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变化来看,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向下一代传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之一。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入学之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就成了主要的教育者。教育者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3.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教育手段指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活动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
1
——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比如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工资的增长或拖欠、毕业生的去向、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识活动(学习活动)关系的现象,比如学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都属于这类现象。当然,有些教育现象既是教育社会现象,又是教育认识现象。比如,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改革等。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包括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在教育中,由于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教育规律的具体方面或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
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与特色: 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就是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为儿童、青少年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重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女童、边远贫困山区以及少数民族的教育都应该得到保证。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基础教育为人的健康成长、人的社会化创造了机会,,勾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问。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儿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工作和服务打下良好的知识和身体素质基础。只有小学教育办好了,才能确保更高一级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教育文件和政策,要求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
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因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小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小学与初中教育的衔接。
三、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案的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个案研究一般常同典型调查结合进行,进行的步骤与调查法类同,包括: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观察、调查,收集资料;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 2.行为研究法
行为研究法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观察、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 3.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研究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感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5.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日常教学经历进行的理论总结,是一种较常用的
2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表达方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洞幽察微。教育随笔有助于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理论研究兴趣。
四、小学教育的作用:
1.小学教育对教育对象的作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占据特殊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具有深刻的影响。
(1)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2)小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够全面和稳定。因此,教师在儿童这个发展阶段应逐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与周围人们的关系,养成认真负责、诚实、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性格;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感知力,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儿童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注意能力。小学教育是人的~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发展,使儿童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通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儿童不仅形成了对世界、对自然的初级看法和认知,而且逐步了解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他人,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道德原则的认知,能进一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要创造条件,保证子女接受法律规定的教育。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3.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小学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高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和提高,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小学教育的目的: 1.小学教育目的的含义
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这种教育目的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素质的人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标准的规定及其所体现的超前性,使它具有导向性,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培养目标。人们确定小学教育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引导受教育者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改变盲目发展的情况。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因此,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对整个教育活动本身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
激励作用 小学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映。 (3)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历程 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的在当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对以后的教育目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 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 面对新的挑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 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 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新课程将实践能力确定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试图改变学生“手脑”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在体系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领域。综合活动课程给予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课程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审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现象,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 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 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情感培养;学生死记硬背、题 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只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管 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正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础 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现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 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鉴于以上基础教育课程所存在 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2.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
选择性
4.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改革是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课程实施改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6.课程评价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
7.课程管理政策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生的适应性,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 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 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 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l2岁,年增长为6.6厘米。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ll岁,年增 长为5.9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ll岁,年增重为4.4千克。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的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均 出现了提前的趋势。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
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特别是手部运动。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 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 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儿童到了6—7岁时,脑重约l280克,已接近成人脑 重的90%,以后增长缓慢,9岁时约1350克,到了l2岁达到约l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更加丰富、深刻。低年级的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4
