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一)化学

2024-03-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高三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Li-7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Mn-55

合题目要求的。) 1

.( )

A.iPhone5外壳易掉色原因是,铝壳表面氧化处理过程中作为阳极的金属铝纯度不够 B.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D.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普通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实验数据: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 用量筒准确量取5.26mL的盐酸;

③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值是3.3; ④ 滴定盐酸时用去23.00mLNaOH溶液,

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①③④ 3.两种微粒分别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 )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 ⑤两种不同分子; ⑦两种不同阳离子;

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 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⑧两种不同阴离子; B.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不.

正.

确.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⑦⑧

4.已知:弱酸HX(aq)与NaOH(aq)反应的中和热 △H = - 12.1 kJ·mol-1; HCl(aq)与NaOH(aq)反应的中和热 △H = - 55.6 kJ·mol-1。则HX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 等

第 1 页 共 13 页

于:( ) A.+43.5 C.-67.7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B.将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 C.585 g氯化钠晶体中约含有6.02×1022个氯化钠分子

D.常温下,200 ml 、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等于0.1 NA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a+、SO32-、CH3COO-、HCO3- B.无色溶液中:Mg2+、MnO4-、SO42-、K+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Fe2+、NO3-、Cl- D.c(ClO-)= 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

7.同时加热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和硫酸镁晶体(MgSO4·7H2O)时,氯化镁易发生水解反应,其原因是 ( )

A.硫酸镁晶体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氯化镁水解是熵增反应 C.硫酸镁晶体分解反应是熵减反应

D.氯化镁分解放热比硫酸镁少

B.-43.5 D.+67.7(单位:kJ·mol-1)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 + CO2 + 3H2O=2Al(OH)3↓ + CO32

B.苯酚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2C6H5O-+CO2+H2O→2 C6H5OH+CO32- C.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OH-+HCO3-= BaCO3↓+H2O

D.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沸水)=Fe(OH)3↓+

第 2 页 共 13 页

3H+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是三大营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被称作“人体核武器”的维生素B2 含有肽键结构等,也能发生水解 B.

,仅第一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氨基酸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不可改变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D.体检报告单中的“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衍生物,其中甘油结构简式是10.丙酮(CH3COCH3)在某溶剂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CH3COCH3(aq)

CH3COCH2COH(CH3)2(aq)

取相同浓度的CH3COCH3,分别在40℃和60℃时,测得其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代表40℃时CH3COCH3的-t曲线

B.升高温度可缩短该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C.增大压强可缩短该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11、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右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极B材料中包含MnO2层,MnO2可起催化作用 B.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

4

+8OH

-8e

第 3 页 共 13 页

=BO2+6H2O

C.放电过程中,Na+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 6 mol/LH2O2溶液,理论 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6NA个

12.周期表中有些元素有“对角线相似”现象,如Li、Mg;Be、Al;B、Si等两两性质相

似。若用已潮解的LiCl加热蒸干并强热至熔融,再用惰性电极电解,结果得到金属锂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Li和水反应要比Na和水反应剧烈

A.电解前LiCl在加热时已发生水解 B.无色气体为电解生成的H2 C LiOH易溶于水

13.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B.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14.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10-3 mol·L-1盐酸的pH3.0,1.0×10-7.5 mol·L-1盐酸的pH=7.5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在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a>b D.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5.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H=-92.6 kJ·mol-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达到平衡的时间 达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 第 4 页 共 13 页

① ② 1 0.4 3 1.2 0 1.2 2分钟 / 放热 46.3 kJ Q(Q>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容器①中反应从开始到刚达平衡时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H3)=1/30 mol·L-1·s-1

C.若容器①体积为0.3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kJ D.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

216、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SO32、CO32、Cl、NOI3—等阴离子。某同学

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 )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②中的实验现象可推测一定含有NO2—

B.根据②③④可确定一定含有NO22—、CO32—、Cl-三种阴离子 C.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含有NO3— D.由④即可确定一定不存在SO42—、SO32—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7.(11分)某一种常见金属X,它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X3+ 和H2,又能与烧碱溶液反

应生成 [X(OH)4]-和H2O,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但不与氨水反应;而 Zn(OH)

2 与氨水反应生成

[Zn(NH3)4]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处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

