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veyor SIR-20 用户手册
劳雷公司 2005年1月
1
目 录
第一部分:启动和基本项目的安装 ............................................................................ 2
1.1 系统启动.................................................................................................... 2 1.2 软件和新项目设置...................................................................................... 2 1.3 创建新项目 ................................................................................................ 7 1.4 打开已存在的项目文件............................................................................. 16 1.5 运行当前的项目文件 ................................................................................ 17 第二部分:数据采集格式 ........................................................................................ 19
2.1 单一的二维文件格式 .................................................................................. 19 2.2 数据采集—— 三维文件格式...................................................................... 22 2.3做超三维分析需补充的数据采集步骤 .......................................................... 28 附录A:SIRveyor 技术规格.................................................................................... 30 附录B:SIRveyor 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源和配置........................................................ 33 附录C:采样道排列形式 ........................................................................................ 37 附录D:装好的SIR-20配置 ................................................................................... 39 附录E:创建和编辑宏命令 ..................................................................................... 48 附录F:在SIR-20上使用通用雷达 ......................................................................... 51 附录G:普通材料的介电值和术语集....................................................................... 54 术 语 集................................................................................................................. 56 附录H:数据处理和成像 ........................................................................................ 58 附录I:SIRveyor 命令按钮 ..................................................................................... 59
1
第一部分:启动和基本项目的安装
SIRveyor SIR 20 是有2 个硬件道(天线),4个记录道的高性能地质雷达(GPR)系统 。SIRveyor被用来记录、处理和显示地下特征的剖面和三维图象(如果有三维格式采集的资料)。该系统配有标准的GSSI天线,能被用于各种应用领域,来解决复杂的地下探测问题和构造探测问题。
SIRveyor允许我们: 采集:
由一个天线采集到4道的数据 由两个天线采集到4道的数据 二维格式的单一剖面 三维格式数据的采集
野外处理数据
复查和显示二维剖面或三维格式的野外数据,
1.1 系统启动
1、把选择的电源连接到SIRveyor SIR-20设备上(当只有掌上电脑电池时系统不运行)
2、接通计算机;开关位于以太网连接器后边计算机右部的后面。 3、一旦计算机接通,并且SIR-20已插入,则系统就运行。 4、过几分钟,显示器灯将闪两下,然后就保持稳定了。 更多的信息请查附录B。
1.2 软件和新项目设置
先打开RADAN系统信息屏幕,就可找到软件版本和序列号。该屏幕将在30秒后消失,或点击鼠标左键跳到下一屏幕。
2
为了采集数据,特别设置了SIRveyor 的快捷键。虽然RADAN软件屏幕和SIRveyor 的屏幕好象相同,但两者的配置是不同的,因而数据不能通过RADAN 快捷键采集。
目录、长度和数据库的系统设置
这些命令使你能安装系统,以便在新地区收集数据。如果你希望继续做先前的项目,就跳到1.4部分打开存在的项目文件。否则,就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设置数据目录。对每个工区或每项工作创建新的数据目录,会使管理数据更容易。应该先指定一个单独的输出目录路径,以便让软件将已处理的数据放到该输出目录。 1、 2、