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小学生思维与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牛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过程中发生质变;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小学生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这一过程中,集中体现过渡特征的有两点:一是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二是思维结构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小学生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这从小学生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 (2)小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培养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思维品质。因为思维品质既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又反映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个别差异。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2.小学牛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言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不能熟练运用语言逐步向熟练运用语言过渡。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发展上。小学牛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发展不均衡、出现转折期、存在潜伏期和城乡差异明显。 (2)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小学生言语的培养,应根据其不均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互相促进;根据其存在转折期的特点,优化教学条件,促进其转折期提前实现;根据其存在潜
伏期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量的积累,促进质的变化;根据城乡差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尽量弥补农村儿童的环境差异。小学生言语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加强口语训练。②提高书面言语表达能力。③促进内部言语发展。 一、小学生思维与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牛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过程中发生质变;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小学生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这一过程中,集中体现过渡特征的有两点:一是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二是思维结构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小学生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这从小学生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 (2)小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培养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思维品质。因为思维品质既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又反映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个别差异。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2.小学牛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言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不能熟练运用语言逐步向熟练运用语言过渡。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发展上。小学牛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发展不均衡、出现转折期、存在潜伏期和城乡差异明显。 (2)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小学生言语的培养,应根据其不均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互相促进;根据其存在转折期的特点,优化教学条件,促进其转折期提前实现;根据其存在潜伏期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量的积累,促进质的变化;根据城乡差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尽量弥补农村儿童的环境差异。小学生言语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加强口语训练。②提高书面言语表达能力。③促进内部言语发展。
二、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总趋势是记忆的质和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记忆的质的发展表现在记忆的目的性(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记忆的方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等方面,体现出记忆的目的性和理解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特点,但发展中会出现不平衡性的特点。记忆的量的发展则表现在目的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容量方面,呈现出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特点。
2.小学生记忆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首先要加强对记忆的目的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了解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长远的识记任务,教会学生独立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其次是发展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教会他们良好的记忆方法。再次是指导学生加强复习,防止遗忘。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让学生试图回忆。采用分散时问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动员他们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复习活动。最后,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小学生记忆中的特殊问题。
教会小学生良好的记忆方法,应该注意加强记忆策略的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的训练:第一,训练复述策略。第二,训练组织性策略。第三,训练精心制作策略。第四,训练提取策略。 三、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趋势是逐步向正确和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更富于现实性。 (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想象占优势,小学中年级后,有意想象占优势地位。在这个优势易位过程中,教学活动起着促进小学生想象有意性迅速发展的作用。
(2)小学生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特点,中年级以后其想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才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5
(3)小学生的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与现实事物的符合程度低,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已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 2.小学生想象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丰富学生的表象
想象的基础是表象,想象的水平是与表象的质量和数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积累表象,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等,利用生动形象的言语,丰富儿童的表象。
(2)进行联想训练
有计划地进行联想训练,可以提高想象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训练:第一,进行接近联想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时间和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第二,进行相似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联想。第三,进行对比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相反的事物进行联想。第四,进行因果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联想。 (3)指导学生阅读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是培养小学生想象的最好材糊。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其水平的文艺读物,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想象是直接和人的思想意识、个性品质相联系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四、小学生观察和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具有由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趋势。小学生的观察由笼统模糊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细的知觉,由缺乏系统的知觉逐渐向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发展。 (2)小学生观察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一方面要明确地给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会他们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
务。
其次,正确运用直观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可以引导儿童获得鲜明、准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最后,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观察训练。
2.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小学中年级,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到了四、五年级,有意注意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注意容易为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所引起,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要考虑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运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要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由活动的目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经验、性格、意志品质、疲劳、师生双向沟通等因素引起和维持的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方式,在教学中搞好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要善于运用有意后注意,使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三、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趋势是逐步向正确和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更富于现实性。 (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想象占优势,小学中年级后,有意想象占优势地位。在这个优势易位过程中,教学活动起着促进小学生想象有意性迅速发展的作用。