(2)X的氧化物也具“ 性”,写出其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

式 。

(3)分离X3+与Zn2+的最佳方法是,加入过量的 (写名称)。 (4)用阳离子膜法电解Na[X(OH)4]的水溶液得白色沉淀、二种气体等等,其离子方

第 5 页 共 13 页

程式

是 。 (5) 与Y同周期的第VA族元素Z形成的最常见氢化物也可表示为ZH3 ,但与XH3最

大的区别是:氢元素前者 ,后者 。Z还可形成多种氢化物及其微粒,如:Z2H4 、Z2H5+、ZH4+ 、ZH2 -等等,

①写出Z2H4的电子式 ,六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吗? (是?否?)。

②若某一物质组成为Z4H4,则它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③ZH4+在细菌存在下,氧化成硝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18.(11分)A是有机羧酸盐,B、C、D是常见化合物;A、B、C、D焰色反应呈黄色,

其水

溶液均呈碱性,B最强。X、Y是最常见的氧化物且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其晶体类型相同。已知有关转化如下:

① A(s)+B(s)→∆

储氢

C(s)+H2 ↑ ② D+H2释氢 A+X

③ B+D====C+X ④ D(=== s∆)

C+X+Y

(均未配平)

注:RCOONa +

NaOH RH ↑ + Na2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 。 (2)B的电子式是 。

(3)上述 ②储氢方法的二个最明显的优点是 、 等。 (4)C的晶体属于 晶体,存在 键和 键。 (5)Y的晶体熔化时仅克服 力。

(6)X的晶体中通常有 键缔合,构成 体空间网状结构,

其沸点比同主族同类型物质要特别 。

(7)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第 6 页 共 13 页

(8)写出在C的饱和溶液中不断通Y析出D的离子方程式

(9)用来表达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D+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19.(11分)

I、试分析比较合成氨与用SO2和O2反应制SO3的反应 (1)某些相同点 :

① △H 0

② △S 0(填 < 、=、> ); ③反应在 均能自发进行

(2)条件选择中,主要的三方面不同点?并说明原因和理由?

① ;

② ;

③ 。

(3)请作出这类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

E

0

反应过程

Ⅱ、(4)SO2处理的一种方法是用石灰吸收(“钙基固硫”),其最终生成 (写名称);

(5)实验室里可用“在浓氨水中加生石灰” 的方法制取氨气,其理由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20.(12分)开发新能源和三废处理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1)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如采取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化学反应方程式:2CO(g)+4H2(g)

CH3CH2OH(g)+H2O(

g);若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 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工业上还可以采取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并且更被化学工作者推崇,但是在相同条件下,由CO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远远大于由CO2制取CH3CH2OH 的平衡常数。请推测化学工作者认可由CO2制取CH3CH2OH的优点主要是:

。 (2)目前工业上也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若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实线)。

①请在答题卷图中绘出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②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

(3)Hg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溶液中二价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与Clˉ、OHˉ的

第 8 页 共 13 页

浓度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的物质或粒子只有Hg(OH)2为难溶物;pCl=-1gc(Clˉ)]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Hg2+水解,配制Hg(NO3)2溶液时应将Hg(NO3)2固体溶于浓硝酸后再稀

释。

B.当c(C1ˉ) =10ˉ1 mol·Lˉ1时,汞元素一定全部以HgCl42ˉ形式存在 C.HgCl2是一种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gCl2=HgCl+ + C1ˉ

D.当溶液pH保持在4,pCl由2改变至6时,可使HgCl2转化为Hg(OH)2

②HgCl2又称“升汞”,熔点549K,加热能升华,其晶体是 (填晶体类型)。 21.(15分)某校化学学科研究小组利用铁屑、稀硫酸和硫酸铵制备摩尔盐(硫酸亚铁铵),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A.Fe屑的处理和称量

操作:称取约5g铁屑,放入锥形瓶,加入15 mL10%Na2CO3溶液,小火加热10 min将剩余的碱液倒掉,用蒸馏水把Fe冲洗干净,干燥后称其质量,备用。

(1)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将剩余的碱液倒掉的方法通常是 。 B.FeSO4的制备

