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片理化非均质大跨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优化研究

2020-09-0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38卷,第5期 2 0 1 3年1 0月 公 路 工 程 Highway Engineering Vo1.38,No.5 Oct.,2 0 1 3 片理化非均质大跨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与支护优化研究 李作恒 ,黄生文 ,张永杰 (1.河北高速公路邢汾筹建处,河北邢台054001;2.长沙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14) [摘 要】以某高速公路大跨径隧道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模拟两种围岩条件下采用台阶法施工 的隧道开挖支护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对处于Ⅲ级与Ⅳ级之间的隧道围岩,当为片理化非均质岩体,且上台阶围岩 质量比下台阶好时,水平和竖向位移较大区域均集中于隧道底部,且变形超过了规范允许值,宜采用Iv(A)级围岩 支护设计进行施工,但钢拱架间距可放稀至100 cm;当非均质岩体上下台阶围岩质量均较好时,其最大水平位移较 小,竖向位移最大值发生在拱顶,且在相关规范允许范围内,可按IV(A)级围岩进行支护,但可取消仰拱,实现对支 护设计的优化。 [关键词】非均质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支护优化 [中图分类号]U 45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10(2013)05—0057—05 Study on Numerical Methods of Stability and Support Optimization for Cleaved and Inhomogeneous Surrounding Tunnel LI Zuoheng ,HUANG Shengwen ,ZHANG Yongjie (1.Hebei Province Xingfen Expressway Prepare to Construct Department,Xingtai,Hebei 05400 1,Chi— na; 2.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 sha,Hunan 4101 14,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large span tunnel of freeway for an example,this article makes numerical simulation about tunneling supporting with bench method in two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surrounding rock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urrounding of tunnel is cleaved and inhomogeneous rock mass be・ tween level III and IV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up bench is better than down.there is muc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 in the bottom of tunne1.In addition,it should be used with supporting method orf IV(A)class surrounding rock beside the steel arch spacing can be put diluted to 1 00 cm.One the other hand when each bench of inhomogeneous rock mass is better than before,there is less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 occurred in the vault.However we can cancel the construction of inverted arch with supporting method for IV(A)class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range of allowable related specifications,thus providing more optimization for supporting design. [Key words]inhomogeneous surrounding;stability;numerical analysis;support optimization 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经验类比法、数学解析法、数值 模拟法及物理试验法…。其中数值模拟相对于其 他研究方法具有适合各种复杂、非均质的实体工程 结构,能模拟各种材料的本构关系、荷载与边界条 件,研究结果更加直观,且更加经济快捷等优点 。 1 概述 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其支护措施的研究对于减少 隧道设计及施工中的盲目性,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 安全,节约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隧道开挖和支护过程中隧道结构力学行 在数值模拟研究中,有限元法是最为常用的有 [收稿日期】2013一Ol一23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2012年科技创新项目(51279018) 【作者简介】李作恒(1959一),男,河北玉田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与隧道方向的研究。 