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生涯决策-教案

2021-11-2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职业生涯决策 【导语】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罗曼.罗兰 ●单元目标 1、 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信念和假设对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辨识和纠正个人的非理性信念。使其愿意以开放的心态不断修正个人对自我和工作世界的认识,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决策的主人,为自己承担责任,自主决策,并落实到行动中。 2、 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并掌握两种常用的压力应对方法。 3、 帮助学生学会辩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常用的决策风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法。 4、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目标设立方法,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长远和近期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重点及难点 目标设立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指导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自我和环境特点,找到自我的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生涯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将力量集中去做努力。 ●复习上一学年内容 经过去年一年的学习,我想大家可能已经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什么是生涯,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技能、价值观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也开始关注感兴趣的职场世界。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职业生涯、性格、职业兴趣、技能和价值观。 舒伯的观点是: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他提出的生涯彩虹图,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的过程视为从出生到死亡,包括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5岁)和衰退期(65岁以上),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属于探索期,这一阶段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从多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立职业偏好,并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从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涯规划立体化了。从长度上,它包括了一个人从生到死全部生命历程;从空间上,不局限于与职业角色的关注,同样重视非职业角色对一个人生涯的影响。他认为,持家者、公民、休闲者、学生、子女、配偶、父母、退休者等等的角色和工作者的角色都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要演好自己的种种角色真的很难,剧本就在你手中,你写的好,你才能演的好!我们这门课的目的其实就是帮助你自己去思考人生,撰写好自己的剧本,演好自己的角色。 性格,是职业生涯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有的人活泼、有的人沉静,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每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中,可能受到生理、遗传、家庭教养、文化、学习经验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特定的气质。这些性格没有好坏或者对错之分,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如同我们的右手、左手)。我们通过MBTI来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更加适合哪种职业大类。MBTI用四维度偏好二分法来评估一个人的类型偏好,每个维度偏好二分法均由两级组成,每个人的性格都会偏向于每个维度中的一个类型。外倾和内倾的E-I维度,感觉和直觉得S-N维度,思考和情感的T-F维度,判断和知觉得J-P维度。四个维度中的两极组成了16种性格类型,16种性格类型对应了相应的职业倾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大部分同学都会这句话有感悟。在职业兴趣这部分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家霍兰德提出的兴趣类型理论。他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归纳为六个类型:即实用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事务型(C型)。经过专业的测试,用最强的三种兴趣的字母代码,按兴趣强弱的顺序排列,组成了霍兰德代码。从而探寻个人兴趣与职业环境的适配,这有助于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 兴趣回顾案例 刚才我们回顾了兴趣,我们都知道有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边我们来看信息工程学院的小王同学是怎样处理自己的“游戏”兴趣的。 【案例】 小王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高中起,他就开始痴迷网络游戏。进入大学后,小王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经常逃课,还抄袭作业,学期末因挂科太多而受到学业警示。辅导员与其谈话,小王振振有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兴趣就是玩游戏。那么问题来了,能否把游戏当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老师与小王进行了咨询分析。 话题一:实现理想的时候,就是失去理想的时候 老师:请你讲述一件你目前人生中自己认为最成功的事。 “高考”,小王不假思索地答道。 小王:我从高二起喜欢上了游戏,老师和家人都觉得我考不上大学。母亲常说,三年的坚持,将换来一生的轻松,大学里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师长的约束,可以自由地玩游戏。