操作:将称量好的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5 mL 3 mol·L-1 H2SO4 ,放在水浴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为止,再加入1 mL 3 mol·L-1 H2SO4,趁热过滤,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

(2)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反应结束时再加入1 mL 3 mol·L-1 H2SO4,保持pH<1,其作用是防止 和 。

第 9 页 共 13 页

C.(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

操作:称取一定量的(NH4)2SO4并将其加入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放置冷却,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抽滤、洗涤、干燥、称量。

(3)缓慢加热,浓缩至 为止停止加热;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 洗涤。

A、蒸馏水

B、饱和食盐水

C、无水乙醇

D、滤液

(4)硫酸亚铁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5)产品中可能存在杂质NH4Fe(SO4)2。写出NH4Fe(SO4)2溶液与过量Ba(OH)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NH4)2SO4·FeSO4·6HO的用途

硫酸亚铁铵较绿矾稳定,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常用来配制Fe2+的标准溶液。现取0.400g 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70.0mL 0.100 mol·L-1 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2MnO4—+ Cu2S + 8H+ == 2Cu2+ + SO42— + 2Mn2+ + 4H2O 8MnO4—+ 5CuS + 24H+ == 5Cu2+ + 5SO42— + 8Mn2+ + 12H2O 反应后剩余的KMnO4恰好用V mL 0.500 mol·L-1 (NH4)2SO4·FeSO4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

MnO4—+ Fe2+ +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6)盛KMnO4溶液常用 式滴定管;V的取值范围 (mL,小数点后保留1位)。

第 10 页 共 13 页

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化学)

参考答案(一)

7.B [解题思路]由于MgCl2水解生成挥发性酸---HCl,在加热时,以HCl气体形式逸出,熵增加。其他都不确切。

-2--

8.C 【解题思路】CO2过量,生成产物为HCO3,故A错;由于C6H5OH能与CO3反应生成C6H5O和HCO3

,故B也错;胶体不是沉淀,D错。

二.选择题(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各3分,共24分)

9.D [解题思路]A项,单糖不再水解;B项,KMnO4是强氧化剂,三者均能被它氧化而褪色;C项,由于氨

基酸-NH2、-COOH个数可能不同,电离程度也可能不同,酸碱性有差异,调节pH可能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发生变化;D项是正确的。

10.D [解题思路]A项,b代表60℃时,因达平衡前温度高,转化率大;B项和D项,升温,转化率反而下

降,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项,两者均为溶液,压强对其无影响。 11.B 【解题思路】A.电极B采用MnO2,为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OH, 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故A错误;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故B正确; C.放电时,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 6mol/L 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数 =6mol/L×1L×2×NA/mol=12NA,故D错误;故选B.

12.A [解题思路] 无色无味气体为LiOH中的OH失电子后得到的O2,LiCl在加热时已发生水解生成LiOH并

逸出HCl气体,A项正确,B项不正确;LiOH为难溶物,C项错;D项,由于金属性Li 弱于 Na, 又生成LiOH(难溶物),覆盖在Li表面,Na与水反应剧烈。

2+- 2+

13.B [解题思路]2Cu+4I=2CuI↓+ I2, 氧化性Cu ﹥I2; 转移2 mol电子,生成2mol白色沉淀;

I2+2H2O+SO2=H2SO4+2HI, 氧化性I2 ﹥ H2SO4;又I2做氧化剂,SO2呈还原性,不体现漂白性,氧化性I2 ﹥ SO2 。

14.D [解题思路] A项,25℃ ,酸PH 总小于 7,此时要考虑水的电离,PH ≠7.5; B项,氨水部分电离(可

+-

逆)生成NH4、OH,加NH4Cl抑制氨水电离,碱性减弱,变无色,pH在7—8,但不可能小于7;C

++-项,弱酸稀释,C(H)减小,pH增大,b ﹥ a ;D项,n(H)=1×0.1=0.1m mol, n(OH)=100×

-14-11

10/10=0.1m mol, 恰好完全中和,pH=7。

-1-1

15.C[解题思路]A项,②与①等效;B项,根据热量知,生成NH31mol, v=1/0.25/120=1/30 mol·L·s(注意单

位);C项,0.25L扩大为0.3L,相当于减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放出热量要小于46.3 kJ;D项,反应从逆反应开始,与①等效,吸热Q, 正确。