58 公路工程 38卷 效方法,Annamaria Cividini,etc(1991),E.C.kal- 浅相间的薄“层状”;部分隧道段上下台阶岩体质量 不一,上台阶岩体含暗色矿物片理相对较少,主要由 浅色矿物构成的,片理厚度可达中厚层,岩石颜色较 浅,岩石较坚硬,风化程度中等,强度较高;下台阶岩 体含暗色矿物组成的片理较多,暗色矿物层单层厚 度可达10 em左右,强风化,较破碎,成为岩体中的 软弱夹层,其强度和承载力较低,压缩性相对较大; 而有的隧道段上下台阶岩体质量差别相对较小。因 此该隧道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均表现出强片理化和 kani,ete(1991),S.K.choi,ete(1991)等人的研 究,标志着90年代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此 外Bettess于1977年提出无限单元这一单元形 式 。同时H.C.Poulos 等人对边界元法作了详 细研究。在离散元法的研究上,GundallP.A和 Hart.R 是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先驱者,并成功地开 发了二维和三维计算程序。近十年来,我国在隧道 稳定性数值计算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刘正 刚 结合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对采用不同施工 明显的非均质各向异性。 方法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动态数 经现场地质测绘,隧道YK59+970~YK60+ 值模拟,所得的结论对以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 080段走向SW235。,片麻岩的片麻理产状35。一45。 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黄龙湘,杨元洪 8。,其走向与隧道走向交角110。左右,倾角近于 等 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三台 水平,对隧道开挖安全稳定较为不利。岩体中测得 阶法施工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变形及受力特点,从 两组构造节理,其中J。产状为105。~1 12。/__70。一 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两种工法的选择更加明确。 82。,与隧道走向交角30。一40。,节理密度达9条/ 黄生文、司铁汉 还对该隧道断层影响地段施工的 m;J 产状10。 85。,与隧道走向交角达90。左右,节 围岩应力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认为断 理密度4条/m。两组节理近于正交,节理面较平直 层的存在使得隧道原始应力分布不再对称,故设计 或稍粗糙、微闭合、节理中一般无填充物。但两组节 时应采取非对称的超前支护措施。郑颖人 应用 理陡倾交叉切割近水平状的片麻理,构成一系列大 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得出浅埋拱形隧 小不一的不稳定和亚稳定岩石块体,且围岩湿润,有 洞的破坏来自拱顶,深埋隧洞的破坏来自侧壁的破 少量地下水从节理中渗出,因此围岩存在坍塌、掉块 坏机理,并求出隧洞围岩破裂面位置与形态,提出将 的施工安全风险。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安全系数作为稳定分 析的定量判据。张治国、黄茂松等¨ 提出的层状地 3 片理化非均质围岩稳定性分析 基中隧道开挖引起邻近管道纵向变形的DCBEM— 3.1数值计算依据 FEM耦合分析方法。任松、姜德义等¨ 针对开裂段 YK59+970~YK60+080隧道段原设计为Ⅲ级 围岩为砂质页岩的情况,对页岩进行蠕变试验,并应 围岩,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拟变更为Ⅳ级,为准确 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 把握围岩级别,本课题组对围岩进行了快速分级,结 行研究。赵东平¨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Ⅳ级围岩不 果表明本段隧道围岩质量处于Ⅲ级与Ⅳ级之间,但 同埋深条件下大跨径隧道的施工过程,比较了不同 部分隧道段上台阶围岩质量普遍比下台阶好,下台 施工工法的开挖效果。 阶围岩较破碎,岩层厚度较薄,软岩夹层较多;而部 2隧道的工程与地质概况 分段下台阶围岩质量较好,岩层厚度大于15 Crfl,以 黑云母、绿泥石等暗色矿物为主的软岩夹层较薄、较 在建的河北省邢(台)汾(阳)高速公路隧道众 稀疏,节理组数不大于2组,岩体体积节理数不多于 多,其中大部分位于片理发育的强变质岩一黑云片 13条/m (不含变质结构面)。故按两种工况,采用 麻岩岩体中,地质条件颇为近似,且均为双线六车道 数值模拟开挖进行对比分析:工况1,台阶围岩质量 大跨度隧道。以吕家沟长隧道为例,该隧道最大埋 较好,介于Ⅲ级与Ⅳ级之间,下台阶围岩质量较差。 深123 nl。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海拔 工况2,上下台阶围岩质量均较好,介于Ⅲ级与Ⅳ级 505.60—627.59 in。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 之间。两种工况均采用Ⅳ级围岩支护方案开挖。 积层和崩坡积层,下伏全一中风化上太古界五台群 3.2数值计算模型 红鹤组黑云片麻岩。