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士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
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心理的状态对临床护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减少事故差错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对建立友好的护患和医护关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标签:护士;心理状态;积极性;护理质量
医学模式随着进步的社会文明在逐渐转变,对于健康也有了新概念的形成,护理服务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当代护士的要求是具备专业同时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护理人员数量质量均欠缺,护理的工作也较繁重,还经常被要求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安全有时候都不能够得到保证,加上常年夜班和如此特殊的环境,护士的心理健康自然就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护理的质量,阻碍了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所以有效维护护士心理的健康,对于护士健康水平整体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降低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
(一)对职业压力的适应能力弱
多数的护士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心理健康训练的,所以对相关的知识缺乏,护理的工作量大,平凡且琐碎,护理的工作又属于连续性的,夜班多责任重,在工作中受到委屈和挫折大部分护士不会运用一定的心理层面知识对自己科学的平衡和调节,事与愿违时很容易焦虑,这样现象经常发生就很容易在护患之间出现冲突,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二)工作的复杂与不充足的社会支持
很大一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存在着偏见,护士为了病人和社会做出了艰辛的付出,却得不到正确的评价,相应的职称和福利待遇问题再不合理,部分在基层单位就职的护士收入又不如大医院,护士的心理不平衡,工作又复杂,护理的过程过于紧张,病人的病情和素质千差万别,随时面临因疾病所表现的痛苦甚至死亡,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不良刺激,心理负荷加上身体的疲劳使自制力下降,失落感剧增。
二、如何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激励学说表示物质刺激为外附刺激,能够调动个体积极性但并不能够持久,但与物质刺激不同的是精神刺激,又叫做内附刺激,其力量源于内心,稳定且持久,所以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激励是必要的,对其专业思想的巩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端正行为作风,培养护士自身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都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护士对自我的开导
护士要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以自身责任为出发点,客观评价社会和生活中自己的价值,这都是为了使心理平衡所建立的支点;另外重要的就是心理需求的调整,护士要有很强的职业道德,对事业要有责任和进取心,自觉为此做出努力,实现心理需求,在感到委屈和失落的时候,要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收获心理上的平衡,不要被情绪所主宰,要加强操纵情绪的能力,主动去掌握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高心理的防卫能力,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脾性,不要带上负能量走进本就充满疾病的病房,积极地情绪能对病人有好的感染,护士做到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对于病人的康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锻炼并培养心理的承受能力
工作过程中,压力难免过大,这种情况发生时就应该找时间休息,或者寻找有过类似经历的亲友和同事倾诉,宣泄自己的苦恼,对精神压力进行疏导减轻,在工作之中没有成就感的时候,作为补偿可以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松弛精神的同时还促进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社会的交往。
护士和病人常常接触,来自病人的消极“刺激”不少,所以护士随时都在做着应激的准备,久而久之护士的身心疾病都会出现,因挫折而出现的困扰护士要尽量的避免与消除,这就要求护士做到对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有充分的准备,再就是护士对自身的文化修养也要加强,培养多种多样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是调节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学习并积累多种解决困难的方式,扩大自身的知识面,着重的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哲学美学等关于人文科学的知识,依靠这些知识提高对事物评价的能力,克服不定时出现的挫折,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本职工作,
(三)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提出:社会环境包括精神与物质环境,两者都对心理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社会环境带来的刺激,人的心理是主动并有意识的,所以护士要经由自己去努力学习并工作,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就能够获得社会的支持和承认,医院各级领导也会对护士的工作更加肯定,对于护士生活环境与社会地位都有良好的改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心理氛围对于护士心理健康的全面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护士的人际关系较复杂,拥有自信融洽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做到心理相容并得到他人关心和支持是非常有利的。首先人际交往过程中要豁达并坦诚,同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团结,彼此之间要做到真诚的帮助,其次对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能力都要增强,深厚的护理知识与娴熟的护理技能会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吸引的作用。最后就是对自己的调整方式要做到随时调整,尽快调整,科学调整。
(四)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加强沟通
除了护士的个人努力与对周围环境的营造以外,管理者还要加强对护士职业应激能力的疏导与缓解,帮助营造护士的心理环境,管理护士心理的方式要从“单向灌输”向“双向沟通”转变,平等相待,而非发号施令,了解护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并总结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心理,制定不同特点的问题不同方式解决,与护士之间互相友爱互助,尊重理解并协作是可以保证护士有最佳的的心理状态的。
在重要的问题需要决策时,不仅不要忽略护士的意见还要鼓励其发表,不仅降低了护士的压抑感还可以集思广益,达到决策符合实际更加完善。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病人和家属以及医院工作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给护士,及时的进行指导并鼓励,增强护士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在分工上根据年资的高低分配工作比重,设定阶段性的目标,使漫长的临床工作有了期盼,不再面临没有希望的心理困境,尤其对于工作年限较长且身体素质下降的护理人员来说,大大减轻了身体劳累和心理压力,切实保障了身心的健康。
(五)培养护士心理调适的能力
加强护士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了调节心理的技巧才可以从根本上对实际问题达到有效解决,工作当中要正确的对待、处理上下级和医护以及护患之间的关系,对于任何有发生可能的矛盾与冲突都要理性的处理,所以医院定期的组织护士去对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对其自身健康的人格与信念进行培养对于医院的管理层和医生护士以及病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护理人员只有认识到心理压力对于自身健康的不利影响、压力与健康的反比例关系才能够主动的改善、去学习如何调适心理,做到了自觉调节自我,自然就可以减缓并消除心理的压力了。
小结
护理的工作是一项既耗脑力又耗体力的工作,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其特殊的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护士责任非常重大,疲惫感也很容易产生,所以护士要自觉的形成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以外,自己一定要做到有所追求,对生活和事业都充满期待与信心,理解他人,适应社会,实现身心同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淑辉.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4):93-94.
[2]杨春梅,张媛,胡君娥等.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患者因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96-97.
[3]胡时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21(5):1243-1245.
[4]李宝华,谷秉红.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5):60-62.
[5]莫菊荣,陈燕芝.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1(10):531-5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