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YEJINJIAOYU 心理资本培育: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提升新路径 蔡亚敏 (常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江苏常州 213164) 摘 要: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4个核心成分,即 自我效能(自信)、乐观、韧性和希望,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并获得创业成功的积极内在动力。分析大学 生心理资本对创业竞争力提升的价值内涵,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以增强创业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心理资本:创业竞争力: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早期职业生涯成功 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2011SJD880100);常州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ZMF1102062);常州大学教 育教学研究课题(GJY11020045) 创业作为一个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 包括了4个核心成分,即自我效能(自信)、乐观、韧性 途径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热情和创 和希望【n。随后,研究者在管理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实证 业意愿也不断攀升,但创业的结果和成果却不尽如 研究,证明了心理资本的4个维度对领导或员工的工 人意。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竞争力,优化大学生创业成 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都产生着积 果,高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或创业研究不能仅仅考 极影响,由此证明了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 虑创业环境、社会支持、国家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 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人力资本理论被推广并应用于人 从个体角度看,创业作为一种大学生自主行为,是当 才招聘、选拔、培训、竞争优势等方面。 事人在内心动力驱使下,结合社会需求和现实条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顺应时代 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操控。因此,创业教育不仅 要求,逐步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从人力资源管理和 要外烁,更要实现内生。即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独特 开发角度培养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探讨心理资本对大 近年来,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积极影 学生创业竞争力的积极价值内涵,提出提升大学生 响和意义越来越被高校所认同,心理资本被逐步引 创业竞争力的心理资本开发路径。 人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者首先关注的是心理资本对 大学生作为高智群体,其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意义。 充分挖掘个体潜能,完善心理品质,对促进大学生创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存在着 业具有重要意义。 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最早于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主 水平。心理资本在大学生身上显示出的其他价值功 要指个体的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以及人生 能也被逐步挖掘,研究领域逐步渗透到与大学生的 信念、价值和认知的综合。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2007 学习效能、学业成就、创新行为、就业能力、职业决策 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 效能感、创业意愿等方面。这些研究显示心理资本对 了丰富,并将其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心理资本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和毕业后的创业态度、 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 创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 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第66页 中国冶金教育一2014年第5期 、l21。该理论认为个体之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提升的价 界定为一种习得的解释风格『所以乐观主要是因为学会了把消极事件、消极体验 值内涵 暂时、特定的因 从心理资本视角看,大学生心理资本是超越人 或个体面临的挫折失败归因于外部、把积极的事件归 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核心心理要素,应充分发掘其 素,这可以大大降低个体的挫败感;价值内涵,发挥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因于内在、稳定、普遍的因素,又可以增强自我效能 心理资本理论中的乐观这一概念既现实又 (一)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 感。因此,核心因素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1一 灵活,使个体能正确、客观地评价现实、预测未来,同 时作出正确归因。具有乐观的积极情感能有开阔的 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一定环境或 背景下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项工作的主观判 断和自信,可以理解为自我效能感是自己对某项任 务完成程度的预估或预判,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自 信【5J。自我效能感被引入创业领域后,即成为一个特 定的新名词——创业自我效能感,具体指创业者对 其创业能力能够在创业环境中得以实现并通过各种 行为获得创业成功的自信。自我效能感首先会影响 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其次影响该行为的持久 性和努力程度,并极大的影响着个体思维模式和情 感反应模式,最终影响创新行为的习得和创新行为 的表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图的具体影响为: 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愿意自主创业,更倾向 于选择富有挑战胜和难度的创业任务;高创业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更愿意努力探索,创业的范围表现的 更广;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临挫折时表现为 更积极乐观、坚持不懈,更容易获得创业成功。 