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就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一样给予我力量。在妈妈的帮助监督下,我逐渐戒掉游戏,每天早起晚睡,在无尽的作业、测验和压力中,成功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来到了自由的象牙塔。 小王如愿考入大学后,理想实现了,但收获有时也是一种失去,他失去了前行的目标。小王开始报复性的回到游戏战场。 话题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老师吗 兴趣探索 老师:你是不是需要在大学里设立新的目标 小王:是的,来到大学后,我发现课还是那么多,考试还是那些考试,我已经厌倦了学习。生涯规划老师要我们探索自我,探索兴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人最怕成为一个无趣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找到了我的兴趣,那就是游戏。 心理学中有一个沉浸理论,当人们在专心致志地、积极地参与、从事某种活动,忘记了时空和自己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愉快和满足。因此,像小王一样的电子游戏爱好者在游戏中会产生很投入,很美妙,不知疲倦,想挑战,有成就感,愿意付出的感受。这是一种从兴奋到成瘾的状态。 老师:你能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非常认同。但我想和你澄清一下“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它可以分为“职业兴趣”和“非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非职业兴趣即我们生活中的爱好。但是,如果非职业兴趣严重影响了在校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那就是玩物丧志。 小王表示他的梦想是做一个职业玩家。 老师:在人们生活中有无数的生活事件,我们会对其中的某些比较感兴趣。如果我们在这其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并寻找到合适的平台,兴趣就能给我们带来价值,那这个兴趣可以成为我们的副业,反之只能称之为爱好。如果这个副业能够满足我们的职业价值观,比如说社会地位、挑战性、家庭支持、高收入、健康等,那它就是我们的理想职业。比如说我热爱美食,如果我仅仅是自己能吃、爱吃,那我就是大家口中的“吃货\",这是爱好;如果因为热爱美食,我开始研究美食,进而通过写餐厅美食软文赚些外快,或者发展成为了美食评论家,那么这就是职业。所以,什么样的兴趣可以发展成理想职业呢就是能够让我们展现自身能力和价值、获得经济上的回报的兴趣。那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你是否拥有把电子游戏玩成职业的能力 小王:(思考良久后摇头)电子游戏于我而言,还处在烧钱阶段。也不是很了解职业玩家。 话题三:价值观的澄清:亲情是我的信仰 老师:请从价值观清单中选取你认为最重要的五条。 小王:挑战性、亲情、被认可、高收入、团队合作。 老师:如果你不得不放弃其中的一条,你会放弃哪一条如果你不得不继续放弃剩下的四条中的一条,你会放弃哪一条继续下去,直到最后一条。最后,剩下的是你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的。 小王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被打破了,他最后选择的是亲情。 小王:(流眼泪)我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母亲独自把我拉扯大,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互为牵挂。母亲没有上过大学,以为上了大学就是上了保险箱,所以才在高中时答应我上了大学就可以打游戏了。但我心里明白,一项自尊心强的母亲是绝对不允许我将自己的未来赌在游戏上的。亲情就是我的信仰,而我自己所做的却与之相违背。 老师:跟我说说你的兴趣还是游戏吗 小王:不是!我只是喜欢玩游戏,但我实在不该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玩游戏上。 话题四:兴趣是最好的领路人,关键靠坚持 老师:你喜欢你的专业吗跟我讲讲你的专业吧。 小王:老师,您观看了前一段时间的围棋人机大战吗还有咱们学校无人机航拍的校园实景VR,您还记得吗还有现在的智能家居,就是您一回家,家里的温度、音响等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运转。还有苹果手机中的Siri……(小王滔滔不绝地从机器人、无人机讲到智能家居等。) 我欣喜地发现小王其实很喜欢自己的专业。 老师:为什么说自己对学习没兴趣 小王:我只是对那些枯燥的课程不感兴趣,我想象不到这对我的专业有什么帮助。 老师:拿出专业的教学计划来,你是否愿意与你的专业的教师一起画画你们专业的课程地图,一起梳理一下你感兴趣的这些应用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和那些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 小王真正接受了建议,最终放弃了游戏。 其实,兴趣只是学习中的一个起点,带领我们进人了一扇门。但是一直支持我们走到这扇门的尽头的并不是兴趣,更多的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品质。 老师:接下来你的行动力和坚持更加重要。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即使刚开始有兴趣,一遇到困难,也一定会退缩,甚至兴趣全无。所谓的坚持也不是永不动摇、勇往直前,在接下来的学习里你一定还会遇到枯燥、困难的事情,其实坚持就是犹豫着、退缩着、瞻前顾后,但依然继续向前走。 技能,是简历和面试时向用人单位证明:我有良好的能力,足以胜任这份工作。技能分为三种类型: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知识技能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获得,并非只有通过正式的专业教育才能获得。自我管理技能经常被看做个性品质,如这个人勇于创新或者循规蹈矩,办事认真还是敷衍了事,能否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是否对工作有热情等等。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它也被称为“适应性技能”。自我管理技能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巩固。可迁移技能就是一个人会做的事。它的特征是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却可以迁移应用于不同的工作之中。也被成为通用技能,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都是在可迁移技能基础之上的,如你们知识技能是医药方面,你将如何运用它呢是“讲授”医药知识,还是当执业药师“医治”病人,或者“撰写”科普文章宣传医药常识等等,这些讲授、医治、写作都是可迁移技能。 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舒伯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价值观的联系,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人才能关注并致力于满足下一层次的需求。