设置文件信息选择视窗>Customize(用户自选)。 选择目录表,然后设置源目录和输出目录。
注释:Customize ——用户自选 Directories —— 目录
Appearance —— 状态,外观 Database —— 数据库 Linear Units —— 长度 Source —— 源目录 Output —— 输出目录 OK——确定 Cancel——取消
3
Apply—— 应用 Help ——帮助
3、
选择长度列表,然后设置想要的单位。
注释:
Customize —— 用户自选 Directories —— 目录 Appearance —— 状态,外观 Database —— 数据库 Linear Units —— 长度 Vertical ——垂直 Horizontal ——水平 OK——确定 Cancel——取消 Apply—— 应用 Help ——帮助 METER —— 米 CM —— 厘米 INCH——英寸 FOOT——英尺 YARD——码 4、
选择数据库列表,然后点击要选择的临时数据库标记选项。
4
注释:
No Markers Informaion —— 无标记的信息 Temporary Markers Database——临时标记数据库 Permanent Markers Database——永久标记数据库 Customize —— 用户自选 Directories —— 目录 Appearance —— 状态,外观 Database —— 数据库 Linear Units —— 长度 OK——确定 Cancel——取消 Apply—— 应用 Help ——帮助 5、
一旦正确地设置了这些软件参数,就继续到下一节完成新项目的设置。
5
注释:
Step 1 Create New Project ——第一步 创建新项目
Step 2 Create New Project file ——第二步 创建新项目文件
3D Project File —— 三维项目文件
Step 3 Data Collection Mode ——第三步 数据采集模式 Step 4 Data Collection Parameters ——第四步 数据采集参数 Step 5 Attach Macro ——第五步 附加宏
Step 6 Setting Review – System Initialization ——第六步 设置复查——
6
系统初始化
Step 7 Run ——运行 Save & Stop——保存和停止 Delete & Stop——删除和停止
1.3 创建新项目
第一步:创建新项目
为了开始一个新项目,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 或点击New Collect。对一个新的三维项目,必须点击Create 3D File ,请参阅2.2节。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文件
1、 进入项目文件名。在合适的输入框内键入唯一的项目文件名,然后点击Save保存。
如果已经存在一个相同文件名的文件,则将提醒你取代老的文件或改变为新
文件名。(注释:位于该窗口底部的CollectData Files命令框会自动检查,它不能被关闭。)
注释: Create New Data Collection Project—— 创建新的数据采集项目 “1. Type project name” —— 键入项目名 “2. Save” —— 保存
2、 在点击Save后,项目信息对话框就会打开,见下图.
7
注释:Project Information —— 项目信息 “1. Check path”—— 核对路径
“2. Change ,if required” —— 如果需要,就改变
“3. All white fields are optional” —— 所有空白的方框都是任选的 “4. Click OK” —— 点击OK
3、 该窗口允许我们检查文件在计算机里被保存的位置(路径).也允许设置测量时间,题目,和任何能在处理或解释期间起帮助作用的注释.这些区域(字段)都是可选择的.
4、 点击OK, Select Data Collect Mode 对话框就打开了.
第三步:数据采集模式
数据采集模式对话控制着数据被采集的方式。 Free Run ——连续采集数据 Point Mode——点测 Survey Wheel ——测量轮 GPSLog ——参见附录F
注释:测量轮除了为三维成像采集数据外,还必须与构造扫描系统一起来使用。
8
Free Run:数据是基于设置在文件宏中的每秒扫描时间和次数来采集的。即使处
于稳定状态,只要叉杆开关是压下的,天线就总是不断进行采集。
Point Mode:随着选择叠加,扫描数是被单个收集的。
Survey Wheel:数据是基于测量轮的旋转而采集的,测量轮的旋转是随着你设置
的采样率而变化的。不旋转,就不采集。
Calibrate:为了在不规则界面上得到准确的数据采样,就需对测量轮能够进行
校正。
Enable GPS log:将GPS数据(通用雷达数据)录制在笔记本计算机中的一个文
件中,该文件是与GPR.dzt文件分开的。来自GPR数据的扫描数被输出,然后把它并入GPS数据。
Calibrate Survey Wheel:为了把测量轮调节到草地或不平坦地带那样的不同测
量界面,要求必须对测量轮做标定。在理想条件下(平坦、光滑界面、新轮子)的标定数字如下。若不正确,你的距离计算将是较差的(较远的)。
对测量轮的默认设置为: 模型611(3 5/6英尺的轮):每米2000个信号 每英尺609.6个信号 模型620(16英寸的轮):每米417个信号 每英尺127个信号
9
标定测量轮:
1. 点击标定按钮.
在测量界面上测量一个固定距离,至少10英尺或3米。 注释:Select Positioning System—— 选择定位系统 Calibrate —— 标定
2. 把天线的中心放在0位置(只要在起点和停止点是相同的,天线的任何部分都
可以采用)。(注释:Survey Wheel Calibration—— 测量轮标定) 3. 点击开始.
测量标定线
开始 完成 4. 把天线拉出该距离的长度.
5. 点击完成. 6. 点击Save保存.
10
7. 一旦标定过程完成,每单位的信号数就出现了. 8. 重复几次以确信结果..
第四步:设置数据采集参数.