(2)小学生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特点,中年级以后其想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才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小学生的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与现实事物的符合程度低,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已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 2.小学生想象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丰富学生的表象
想象的基础是表象,想象的水平是与表象的质量和数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积累表象,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等,利用生动形象的言语,丰富儿童的表象。
(2)进行联想训练
有计划地进行联想训练,可以提高想象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训练:第一,进行接近联想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时间和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第二,进行相似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联想。第三,进行对比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相反的事物进行联想。第四,进行因果联想训练。这是指导学生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联想。 (3)指导学生阅读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是培养小学生想象的最好材糊。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其水平的文艺读物,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想象是直接和人的思想意识、个性品质相联系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四、小学生观察和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具有由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趋势。小学生的观察由笼统模糊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细的知觉,由缺乏系统的知觉逐渐向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发展。 (2)小学生观察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一方面要明确地给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会他们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6
其次,正确运用直观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可以引导儿童获得鲜明、准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最后,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观察训练。
2.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小学中年级,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到了四、五年级,有意注意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注意容易为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所引起,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要考虑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运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要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由活动的目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经验、性格、意志品质、疲劳、师生双向沟通等因素引起和维持的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方式,在教学中搞好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要善于运用有意后注意,使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 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一、小学德育的概念和特点: 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说,小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思想、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丁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相对于学校德育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中学德育、大学德育),小学德育具有
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 表现为: 1.小学德育的基础性
基本道德是对个体牛活提出的基础性的道德要求。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最基础的道德启蒙教育,以形成小学生初步的政治理想、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另外,道德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人们履行道德也要有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小学德育正是从最低最浅的层次人手,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
2.小学德育的奠基性
德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是培养和造就国家合格公民的起点。就个人来说,小学德育对儿童 未来人生的走向起决定作用,小学德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而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小学德育具有奠基性。
二、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是指培养青少每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具体 来讲,是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情感的体验,引导小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社 会主义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行为规范,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道德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习惯。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教育。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小学生的政治教育要培养学生 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3.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思想观念的教育。小学思想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正确的基本思想观念。小学的思想教育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世界、社会与人生的丰
富性与复杂性,教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上述三种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不可相互替代。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任务,而道德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离开了道德上的准备,政治与思想均将失于空洞,甚至虚伪,进而发展出道德上的双面人格。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应渗透在道德品质教育中进行,重点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此外,根据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以及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教育者还应常常结合德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与自我管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但要将其作为学校德育的固定的、系统的研究对象与实施内容还有待于理论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三、小学德育的意义:
我国小学德育在学校工作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德育应占有重要地位,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从人的自身成长与发展来看,人的德、智、体等方面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通过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障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情感内容在不断增加和深化,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与此同时,小学阶段也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充满幻想,追求上进,富于理想,相对于青年或成人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更强;另外,他们又表现出知识、经验的缺乏,辨别是
7
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干扰和影响等特点。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作为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多的是通过德育这一重要的社会教育活动来完成的。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小学德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小学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小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小学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它们担负着系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 3.劳动
劳动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学生容易
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爱好,并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炼,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培养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好品德。所以,劳动在德育上有特殊的功效,往往是使后进生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重要途径。 4.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所开展的活动来向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自己的成员,并团结广大少先队员一道前进。 5.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他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五、小学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向小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说”是向学生讲清道理,“服”就是使学生接受道理。其具体方式包括谈话、讲解、报告、讨论等。运用说服教育法,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以诚相待,充满师爱;其次要讲究说服教育的方式。 2.榜样示范法
示范法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有效方法。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借助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或有意义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方法。小学生模仿力强,生动典型的事例对他们来说既有一种激励作用,又有一种调节作用。示范法通过榜样的言行把枯燥、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增强德育的效果。运用榜样示范法,首先,榜样的选择既要体现历史传统性,也要体现时代精神;其次,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榜样的好品质。 3.陶冶法
