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棱与莪术异同

2020-04-1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40

工艺方法,探讨出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最佳制作方法,同时,与临床疗效相结合,客观地对疗效进行判定,从而提高工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4完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针对中药炮制技术产权的保护多

因此,现阶处在行政保护的范畴内,没有实质上的法律保护体系。

段首先应从中药的特殊性出发,构建保护体系时对相关条款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中药技术的传统性,逐步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保护。

2.5利用专利对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保护:在专利国际化的形势下,

在实际中应以现代工实现中药炮制技术专利化的保护十分重要。

艺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造科学新型的制作工艺,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从而把专利保护提高到国际的层面上。同时,应对我国现有的炮制成果及时进行专利申请,防止国外专利的注册造成技术制约。

2.6增强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从事中药炮制方面的研究人员并不多,专门型的人才更加缺乏。为增强对中药炮制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应加大相关教育方面的投资。具体看来,各大中医药院校应增加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针对中医药专业的专门型的技术专业应增加知识产权课程,并逐步将知识产权的教育教学增加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后备人才较早地认识到知识产

内蒙古中医药

权的重要性,树立相关的意识,针对中药从业人员可以采用继续

教育的方式增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通过教育投资的进行,逐

[3]

强化和提高专业人步提高中药炮制行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

才的保护意识,使业内人员认识到知识产权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中药炮制行业的发展和保护。3结语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后世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更是繁多,说明中国中药炮制学源远流长,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数千年来,其在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现阶段通过实施科学的研究操作,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并采用专利的方式加以保护,以及加强后备人才的下一步培养和从业人员相关产权知识的学习,从而整体地提高炮制从业人员的

只有在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保护好产权保护意识。

炮制文化,才能使祖国传统医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参考文献

[1]刘波.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2]万仁甫,龚千锋,肖宏浩,等.中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就业前景

2005,4,15(2):2.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3]张方,罗冠杰,王世宇,等.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医药导报,2008,26(4):4.

三棱与莪术的异同

文海棠*

摘要:三棱与莪术经醋制加工成饮片后很容易被混淆,为此,本文就从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成分、药理、性味功能等方面

加以鉴定与辨别,方便临床用药以及各个医药机构选药。关键词:三棱;莪术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40-02

管束周木型或外韧型,星散排列,外有维管束鞘纤维、导管及纤维

薄壁细胞间散有多数分泌细胞。薄壁细胞含有多数淀粉非木化。

粒。在残存的皮层细胞中偶见草酸钙簇晶。3.1.2粉末:黄白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球形、半球形、类多角形或长圆形,直径2.6~10μm,脐点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5分粒组成。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分泌细胞,残存的皮层细胞中偶见草酸钙簇晶。导管多成群排列,环纹或梯纹,常与纤维同在,均非木化[1]。3.2莪术

3.2.1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

薄壁细胞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团块,薄壁组织管束较小,排列较密。

[2]

中有含金黄色油状物的细胞散在。

3.2.2粉末:黄色或棕黄色,油细胞多破碎,完整者直径62~110μm,内含黄色油状分泌物。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孔沟明显,直径15~35μm。淀粉粒大多糊化[3]。4成分

4.1三棱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甾体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

4.2莪术中的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在莪术中含量为1.96~2.5%。广西莪术还含有锌、铁、镍、锰、镁、镉、铜、钼、钴、钒、磷、钙、镓等13种微量元素。5理化鉴别5.1薄层色谱:分别取原药材1g,粉碎,各加入氯仿10ml,浸渍2h,滤过,滤液挥发干,加入石油醚1ml溶解,作供试液。各取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试液,加热显色。结果三棱与莪术在不同的Rf值处各自有一个不同颜色的斑点。5.2紫外光谱:精密称取药材粉末各0.5g,加入乙醇10ml,温浸2h,滤过,各取滤液1ml置于10ml量瓶中,并加入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00~400nm波长处(岛津UV-260)测定紫外光谱。结果莪术无吸收峰,三棱在284±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下转32页)

1植物来源

1.1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江西、安徽等省。

1.2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蓬莪术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广西莪术又称桂莪术、毛莪术,主产于广西,温郁金习称温莪术,主产于浙江。2药材性状

2.1黑三棱块茎圆锥形或倒卵形,略扁,上圆下尖,下端稍弯曲,长2~10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顶端有茎痕,须根痕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两侧的须根痕较粗。体重,质

折断面灰黄色或浅黄色,稍平坦,有多数坚实,难折断,入水下沉。

散在的小点及筋脉纹。气微香,味淡、微麻辣。2.2.1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2.2.2广西莪术:环节稍凸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蜡样,皮层与中柱易分离,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体重,质坚实。2.2.3温莪术: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香或微香,味微苦。3显微鉴别3.1三棱

3.1.1块茎横切面:残存的皮层为通气组织,有较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薄壁细胞类多角形,壁略厚,维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510010)

