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线索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学,倡导某某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线索2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线索3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
第29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考纲清单]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 1 - / 13
word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 (1)主X
①政治: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 ②某某:主X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2)地位
①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其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汉代之后成为主流。 精微点拨 孔子思想体现的人文精神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环境。 (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责任和义务,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X,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2.老子 (1)主X
①哲学:“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辩证法思想。 ②政治:倡导“无为而治”。
(2)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影响深远。 精微点拨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X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出现私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2.表现
- 2 - / 13
word
学派 代表 思想主X (1)提出“仁政”学说 影响 《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孟子 (2)主X人性本善说 为“亚圣” (3)强调先义后利 儒家 荀子 (1)“制天命而用之” (2)主X“性恶论” (3)治国以礼教为主,主X礼法并施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主X“兼爱”“非攻”;提倡“尚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墨家 墨子 力”;主X“节用”“节葬” 手工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后衰落 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与道家 庄子 人“不相胜” 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人物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主X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法家 韩非 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X变法革新 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辨析比较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某某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3.意义
(1)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3)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 3 - / 13
word
1.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主要是因为儒家学派在当时影响太小,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儒家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孔子四处碰壁主要是因为其思想在当时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道教的创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3.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基本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某某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4.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者的X围不同,儒家的仁爱X围狭窄,且主X“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考点一 “国学初露”——先秦儒学的形成
- 4 - / 13
word
[概念解读]——先秦儒学的相关概念 1.仁和仁政
“仁”是一种道德概括,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仁政”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X“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仁政”要求首先使百姓得到温饱,称之为“小康”。 2.礼和礼治
“礼”是指周礼,是为实现仁而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是修身的手段。
“礼治”就是通过“正名”,使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X言行,履行义务,从而规X社会秩序。
[获取材料信息]——孔子的思想主X 材料
《孔子讲学图》
信息获取:
(1)《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图片反映了孔子重视“礼”。
(2)体现了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连线高考 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2019·某某卷,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X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点拨 据材料“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道德而不是社会等级,排除A项;材料是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认同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
- 5 - / 13
word
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追求富裕,排除D项。 答案 B
[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孟子的民本思想
材料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要求:据材料说明孟子的思想具有民本色彩。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的主X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进而巩固统治基础。 认知深化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X“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2)伦理特征: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X。
(3)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4)教育特征: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考点二 “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思想 [获取材料信息]——先秦诸子的思想主X
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摘编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要求:(1)材料一中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怎样的思想主X?
- 6 - / 13
word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司马谈是怎样评价儒、墨、法三家思想的?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 (2)评价: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墨家思想有利于“强本节用”;法家思想有利于“正君臣上下”。
连线高考 获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高考大题考查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提取材料信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如下:第一,对材料进行段落层次划分,逐句概括;第二,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体会,找到所学知识和句子的结合点。如上述问题中的材料一,三句话三个要点;材料二,一个句号就可以概括出一层意思。
[运用材料论证问题]——法家思想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材料 韩非子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某某。——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
要求:分析材料,论证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盛行;诸侯国要想能够存立,就必须加强集权,改革图强。韩非子主X法律为君主服务、限制臣民的私利,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追捧。 认知深化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X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 7 - / 13
word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考点综合 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似性、差异性、时代性 诸子百家思想主X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思想主X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儒家主X“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X法治,强调在治国理念上 严刑峻法;道家主X“无为而治” 孟子主X“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X“人之性恶”;道家在社会伦理观上 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X“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X顺应自然 儒家主X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X“逍遥”的人生态在人生态度上 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X“天命观”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诸子百家思想主X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X实行“仁政”,荀子主X“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
- 8 - / 13
墨家主X“兼爱”“非攻”;儒家主X尊卑有序 word
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X“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主X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1.(2018·课标全国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 C
解析 C对:《墨子》中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记载或论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失分诊断:对历史概念的认知模糊 - 9 - / 13
word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弄不清何为“科学体系”。科学体系指的是在一定学科X围内按一定的程序和内部联系结合而成的整体。如物理学科科学体系指的应当是按物理学研究方向划分出不同的系统部分,在每一系统部分又形成有序的、有联系的一个学科理论体系。本题题干材料是《墨子》对物理学、数学成就的一些记载,并未体现阐述其内在有机的联系,故“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的说法不准确。 2.(2015·课标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X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
解题技巧:学会概括材料的主旨 学会抓题干材料的主旨,我们也可把它称作“题眼”。要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准确理解其主旨意思。例如本题:后世儒者称颂三代,是向往仁政下的社会秩序;期待圣君明主,是对现实政治的美好愿望。 3.(2015·某某高考,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X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C.厚古薄今 答案 B
解析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由法家提出,故A项错误;法家主X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X,法家主X进行社会变革,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故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X,不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
4.(2013·某某高考,2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X。阅读下列材料:
- 10 - / 13 B.强调制度与秩序 D.重视道德与人伦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word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X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X。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X: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由材料一中“孝弟(悌)……仁之本与”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注意回答的是“政治主X”。第(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即可。第(3)问由材料三某某息“件件当遵守”“悉心向善,皆作好人”可得出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第(4)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作答。
1.(2019·某某调研)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11 - / 13
word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答案 B
解析 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能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2.(2020·某某模拟)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X“一匡天下”。这些主X反映了( ) A.儒家与法家的主X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提及战国时期的儒家孟子、荀子和法家韩非子都强调统一的思想,故选D项;儒家主X仁政、仁义和王道,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孟子、荀子、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此时还未完成统一,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三个学者有思想的共同点,不等于各主要学派实现思想统一,排除C项。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X“以法治国”,这些主X的着眼点都在于( ) A.宇宙时空 C.社会秩序 答案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治国主X,出发点是针对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稳定统治秩序,故选C项;道家涉及对宇宙时空的探求,而其他派别并未涉及,排除A项;老子主X“无为而治”,和墨子的思想都未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稳定社会秩序,不是体现个人价值,排除D项。
4.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使是父子也用计算之心相待。”这反映出韩非子( ) A.反对用礼乐制度规X人伦关系 B.强调社会关系中重利的价值观 C.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D.提倡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
- 12 - / 13 B.君主权力 D.个人价值
word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使是父子也用计算之心相待”,可知韩非子通过买卖、交易等形式来明确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因此强调重利的价值观,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重利的价值观,而非强调礼乐制度规X人伦关系,排除A项;材料侧重于重利的价值观,而未涉及法律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借助交易、买卖等形式来强调等级关系,而非强调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排除D项。
5.(2019·某某质检)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X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 ) 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游走讲学”“士人游宦于列国”司空见惯,体现各区域间的交流频繁,反映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区域间的文化交流,看不出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排除A项;材料是文化交流融合而不是文化统一,排除B项;苏秦、X仪是战国纵横家,看不出儒学地位问题,排除D项。
- 13 -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