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作者:刘中梅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2013年第01期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五 泄① 袁宏道
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可入目者。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艰辛万状,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以为不然。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②流壁下。一壁上有古木一株,上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王静虚曰:“未也,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静虚曾习定③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余与公望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一二三四等泄,俱在山腰,五级而下,飞涛走雪,与第五泄率相类。山路甚险巇,余等从山下观之,时,新雨后,苔柔石滑,不堪置足,一手拽树枝,一手执杖,踏入肩作磴,半日始得挪一步,艰苦万状。山僧云:自此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复下岭。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删改)
【注】①五泄: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河流,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②滑(gǔ):泉涌的样子。③习定:养静。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敝舟羸马 羸:瘦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B. 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 尔:你 C. 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餐:吃饭 D. 不怕袁郎轻薄也 薄:轻视,看不起
2.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因相顾大叫曰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①然皆闻而知之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①余与公望闻之,喜甚 ②秦伯悦,与郑人盟 D. ①以是知之极详 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3. 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五泄景色奇绝的一组是( ) ①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 ②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③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 ④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⑤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 ⑥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了众人在行游五泄山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开始看到景色平平时很失望,继而为五泄山景色奇绝而惊叹。
B. 文章第二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绘声绘形、由远及近地描写了第五泄的奇异景致,明快生动,形神兼备。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 赏景归来后因所见奇异,所思亦虚幻怪诞,作者通过描写真切、独特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景致的奇异、变幻,为第五泄加上了浓浓的一笔神奇,也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 D. 本文作者记游信笔直抒,不择笔墨,语言清新流畅,这正体现了他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 译文:
②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 译文:
③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①山东群盗大起,而 上 方 治 阿 房 宫 阿 房 者 阿 亡 也 君 前 以 不 直 谏 阿 上 意 谓 爵 禄 可 以 永 终 然 今 上 数 诮 让 君 君 其 危 哉。(冯去疾《与李斯书》)
②夫 世 固 有 处 极 冷 之 时 之 地 而 名 实 之 权 在 焉 巧 者 乘 间 赴 之 有 名 实 之得 而 又 无 赴 热 之 讥 此 趋 梅 于 冬 春 冰 雪 者 之 人 也 乃 真 附 热 者 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也。(节选自钟惺《夏梅说》)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游天平山记 柳 开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未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绕观俯览,遂忘箠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洞,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言果不妄 妄:错误的,虚假的 B. 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 著名:闻名 C. 诸峰大率如围屏 大率:大概 D. 扪萝西山,沿候樵经 扪:摸,攀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予矍然曰 ②其南隐然者