陶冶法是教育者创设和利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气氛,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环境、气氛对人的身心发展、品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陶冶法就是要借助特有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的方法主要有: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陶冶、创设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陶冶、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灵陶冶。 4.道德体验法
道德体验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修养锻炼,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学的方法生是道德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的主体,只有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这才是有效的道德教育。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激励学生上进、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第四节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尊重小学生学习规律:
小学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不仅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文社科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个性发展,包括建立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许多名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时光时都感慨万千,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难以磨灭和不可替代的印记。
现在很流行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以为学得越多、学得越早,孩子的发展就越好。其实不尽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发展的任务也就不同。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
8
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其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也就是说,小学四年级以前的孩子思考问题主要依靠具体、直观的事物,对于抽象概念或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实物或实例。解决问题、分析各种变量关系时通常需辅助以图表、线段,否则孩子很容易陷入“在听天方夜谭”式的迷糊中。而进入四年级之后,随着孩子经验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概念在孩子的脑子里可以直接完成抽象化理解,然后进一步逻辑加工,如分类、排序、推理等。所以,遵循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循序渐进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将天赋培养到极致”的教育。这句话有几个关键点。一是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孩子的天赋;二是了解天赋的价值,能找到所对应的、适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三是根据年龄特点,有针对性、有阶段性地设计培养方案。“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只有在真正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正途。所以,特长培养不能盲目跟风和攀比,而要从努力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开始,科学地思考“学什么”和“怎么学”。 二、个体差异及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的彼此不同。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 1.认知差异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 (1)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
一般认知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其个别差异体现为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
(2)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入学之前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这样他们的知识基础就有很大的不同。 2.人格差异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的特有的统合模
式,这个模式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等先天因素和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独特性。 人的性格特征,可以根据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自我调节以及克服困难的情况,划分为四种重要的性格特征系统,它们的不同结合方式构成了个人独特的性格。
3.性别差异 (1)性别差异的表现
男性和女性基于生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确实存在着性别差异。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渐渐明晰。 (2)性别差异的成因
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有其突出的生理原因,也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原因。 4.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特殊儿童的概念
在学校教育中,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特殊儿童在儿童人群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2)特殊儿童的类型和心理特点 ①资质优异儿童②智力落后儿童 ③盲、聋、哑儿童 ④情绪困扰儿童 ⑤学习困难儿童
(3)特殊儿童的教育
①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学校教育有着特殊要求。②特殊儿童教育的方式。
第五节 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概念 : 1.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2.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和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向小学生适当地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憋蕴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
知识体系来讲授。(3)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尽管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到自己长大了,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义务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有秩序的学习和生活,以利于身心健康地成长。 2.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3.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人在出生以后,随着机体的发育、成长,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也越来越广泛、丰富和深刻。 4.情感和意志辅导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志,任何美好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和伟大的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变为物质的现实,任何智慧和潜力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既不可能有个人的美好未来,也不可能有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
9
5.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体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者其个性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潜力和特点,如思路开阔,灵活机敏,富有坚定的信念和创新意识,好奇心、求知欲强烈,求真务实,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进取,敢冒风险,心胸开朗,富有幽默感等。小学生个性心理辅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 三、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
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口说话。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指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5)处罚法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在上述各项行为改变技术中,强化、惩罚、回避诱因等均是由他人实行或建议实行的。而自我控制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四、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
作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者和辅导者,必须明确,在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辅导过程中,所依据的一切理论和观点、所选择的一切内容和形式、所遵循的一切原则和采取的一切方法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形成就无所谓发展,其中形成是关键、前提,它包括形成良好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健全的人格,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切形式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根本目的。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本质特征是参与性、活动性和心理发展的主体性。
第六节 其他相关知识
一、医疗保健知识:
1.旅途中治疗水土不服的小窍门:
(1)用当地的茶叶沏水或冲生鸡蛋喝;(2)多喝蜂蜜水;(3)服用扑尔敏或苯海拉明一类抗过敏药。
2.秋天用醋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治疗失眠。将60度左右的热水倒入桶中,水面应高过踝关节,加食醋150毫升,每次浸泡10分钟即可。 3.饭前短时间快步走能增加能量消耗,并从体内储存的脂肪中获得额外增加的能量需要,从而消除人体内有害的血脂,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4.秋季每天喝几杯菊花茶,可帮助恢复视力。长期用眼干涩者,用菊花和决明子少许反复泡水当茶饮,有明目、缓解眼睛干涩等作用。
5.吃甜食过多会催生白发。因为糖属于酸性食品,大量摄入糖会使体液由碱性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促使细胞衰老,导致头发变黄或变白。
6.观看电视节目时应和电视机保持一定距离,每超过1小时远眺或眨眼休息。并注意补充西红柿、韭菜等对眼睛有保健功效的食物。
7.香菇含高蛋白低脂肪,产生的热量较一般食物低,适合减肥者、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食用,其含钙量比一般食物高,被认为是补钙、抗佝偻病的佳品。 8.游泳时,池水中的病毒易经孩儿童咽鼓管进入中耳,如处理不及时,中耳腔内的脓液可因压力增高而穿破鼓膜流出,故儿童在游泳时更须防耳部进水。 9.夏季防暑可多喝盐水或盐茶水,以补充体内失去盐分;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高,烹饪豆类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时加入醋可减少维生素C损失。 10.早上喝一杯水可清洁肠道,补充夜间消耗的水分;晚上喝一杯水可保证夜间血液不因缺水而过于黏稠,从而避免大脑缺氧和色素沉积的加快。 11.夏季防皮炎要“内清外透”。 12.高温天气常常使人们大量出汗,导致人体颅内压力下降,由此引起低颅内压性头痛。此时,应卧床休息,采取低枕或无枕卧位并及时补充水分。 13.乳酸、奶酪等乳制品及小鱼干含有丰富的钙质,有助于消除火气,在情绪焦躁时食用这些食品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14.生西红柿含龙葵碱,多吃会中毒,故不应多吃未熟透的西红柿,也不