2012年7月25日收稿

32

小柴胡汤中柴胡的用量已较仲景原方明显减小。

柴胡,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

,与同具有“推陈致新”作用的大黄相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比,柴胡也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柴胡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与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味厚则泄,薄则通”,量有较大关系。如

味苦的柴胡若大剂量应用,则味厚走下而通泄大便;若小剂量的应用,则气味俱薄,“气薄则发泄”,轻清走上,有较好的升阳举陷的作

本实验研究结果也证实,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增加小肠色用。

素推进率的作用及胃排空率的作用较其他三组最为明显。

此外,王宪龄[1]等研究证实,柴胡黄芩及其配伍对小鼠小肠推进有增强作用,柴胡黄芩以2∶1、1∶1配伍对正常及受抑制小肠推进功能表现出增强作用,而1∶2配伍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小柴胡汤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血液及胃组织胃动素(motilin)密切相关[2]。吕同杰[3]认为,中医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在配伍时要注意柴、芩的关系,二者的比例可掌握

内蒙古中医药

也要注意祛邪药与扶正药的配伍,二者剂量适宜,才能在2~3∶1,

起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之效。

本研究结果证实,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有明显的影响,小柴胡汤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量,同时促进小肠推进,随柴胡用量的增加胃肠运动增强。本文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促进的明确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确定柴胡量效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1]王宪龄,申平,李连珍.柴胡黄芩及其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4):1-2.[2]叶勇,石拓,邱明义,等.小柴胡汤对正常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3):144.

[3]吕同杰.吕同杰中医学术经验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5.

云南白药膏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桂英*通讯作者:刘鸿泽*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白药膏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致大鼠疼痛扭体反应实验,并与抗炎镇痛外用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云南白药膏能显著减少大鼠的扭体次数。结论:云南白药膏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进行对比。结果:

关键词:云南白药膏;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32-01

云南白药膏对冰醋酸所致大鼠疼痛的影响结果见表1。从表

1可以看出,云南白药膏能显著延长大鼠镇痛潜伏期,动物扭体次数与对照组镇痛强度相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表1云南白药膏对醋酸致大鼠疼痛的影响

组别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

第一次扭体反应时间(min)

5.1±4.26.8±2.67.2±3.0

扭体次数(次)37.12±10.2414.62±9.86▲14.70±10.12▲

云南白药膏是由中药组方制备而成(保密方),该方药具有活

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疼痛。为揭示该药的镇痛作用机理,笔者通过对大鼠的镇痛实验研究云南白药膏对动物的药效,为云南白药膏的临床镇痛方面应用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

1.1.1药物云南白药膏及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由我院药房提供。1.1.2动物Wistar种大鼠,体重150~180g,购于天津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前适应性喂养7d。

[1]

1.2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方法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取150~180g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设空白组(不给任何药物),实验组(云南白药膏组),对照组(双氯芬酸钠软膏组)。用药前1d先用8%硫化钠脱掉

实验当天,在各大鼠腹部分别大鼠腹部被毛,以备第2天实验用。

2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给药,云南白药膏贴药膏面积为5*4cm,

2

涂药面积亦为5*4cm,每日1次,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30min后,每鼠腹腔注射0.3%醋酸0.2mL/只,详细记录各鼠出现每一次扭体反应的时间及20min内大鼠的扭体次数。2结果

*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医院(300150)2012年7月23日收稿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3结论

本实验主要观察云南白药膏的镇痛作用,并与双氯芬酸二乙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胺乳胶剂进行对比。

外用药,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2]。通过药理实验表明,云南白药膏对醋酸诱发的大鼠扭体实验具有镇痛作用,作用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作用相当,本实验证实云南白药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7-629.[2]黄政渊,林炳锵,王荣林,薛超荣.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与布洛芬片治疗急性软组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3(8):170-171.

分、药理、性味功能等几个方面均不尽相同,属药材中的两个品种,不能相互混淆使用。故在药品购销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把药品质量关,以防掺伪;药剂人员应在传统鉴别中药方法(眼看、手摸、口尝)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现代设备、现代仪器(显微、理化)等鉴别方法;各级医药、药检、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中药鉴定工作,改善增添中药鉴别检测设备;加强药剂人员业务培训,提高鉴别水平,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参考文献

[1]宋立人,洪恂,丁绪亮,臧载阳.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

[2]赵国平,戴慎,陈仁寿.中药大辞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06.

[3]崔国静,林迎春,徐亚.莪术的鉴别与炮制[J].2010,10(19):50.

(上接40页)

6药理作用

6.1三棱具有抗血凝作用、保心作用、抗肿瘤作用以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等。

6.2莪术具有抗血栓作用、保肝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早孕作用、抗菌作用以及对急性肾衰的正性作用等。7性味功能7.1三棱: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破血力却比莪术强。7.2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行气消积止痛力却比三棱强。8讨论

综上所述,三棱、莪术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