红火火的春节气氛。两旁的街道统一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家家户户门前都喜庆地贴着“福”字和春联。三五步就有一锅滚滚的姜汤摊位,不喝闻着那浓浓的弥漫着整条大街的姜汤气味,也为您驱走了寒冷的感觉。还有那细腻精致的大红剪纸,五彩生动的皮影,口感纯正平遥的牛肉,充斥着整条大道,让你的心也跟着喜庆起来。

平遥曾是一座发达的金融城市,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发源地这一,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就在此诞生,后来在全国还发展了放多分支机构。听导游介绍,当年慈禧太后还夸这里金库比清政府的国库还充沛!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平遥县衙。平遥的县衙与我们保定的直隶总督署相比 ,按理说直隶总督署远比平遥县衙等级高许多,可因为当没有好好保护,很多地方都被规划了。现在看起来还不如平遥县衙规模大。平遥的这个县衙有六层亭院和一个小花园,这里与直隶总督署不一样的地方还有是很多房子是两层的,还有小小的戏台。整个县衙的院落雕梁画柱,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浑漆斋大院。这个院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平遥古城内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建筑。它那精美的木雕门廊,栓马桩的石雕,影壁的转雕,虽然有些风尘仆仆,却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那些古迹数不胜数,那些精美的古建筑使人流连忘返,那些历史文化的典故叫人细细口味,这真是一个了解明清民俗的好地方!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3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最隆重的一个。在这个节日里,大家可以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领压岁钱……

还记得那个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许多人在外面放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从大清早一直到了傍晚六点还是没有间断。

六点多一点,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奶奶家吃年夜饭。我向厨房望去,只见奶奶把准备好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有新鲜的鱼、鲜嫩的肉、嫩绿的蔬菜……十几分钟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登”上了饭桌,我迫不及待地向鱼夹去,可爸爸拦住了我,说:“要让长辈先吃。”我点了点头。这时,奶奶又端出一大盘色泽诱人的红烧肉过来了,伴随着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竖起大拇指对奶奶说:“奶奶,您真是我们家的大厨师啊!”我的话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菜上齐了,我终于可以品尝美味佳肴了。

吃完了饭后,我和小伙伴们“全副武装”,大家都带着一大袋各式各样的鞭炮到家门口玩。我说:“不如先玩这个小鞭炮吧。”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大家赶紧向四面八方散去,之后便传来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音。紧接着,我把一个快爆炸的擦炮向小河扔去,“轰”的一声,水面上溅起了几朵美丽的水花。我又向石板小路扔了一

颗,可是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响,我想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心里却十分恐惧,心想:万一刚过去它炸了,我就完了。结果刚向石板小路挪动几步,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吓得我脸色苍白。可气的是小伙伴们却在那捧腹大笑起来。

到了八点,我往家里跑去。刚走进家门,妈妈向我走过来,一边递给我红包,一边说:“孩子,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我接过红包,心里美滋滋的。我也对爸爸妈妈说了几句祝福语,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我想爸爸妈妈已经收到我的心意了……

光阴飞逝,春节很快就过去了。我真期待下一年的春节能变得更加热闹,有的欢声笑语。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4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平时东奔西走的一家人,会在这几天里欢聚一堂,买年货,送红包,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在我还只有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眼里,春节就是整一个寒假,在那三十来天里,我们常到亲戚家做客,我就像《地球的红飘带》里巧渡金沙江的红军,别提有多开心了!吃一顿饭,自己写一则对联,不论好坏,只求家里有春节的味道。时光飞快的流逝,我七八岁了,那留着墨香的春联悄悄地隐去了,换上了散发着油墨臭气的春联,还有几餐饭。这是为什么?又过去了几年,我十岁

了,走过人家边,再也看不见有人兴冲冲地贴春联,只有几张发黄的纸片在风中摇曳,这是为什么?不一会儿,我十一二岁了,那么多的亲戚,我们却只去几家,在吃饭前后,放眼望去,只有手机,只有低着的额头,连给红包也成了攀比。不见一点年的踪影!这究竟是为什么?

没有了自己写的春联,又没有了许多家的团圆饭,还没有了做客应有的欢声笑语,眼前竟只有一只只冰冷的手机!传统告急,传统告急!