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反映出来,就体现为我们的价值观。生理需求对应的是经济保障、工资待遇;安全需求对应的是工作稳定性、工作条件;归属需求对应的是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自我尊重需求对应的是成就、地位、声望、自主性;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应的是发展和成长、兴趣、创造性、社会意义。一个人越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越了解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想要寻求什么、什么队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他的生涯发展目标也就越清晰。 ●课题导语 刚才我们回顾的性格、职业兴趣、技能和价值观,本章开始,进人职业生涯的决策与行动环节。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面临一些决策:衣服到底是上街买还是网上买晚上饭吃盖浇饭还是吃涮菜这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如已经大二了,是准备专升本还是先工作,决定工作了是去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这些情况下可能亲人都会参与进来,成为影响自己决策的因素。而这些决策无论大小,可能都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困惑,甚至有时候左右为难。当然也有的人干脆就设法拖延了事,其他他们没意识到,当他们选择拖延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做决定。 ●课程详解 今天我们要为你的选择困难症寻找一条出路,那就是决策。钱钟书说过:“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智慧不是得出结论,而是想清楚这件事情里面的矛盾,想清楚这件事情的代价和收获。我们做决策,做选择就是这样,不是做到面面俱到近乎完美,而是获取有效信息和经验,权衡利弊,抓住重点,达成最大价值。 人民大学在2000人的样本中调查得出,平均每人每天都会做出70个决策。 生涯决策问题一般由以下五点共同的特征。其中有多少与你的生涯状况有关呢 1.它们可以通过现存之事与我们欲为之事之间的差距来定义。它是正在发生之事和我们理想中希望发生之事二者之间的差异。 2.生涯问题通常很复杂,并且包含情感因素。它们呈现出模糊的线索和信号。其复杂性来源于各种冲突的愿望和动机、他人的压力以及担忧和窘迫的感受。 3.生涯问题的解决通常有多种备选方案,而不是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每种选择似乎都会对其他选择产生影响,它们相互依存,所以最佳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各种选择的结合。 4.选择的结果常常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任何一种解决方法可以保证成功地、令人满意地解决生涯问题。 5.针对一个主要生涯问题的决策,几乎总是会导致另一些事先无法完全预料到的问题产生。 选择常常具有不确定性,这让我想到了1994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我看了估计有个4、5次了,真的很好看,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什么味道。” 课堂练习1:反思个人的决策风格 请回想迄今为止你在生活中所作的三个重大决定,并按以下几个内容予以描述,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a·目标或当时的情境,b·你所有的选择,c·你作出的选择,d·你的决策方式,e.对结果的评估。 想一想:你如何描述自己在上述几项中的决策风格它们有共同之处吗当你作一番回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通常采用了什么样的决策模式 你的三个重大决定: 【案例】 接下来听我讲一个故事: 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师从于苏格拉底,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做为大哲学家,一般都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而是让你思考。比如禅师都是经常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青年问禅师:“我有几个朋友都分手了,我都不相信爱情了怎么办”禅师微微一笑,指着面前一把木锤对青年道:“看看它你就明白了”青年参详许久,若有所思道:“大师的意思是否是说:爱情的意义就像这把木锤一样,看似平淡无奇,只要坚持,就能坚固无比”大师闭上眼睛道:“非也!我意思是:人家分手关你锤子事。” 老苏说:请你跟我来。 他们走到了一片麦田前。 老苏:你看到那片麦田了吗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第一次走进麦田,他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于是他摘下了最大的那株麦穗。继续往前走,却沮丧的发现,自己越走越失望,前边还有好多更好的,但是规则不允许他再摘了。 走出麦田,老苏告诉他,这种选择叫做后悔。 柏拉图第二次走进麦田,他依然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但是这次他吸取刚才的教训,前边还有更好的、前边还有更好的,他一直往前走,直到发现自己差不多快要走出麦田了,但是根据规则,他不能返回去了,而他刚刚错过了最好的麦穗。 柏拉图走出麦田,看见老苏不怀好意的对着他笑,老苏早就直到柏拉图会这么干。苏格拉底对随便摘了一株麦穗的柏拉图说,这种选择叫错过。 柏拉图第三次走进麦田,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选择 接下来我们展开想象:女生把自己当做某个国王的公主,男生则自动转换角色。 当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100位王子前来求亲。国王是一个大财迷,完全不考虑王子是否英俊,一心只想把你许配给彩礼比较多的王子。但是有一个规则,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刚才的规则类似,王子的带来的宝箱你只能打开一次,打开后错过了就不能反悔。国王让你做出选择,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是不是很容易陷入后悔模式,后边的王子会不会更富有呢如果你一开始就很谨慎,就很容易错过最富有的王子,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从概率上讲,最好的选择策略。把前边三分之一的王子当做观察的样本,在前37个王子中不做任何选择,只是做一个判断,大概多少个财富算是比较高的,在后边的63个王子中间,一旦有超过这个数值,马上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我们生活中的选择也是这样的。