图注释:Data Collection Parameters —— 数据采集参数 Transmit Rate ——发射率数据采集参数(该图用于二维采集。三维采集的参见2.2节)
1——Configuration Type(排列类型):天线选择方式有默认设置,用户设置。在项目头设置天线名。
2——Configuration Name (排列名称):为多级记录道数据采集选择记录道,同时选择多级天线。()
3——# of Channels:为采集数据所选择的道号。
4——Samples/scan:每次扫描所采集到的样品数,这些选择要预先设置。 5——Scans/second:每秒钟采集到的扫描数,它控制着系统的速度。
11
6——Dielectric Constant:被测量的介电值控制着深度刻度的精确度。 7——Scans/unit(ft or m):使用测量轮时的数据采样率。
8——Unit/mark:当使用测量轮时,每X英尺/米所自动插入的标号。 9——Antenna Name(天线名):为多道数据采集选择天线。
10——Transmitter(发射器):为每道采集到的数据,指定发射器的位置。 11——Receiver(接收器):为每道采集到的数据,指定接收器的位置。 12——用于发射器/接收器(天线)1的连接器。 13——用于发射器/接收器(天线)2的连接器。
14——对每道采集的数据,道列表中显示出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排列形式。
数据采样:特征4到特征8使你能指定数据采集的采样率。基于测量类型,目标,和测量模式(自由式,点测式或测量轮式),这些特征可以被调节到最适合项目目的。
排列(配置)类型:一张天线频率列表,可用来识别选那一个天线来做测量。 排列(配置)名称(选择天线):在数据采集中天线数目的预先选择。 发射率:固定在100KHz.
道的选择(天线名/发射率):可以有1,2或4个数据道,一个或两个天线。一个天线包括一个T(发射器)和一个R(接收器)。对每个数据道,你选择一个T和一个R。附录C中提供了一些例子。对使用一个天线的,系统自动默认单道操作。
第五步:加上宏
简单来说,一个宏指令正好是指一张已保存的参数表,系统将在采集期间把这些参数应用到整个数据集中。这些参数包括滤波、信号范围、信号位置和增益。宏指令的使用意味着对普通测量环境做了流线型的设置,宏指令是完全可编辑的。对宏指令的详细讨论和如何编辑,请参阅附录E。对正常测量条件,选择一个预先设置的宏指令。这些预先设置的参数也出现在附录D中。
1. 打开一个预先设置的宏指令,从打开宏指令的窗口中选择适合当前天线的的宏指令。
12
GSSI有各种预先设置的项目文件,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容易看到: C:\\Program Files\\GSSI\\RADAN NT\\RADANDAT\\Fixed SIR20 Setups. 从附录D可看到一张固定设置的参数列表。一旦按这张表设置了,系统将
把信号标定到所选择的一套设置上。
注释:Fixed SIR-20 Setups —— 固定的SIR-20 设置
File ——文件 Edit——编辑 View ——视图 Favorites——适用 Tools——工具 Help——帮助 Folders ——文件夹
2.复查宏指令配备。一旦你已选择了一个宏指令,则天线将先初始化,你将看到一个被描述的扫描。此时你可利用下面的功能调节宏指令参数。 定位\\测程:
13
定位:天线初始的接地耦合时间。这是通过来自雷达系统的初始脉冲以纳秒形式测量的。
测程:从天线到一个目标体或其它物体的往返总旅行时间。确定所显示的和记录的(0-8000纳秒)时间量。增加这个范围将允许进行更深部的数据采集。
测程增益:
也称为时间增益控制或时变谱益。通过改变放大器的放大或衰减来补偿随深度变化造成的信号强度的衰减。
滤波器:
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它是一个将有限长度函数(矩形函数,三角形函数)应用到数据中的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函数。用对应的滤波值去乘每个数据值,然后与原数据加在一起。这些滤波器没有相移。
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它是一个能仿真某一模拟滤波函数的数字信号处理函数。这些滤波有一些相移,这会造成时间上的轻微偏移。 水平滤波器:减小穿过相邻扫描间位于通频带外面的信号。 垂直滤波器:减小每个单一扫描位于通频带外面的信号。
低通滤波器:它是一个允许低于某一截止频率值的频率通过,同时减少较高频率通过的滤波器。它与高阻滤波器是相同的。当量程被设置在天线的界限附近或采用大量的增益时,经常会出现“象雪似的”噪音,需要去掉。
高通滤波器:它是一个允许高于某一截止频率值的频率通过,同时减少较低频率通过的滤波器。去掉导致天线振铃的水平带。 静态叠加:
该功能对预制的扫描数做平均,然后输出一个单独的扫描。若你静态叠加10个扫描,则输出数据将以十分之一那样快的速度出现,把随机噪音减小10的平方根。静态叠加采集一个许多次扫描的平均值,然后从所有后续的扫描中减去这个固定是平均值。该功能对检查由大的固定反射引起的小变化很有用。 注释:这能较大地减慢数据采集的速度。
1.为了采集背景数据,点击Collect Background。
14
2. 几秒后,点击相同的按钮,现在就可读出要消除的起始背景值(Start
Background Removal).
