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竹 中 学 师 生 共 用 讲 学 稿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许堂长 审核:_________
内容:《我爱这土地》 课型:新授 姓名:_________
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积累并掌握重点字词
2.能说出用什么样的语气语速朗读课文,并能准确朗读。
3能说出土地、风、 黎明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和方法:1.朗读中体味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2.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并体悟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民族情感的深情体验。弘扬爱国之情。
二、 学习重难点:结合背景体会并理解作者的强烈情感。
三、 课时安排:2课时
四、 课型:朗读课,赏析课。
1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写了一首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让我们—起来感受它。
(二) 穿插一:背景资料介绍
艾青出生于1910年,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 活动一:深情地朗读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2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结合工具书读准音,读顺文。
重点字词:嘶( )哑( ) 汹( )涌(3
黎( ) ) )明(
腐( )烂 喉( )咙( )
2、1、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作者是 ________是中国_______著名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试读。(写出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以前后桌为一组,可互相切磋)
4、用“/”标出下面诗句朗读停顿,并指出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指名学生朗读。
6、听课文录音,跟读,自读。
(四 )活动二:细腻地体味
1、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
2、初读诗歌我们知道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就是作者借助的意象)借助鸟的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那么这只鸟歌唱到哪些事物呢? 同学们自己找找看。
3、这样的事物有什么象征意义?探讨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可以小组内部互相讨论)(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点角度去探究其象征意义)
成果展示( 蓝笔) 纠错补充(红笔)
鸟——
成果展示( 蓝笔) 纠错补充(红笔)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唱的是一首什么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歌?
站立齐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5
(一)知识和能力:1.能准确领悟诗歌情感,并能声情并茂的诵读。
2.能明白修饰语的使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1.能运用技巧赏析诗歌
2.完成拓展练习,恰当使用修饰性词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民族情感的深情体验,弘扬爱国之情。
二. 知识回顾:回顾我们上节课对这首诗的学习,说出作者借这首诗歌唱了什么内容?
三. 活动:仿照事例,赏析下列诗句。
例:我从“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个意象的修饰语“暴风雨” “所打击
着”感受到诗人表面虽是写土地,实际上是在写正受着日本侵略军无耻欺凌和折磨的祖国。
1、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理解下列诗句的。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喉咙为什么是嘶哑的?既是嘶哑的为什么还要歌唱?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
(小组内部探究,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点评。)
3、请同学们再次深情朗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
四.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五、 整体感知
1、 这首诗共两节,每节各抒写了什么内容?
2、 诗人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这只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3、 诗人为什么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而不是别的事物?
4、 诗人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这只鸟是怎样表现自己热爱这土地的?
5、 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谈谈你的理解。
6、 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请谈谈你的理由。
六、 品读整首诗
1、 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象征了什么?
7
2、 文中的“土地”喻指什么?
3、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里,诗人为什么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4、 河流为何是悲愤的?风为何是激怒? 而黎明为什么是“无比温柔的”?
5、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再土地里面”?它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7、 本诗属于现代诗,学了以后和古代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七、 拓展延伸
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母亲。请你为保护土地拟一则公益广告。
2、全文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行“嘶哑”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4、 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中的“这”分别代表什么?
5、 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8
6、 讨论:
(1) 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有什么内在联系?
(2)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艺术特色?
八. 课外拓展:结合现实生活,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假如你是一只鸟,你会唱些什么?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可从下面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诗意的进行填空:
笑容、笑眼、埋葬、融化、 夕阳、朝霞、啼血、圆润、
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
仿写:
9
假如我是 ,
我也应该
这被 的土地
,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10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11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
12
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3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