16. A 【解题思路】由实验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

2-2-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可知白色沉淀是BaCO3,气体是CO2,所以可以排除SO4和SO3;

--实验③可以证明含有Cl,一定不存在I,由于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所以只能是亚硝酸的自身分解,

-反应的方程式为:2HNO2═H2O+NO↑+NO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O3,

A、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可能存在硝酸根离子和碘离子,二者反应能够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有色的刺激性气体二氧化氮,所以不一定存在NO2,故A错误;

-2--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②③④可确定一定含有NO2、CO3、Cl三种阴离子,估计B正确;

- C、根据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含有NO3,故C正确;

------

第 11 页 共 13 页

D、根据④可知,一定不存在SO4、SO3,一定存在碳酸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A.、 三、(五大题,共60分) 17.(11分)(1)3,IIIA (各0.5分)

--

(2)两(0.5分), Al2O3+2OH+3H2O=2[Al(OH)4] 电解 --(3)氨水 (4)4[Al(OH)4]+2 H2O 4Al(OH)3↓+O2↑+2H2↑ +4OH(2分) (5)显+1价,显-1价 (各0.5分)

①󰀀 否(0.5分)

② NH4 N3

+-+ ③ NH4+2 O2 细菌 NO3+2H+ H2O(2分) (除特别说明外,其余各1分) 18.(11分) (1)碳酸钠 (2)Na

(3)环保、安全(各0.5分)

(4)离子 离子 共价 (各0.5分) (5)分子间作用(范德华) (6)氢,正四面,高(各0.5分)

(7)HCOONa+NaOH ∆ Na2CO3+H2↑ (8)2Na+CO3+H2O+CO2====2NaHCO3↓

(9)3HCO3+Al====Al(OH)3↓+3CO2↑ (余各1分)

19.(12分)

I(1) ①< ②< ③低温下 (各0.5分)

(2)①SO2氧化在常压下,而合成氨需要高压;因常压下SO2转化率已较大,可减少能耗。②SO2氧化通常

鼓入过量空气,使SO2进一步转化又减少尾气处理的压力;而合成氨N2、H2转化率小,常剩余而循环使用(仅补充原料气)。③SO2氧化的催化剂常是V2O5,它参加反应而催化;合成氨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它通过表面吸附而催化。 (各2分,共6分) (3)(3分,生成物、反应物不注明戓标错不给分) E (4)硫酸钙 ( 0.5分)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 反应物 又碱性增强,都能促使一水合氨的分解, 生成物 促进氨气的逸出。( 2分)

反应过程 0 20.(共12分)

(1)①)K=0.25 (2分) ②大于(1分) ③原料易得、可以减轻温室效应等(2分) (2)①

② 升温, 增压(各1分)

第 12 页 共 13 页

-3+

+

2-+

2-2-

===

(3)①AD (2分) ②分子晶体 (1分)

解析:(1)①当转化率为0.5时,c(CO)=0.5mol/L,c(H2)= 1mol/L, c(CH3CH2OH)=c(H2O)=0.25mol/L,K=0.25,故答案为:0.25;

②A的温度小于C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所以tA大于tC,故答案为:大于;

③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且易获取,二氧化碳减少能减轻温室效应等,故答案为:原料易得、可以减轻温室效应等;

(2)①随着反应的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物质的量=(8-2)mol=6mol,则生成n(CH3OH)=n(H2)=2mol,所以其图象为,

②根据图象知,I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但氢气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II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且氢气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改变条件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升温;增压;

(3)①A.Hg2+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为了防止Hg2+水解,配制Hg(NO3)2溶液时应将Hg(NO3)

2固体溶于浓硝酸后再稀释,故

A正确;

HgCl++HgCl3ˉ,故C错误;

B.当c(C1ˉ)=10ˉ1 mol·Lˉ1即pCl=1时,汞元素主要是以HgCl42ˉ形式存在,故B错误; C.HgCl2是一种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2HgCl2

D.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pH保持在4,pCl由2改变至6时,可使HgCl2转化为Hg(OH)2,故D正确; 故选AD;

②HgCl2又称“升汞”,熔点549K,加热能升华,这说明晶体是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