15
3. 由此产生的图象减去来自每个扫描的信号平均噪音。
4. 一旦宏指令参数是令人满意的,点击Run开始采集数据。
1.4 打开已存在的项目文件
通过点击Open File 和由任何目录选择一个已存在的项目文件来打开预先设置的项目文件,并且直接采集数据。
在数据采集开始前设置默认源文件和输出文件路径是很有帮助的。 预置可能是用户由前一次测量设置的,或者可能是GSSI工厂预置的其中
之一。
如果需要的话,宏命令能够通过选择Process>Macro来改变或编辑。 对屏幕显示、位置/量程、量程增益、IIR滤波、FIR滤波和静态滤波也
能做些改变。参见前一节和附录E可获得更多有关宏指令和设置的信息。
注释:若要再调用以前用测量轮已采集到的项目,则总是再检查其测量刻度。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根本不是你以前采集数据时所用的相同的、确切的、实际的测量轮,你就必须重新把它刻度到新的测量轮上。
16
图注释:
Open Existing Project——打开已存在的项目
Open Existing Project File——打开已存在的项目文件 Edit Project File——编辑项目文件
1.5 运行当前的项目文件
在建立或再调用初始项目文件,并且采集到了一个数据文件之后,就可简单地点击Run Project按钮用相同的设置参数继续采集数据文件。
17
如果你已设置了项目参数,但没有采集任何数据,则系统不保存那些项目参
数,你还需要再设置系统。
若想继续做以前的一个测量,或在同一地区实施一个新的测量,则再调用该
地区以前的测量是很有用的。
再重复一次,可以通过选择Process>Macro 改变或编辑宏指令。
对屏幕显示、位置/量程、量程增益、IIR滤波、FIR滤波和静态滤波也能做
些改变。
注释:若要再调用以前用测量轮已采集到的项目,则总是再检查其测量刻度。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根本不是你以前采集数据时所用的相同的、确切的、实际的测量轮,你就必须重新把它刻度到新的测量轮上。
注释:
Run Current Project —— 运行当前项目
18
第二部分:数据采集格式
2.1 单一的二维文件格式
在完成前面1.1的1-7步后,SIRveyor(仪器)根据对所选择的天线选择的参数和对该天线正下方测量物质所选择的参数作了初始化。你现在就准备开始采集数据吧。你将会看到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钟”,它将计数大约10秒钟,发出几次嘟嘟声,然后你就将看到一个扫描窗。 创建新文件和设置数据采集参数
为了再检查,根据1.1节的指导选择数据采集参数。 1. 创建新的数据采集项目。 2. 输入项目信息。 3. 选择定位系统。 4. 选择数据采集参数。 5. 选择一个宏指令。 6. 在活动窗中再检查设置。
开始采集数据
1. 点击Run。数据是根据定位系统(连续、点测或测量轮)采集的。 以连续采集或点测采集的数据在采集期间能够通过点击暂停按钮而被暂停,
然后向前进或向后退做特征研究。然后继续进行数据采集。
为了再开始采集数据,先确认天线是处于点击暂停按钮时的同一位置,然后
点击Run,数据采集将重新开始。