打破“后来”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任何选择的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模式,你GET到了吗 逛街购物的时候,不要着急做出选择,先逛几家店,了解以下商品的价格,这样才会买到价格便宜的物品。 职业的选择,也应该这样,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由于职业的选择是人和职业的匹配,所以我们要建立关于自己与职业的基准线。这就是我们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中的最底层。P95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1991年,加里·彼得森、詹姆斯·桑普森和罗伯特·里尔登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基于: 1、生涯选择以我们的思考和感受为基础。 2、进行生涯选择是一种文体解决活动。 3、作为生涯问题解决者,我们的能力以我们所知及我们如何思考为基础。 4、生涯决策需要良好的记忆。 5、生涯决策需要有动机。 6、生涯发展持续进行,是我们毕生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7、我们的生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思维的内容和方式。 8、我们的生涯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涯决策和生涯问题所了解的程度。 新闻报道上经常有调侃性的说有些官员自我批评时不深刻,总是说自己放松思想政治学习、认识不到位或者认知水平有限,那么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自己的长时记忆里保留着几种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成分,它们对于生涯决策制定非常重要。第一,我们要利用这些结构和成分处理有关职业、专业等事实和概念。第二,我们要保存对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历史事件的记忆。第三,我们要有成套的用于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规则和指导方针。第四,我们要有更多的用于问题解决的一般性策略或主要规则。 自我知识:包括自我的价值观、兴趣、技能以及相关的个人特性(性格)。 职业知识:包括了解特定的职业、大学专业和工作及其组织方式。如刚才案例中小王想当职业玩家,但他却对这个特定的职业一无所知。 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就是你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和自我观察,能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基准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盘点自己在不同职业里的不同能力,了解目标公司的收入、待遇、发展规划图,了解清楚之后才能进行职业生涯的决策,这样能做出最好的,未来不会后悔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做出最优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水平是不一样的,父母就经常说,朋友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基准线。 刘若英《后来》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着急选择的后悔模式和总在等待的错过模式,都会让你不可避免的陷入后来模式。我们从学术上来看看决策到底有哪些模式。 决策风格 决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时它又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从我们早晨醒来到夜晚人睡,都在不断地作决定:如何安排这一天的时间,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品,读什么书,与什么人交往,等等。当你清晨听到闹钟响起,考虑是继续睡下去还是立即起床的时候,你已经在作选择。你的生活充满了成百上千对日常琐事的决定。通常,一个决定对你越重要,决策也就越困难。挑选一双鞋要比挑选一个职业容易。可见,决策是不可避免、不断发生而又有点难度的人类活动。那么,我们通常采用一些什么方式来进行决策呢 丁克里奇(Dinkiage,1966)提出,人们通常采用下面这几种决策模式: .痛苦挣扎型(agonizing):有些人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信息,确认有哪些选择,向专家询问,反复比较,却迟迟难以作出决定。他们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收集再多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济于事。需要弄清的是他们被一些什么样的情绪和非理性信念困住了,比如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追求完美等等。 .冲动型(impulsive):与“痛苦挣扎型\"相反,有的人遇到第一个选择就紧紧抓住不放,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进一步收集信息。他们的想法是:“先决定,以后再考虑。\"比如,先找到一份工作做了再说。冲动的决策方式可能是出于对困难的回避,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探索。这种方式的危险在于风险太大,等看到有更好的选择时自然追悔莫及。 .直觉型(intuitive):有一些人将自己的直觉感受作为决定的基础。他们通常说不出什么理由,一味表示:“就是觉得这个好。\"人们在择友的时候常常采用这样的决策方式。直觉在人们对环境情况无法获得充分信息的时候会比较有效,但它有可能不符合事实,有时候,我们的判断可能会因自身先人为主的偏见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 .拖延型(delaying):这些人习惯将对问题的思考和行动都往后推迟,“过两天再考虑\"是他们的口头禅。大学生常见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工作,所以打算先考研\",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拖延型的人心中暗暗抱有这样的希望:也许事情过几天就自动解决了。然而,问题并不会自动解决,有时候甚至会越拖越严重。如果你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找工作,那么读完研究生也未必就能知道。 .宿命型(fatalistic):有些人不能自己承担责任,而将命运委诸外部形势的变化。他们会说“该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或“我这个人永远也不会走运\"之类的话。当一个人将自己生活的主导权交给外界环境的时候,可以预见,这个人是很容易觉得无力和无助的。这样的人容易成为环境的“受害者\",怨天尤人,却没想到自己的处境正是由于放弃了个人对生命的“主权\"而造成的。 .顺从型(compliant):这样的人倾向于顺从别人的计划而不是独立地作出决定。他们常说:“只要他们都觉得好,我就觉得好。