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创业意向和最 终产生创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向。Jung等对创业自 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通过对美国和韩国商学院的在校学生和企业 全职经历两个样本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创业 自我效能感总体上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7】。丁明磊 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自我效 能感对个体创业意向也产生显著影响圈。 (二)乐观是大学生创业成功有效前提 乐观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态,反映了个体对未 来正面事件的积极期望[91。乐观者正面预测和评估未 来环境和事件,在行动上积极主动,通常会为自己设 定高的目标,并轻松面对逆境和困难[1 ̄11l。美国心理 学家塞利格曼教授从另一视角来界定乐观,将乐观 注意范围,更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出创造 性。具有乐观的积极情绪能具有适应变化和承受挫 折的能力。乐观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客观评价得失, 做出正确归因。 有关乐观对创业者的积极影响,研究者更多从 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牛芳等人研究创业团队异 质性与新企业绩效,领导者乐观心理的调节作用,验 证了领导者乐观心理在创业团队绩效中的积极影响 [131,从侧面论证了乐观对创业绩效的积极作用。郑林 科、李蓓做的大学生乐观主义对应激和危机干预效 应的研究显示,乐观主义在生活应激和心理危机之 间具有缓解应激和干预危机双向中介效应【14J。这也 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乐观主义对创业者的压力管理 和危机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希望是持久维持大学生创业的驱动 力 希望是指的个体能够设定现实而又有挑战性的 目标,期望通过自我引导的决心能量和内控的知觉 来达到这些目的。因此,正如斯奈德对希望这一概念 的界定,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这种动机状态 是基于对成功感知和体验[15J。因此,这一心理资本的 核心成分在大学生创业者身上体现为一种成就动 机。具有高成就动机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成就具 有较高的期望水平,而创业能够带来其他职业所无 法给予的心理和物质满足感,是一种具有极大吸引 力的职业选择。 创业是公认的与成就动机相关的职业选择。对 于高成就动机的创业者,创业的艰苦不仅不会打倒 他们反而更能调动潜能,他们不畏创业理想与现实 间的差距,寻找并创造机会,从而走向成功。成就动 机越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越趋于冒险,更多将创业 风险看作是创业机会,从而采取冒险的创业行为。创 第67页 ZHONGGUOYEJINJIAOYU 业活动往往伴随着创业风险的产生,对待风险的态 果产生大于单个要素之和的积极影响。基于这一视 度成为创业者最为显著的品质特征。在创业过程中 角,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一改以往单纯教授创业知识、 创业者比那些为工作而工作的人拥有更高的成就动 培养创业技能的作法,更重要的是以培育大学生的心 机,更强的成功欲望。孙跃等人以大学生为样本的实 理资本为主要导向,将创业教育回归本位——真正培 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对创业态度有显著影 养创业的人,实现创业教育的内生发展。 响,成就动机越强,创业态度越显著 。 (一)通过心理辅导或行为训练。降低大 (四)坚韧性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 坚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 学生创业中的期待性焦虑,培养乐观品质 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年轻、缺乏经验,在面 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 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 7】坚韧性 强的个体遇到挫折时往往能很快恢复到最初水平, 在挫折和困难中成长,甚至在复原过程中重新找到 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杨泾和李媛通过对大学生 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中断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学 生中成功创业的学生比中断创业的学生具有更好的 心理韧性,具体表现在适应环境改变和是否采用成 熟型的压力应对措施方面[18】。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坚 韧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业风险的前期评估,更重要的 是在创业中遭遇职业倦怠、职业高原期和创业挫折 时能较好的进行心理调节,战胜危机,扫除障碍,最 终获得成功。 从以上分析可见,心理资本的4个核心成分不 仅每一种都独立的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和 创业成功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会相互促进,以协同 方式发挥作用,产生“1+1>2”的累积效应。一个怀有 创业希望的大学生,会对既定目标更加坚定,重视目 标实现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 (自我效能感),在压力情境下会较少体验到焦虑和 不安;面对困难时,懂得探索和合理利用社会支持, 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径,表现出更强的坚韧性,更可 能习得现实而灵活的乐观归因方式,对环境变化的 适应能力更强。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心理资本开发 路径 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都对大学生的创 业意向、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有积极影响和显著预测 作用,是构成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内部因素—一 理资 本。因此,如果将心理资本4个维度整合在一起,对整 体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管理,将会对绩效和态度结 第68页 对未来发展或环境未知状态时会产生忧虑、恐惧、疑 虑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引发的是创业行为中的 犹豫、退缩,更有可能将暂时的失败解释为内在或必 然的因素,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创业行为,降低创业成 功率。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降低大学生在创业中 的期待性焦虑,培育乐观的品质。在创业教育中应传 递一种思想,转变一种观念: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视作 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让大学生创业者以一种积极、自 信的态度去迎接挑战,而不是对未知的恐惧。引导学 生学会从环境中获取积极的信息,减少环境和他人 的不良影响和干扰,尤其要减少消极的自我暗示。 (二)通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实地创 业活动,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体验和经验,强 化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信)。