10
宜空腹食用,以免刺激胃肠,避免与胃酸结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胃肠不适。
二、传染病预防:
由于学校人群比较集中,容易引发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与动物(如老鼠、鸡、鹅、鸭、鸟、猫、狗及野生动物等)接触后,一定要洗手。
2.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老师或家长。 3.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的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4.逗玩猫狗等宠物时注意防止被抓伤或咬伤,一旦被抓伤或咬伤,要立即反复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并到医院接受治疗及疫苗注射。
5.不吃生或半熟的鸡蛋及肉类等食品,不滥吃野味。
6.不吃可能受到鼠类等动物污染过的生冷食物、水和饮料等。
7.整治环境卫生,杀虫、灭蚤灭鼠,垃圾用盖盖好,日产日清。
8.疫情流行地区或季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蚊帐)。
在我国,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免疫接种程序。按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大接种。 三、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人口大量流动、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社会问题的激增,教育要面对和承担的责任也大大增加。尤其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加之现在学生敢试敢闯的个性,很难使其循规蹈矩,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处理起来往往十分复杂。因为事故不仅会造成受害人的伤害,也给其家庭带去极大
痛苦。如果对事故处理不慎,还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校园的稳定、和谐造成冲击。
造成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复杂的.事故类型也是多样的,因此处理时应有不同的策略。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概念与作用: 1.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2.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在学校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质量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决策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是班级的核心,对班级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条件不同而在方法上各异,但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仍有规律可循。 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
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所以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班主任首先要统一科任教师的影响。有计划的听课,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协调科任教师布置作业、测验和自学辅导;组织科任教师参加班集体奋斗目标的研讨、制订;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加强科任教师间的团结;争取科任教师参加班上的各种课外活动。其次要统一学校各部门的教育影响。最后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1)操行评定的概念和目的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儿童,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①学生自评;②小组评议;③班主任评价;④信息反馈。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第二节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应该按照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具体来说,班级管理具有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教育性功能。 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管理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向小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教导社会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使学生从一个自然生命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具体来说,班级管理传递着社会价值观,指导学生社会生活的目标;
11
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能力。
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学生个性化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心和成就动机的发展,以及行为、认知、智力、兴趣、情绪等所有方面的综合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特质,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长。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素质;通过各种性质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同班同学问的相互比较和评价,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
3.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 班级管理无论在促进学生社会化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面,都体现出其教育性的功能。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生活,通过班级活动学习社会的文化、掌握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发展个人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都属于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就是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个性、思想自由的人。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
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1.班级平行管理模式
班级平行管理模式是一种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模式来源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去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氛围,然后去影响单个学生的发展,最后再通过
整个班集体和教师的影响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级平行管理的顺利进行,一方面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整体教育功能,使班集体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转变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 2.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保证集体正常运转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地参与对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
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要组织全班同学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的全程管理中,一起协商班级管理的计划、施行、监督、检查、总结等相关事项,班主任主要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建立健全班级的民主管理制度,包括干部轮换制度、值日制度、评议制度等。
3.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这种管理方式强调自我、自控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的优点是能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目标管理也可以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首先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总体发展目标,然后逐步细化、分解成小组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一个从班级总体目标到小组目标再到个体目标的目标体系。班级目标管理模式只要操作得当,对于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 1.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统一认识,发挥班级制度的积极作用。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师生就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行为规范,或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因此,班主任应该教育班级全体成员正确认识班级制度,一切从班级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充分发挥班级制度的积极作用。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选拔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班主任主要以一个开拓者的行为大胆地去选拔班干部,当选的班干部要
有朝气、有热情,敢想、敢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班干部一旦产生后,班主任就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激发班干部搞好工作的愿望和热情。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教育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热情帮助后进生、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3.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马卡连柯认为: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因此,班主任应经常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争取任课教师参与班集体目标的制定;应定期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共同研究班级问题,制止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撞车”现象和其他偏离集体目标的行为。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及时沟通教师问的信息,开展思想交流,以增进了解,密切情感,增强凝聚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些规划的系列活动,必须将针对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具有启迪教育意义,成为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乐园。
5.密切联系家长,争取社会配合 班主任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如组织家长学校、设立家长联谊会、进行家庭访问、建立家庭联系手册等。通过这些联系方式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交流情况,统一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联系方式.和家长一起研究家庭教育的经验和规律,帮助家长搞好家庭教育。
第三节 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概述: 1.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疗针要求的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课是现代小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课外活动课一般是由学校、班级组织的.既可以在教室和专门场所进行.也可以在
12