注释:该SIRveyor(仪器)带有一个音频功能,如果你在数据采集期间跳过了2个或更多个扫描,该仪器将通过声音警告你。如果跳过了扫描,该SIRveyor(仪器)就在所采集的两次离得最近的数据扫描间做内插。这是通过放慢测量速度,增加每秒的扫描数实现,或者减小单位距离的扫描数以采集不太密集的数据来实现。
19
插入标记
通过点击Mark 按钮,点击位于天线上(看下面)的物理标记按钮,或者点击已插入到SIR-20前面板的一个标记来插入标记。
这部分只与美国用户有关: GSSI天线使用了一种特殊标记的开关。它有一套闭锁装置开关和一个独立的标记按钮。 ·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要求当操作者停止与系统互相配合10秒时,发射器就要被关闭。这也将关闭你已经获得的数据文件。因而,你需要始终保持红色的“kill”开关在被压下的手柄上。 释放手柄2-10秒会暂停数据的采集。处于暂停模式的数据采集能够通过瞬
间压下标记按钮而重新启动。
给数据增加标记是通过把按钮压到手柄的末端来实现的,或是通过快速释放
和压下KILL开关来实现。
标记按钮。压紧给数据增加标记。 红色的“KILL”开关。在标定和数据采集期间必须压下。
备份光标:仅随测量轮一起使用
20
把天线与测量轮一起沿着刚才已采集数据的测量线移动回去。你将看到一个垂直(距离)光标随着你移动天线而移动,这使得容易在野外做特征标记。 · 当点击鼠标左键时,光标坐标系就显示在显示器下部的右拐角。距离坐标是处于天线中心的位置。深度坐标将随着光标在窗口内垂直移动而变化。 关闭和保存一个数据文件
为关闭一个数据文件就点击Stop按钮。这将自动地将文件保存到你指定的输出文件中。
为关闭一个数据文件但不保存该数据,则点击Delete Data 按钮。有一个窗口将会提醒你说:当前的雷达数据文件将被除去,并请求继续。
一旦关闭了数据文件,(自动出现)在项目菜单中的项目文件也必须被关闭。
21
注释:Close Project—— 关闭项目
2.2 数据采集—— 三维文件格式
用这种格式采集的数据能够被用于在任选的GSSI 3-D Quick Draw 软件模块中创建时间切片或创建数据的三维立方体。
注释:如果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数据,以便用 3-D Quick Draw 中的GSSI Super3D 模块做分析,则请注意本节末端部分的附加步骤。 定义一个三维项目。
1. 遵循以上(数据采集)的除了步骤2之外的相同用法说明,但你必须核对选
准Create 3D File的框。
注释: 3D file box —— 三维文件框 2. 完成项目信息的输入。
22
3. 选择定位系统——必须是测量轮。 4. 设置数据采集参数。
5. 除了在数据采集参数窗中的配置设置外,必须建立三维网格化的测量区域几
何形态。这对要求计算机将这些测量剖面正确地放到它们合适的地形位置中是很有必要的。
1- 每单位(米 或英尺)的扫描数:数据采样率。 2- 横切间距:在Y轴上位于横切间的间距。
3- 自动增益水平:当增益被自动设置为0。5时额定信号对饱和水平的比率是
个好的名义数。如果在不同地形上测量产生的信号中存在很大的变化,则你可能需要试一下稍微较小一点的数。
4- 对X轴的网格参数:对X轴的最小坐标和最大坐标,或横切长度。 5- 对Y轴的网格参数:对Y轴的最小坐标和最大坐标。 6- 测量网格设计:设置网格参数的图形和坐标。
6. 输入以上选项的合适参数,然后点击 Apply Regular Grid.
