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8期・总第242期 对外分圣 【金融市场】 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 三大产业的影响 彭莉花高 劲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我国股票市场自1991年初运行以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筹资金额与日俱增,期间,我国的实 体经济也随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定量和定性分析均表 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具有一致性,具体来讲对 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反向作用,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相一致。 [关键词]金融;股票市场;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8—0077—03 1991--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总数从14家增加到 识到完善监管体制的迫切性。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 2494家,股票总市值从109.20亿元增加到230357.62亿 委和证监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 元,市场成交额从31.96亿元增加到314667.41亿元,增 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形成。随后各种 长了9846倍。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股票市场 法规的相继出台,使得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进入规范化。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 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政府调控政策的不断变 股权分置越来越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化。其中,产业政策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 的要求,2005年9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 越重要的作用,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可以从产业结构这一 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直接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得以 至2006年9月改革已至收尾阶段。同时,2004年中国证 体现。 监会出台了创新类和规范类的证券公司评定标准,制定 一、股票市场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定性分析 了证券公司的准入、经营等规范。在各方监管不断完善 (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概况 的情况下,我国股票市场稳步发展,业绩规模不断提高。 三十多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 (二)我国主要产业结构政策 个阶段: 1986年,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制定产业政策。在 1.初步探索阶段(1981--1991年)。1984年后北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要求 广等地的一些国有或集体所有企业开始尝试设立股份制 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改善轻工业、重化工业内部的 有限公司。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 结构,加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的发展,优先发展交通运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986年,其股票与上海延中实业股 输和通讯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 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一起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 形成。 司静安分公司挂牌买卖,我国首次出现了股票柜台交易。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第一个长期产业政策《九十 到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及1991年7月深圳证券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提出将农业、基础产业、支柱产 交易所的分别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 2.初步发展阶段(1992--1999年)。两大交易所成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主要 立初期,监管体制尚不完善,一夜暴富的现象在我国掀起 体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重点扶持高端领域 了一股“炒股风”,1992年深圳的“8・10”事件使政府认 产品的生产,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抓好钢铁、汽 [作者简介]彭莉花(1989一),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高劲(1968一),男,汉族,广西桂林 人,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120524),上海海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 A21 10008017X)。 77 对外镀 车、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希望通过淘汰落 后产能,鼓励科技创新、兼并重组来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 2014年第8期・总第242期 步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7.1%下降至 2011年的10%左右,并在2007--2011年保持相对稳定 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三)我国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表1 股票市场融资结构和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比较 资本市场融资结构(%)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8.4 61.3 30.3 27.1 41.6 31.3 1991 3.O 67.5 29.5 24.5 42.1 33.4 1992 O 75.1 24,9 21.8 43.9 34.3 1993 2.5 8O.7 l6.8 l9.9 47.4 32.7 1994 2.2 75.7 22.1 20.2 47.9 31.9 1995 0 83.8 16.2 20.5 48.8 3O.7 1996 1.1 81.2 17.8 20.4 49.5 3n 1 l997 2.9 82.6 l4.5 19.1 5O.O 30.9 1998 2.2 85.0 l2.8 l8.6 49.3 32.1 l999 2.2 78.5 19.3 17.6 49.4 33.0 20o0 3.6 73.9 22.5 16.4 50.2 33.4 200l 1.1 88.7 1O.2 l5.8 50.1 34 l 2oo2 2.8 66.9 30.3 15.4 51.1 33.5 2oo3 2 l8 62.9 34.9 l2.8 6.0 4ll 2 2Oo4 4.9 81.4 13.7 13.4 46.2 40.4 20o5 6.4 88.7 5.0 l2.1 47.4 4n 5 2006 0.6 15.4 83.8 l1.1 8.O 40.9 2007 O.1 46.0 53.9 1O.7 47.3 41.9 20o8 0.3 92.7 7.1 10.7 47.5 41.8 2oo9 O.7 72.8 26.5 10.3 46.2 43.4 2010 I_9 77.1 20.6 10.1 46.7 43.2 2011 1.0 75.9 23.1 l0.0 46.6 43.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在金融市场中,随着股票市场的发 展,其对第一产业的融资规模呈现大体递减的趋势。第 一产业融资从1990年的8.4%后在1992年和1995年两 度降为0,而后缓慢回升,但总体上不超过3%,除2005 年规模较大为6.4%,后几年均在1%左右浮动;而其对 第二产业的融资规模一度超过80%,占据了整个融资规 模的4/5,而后近几年维持在70%左右的规模;对第三产 业融资,1990--1993年间出现下滑,而后一路飙升至 34.9%,其后又迅速下降,至2005年由于国家对房地产 等行业的整顿,其融资规模下降为5%,达到历史最低 点,而后在2006年又升至83.8%,之后受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影响下降至7.1%,近几年其融资规模缓慢扩大。 