校外有关场所.如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儿童阅览室等地方进行。小学课外活动也可以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或聘请校外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2.特点 (1)自愿性
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已有知识水平,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和参加的活动,因此课外活动应具有自主、自愿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优势,自愿报名、主动参与,因而自觉性非常高。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2)自主性
课外活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活动能力和表现是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应处于指导和帮助的地位。教师应更多让学牛独立自主地操作、实践,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因而课外活动要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和自主。 (3)灵活性、多样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和学校的物资设备条件,根据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安排和组织,因而课外活动具有极大的伸缩性和弹性。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是对学生盼成长有益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外活动在形式上应该更加灵活多样,既可以把小组活动作为基本的形式.也可以鼓励学生个人在家长的支持下独立进行。课外活动之后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汇报和展览,展示学生课外活动的成果,如举办成果汇报展览、文艺汇演、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墙报、板报等。
二、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教育活动
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等。它一般是结合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件组织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英雄人物报告会、慰问革命前辈、祭扫
烈士墓、瞻仰名人故居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科学技术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源,举办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参观科技展览,组织各种科技小组活动,组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3.文艺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文艺爱好和兴趣,开展一些诸如文学写作、朗诵、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刺绣和创作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4.体育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学校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诸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爬山、滑冰、棋类等方面的训练和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品德,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发现和培养有体育特长的人才。 5.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学校组织的一种迎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和志愿服务劳动,如绿化校园,拥军优属,慰问、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维护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卫生清扫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他人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三、小学课外活动的形式:
小学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课外活动最普遍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具有普及性,适合大多数小学生参加,其内容也是大多数小学生所需要的。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各种持续性专项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一般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组成集体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形式多样,人数不限,如学科小组、科学小组、艺术体育小组、劳技小组、手工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是按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组织起来的,因而其成员一般可以跨年级跨班。小组活动一般都是有计划、有目的,而且有固定的辅导教师、有专门活动场地、有固定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一般由校内教师担任,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和技术专长人员担任。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一种在教师和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由学生独立进行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课外阅读、绘画创作,进行某种独立观察和小实验,个人练习书法、绘画、演奏乐器、唱歌、手工编制、体育锻炼等等。个人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指导: 1.小学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 (1)小学课外活动是提高小学生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课外活动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具有感染力,是培养和造就各种有特长的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参加活动,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各类专门人才的成才打好基础
课外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3)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
13
健康发展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小学生一方面要学习科技知识,另外一方面有与其他同学交往和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1)认识正确,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课外活动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有个性特长的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课外活动虽然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活动组织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将全面发展的教育融人活动之中。 (2)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学校和教师组织课外活动首先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发展学生认知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同时又要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因为只有自主、自愿的活动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自愿选择、主动参与。
第四章 学科知识
第一节 语文
一、基础知识: 1.词语
(1)词性:词语根据语法功能(有无实际意义;能否充当句子主干;能否单独回答问题;能否重叠)可以 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副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2)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和名词或代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修饰语(定语、状语、补 语)。介词前后两个词的顺序不能调换。
(3)近义词的辨析角度:词义轻重;适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4)词语的辨析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5)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正确使用;正确搭配。
(6)词语的含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 (7)词语的表达作用
词语的表达作用是指所指定的词语,在该句子中对所表达的对象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达到了一个怎样的表达效果。这需要学生对该词语、对整个句子作较为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并找到合理有效的语言来表达。 (8)词语的感情色彩
文章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现文中人物的感情;二是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9)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①望文生义。 ②褒贬误用。 ③对象用错。 ④不合语境。 ⑤重复累赘。 2.句子
(1)短语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2)句子的类型
①单句②复句: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3)修改病句
3.标点: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4.修辞手法: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 1.基础知识
两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 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 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2.著名诗句(略) 三、阅读与写作: 1.记叙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2.议论文阅读
(1)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 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 ②开篇点题。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 ④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2)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3)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 ①开头作用②结尾作用
(4)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
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
14
含义的理解。 3.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内容 (2)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 (3)理清说明顺序 (4)说明文作用 (5)掌握说明方法
4.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3)文言语句的断读与翻译 5.写作
(1)课标要求 能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其中蕴涵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能综合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 (2)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①扩缩法:将字数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语言,使其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多的题目压缩,抽出主干或中心词。 ②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目的“题眼”一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3)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4)看图写文