B. ①下瞰白龙潭而归 ②下而南观长老岩 C. ①桂林僧惟深者 ②其南隐然者 D. ①以其所肖得名也 ②是将以我为魏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下列能够表现作者游天平山时的心理变化的一组句子是( ) ①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 ②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 ③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 ④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 ⑤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 ⑥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记述了天平山五日游,“凡山之诸峰、岩、洞、潭、谷、涧、泉、石之名,无不具载”,叙次井然,简洁明晰,描写不多,而山中胜景也可窥见一斑。
B. 开头、结尾两段,说明游山、作记的缘起:游山,是因为听人称赞天平山景胜而不相信,要一探虚实;作记,则是由于“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故仅述所见。这不但使文章前后呼应,而且起到了烘托天平山胜景的作用。
C. 本文详于记游而略于绘景,中间记游的部分,作者用一连串简短的句子,写出所游赏的众多的名胜,表现他恨不能一口气看遍天平山胜景的心情。
D. 柳开是宋代最早提倡古文的作家,以继承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为己任,前人在肯定他提倡古文、转移风气的功绩时,也批评他的文章写得“艰涩”,这篇游记也有这方面的不足。
5.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 译文:
②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译文:
③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①舟泊嘉鱼县,访李给事景鲁。……时刘、哱初平,倭报甚警,景鲁慷慨谈兵,因讯近日人才。余曰:“人 才 吾 不 能 知 第 有 一 切 喻 仙 鹤 能 为 台 榭 点 缀 光 景 然 决 不 能 耕 田 负 重 猫 能 护 衣 箧 鹰 隼 能 致 野 味 然 不 能 禁 其 食 腥 噉 膻。通此,则满世界皆人才矣。”景鲁亟赏之。
(选自袁宏道《嘉鱼纪游》)
②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 闻 之 曰 太 宰 知 我 乎 吾 少 也 贱 故 多 能 鄙 事 君 子 多 乎 哉 不 多 也。(选自《论语》)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安期岛 蒲松龄
长山刘中堂鸿训,同武弁某使朝鲜。闻安期岛神仙所居,欲命舟往游。国中臣僚佥谓不可,令待小张。盖安期不与世通,惟有弟子小张,岁辄一两至。欲至岛者,须先自白。如以为可,则一帆可至,否则飓风覆舟。
逾一二日,国王召见。入朝,见一人佩剑,冠棕笠,坐殿上;年三十许,仪容修洁。问之即小张也。刘因自述向往之意,小张许之。但言:“副使不可行。”又出遍视从人,惟二人可以从游。遂命舟导刘俱往。水程不知远近,但觉习习如驾云雾,移时已抵其境。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山花遍岩谷。导入洞府,见三叟趺坐。东西者见客入,漠若罔知;惟中坐者起迎客,相为礼。既坐,呼茶。有僮将盘去。洞外石壁上有铁锥,锐没石中;僮拔锥,水即溢射,以盏承之;满,复塞之。既而托至,其色淡碧。试之,其凉震齿。刘畏寒不饮。叟顾僮颐视之。僮取盏去,呷其残者;仍于故处拔锥溢取而返,则芳烈蒸腾,如初出于鼎。窃异之。问以休咎,笑曰:“世外人岁月不知,何解人事?”问以却老术,曰:“此非富贵人所能为者?”刘兴辞,小张仍送之归。
既至朝鲜,备述其异。国王叹曰:“惜未饮其冷者。此先天之玉液,一盏可延百龄。”刘将归,王赠一物,纸帛重裹,嘱近海勿开视。既离海,急取拆视,去尽数百重,始见一镜;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则鲛宫龙族,历历在目。方凝注间,忽见潮头高于楼阁,汹汹已近。大骇,极驰;潮从之,疾若风雨。大惧,以镜投之,潮乃顿落。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中臣僚佥谓不可,令待小张 令:让 B. 东西者见客入,漠若罔知 罔:通“无” C. 叟顾僮颐视之 颐:用下巴 D. 如初出于鼎。窃异之 异:奇异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如以为可,则一帆可至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 ①仍于故处拔锥溢取而返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C. ①忽见潮头高于楼阁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 ①以镜投之,潮乃顿落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是直接写安期岛神异的一组是( ) ①见一人佩剑,冠棕笠 ②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 ③僮拔锥,水即溢射
④仍于故处拔锥溢取而返,则芳烈蒸腾,如初出于鼎 ⑤忽见潮头高于楼阁,汹汹已近 ⑥以镜投之,潮乃顿落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 大学士刘鸿训出使朝鲜时,听说安期岛上住着神仙,想驾船去游玩。朝鲜人尊敬它是上国使者,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他。
B. 神仙的弟子小张只同意刘鸿训身边的两个人跟着去安期岛,而且小张亲自驾船引导他们去安期岛,跟刘鸿训一道出使的副官没有去。
C. 刘鸿训去安期岛时正是冬季,但他上岛后,却觉得气候温和,岩谷中山花遍开。岛中一个神仙请他喝延寿茶,他没有喝。
D. 刘鸿训回国前,朝鲜国王送给他一面宝镜。他上岸后打开宝镜,导致海浪汹涌而来。他惊慌失措地把镜子扔过去,潮水立即回落了。 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安期不与世通,惟有弟子小张,岁辄一两至。 译文:
②刘因自述向往之意,小张许之。 译文:
③问以休咎,笑曰:“世外人岁月不知,何解人事?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①古之所称不朽者三,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吾 平 生 学 在 师 心 不 蕲 人 知 不 但 一 时 之 毁 誉 不 关 于 虑 即 万 世 之 是 非 亦 所 弗 计 也 况 欲 侈 恩 席 宠 以 夸 耀 流 俗 乎 ……已寄书敬修儿达意官府,即檄已行,工作已兴,亦必罢之。 (节选自张居正《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