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逐 78 的占比。第二、三产业的占比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 扩大,第二产业由1990年的41.6%上升至2011年的 46%左右,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占比,而第三产业的占比 则由1990年的31.3%稳步上升至2011年的43%。 综上所述,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与产业结 构呈现出如下关系:1.第一产业融资比重变化趋势与国 民经济整体结构大致相当,但比重明显低于国民经济,表 明股票市场对于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很小。2.第二产 业融资比重变化趋势在2001年以前与国民经济整体结 构保持一致,但比重明显高于国民经济,表明股票市场对 于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3.第三产业融资比 重变化趋势在2001年以前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存在较 大差异,在股市融资结构中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但 2001年以后,第三产业融资比重出现大幅增长。因此, 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一 定的推动促进作用。 二、股票市场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定量分析 由以上的理论分析,我们利用2000--2011年的数据 先从大体上对股票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定量分 析。选取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Y 、Y:、 来代表产 业结构的发展,股票市场上第一、二、三产业的成交额 GY 、GY:、GY 来代表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其分别进行 线性回归得到: (1)LNY】:8.1358+0.2570LNGY. t:(21.7157)(5.3498) R :0.7411_2:0.7152 F=28.6201 (2)LNY2=7.4503+0.3599LNGY2 t=(8.4582)(4.5930) R :0.6784_2:0.6462 F=21.0953 (3)LNY3=7.2798+0.3900LNGY3 t=(10.7288)(6.0530) R :O.7856_2:0.7641 F=36.6392 由以上回归可以看出,各变量的t值显著,拟合优度 也较好,即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正向 的促进作用。下面再详细分析二者的关系。 (一)变量的选取 这里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GDPR.、第 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GDPR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GDPR,分别作为衡量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 2014年第8期・总第242期 代理变量,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GD— (2)GDPR3=0.1677+0.2121LNGJ 对外锚 t=(6.3012)(8.3282) PR:,作为衡量二、三产业总产值比例,以股市筹资额GC、 股市股价总值GJ作为衡量股票市场发展的代理变量。 (二)实证分析 1.OLS回归分析 (1)GDP R,=0.3116—0.0227LNGC t=(19.8040)(一10.3543) R :0.8495 R_2:0.8415 F=107.2111 (2)GDP R =0.3904—0.0233LNGJ t=(19.9934)(一12.5057) R :0.8968 R :0.8911 F=156.3915 对(2)进行异方差检验,发现P=0.1973,可得其不 存在异方差。从回归分析可得,股市股价总值比股市筹 资额对第一产业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股市股价总值 每增长1个单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将减少0.0233个单位。 在数据中可以看到R =0.8968,R =0.8911,这说明模型 拟合较好。ft=一12.5057 J>t (21)=2.08,即在其他 厶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股市股价总值对第一产业 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股市市值对我国第一产 业的发展具有较显著的阻碍作用。 2.GC、GJ与GDPR 的回归分析 (1)GDPR2:0.4228+0.O056LNGC t=(42.9648)(4.1133) R =0.4710 R :0.4432 F=16.9193 (2)GDPR2:0.4419+0.0022LNGJ t=(27.9022)(1.4285) R2:0.1018-2:0.0519 F=2.0405 从回归分析可得,股市筹资额比股市市价总值对第 二产业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股市筹资额每增长1个 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增长0.0056个单位。 t=4.1133>t (21)=2.08,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二 下,解释变量股市筹资额对第二产业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表明股市筹资额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显著的促 进作用。 3.GC、GJ与GDPR 的回归分析 (1)GDPR :0.2657+0.0171LNGC t=(11.9813)(5.5204) R2:0.6160_2:0.5958 F=30.4744 R。:0.7940_2:0.7825 F=69。3589 从回归分析可得,股市股价总值比股市筹资额对第 三产业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股市股价总值每增长1 个单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增长0.0212个单 位。t=8.3282>t—二 _u(21)=2.08,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解释变量股市股价总值对第三产业增长具有显 著影响。表明股市市值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显 著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 本文运用1991—2O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股票市 场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发展的相关关系作了定量和 定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相同的结论: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我 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致性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从股票市场看, 股市市值每增加1个单位,第一产业的结构比重将分别 下降0.0233%;股市筹资额每增加1个单位,第二产业的 结构比重将上升0.0056%;股市市值每增长1个单位,第 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将上升0.0212%,可以说股票市场的 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周莹莹,刘传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EB/OL].http:// www.stats.gov.cn/tjsj/ndsj/. [4]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3--2012[EB/OL]. http://W-vgW.csrc.gov.cn/pub/newsite/xxfw/cbwxz/tjnj /zqqhq ̄/. [5]蔡红艳,闫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 [J].管理世界,2004(10). [6]韩丹.我国股市融资的行业选择与产业增长研 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8 (9). [7]杜江,沈少波.我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 性分析[J].求索,2010(5). [8]罗美娟.证券市场与产业成长[M].北京:中国 市场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陈鸿鹏)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