单幅漫画、连环画:中心一般很集中,通过讽刺某种不良现象或表扬某种社会美德揭示一定的道理。
第二节 数学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2)有理数的运算 (3)实数 (4)无理数 (5)平方根 (6)立方根 (7)代数式 (8)合并同类项 2.方程与不等式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 (4)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
(6)一元一次不等式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
3.函数
(1)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空间 (1)点、线、面 (2)角的度量与表示 (3)角的比较 (4)平行 (5)垂直
2.图形 (1)三角形 (2)平行四边
形 (3)圆的有关概念 (4)图形的轴对称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科学记数法 (2)扇形统计图 (3)各类统计图的优劣 (4)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
(5)平均数 (6)加权平均数 (7)中位数与众数 (8)调查 (9)频数与频率 (10)数据的波动 2.概率 (1)可能性 (2)概率
第三节 英语
一、语法:
1.词法 (1)名词的数 (2)名词的格
(3)人称代词是表示“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的词。
(4)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也可叫做代词所有格。
(5)指示代词表示“那个”、“这个”、“这些”、“那些”等指示概念的代词。指示代词有this,that,these,those等。 (6)表示“我自己”、“你自己”、“他自己”、“我们自己”、“你们自己”和“他们自己”等的代词,叫做自身代词,也称为“反身代词”。
(7)表示相互关系的代词叫相互代词,有each other和one another两组,但在运用中,这两组词没什么区别。 (8)不指明代替任何特定名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2.句法 (1)主要句式:常见句型一般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从句 二、题型分析: 1.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是一种旨在考查考生语法和词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典型题型。它结合了单项选择题和短文填空的优点,既考查词语搭配、近义词辨异、动词时态、句型结构、复合句的关联和习惯用法等,又考查逻辑推理和事理推断能力。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在以往的教师资格考试中,阅读理解的比分都比较高,
因此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3.英语写作
纵观近几年教师资格考试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涉及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
第五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教学设计
一、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二、小学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成功的教学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5
1.现代教学理论
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科学的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原理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要符合教学规律。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原理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查对象,从而取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3.教学的实际需要
从根本上讲,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于为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的行动方案。因此,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就是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离开了教学的现实需要,也就谈不上进行教学设计。 4.学生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既关心“教”,又关心“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的“教”,也存在着学生的“学”。
5.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往往凝聚着教师个人的经验、智慧和风格。 (三)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人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
第二节 信息基础与小学教学
整合的基本途径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整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课件可以融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那么如何让课件在课堂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教师应该利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带有声音、图片或是动画的课件来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可以集多种媒体、多种教学手段于一身,所以它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量信息的合理处理,使得45分钟的课堂从时空上被拓宽和延长了,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创造实验环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像化学、物理这样的学科,演示实验不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演示实验经常要介绍实验仪器的构造和使用、分析实验的原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综合复杂,这些知识学生很难直接感知,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把这些信息转换,使事物以一种直观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于课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视听等需求,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网上教学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横跨时空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式等的深刻变革。那么教师该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呢?
1.制作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网络资源信息容量大,种类繁
多,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辨别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整合的效率偏低,因此在前期,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网站,从而使学生学会整合信息并完成课题研究,同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的搜索能力、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为以后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站对学生的前期学习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 参加课题组的教师将此平台应用于教学,受益匪浅。教师通过各个模块,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 习动态,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在交流讨论模块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这个问题发 表帖子,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通过学生发的帖子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现状;在评价反馈模块中,教师可以单独与每个学员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的评价给予反馈信息;在作业提交模 块和考试系统模块中,教师可以在线批阅学生的作业或进行练习和考试,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交流,能够加深师生之 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的 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搞花架子,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工具对象,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定能为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途径,为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第三节 教案设计
一、基本内容:
实施新教育理念下的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
16
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新理念下的教案设计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境、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4.设计教学评价
主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5.编写出教案
备课报告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备课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成功的设计,只有充分的酝酿、思考,具备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二、步骤和要求 : 1.导人环节
导入环节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2.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 (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
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防止提问的随意 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 要突出引导的方法。 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4.练习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学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 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 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应真实地感 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动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 学内容。要想组织好课堂教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 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2.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
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却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维就可能被磨灭,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智慧“火花”生成时,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