而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交通的发达,让许多家庭平时也能够欢聚;是因为商业的发达,让一些图方便的人去外面买春联、买窗花、买年画;是信息的发达,让人们团聚一堂,却只发微信;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不重视传统的心态。春联难道不能写吗?说话难道一定要用微信、QQ吗?不是的。是人们不明白自己写春联是很有年味的,而买来的会失去很多宝贵的年味;是人们不明白说话是有感情的,而屏幕上的字是没感情的。 就如《荒野求生》里的贝克所说“世界上最宝贵的便是环境与传统。”环境和传统都是经过岁月磨砺的,破坏了不可能一下子复原。人们已经重视环境了,可传统还是像《三重门》里的贝多芬楼一样被人糟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让我们重视传统吧!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5

和其他城市一样,濮阳的春节气氛从腊月初就开始弥漫在濮阳的大街小巷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的早上或晚上,家家都熬腊八粥。把黑米、红豆、黄豆、莲子、花生、红枣等放进高压锅,熬个十几分钟,就能喝上甜滋滋、香喷喷的腊八粥了。我们这熬粥还有个讲究呢:腊八粥不一定只放八样原料,而是放得越多越好,是因为这样明年可以获得丰收。

一转眼到了小年,这天晚上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芝麻糖祭灶,为的'是让灶王爷到玉帝哪儿说些好话,使人间风调雨顺。 我最喜欢除夕这天。天刚刚蒙上一层黑,鞭炮就在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有鸡肉啊、鱼肉啊、牛肉啊、羊肉啊等等好吃的东西,只有在除夕这天才能同时吃到这么多的美味。晚上坐在沙发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笑声洋溢在每一个角落的。马上接近子时,新年就要到了,我早已整装待发:一手拿香一手拿炮,准备在新年的第一分钟冲下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按我们这的规矩:谁家在新年第一时间把炮点响,谁家就有好运气。把香对准炮捻儿,“呲——啪啪啪啪”

初一一大早,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就去各家拜年了,爷爷奶奶在家里接待客人,这时濮阳的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行人。

正月十五,我们家顿顿吃元宵,大的、小的,张开嘴送进去,别人吃多了就会腻了,我是越吃越想吃。我问奶奶十五为什么吃元宵?奶奶告诉我吃元宵代表对亲人的牵挂,吃了元宵能早日和家人团圆。

元宵节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看的。到了晚上,一束束礼花射入夜空,颜色五彩缤纷,形状千奇百怪。这天还要赏花灯,有龙灯、十二生肖灯、牛年大吉灯等等,特别是十二生肖灯,十二个动物有的好像在跳舞,有的则挥舞手臂,还有的盘卷着身子。看花灯的人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正月十七春节假期结束了,学生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工作的工作,龙乡大地又呈现出万象更新的繁荣景象了。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6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

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7

漳州除夕之夜有“围炉”的习俗。全家大小团圆吃年夜饭时,必须用一个新的红泥火炉,生着火炭,红红旺旺地放置于圆桌下,象征家庭幸福兴旺。开宴时,炉前还置一红纸包,内包着银元两块,寓意新年发财。现在,火炉已经用电磁炉代替。

除夕宴席上的佳肴,数字要吉祥,一般是十二样,而每道莱都要有好的涵义。如鱼象征生活富余,鸡寓意金银相挨(谐音),鸭是金银相叠(音塔),猪肝表示官运亨通,豆腐说会发家致富,韭菜是“韭菜春”,长久幸福。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鲜菠菜、芥菜、或“厚皮菜”,也叫做“长年菜”,不许切断,撕成一条条,烫熟了,囫囵吃,可长命百岁,也含有不忘本之意。还得有一盘蚶,只稍用开水烫一下,掰开半生熟地吃,蚶血越鲜红味越美。蚶壳象征金银,食后应郑重地放置于床下、门后,不得倒入垃圾堆,预兆明年发财,金银满屋。

除夕聚会,如有家人未归,也得空一位留待。家主人举筷每指点一盘菜,就念一句相应的吉祥话,全家人随之品尝。酒过三巡,即可随便吃了。宴席结束,主妇要盛一碗米饭放在厅中或厨房,插上一朵红纸花,俗称“春饭”,闽南话“春”与“剩”谐音,寓意年年有余。

还有“门蔗”习俗--- 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各家各户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寓意从头甜到尾。当女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父母在门后放甘蔗,祝福女儿女婿婚姻生活甜蜜幸福。 下面是我家乡漳州__县靖城农村的年夜饭习俗:

年夜饭前要先祭拜祖先,烧纸钱,安排好先人后,才开始。 围炉时,家主人念“倒酒”,即由一“家庭主要劳力”左右手交替倒酒,家主人念“喝酒”,大家即喝一小口酒,家主人举筷再指点一盘菜,随口唱一句的吉祥话(一般都是菜名与吉祥话,用闽南话念起来很谐音、很通顺),全家人随之品尝。每次倒酒,要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后,家主人才又念“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再“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酒过三巡后,即可随便吃了。