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使学生具有现实的创业环 境,并根据现实情况设立创业基金,使具有创业倾向 的大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积累成功经验。创业成功 经历可以激发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创业动机。通过创 业实践后,创业者一方面锻炼了能力,累积了经验; 另一方面,从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了创业者自 我效能感,使得创业中有不尽的动力。 (三)利用资源管理策略,学会探索多维 资本建立支持系统,提升心理韧性 创业作为一个风险性极高、具有极大不稳定性 的职业选择,往往会给创业者带来困境。因此,提升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也提出 了诸如提高抗挫折能力、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让学 生建立积极心理防御机制 91。从学校层面来说,创 业教育中提高创业者心理韧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让学生有个心理预期,清楚地认知创业过程 中常有的困境,如职业倦怠、创业瓶颈期、人际冲突、 中国冶金教育2014年第5期 甚至风险危机等。这类心理预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 创业者经验交流等方式获取。二是要让学生在创业 [8]丁明磊,杨芳,王云峰.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 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O9(5):51—54. [9]SCHEI ER M E,CARVER C S.Opt1m1 sm。Cop{ng and Hea1 th:As ses sment and ImD1 1 catj 0nS 0f Genera]1 zed 0utCOme ExPectancy 0n Hea]th 中探索和整合自我的各种社会资本,建立良好的社 会支持系统,形成应对困境的良好外部资源。 (四)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心理需求和恰 当的价值观 [J].Hea1th PsyCh01 0gY,l985,l0(4):2l9— 247. 合理的心理需求和恰当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创业 过程中的内在调控器和动力,是创业态度和行为的 [10]HO0KER K。HONAHAN D,Sh1 fren K,HUTCHI NS0N C.Henta]and PhyS1 ca1 Hea]th 0f SpoUSe 重要影响因素,体现为对人生奋斗目标锲而不舍的 追求,能充分利用挑战和机会,甚至能在这些基础上 进行创造。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基于以下几种认识:自 我价值实现、服务社会、改善经济条件、就业困难的 无奈选择。后两种创业价值观在推动创业行为和创 业成功过程中不具有持久性。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 应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构建恰当的职业价值观,尤 其注重培养社会服务取向和自我实现取向的价值 观,这两种价值取向与创业者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 相符,能促进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LUTHANS F.YOUSSE F C M.AVO L10 B J.PsyCh0— 1 0g1 Ca]CaP1t a]:DeVe]0Dj ng the Human COm— pet1 t1 Ve Edge[H].New Y0rk:Oxford Un1 ver— s1 ty Press.2007:21 7—229. [2]朱昭红,韩朔.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就业能力及其关 系[J].陕西教育:高教版,2O12(Z1)l55—156. [3]王运敏.魏改然.人际信任、自尊、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 业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l2.15(10):86-89. [4]王雁飞,李云健.黄悦新.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 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6):128— 136. [5]BANDURA A.Se]f—eff1 CaCy.Towa rd a un1 fyj ng theory 0f behaV1 0 r]ch ange[J].Psych01 0g1- ca1 Rev ew。1977,B4(3):191—215. [6]徐小洲。叶映华.大学生创业认知影响因素与调整策略 [J].教育研究,2O1O(6):83—88. [7]JUNG D I。EHRLICH S B and DE N A F.En— trePFeneu r1 a1 se]f-elf1 Cacy a nd 1 tS re]a— t1 0n Sh1 P t0 Entrepreneur{a]act 0n:A com— Pa rat1 Ve Study between the US KoFea[J].I n— te rnat1 Ona]Hanagement,2O01。6(1):41—53. Ca reg1 Ver s:The Ro]e of Pe r son a]1 ty[J]. PsyCh01 0gY and Ag1 ng,1992,16(7):367— 375. [11]GI BBONS F X,B LANTON1 H,GERRARD H,BUUNK B.EGGLESTON T.D0es S0C1 a]Compa r1 S0n Hake a D1 fference?0Pt1m1 Sm aS a卜10de rat0r 0 r the Re]at1 0n S h1 P between Compa r1 S0n Leve]and Academ{c Performance[J].Per— S0na1 1 ty and 5oC1 a]P syCh0]ogy BU1]et1 n。 20OO。26(1):637-648. [12]HAR丁IN E P.SELIGHAN.Authent C h aPP nes s [H].New Y0rk FFee P Fess,2O02:235—236. [13]牛芳,张玉利,杨俊.创业团队异质性与新企业绩效:领 导者乐观心理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1(11): 110-119. [14]郑林科,李蓓.大学生乐观主义对应激和危机的干预效 应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12,21(5):96—101. [15]SNYDERe R。SHAN E J.LOPEZ.Handbook of po S一 1t1 ve PsyCh01 0gY[H].New Y0rk.Oxfo rd U— n1 Ve rs1 ty P ress。2002:11 5~118. [1 6]孙跃,胡蓓,杨天中.基于成就动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130— 134. [1 7]路桑斯。尤瑟夫,阿沃里.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1—102. [18]杨泾.李媛.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韧性及压力应对机制 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 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 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 心理学会出版社.2O11:611. [19]王飞.刘燕.心理资本视闻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教 育与职业,2O12。1(3O):101—102. 第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