3.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我国小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的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都曾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维。谈话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可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采用谈话法,事先要准备好谈话内容和谈话过程的安排,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提出相应问题。最后,谈话后要进行归纳、总结。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析是非真伪,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包括:所讨论的问题具有吸引力;教师要在讨论中多启发学生;教师在讨论结束时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完整的知识,做好讨论总结。
17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一般会与讲授法、谈话法结合起来运用。 5.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能根据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或现象)变化的因果关系。因而,实验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6.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空间;(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教学工作是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一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业成绩的评价等环节。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则相应地有预习、听课、练习、复习与自我检查五个环节。 1.备课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乃至做好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 2.上课
上课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过程。
3.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1)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义 课外作业就其内容而言,包括各种
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操作作业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
(2)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注意的问题 :①作业的内容 ②作业的质和量 ③对作业的要求 ④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4.课外辅导和答疑
现行班级教学的一个弊端是按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强调学生齐步走,平均发展。
5.学业成绩的评价 (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概念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测验法 ③调查法 ④自我评价法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 :①考查 ②考试 ③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第二节 小学生学习
一、学习动机 :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即直接推动个体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具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
儿童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同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对儿童的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儿童学习动机的性质也不同;二是受儿童个性特点的制约。儿童兴趣爱好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及深刻性;儿童意志品质的好坏,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志向水平的高低,影响动机水平的发展;儿童的性格和气质也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三是受儿童年龄特征的影响。年龄越小,学习动机愈具体,以近景性的学习动机为主导;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学习动机便逐步向间接的、远景性的方面发展。
2.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新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七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类型及其基本内容: 教学评价的具体类型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评价种类。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评价有着不同的特点、内容和用途。 1.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根据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与解释方法,可以将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标准化测验评价与教师自编测验评价
根据评价工具的编制和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标准化测验评价和教师自编测验评价。
4.系统测验评价与日常观察评价 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更新观念,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标准评价不同学生,达到不同目标,实现人人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评价的方式注重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建立自信心,认识自我。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更新观念,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18
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2.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十个手指伸出都不一样长,何况是一个班的学生呢?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从而达到不同的目标。 3.注重评价语言,展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1)评价语言的亲切性; (2)评价语言注重准确性; (3)评价语言充满激励性; (4)评价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
通过即时评价,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可能挫伤学生自尊心与错过思维训练的好时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要采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间的讨论和评价,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发挥评价的交流功能
(1)鼓励自我评价
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的目的程度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的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方面真正的负责。 (2)互评
互评是指互相评价和反馈,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肯定或否定,或作补充,并陈述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节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思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1.纵向反思
即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 2.横向反思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3.个体反思
个体反思有多种类型。
(1)课后思:即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心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教师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4)期中思
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进行宏观反思。 4.集体反思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或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写随笔短论
随笔短论是指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教材等其他相关教学因素有理有据地发表议论,这是教学 反思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预案的“实”与“虚”,反思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反思课堂效果的“真” 与“伪”,反思成功的课堂,也反
思失败的课堂等。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到见解、对课堂的最新认识、对 教学行为的自我审视做及时性、建设性地记述,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积淀,并有效缩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 践的差距。 2.做案例点评
案例点评,以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教学案例为目标,抓住其中的要点(或要害),实施“点击”性评论。 可以回眸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断,可以反思令人遗憾的失误环节,用心揣摩,透彻剖析。自我点评与他人评 议同台,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同构,情感的释放与智慧的提升共融,借此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锤炼 其专业能力。 3.写备课经历
这是近年来才被大家认可的一种教学反思形式。写备课经历,可以就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一个 教学事件的设计、一个教法或学法的预设等,写下自己怎样采集“他山之石”,记录自己怎样“集腋成裘”;写下 思维的灵光一现,写下内心的感动和感悟,写下自己的迷惘和遗憾。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平铺直叙,更不要 记“流水账”,不需要粉饰性地加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4.讲教学故事
这种反思活动,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其实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每一次教学活 动、每一节课,几乎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教育教学故事,教师要特别注重即时记叙那些自己独有的、个性化的故事,原汁原味最好,真实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5.写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又被称作反思教案,即在教案付诸实施之前或之后对教学方案的解读和完善。教学预设从“尘埃 落定”走向教育反思,是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 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应该把解读教案和完善教案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通过反思教案,把自己 对教材或教法的心得感悟,把最新的教学创意及时“记录在案”,并使之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备忘录”。
四、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
19
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Et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实践智慧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因为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理性认识;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具体化、情境化的教学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