鸡肉是年夜饭必吃的。倒酒后,家主人唱“吃鸡,富咧咧”(闽南语富贵的谐音),大家即开始动筷子夹鸡肉吃。一般鸡头、鸡尾、鸡翅、鸡脚是不许动的,要保持整只鸡的形状,直到初九。 还有鸭、萝卜、“金丸”(年糕)、韭菜、肥肉或瘦肉、豆腐、荷兰豆、冬笋、五香、炸豆腐、猪肉冻、手抓面、米面(粿条)等,也是年夜饭必吃的,而且样样有寓意。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8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

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跟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会说真乖,开始拿压岁钱。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9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热闹和喜庆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忙碌的节日。

那是一年春节,我回老家去拜访姥姥、姥爷。一进门,我看见姥姥、姥爷正忙着贴对联。那时我还小,并不知道是什么是对联,就问姥爷:“姥爷,这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

姥爷笑着回答道:“这是对联。每年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

“为什么要贴呀?”我好奇地问道。“是为了预示下一年财源滚滚,有好的收成啊。”姥爷仍然笑着耐心的解释道。 我听完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时姥姥拿出了两个大红灯笼准备挂,我也想过去看看,可是妈妈叫住了我,说:“儿子,过来一下,帮我拿下这个。”我跑过去,看见妈妈在贴“福”字,可我发现这个“福”字是倒着贴的。于是我就对妈妈说:“这个字贴倒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福字就是要倒着贴,这是有来历的。”古代有个皇帝,每年都让人帖“福”字。有一年,有个不识字的人把“福”字贴倒了。皇上听后十分生气,就下令把那个人抓起来。有一个太监连对皇帝说:‘皇上,这不就是代表您的福到了吗?不要生气,息怒息怒。’皇上一听,对呀。于是化怒为喜,便立即把那个人放了,并赐他一些金子,还下令让每年都要贴倒‘福’。于是这个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好了,你看姥姥正在剪窗花,你也去吧。”我听了后,十分高兴,就飞快地跑进屋里。

果然正在剪窗花的姥姥看我来了,就让我坐下,看她剪。她那娴熟的动作,我十分惊讶。一个老人居然能剪出这样的窗花来!我对姥姥说,“我也要学。”姥姥答应了。我开始听姥姥讲动作要领,“先在中间剪一个小洞,再用剪刀把边剪成波浪形,再用剪刀修饰里面的小花纹,注意不要剪到小洞,否则会断的。”姥姥边说边做,一下子就做完了,我也拿起剪刀开始学着姥姥的样子,我一下子剪完了,我得意极了,可展开一看,却断了。我脸红了,但没有放弃在而是一直不停地做,重复姥姥的样子一遍,两遍三遍……终于在第十遍时有模样了,我高兴极了,立马把它贴在了我卧室。

做完后,已经是正午了,姥姥去做饭了。我吃完后,就和小伙伴去玩了。

这个春节真是快乐、喜庆的节日啊!

春节的作文600字 篇10

春节很多快乐的事,最令我感到幸福的一件事是我学会了包饺子。

那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妈妈正在为年夜饭做准备,也就是正在包饺子,爸爸负责擀皮。不愧是爸爸,擀出来的面皮又薄又圆,活像一张笑盈盈的小脸蛋看着爸爸;再看妈妈,用勺子挖了一大块馅儿,放进皮儿里,但是馅儿并没有露出来,而是把

皮儿撑得满满的,好像再差一点就到达极限了。我看得入了神,心想,妈妈是怎样把握得这样精准呢?

我仔细观察,才发现妈妈包饺子不露馅的秘诀:先放进去一大把馅儿后,用筷子扎一扎,感觉可以后,再把饺子晃一晃,然后轻轻地把边一捏,确定馅儿漏不出来之后再使劲一捏。妈妈的捏法很特别,总是会捏出一些小花边,十分美观。饺子好像也很听妈妈的话,总是像一位位士兵,英姿飒爽站在面板上。 看着忙得不可开交的爸爸妈妈,我也想出来“露一手”,于是我对爸爸妈妈说:“咱们一起来干吧。”爸爸妈妈都举手赞同,爸爸还说:“正愁没个帮手呢!儿子一来,就“三全其美”了,哈哈!”我包第一个饺子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掌握要领,虽然只加了一点馅儿,可还是露了出来,于是妈妈告诉我,你放的馅儿有点偏左,所以会露出来,你应该……,妈妈又教了我好大一会儿,有经我仔细观察,终于可以和妈妈包得一样好了,这时,爸爸向妈妈使了一个眼色,于是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累了,你自己包吧!”

我其实早就想自己做一次饭了,但我却并没有急于表现,只是平淡地“哦”了一声,而心里却是喜上眉梢,心花怒放了。爸爸妈妈片刻就成了“甩手掌柜”而我是辛勤的小蜜蜂,顿时有了顶梁柱的感觉,那天晚上吃的饺子感觉格外香。

通过这件事使我有了责任感,也让我明白了以后要对家庭以及社会做出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