\"比如,很多大学生一窝蜂似的争取出国、进外企、考研、参加各种培训班,只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从众的人固然在追随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却忽略了自身的独特性,这造成他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自己。他们在不必费心思考的同时,也牺牲了对生命可能有的满足感。 .瘫痪型(paralytic):有时候,个体可能在理性上接受了应当自己作决定的观念,却无法开始决策过程。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开始了,可在内心深处总笼罩着一想到这事就害怕”的阴影。事实上,他们无法真正为决策和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而这种害怕承担责任的心理可能又源于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的不当养育方式。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曾经采取过哪些决策模式你最常用的是哪种 未知 自己 已知 困惑和麻木性决策 未知 环境 已知 痛苦挣扎型、拖延型、瘫痪型 依赖性决策 顺从型、宿命型 直觉性决策 冲动型、直觉型 信息性决策 计划型 以上这几种类型的决策模式,根据情境和其后果重要性的不同,会产生相应程度的作用。比如,我们常常用“冲动\"的方式决定晚餐点什么菜或买下一件新衣服,其后果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给自己或他人带来惊喜。我们也常常用“直觉”的方式交到很好的朋友。 但是,这些决策模式用在一些重大的决定当中就不适宜了,往往会导致懊悔、耽搁时间、浪费精力等后果。就像你没有想好要买什么或不确定你的购买标准是什么就去逛街,结果往往会回家就后悔:买了一堆自己不需要或不是“衣物。买衣服尚且如此,何况职业选择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模式都存在着对自己或环境的“未知\"因素。在有很多“未知\"因素的显然容易导致风险过大而结果不那么令人满意。 课堂练习1,参考答案佳音的决策风格分析与目标设立: 1.佳音回忆了自己人生中迄今为止所作出的三个重大决定: (1)初三时,她的学习成绩尤其是理科成绩不是太好,老师说她将来可能考不上大学。妈妈因此主张让她上中专,但爸爸坚持让她上高中。佳音最后还是读了高中。佳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地复习,中考发挥得不错,被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录取了。回想起来,佳音当时的决策方式主要还是听从父母的意见(顺从型)。佳音认为,多亏父亲的坚持,自己今天才有机会读大学,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2)高一时,佳音在报纸上看到学校通讯社招聘记者的消息,感到自己从小想当作家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就立刻决定要参加。当时,父母对她的选择并不是很认同,因为佳音那时的理科成绩仍然不是很好,父母担。她这样做会耽误学习。但佳音非常想去尝试一下,她反复做母的作,并作出了期末考到班前十名的保,终于说服父母同意她参加学校通讯社的面试,被录取为一名小记者。佳音对自己当时的决心和勇气感到自豪,这是她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一段重要的成功经历。她觉得,自己当时就是凭着直觉作出决定并勇往直前的(直觉型)。 (3)高考前填报志愿时,佳音踌躇不定。她想要学中文专业,将来可以当记者和作家,但父母都认为中文专业没什么实际意义(理由是“中国人都会讲中文\"),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她很喜欢英语学习,成绩也好,但父亲觉得纯语言的学习仍然没有太大的优势。最后,在老师的建议下,佳音选择了国贸专业,父母也很认可,因为一方面国贸专业比较热门,另一方面国贸专业对语言的要求也很高,英语是该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专业选择上,虽然佳音认为自己的兴趣是重要因素,但父母和老师的意见还是起了主导作用(顺从型)。在此之前,佳音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企业或从商,但学习国贸专业后,她对当一名管理者产生了兴趣,因为她觉得自己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和才能。但是,对于财经类科目的学习,她觉得比较头痛,她不太喜欢处理数据这一类的事情。有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单纯学英语会更好。 通过对以上几个事件的回顾,佳音意识到自己最常用的决策模式是顺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有时也凭直觉行事。现在她已经长大了,更有能力为自己作主了,她决定要开始自我决策。当然,她知道这种自信不仅建立在对自己和环境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好的决策技能。幸运的是,佳音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已经对自己和职业环境都作了相当的探索,同时也学到了CASVE循环等决策方法。她感到,在职业发展上,她已经作好了为自己进行计划型决策的准备。 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篇案例】 一、比尔·拉福职业选择之路 背景:一个美国小伙子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中学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而是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最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自己的商贸公司。20年后,他的公司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拉福。 1994年10月,比尔·拉福率团来中国进行商业考察,在北京长城饭店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他的成功应感激他的父亲的指导,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规划。最终这个生涯设计方案使他功成名就。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成功的简图: 工科学习→工学学士→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硕士→政府部门工作→锻炼处世能力,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大公司工作→熟悉商务环境→开公司→事业成功 第一阶段:工科学习 选择:中学时代,比尔.拉福就立志经商。他的父亲是洛克菲勒集团的一名高级职员,他发现儿子有商业天赋,机敏果断,敢于创新,但经历的磨难太少,没有经验,更缺乏必要的知识。于是,父子俩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描绘出职业生涯的蓝图。因此升学时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 评析: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商品贸易中,工业品占绝对多数,不了解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情况,就很难保证在贸易中得到收益。