岩性不均一,其中以黑云母、绿 采用MIDAS/Gen通用有限元软件对两种工况 泥石、角闪石等为主的深色矿物和石英、长石等为主 下的隧道进行模拟开挖,该软件功能强大,建模方法 的浅色矿物分别相对集中,定向排列,致使岩体成深 多样,不仅设计计算效益高,而且可提供完全的三维 第5期 李作恒,等:片理化非均质大跨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优化研究 6l 图l3 工况2隧道开挖塑性应变区分布图 Figure 1 3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rea distribution of tunnel excavation on second working condition 台阶围岩较差时,应施做仰拱,减少锚杆分担的因围 岩收敛变形所产生的围岩压力,提高支护结构的整 体稳定性。 4隧道支护设计优化 综合上述数值分析结果可知,当隧道围岩处于 Ⅲ级与Ⅳ级之间时,若上台阶围岩质量普遍比下台 阶好,下台阶围岩较破碎,片理化更为发育,岩层厚 度相对较薄,软岩夹层较多、较厚时,采用Ⅳ(A)级 围岩支护设计进行施工,应设置仰拱,但钢拱架间距 可放稀至100 cm;若上下台阶围岩质量均较好,采 用Ⅳ(A)级围岩支护设计进行施工,但可以考虑取 消仰拱。这样对介于Ⅲ级(差)和Ⅳ级(优)之间的 围岩段,根据上下台阶岩体的片理化和软弱夹层分 布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支护设计和施工优化与精 细化,既可保证隧道工程安全又可节约造价,提高工 效,实现片理化非均质的大跨度隧道的快速施工。 本隧道段及其他类似隧道段后来均按此初期支护优 化设计优化方案进行施工,这些隧道目前已竣工一 年左右,没有任何一段隧道因此发生事故或出现病 害。实践证明,这一设计优化和深化措施是安全可 行和富有成效的。 5 结论 在岩石力学试验、详细地质调查分析和对隧道 围岩快速重新分级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 围岩介于Ⅲ级与Ⅳ级之间的隧道两种工况进行了施 工模拟,结果显示:①当隧道围岩处于Ⅲ级与Ⅳ级 之间,上台阶围岩质量普遍比下台阶好,下台阶围岩 较破碎,岩层厚度相对较薄,软岩夹层较多、较厚时, 水平和竖向位移较大区域及开挖塑性区均明显集中 于隧道底部,且变形超过了规范允许值,锚杆轴力、 喷层轴力均很大,喷层弯矩分布不均,应采用1V(A) 级围岩支护设计进行施工,但钢拱架间距可由 90 cm放稀至100 cm;②当上下台阶围岩质量均较 好,其最大水平位移较小,竖向位移最大值发生在拱 顶,但在相关规范允许范围内,锚杆轴力和喷层轴力 比工况l小得多,且喷层轴力和喷层弯矩分布较均 匀,隧道底部塑性区分布不明显。可采用IV(A)级 围岩支护设计进行施工,但仰拱可以取消。 实践证明,本次数值模拟直观地反应了两种工 况下的地质条件及各种参数,为隧道支护设计优化 和深化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显著地节约了隧道 建设时间和造价,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和 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参考文献] [I] 张延新,蔡美峰,等.高速公路隧道开挖与支护力学行为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6):1284—1289. [2] 郑颖人.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J].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报,2012,31(7):1297—1316. [3]任长吉.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对策研究[D].长 春:吉林大学。2008:2—4. [4] Cundall P A.A computer model for simulating progressive large scale movements in blocky systems[A].In:Proceed・ ings of the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ock Me・ chanics[C].Nancy France,1971:8—12. [5]Poulos.H.G Analysis of piles in soil undergoing lateral move— ment[J].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 vision.1973(99):39t一406. [6] 刘正刚.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公 路工程,201l,36(2):t20—123. [7] 黄龙湘,杨元洪,等.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的比选与应用 [J].公路工程,2011,36(5):25—32. [8] 黄生文,司铁汉,等.断层对大跨度隧道围岩应力影响的有限 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2):3788—3793. [9] 郑颖人.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在隧洞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交 通大学学报,201l,3O(2):1127—1137. [10] 张治国,黄茂松,等.隧道开挖对层状地基中邻近管道影响的 DCBEM—FEM耦合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10): l554一l561. [11]任松,姜德义,等.共和隧道开裂段页岩蠕变本构试验及离 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2,31(2):416—426. [12] 赵东平,王明年.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比较[A].铁路客运专 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308—3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