②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 不 与 洼 适 也 及 其 久 则 洼 者 若 平 至 使 久 而 即 乎 其 故 则 反 窒 焉 而 不 宁 故 君 子 之 学 贵 乎 慎 始。 (节选自《养晦堂文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诌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无功而富贵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废,仞人之事者败,无功而大利者后将为害。譬犹缘高木而望四方也。虽愉乐哉,然而疾风至,未尝不恐也。患及身,然后忧之,六骥追之,弗能及也。是故忠臣之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为苟得;积力而受官,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其所不能者,与之勿喜也。辞所能则匿,欲所不能则惑,辞所不能而受所能,则得无损堕之势,而无不胜之任矣。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粱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节选自《淮南子》卷十八)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有删改)
1.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 崇:崇高 B. 非其事者勿仞也 仞:通“认”,承认 C.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殆:通“怠”,懒惰 D. 夫德者,人之所严 严:严肃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 ①此之谓也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B. ①可伐以广地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①昔者智伯骄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 ①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智伯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 ①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②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
③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 ④此不知足之祸也
⑤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 ⑥才有余而德不足 A. ①④⑤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文字将楚庄王与智伯进行对比,是为了论述“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
B. 楚庄王帮助陈国讨伐弑君叛臣夏征舒以后,留下一支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都纷纷来向庄王庆贺和赞许,唯独申叔没有去庆贺,他是不赞许楚庄王平叛后留下一支部队驻扎在陈国的做法的。
C. 《淮南子》中,作者由智伯之亡谈到了做人的道理:无论是为王还是为臣,都要知道满足,不能贪心不足,否则,就会遭致祸患。
D. 司马光从智伯灭亡谈到了用人的原则:先取德才兼备者,次取有德无才者。如果这两种都没有,取无才无德者,不用有才无德者。
5.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辞所能则匿,欲所不能则惑,辞所不能而受所能,则得无损堕之势。 译文: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译文:
③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①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 王 出 奔 随 遂 有 郢 亲 射 王 宫 鞭 荆 平 之 坟 三 百 乡 之 耕 非 忘 其 父 之 雠 也 待 时 也。
(选自《吕氏春秋》)
②然 王 迹 之 兴 起 于 闾 巷 合 从 讨 伐 轶 于 三 代 向 秦 之 禁 适 足 以 资 贤 者 为 驱 除 难 耳 故 愤 发 其 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 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忌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御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选自《古文观止》)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心欲言而口不逮 逮:捉到 B. 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遇:遇到 C. 魏相条晁、董之对 条:列举
D.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区区:诚挚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B. ①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②何辞为
C. ①则贞观可得而复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①实治乱之龟鉴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 ②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③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⑤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⑥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③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札子是臣下奏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文本援引史实,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 苏轼极度推崇陆贽的治国方略,与同僚共同请求校正唐朝陆贽的奏议,直谏皇帝应借鉴陆贽的奏议内容作为治国之策。
C. 苏轼认为陆贽的奏议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可以作为国家治乱的借鉴,只要反复熟读,就一定能够启迪智慧。
D. 作者以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为例阐述道理,以期引起当时皇帝的高度重视,可谓用心良苦。
5. 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译文:
②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 译文:
③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夫蕲,山泽之聚,淮之名城也,岂其天趣不足哉?特地力有未尽尔。以 余 之 不 肖 忝 长 吏 于 是 不 能 疏 涤 其 陋 以 安 利 之 徒 品 择 其 美 以 自 纵 也 岂 古 人 所 谓 富 而 骄 之 者 乎 顾 今 之 吏 有 不 可 以 此 责 者 故 记 其 说 以 遗 通 判 事 朱 君 俉,刻之楼上。 (选自叶适《烟霏楼记》)
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 人 者 死 伤 人 及 盗 抵 罪 余 悉 除 去 秦 法 吏 民 皆 安 堵 如 故 凡 吾 所 以 来 为 父 兄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毋恐!且吾所以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 (高祖《入关告谕》)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凡兴师深入敌境,若彼坚壁不与我战,欲老我师,当攻其君主,捣其巢穴,截其归路,断其粮草,彼必不得已而须战,我以锐卒击之,可败。法曰:“我欲战,敌虽深沟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召司马懿于长安诣京师,使将兵往辽东讨公孙渊。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度渊以何计得策?”懿曰:“弃城预走,上计也;拒大军,其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曰:“三者何出?”懿曰:“唯明君能量彼我,预有所弃,此非渊所及也。”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遂进兵。
渊遣将帅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诸将欲击之,懿曰:“此欲老吾兵,攻之正堕其计。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也。彼大众在此,巢穴空虚。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多张旗帜,欲出其南,贼尽锐赴之。懿潜济以出其北,弃贼直趋襄平;贼将战败,懿围襄平。诸将请攻之,懿不听。陈珪曰:“昔攻上庸,旬日之半破坚城,斩孟达。今日远来,而更安缓,愚窃惑之。”懿曰:“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较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失半而克,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而计粮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而雨水乃尔,攻具不设,促之何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忧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恃其众,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若求小利而惊之,非计也。”
既而雨霁,造攻具攻之,矢石如雨,粮尽窘急,人相食,乃使其将王建、柳甫乞降请解围,当君臣面缚,懿不许皆斩之。渊突围而走,懿复追及梁水上杀之,辽地悉平。 (选自《百战奇谋·必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 召司马懿于长安诣京师 诣:到……去 B. 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也 耻:羞耻 C. 攻具不设,促之何为 促:仓促 D. 不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 安:安全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直抵襄平,出其不意 ②掠其牛马,抄其樵采 B. ①贼饥我饱,而雨水乃尔 ②渊突围而走 C. ①度渊以何计得策 ②懿潜济以出其北
D. ①既而雨霁,造攻具攻之 ②懿复追及梁水上杀之
3. 下列各选项中能体现司马懿“攻其所必救”用兵思想的一项是( ) ①坐守襄平,此成擒耳
②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 ③乃多张旗帜,欲出其南,贼尽锐赴之 ④懿潜济以出其北,弃贼直趋襄平 ⑤贼将战败,懿围襄平 ⑥正令失半而克,犹当为之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懿率军进讨盘踞辽东的公孙渊。对于来攻的魏军,公孙渊首先采用了固守城池坚壁不战以消耗和拖垮魏军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B. 司马懿识破公孙渊的阴谋后,果断避开辽隧,直捣公孙渊的巢穴襄平,并根据“贼众我寡,贼饥我饱”的实际情况,集中兵力包围了襄平。
C. 在平定孟达和消灭公孙渊的两次战斗中,司马懿采取了速战和围而不攻两种不同的作战原则和战法,体现了司马懿“兵者诡道,善因事变”的用兵特点。
D. 本篇阐述了“攻其必救”用兵之道的要旨:在深入敌境作战的条件下,只有攻敌所必救之处,才能调动坚壁不战之敌脱离固垒,从而聚而歼之。 5.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将欲击之,懿曰:“此欲老吾兵,攻之正堕其计。” 译文:
②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较一年,安可不速? 译文:
③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 译文:
6.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①夫 圣 人 之 治 国 不 恃 人 之 为 吾 善 也 而 用 其 不 得 为 非 也 用 人 不 得 为 非 一 国 可 使 齐 为 治 者 用 众 而 舍 寡, 故 不 务 德 而 务 法。 (节选自《韩非子》)
②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 商 刻 羽 杂 以 流 徵 国 中 属 而 和 者 不 过 数 人 而 已 是 其 曲 弥 高 其 和 弥 寡。 (节选自《宋玉对楚王问》)
③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夫所谓古今常理者:逆顺之相形,盛衰之相寻,如符契之必同,寒暑之必至。今 夷 狄 所 以 取 之 者 至 逆 也 然 其 所 居 者 亦 盛 矣 以 顺 居 盛 犹 有 衰 焉 以 逆 居 盛 固 为 衰 乎 臣 之 所 谓 理 者 此 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选自辛弃疾《美匠十论》) ④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句断句。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百 金 到 手 顷 刻 都 尽 故 尝 贫 而 沉 湎 嬉 戏 不 知 樽 节 故 尝 病 贫 复 不 任 贫 病 复 不 任 病 故 多 愁。 (选自《袁中郎全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