工科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能帮助建立一套严谨求实的思维体系。清楚的推理分析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正是经商所需要的。 收获:比尔.拉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四年,除了本专业,还广泛接触了其他课程,如化工、建筑、电子等,这些知识在他后来的商业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阶段:经济学学习 选择:大学毕业后,比尔·拉福没有立即进入商海而是考进芝加哥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课程。 评析:在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商业活动来实现的,不了解经济规律,不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很难在商场立足。 收获:比尔·拉福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搞清了影响商业活动的众多因素,还认真学习了有关法律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知识。几年下来,他对会计、财务管理也较为精通,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经商的素质。 第三阶段:政府部门工作 选择:比尔·拉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 评析:经商必须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深知处世规则,善于与人交往,建立诚信合作关系。这种开拓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在社会工作中才能得到提高。 收获:在环境的压迫下,比尔·拉福养成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由稚嫩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老成、处世不惊的公务员,并结识了各界人士,建立起一套关系网络,为后来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信息和便利条件。 第四阶段:通用公司锻炼 选择:五年的政府工作结束之后,比尔·拉福完全具备了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种素质,于是辞职下海,去了通用公司。 评价:通过各种学习获得足够的知识,但知识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转化为技能。 收获:在国际著名的通用公司进行锻炼,比尔·拉福不仅为实践所学的理论找到了一个强大平台,而且学习到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应该借鉴的地方,除了激情还应该考虑到更多的现实。 第五阶段:自创公司,大展拳脚 选择:两年后,他已熟练掌握了商情与商务技巧,便婉言谢绝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开始了梦寐已求的商人生涯,实现多年前的计划。 评析:时机成熟后,应果断决策,切忌浪费时间,应抓住契机实现计划。 收获:比尔·拉福的准备工作,几乎考虑到了每个细节。拉福公司的成长速度出奇的快,二十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为2亿美元,而比尔·拉福本人也成为一个奇迹。 比尔·拉福的生涯设计脉络清晰,步骤合理,充分考虑了个人兴趣、个人素质,并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生涯设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变为现实。也许他的这套生涯方案并不完全适合你,但是却带给你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只要你有信心、恒心加上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案例的主角也许就是明天的你。 当然啦,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在克菲勒集团任高级职务的老爸,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此清晰准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但是从比尔·拉福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学习一种梦想成真的方法:如果你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朝着这个目标做大胆而现实的规划,并坚持贯彻、长久地努力,那么你就能够成功。 故事讲完之后,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可能会有很多同学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准备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也有同学可能在想象自己10年后的景象了。是啊,哪个人不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哪个人原意平平庸庸一辈子可能也有一部分同学半信半疑,有这么神吗神不神的问题我们今天不讨论,等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既然这么好,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从哪儿开始呢 二、职业决策中的挑战 决策为什么这么艰难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学会取舍,学会决策。但是决策总是具有风险性,要求我们为其后果承担责任,可能你选好了就吃熊掌,选不好被熊吃掉也是有可能的。同时,影响决策的因素相当负责,而且其中有相当多的阻碍。 1.决策的风险与责任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决定。那么,决定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1)确定无疑的决定。所有的选择及其结果都是清楚明白的决定。比如,一幢教学楼有左右两个楼梯,而上课的教室位于大楼的右侧,从右边的楼梯上楼到教室要近一点,那么去该教室上课的同学可能就会选择走右边楼梯。 (2)有一定风险的决定。这时有多种选择,每种选择的后果虽然不完全确定,但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结果。比如,一个大学生决定中午在食堂吃什么,因为他天天都在这个食堂吃饭,大体上他知道食堂提供的各种饭菜的滋味如何,是否适合自己的喜好。但有一些饭菜,他从来没有品尝过,另外食堂师傅的炒菜水平也可能有波动,因此对于各种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 (3)不确定的决定。对于有哪些选择,各种选择相应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几乎完全不清楚。