7. 下一步,点击Configuration Tab(排列形式列表)象1.1章那样设置设置天
线的排列。
注释:在三维数据采集模式中,数据是沿着X轴的一个方向(网格南到北)和横切Y轴增量来采集的。
23
8. 打开宏指令。
9. 检查在活动窗中的设置。
开始采集数据
一旦为数据采集设置好了所有参数,在屏幕上将会出现两个窗口。一个窗口显示地质雷达(GPR)数据,另一个窗口则显示天线的定位,它描述了选定的测量网格和天线位置。
天线位置窗口
数据采集开始于网格的(0,0)点(它位于网格下部的右拐角处),并由此向网格的方向北移动。
1.红箭头是用箭头放置在要采集的横断面的开头。 2. 点击Set 按钮,等到它变绿。
24
3. 点击Run开始采集数据。
· 许多或所有的点(它们代表了要采集的扫描)将会随着天线移过网格而消失。当一些点不从剖面线上消失时,也不用报警。
4. 一旦天线通过了测量横断面的最大X坐标时,该天线就会停止采集数据了。 5. 回到X最小值的位置,下一个横断面就从这里开始。此时Set按钮为红色。 6. 在适当位置用箭头按钮将天线图象放置在合适的横断面上后,然后点击Set。 7. 等到Set按钮变成绿色后,就开始采集数据。 8. 重复下去直到完成网格的测量。(Run不需要再被点击)
· 如果你对一些横断面的数据不满意,你可以重复任何你想要重复的横断面,方法就是简单地把天线放置在该横断面要重复的开头,采用箭头按钮将天线图象放置在要重复测量的横断面上的测量网格窗口内,然后点击Set。一旦Set按钮呈绿色,就重新采集该横断面。该端面的原测量数据将会被改写。
· 按顺序采集网格数据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按顺序,我们也可按任何顺序采集横断面的数据,方法是将测量网格上的天线和测量网格窗内的天线图象放置在想要测量的横断面上,然后开始数据采集。 对界面干扰的有效编辑
在三维模式下采集数据时,通过改变天线的位置以便能围绕着障碍物进行测量是可能的。对障碍物边缘做简单测量,并遵循以下指导。 再设置当前的位置:使键盘输入一个网格上的新X位置。 1. 拾起天线,当心不要旋转测量轮。
2. 沿着相同的测量横端面重新将天线放置在新的位置。 3. 在Set 按钮下面的白色窗内键入新的X位置。 4. 点击Set,继续采集数据。
25
5. 在天线 位置对话框的下部右拐角处的框内键入新的X位置。
关闭和保存一个数据文件
为关闭一个数据文件,点击Stop按钮。这将自动将文件保存到你指定的输出文件。为关闭一个文件,并且不想保存该数据,则点击Delete Data 按钮。一个窗口将提醒你,当前的雷达数据文件将北删除,请求允许继续。 一旦该文件关闭了,项目菜单中的项目文件(会自动出现)也必须关闭。 注释:假如三维数据文件在整个测量网格被覆盖前就关闭了,则数据采集不能为了完成该数据文件而重新开始。而必须创建一个新文件。为取得三维数据文件的好的图象分辨率,建议至少测20个横截面。
26
图注释:
Collect 3D Data —— 采集三维数据
Check 3D Project File—— 创建三维项目文件
27
Data Collect Mode——数据采集模式 Select Survey Wheel—— 选择测量轮
Data Collection Parameters——数据采集参数
2.3做超三维分析需补充的数据采集步骤
3D QuickDraw 下的超三维模式允许多级测量混合网格穿过某一区域,以便在合适的排列形式下把它们视为一个图象。为了综合各个单独的网格,它们必须左右地,或者至少有一个角互相连接。另外,在同一地区以不同角度采集过两次的数据能够被叠加。与仅在一个方向采集的三维数据相比,超三维模式具有更高水平的解释能力。
如果你正在用超三维来在一个大地区做一套用于采集的综合网格时,在现场做准确的记录,在测量区域画草图以及搞清每个网格是如何被拟合时,你必需要花费时间。记录下网格的位置和每个网格内你的第一条线(0,0点)的起始位置。决不要相信一整天的现场工作后你还能在脑子里记清楚。
如果你正在用超三维沿不同的方向对一个网格测量了两次,以便分析一个复杂的地表下岩石(地下界面),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来收集数据。你将按照所有的步骤来创建一个三维文件,并采集第一个数据集。保存那个数据,并点击绿色方框以便运行先前的项目。屏幕上的位置点阵与在实际网格中你所处的位置看起来相同。为了在适当的位置收集第二个网格的数据,我们必须做些假设。考虑你的第一个网格的定位。暂时假定顶部为北,下部为南,右面为东,左面为西。这样将定出你的初始起点位置为东南(底部右手拐角)。你由南向北测量,并且每一条新测量线都是进一步稍微向西移的。你的第二个网格起始位置是处于在东北,你将由东向西测量,并且每条新测量线是稍微向南移的。你现在是正在沿着垂直于先前的网格测量的。这需要在观念上迅速转变,因为天线位置屏幕和轴将看上去恰好象在第一网格期间测量的情形。当你在RADAN中建立超三维项目文件时,你以后将能旋转该网格。你能够将数据的方位固定在非原来采集时的方位上,但这使问题复杂化了,并且额外的步骤会增加额外的误差,因而总是试图按以上描述的方式来采集数据。