比如,你想投资炒股,但是你对股票完全不懂,对于股市行情不能判定。 生活中的决定大多不会是第一种,而多属于第二种,也就是说,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信息,作出某种预测。当我们面临第三种决定时,最好先尽可能地去搜集一些信息,以便把它变成第二种决定。比如,我们通常会看看饭馆里的人多不多,以此作为对其饭菜质量的一种评判。而职业规划的目的,也正是尽可能地搜集信息,并以一种理性的方式作出决策,将第三种决定转换为第二种决定,减少风险。 从决定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决定时,通常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信息。也就是说,大多数决定都有预测的成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我们对一件事作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该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可是,我们无法确保决策的结果总是有利的一一一我们总有犯错误的可能,所以,这种责任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不安。 决策的风险使得很多人采取了听天由命、随大流或让父母等他人做主的方式,来逃避对决策结果所要承担的责任。但这样的人在逃避决策和责任的同时,也逃离了自由。因为世上万事,几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曾有人写道:“笑,有被人视为傻瓜的风险。哭,也有被人视为伤感的风险。\"不冒风险的人可以逃避挫折和悔恨,但同时他也丧失了学习、感受、变化成长、生活和爱的机会。其实,生活中最危险的事就是不去冒险。被“稳定\"和“安全\"锁住,这个人就变成了奴隶。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是自由的。无怪乎有人说:“不得不在各种不同的行动方案之间选择,是为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2.决策的复杂性 决策难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复杂性一一一有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著名的职业辅导理论家克朗伯兹1979)将影响个人职业决策的因素划分为四类: (1)遗传和特殊能力 即个人得自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如种族、性别、外表特征、智力、个人天赋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业表现或影响到个人的生涯。例如,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中,性别因素仍然不可否认地影响到求职者是否有机会参与面试和被录用。而身高、体形、健康状况等先天条件在诸如模特、文艺工作者、军人等职业的招募当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环境和重要事件 包括人类活动(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的影响和自然力量(如自然资源的分布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以及干旱)的影响。很显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偏远农村还是沿海城市,是否贫困家庭)、家庭对于个人的期望(如是否重视教育)、所在地区的教育水平等,都会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个人的求学背景和发展机会。而像“改革开放\"这样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中千万人的人生轨迹。 (3)学习经验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例如,一个孩子在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自己愿意与伙伴们分享玩具,别人就会更乐意跟自己玩。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由此学到了“分享”、作”。而如果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不允许他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或喜好,那这个孩子就学到了“不负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到该独立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就很难承担决策的责任,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再比如,某小学生恰好遇上了一位特别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于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怀有美好的向往。在成年后,他最终选择数学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由此可见,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积累了无数的学习经验,个体的学习经验是独特的,而这对于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敢于冒险还是畏惧变化,他怎样看待他人,他对于教师、医生、警察等各种职业有些什么样的印象,他更看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还是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切,无不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4)任务取向的技能 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作用,个人在面临一项任务时,会表现出特定的工作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和认知的历程,这称之为“任务取向技能”。比如,面对找工作这件事情,同一个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没有经验,都感至犯怵。但其中有的人可能会积极地面对困难,会想到利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例如,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听讲座、参加学校组织邮各种考察实践活动等),向自己的亲友、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请教,之后会开始扬索和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并着手联系实习的机会。这样,当他们到了大四邮时候,已经对自己和劳动力市场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的信息和源,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而另外一些人则一味地拖延,不去面对困难,直到三或大四时才开始着急,或寄希望于自己的某个亲戚能够帮助找一份工作,或怨学校不帮助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最后草草找到一个职位了事。在这个过私中,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习惯和能力,其实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任务取向的技能。 练习2:影响你职业决策的因素 回顾在第一单元中所作的“生命线\"练习,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有哪些因素影了你的生涯发展。 参考练习1“反思个人的决策风格\"中你所写下的五个已经作出的重大以定,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到你的决定,然后按上述四个方面将它们进行分类。分一下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它们是有力地促进了你的发展还是对你的决造成了阻碍。 1.影响我生涯决策的遗传与特殊能力: 2.环境和重要事件: 3.学习经验: 4.任务取向的技能: 通过对自我的探索和反思,对照“与生涯相关的非理性观念\"列表,佳音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非理性观念: 1.我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 佳音意识到,她一直希望自己的职业选择能让她的家人、老师感到满意。但现在她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能只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而活着。当初选专业时听从了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没有选择自己最喜的专业,佳音回想起来觉得有一点遗憾。现在,她决定在职业选择上要更注重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因为毕竟要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是自己。父母还希望她考研,但她更倾向于先工作。她想好好探索一下自己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再作决定。虽然她仍然希望父母能够认同自己的选择,但如果最终的选择不符合父母的期望,她有信心和勇气去与父母沟通。因为自己的选择是在经过充分考虑的基础上作出的。她要让父母了解自己已经有能力作成熟的决定,而且也相信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幸福,因此也会理解和支持她。 2.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 佳音发现自己总是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时候就很苦恼,或者就干脆放弃不去做。以前她的理科成绩不好,现在她还是不擅长学习财经类的科目,这曾经令她感到很自卑,而且倾向于逃避问题,看见这些科目就头痛,有时根本就不想花时间去学习它们。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霍兰德类型论和MBTI理论的学习,佳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偏好与特长,自己的确对数字不敏感也缺乏兴趣,所以不必要求自己在这方面学得跟英语一样好。当自己心中的要求和期望降低了,可以容忍自己不完美的时候,佳音发现自己不是那么畏惧财经类科目的学习了。 3.翻译工作所要求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佳音意识到自己对于做一名翻译也很向往,但几乎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因为一直觉得这件事很难。事实上,她从来没有认真考察过从事翻译工作的技能要求具体是什么,如何才能进入这一行等。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佳音学到了如何作职业探索。在她的亲戚和父母的朋友中就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她已经拟定了计划,准备在这一个月内对其中的两位作访谈。 风险:笑,有被人视为傻瓜的风险。 哭,有被人视为伤感的风险。 求助他人,有被人鄙视的风险。 感情外露,有暴露本性的风险。 当众袒露思想和梦想,有为人所不理解的风险。 爱一个人,有不被对方接受的风险。 活着,有死去的风险。 希望,有变为绝望的风险。 ❖ 重要他人 精神 父亲支持 母亲支持 男/女朋友支持 老师支持 个人 所学应用 进修需求 改变生活方式 富挑战性 成就感 个人收入 健康状况 休闲时间 未来发展 升迁状况 社交范围 物质 家庭收入 学费 资料费用 尝试,有失败的风险。 决策平衡单(1) 选项 考虑因素 个人物质得失 个人收入 健康状况 休闲时间 4 2 3 权重 生涯选项一:教书 + - 3(+12) 3(+6) 2(+6) 生涯选项二:读研 + - 1(+2) 2(-8) 2(-6) 未来发展 升迁状况 社交范围 他人物质得失 家庭收入 2 1 3 5 1(+2) 1(+1) 1(-3) 2(+4) 2(+2) 1(-3) 3(+15) 2(-10) 决策平衡单(2) 选项 考虑因素 个人精神得失 所学应用 进修需求 改变生活方式 富挑战性 成就感 他人精神得失 父亲支持 母亲支持 2 3 3 4 5 4 3 权重 生涯选项一:教书 + - 2(+4) 1(+3) 1(+4) 1(+5) 2(+8) 3(+9) 1(-2) 64 2(-6) 生涯选项二:读研 + - 3(+6) 3(+9) 3(+12) 3(+15) 1(+4) 1(+3) 2(+4) 31 1(-3) 男/女朋友支持 2 总分 将来可能最终并不会选择这个高分,因为权重等都是自己定的。 2、CASVE(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循环 决策技能领域(CASVE循环,相当于计算机程序) 职业决策故事: 爬楼的故事 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 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 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 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 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好,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正确,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参加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 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Complain,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 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