28
超三维复合是由完全处理过的网格组成的。在RADAN中,在移到超三维(Super3D)之前,你将完全处理每一个测量网格。所有网格必须以相同的方式用相同的参数来处理,以确保显示特性的匹配。最容易这样做的方法是创建一个单一的宏命令,它可以被应用于所有这些网格文件。请参阅附录E以了解创建和编辑宏命令的信息。
因此,超三维在采集数据中包括的步骤概括为: 1. 绘制一张要测量区域的草图,设计每个网格的位置。 2. 象前一节描述的那样创建一个三维项目文件。 3. 测量网格。
4. 打开RADAN,并且象在3D QuickDraw手册中描述的那样创建超三维文件。
29
附录A:SIRveyor 技术规格
硬件和软件技术规格: 适合于所有GSSI天线的:
100,200,400,900,1500,2500MHZ。 扫描速率:
对单道采集最高达500次扫描/秒,而 对双道采集每道为400次扫描/秒(512个 点/扫描) 电源:
直流插头
带有电平指示器的GSSI“智能”电池 不带电平指示器的GSSI电池
自动系统设置:存储了无限数目的系统设置文件以用于不同测量类型,不同测量条件,和/或不同天线展开配置。
量程增益:自动或手动调节范围为-20—+100dB.在增益曲线上的增益点数是用户可选择的,由1—8。
垂直滤波器:在时域逐一地对各个扫描滤波。低通和高通,无限脉冲响应(IIR),有限脉冲响应(FIR),矩形和三角形滤波器类型都是可用的。 水平滤波器:IIR,FIR,静态叠加和背景分离。 量程:满刻度0-8000纳秒,可以选择。 输出数据格式:16位
每个扫描(记录)的样品数:128,256,512,1024,2048,可以选择。 存储器6.0GB 硬件:
SIR20 SIRveyor系统
松下掌上笔记本电脑(Panasonic ToughBook laptop) 软件:
· RADAN NT 主要运算和数据处理程序
30
· 3D QuickDraw · 桥梁评价(可选的) · 路结构评价(可选的) · 构造识别(可选的) · 构造扫描 III(可选的) SIRveyor 的 配置
图注释:
Computer Power Plug and Ethernet Connector ——计算机电源插头和以太网连接器 Communication Port (on when collecting data)——通信口(采集数据时用) Power—— 电源
Smart Battery ——智能(灵敏)电池
Regular Battery and AC/DC Power Supply —— 常规电池和 交流/直流电源
Interior connectors for computer power and Ethernet——计算机和以太网的内部连接器
Toughbook Computer—— 笔记本电脑 Exterior Marker —— 外部标志器
Survey Wheel Connector —— 测量轮连接器
31
Transducer 1—— 换能器1 Transducer 2 —— 换能器2
配备: 手册
快速启动指令 电源
笔记本(电脑) SIRveyor 操作设备
笔记本电脑和 SIRveyor 设备间的以太连接 换能器电缆 1
换能器电缆 2(可选) 换能器1
换能器2 (可选)
32
附录B:SIRveyor 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源和配置
硬件配置
把掌上电脑固定到SIRveyor操作系统上
两个旋钮和夹钳使计算机固定 从安全位置谢下的夹钳
旋钮和夹钳的不正确放置 正确的放置。夹钳必须放在计
算机手柄 里的铰接上。
注释:不要用计算机手柄来携带SIRveyor设备
33
换能器(天线)连接
天线电缆被连接到SIRveyor的背部标记换能器1和换能器2处。换能器1
和换能器2以后将出现在数据采集设置菜单中,你必须知道哪一个连接器与哪一个天线相连。
注释: Transducer 1 —— 换能器1 Transducer 2 ——换能器2
SIRveyor 电源设置
灵敏电池连接器(3个插头):屏幕显示电池 标准电源连接器(2个插头):电源来 寿命。 自电池夹,香烟点火器,或交流/直流电
插入。
夹紧电源,就不存在会导致数据损失的偶然电源损失。
34
以太网电缆插入计算机右面的插件板内。为核对这一点,可卸下其保护盖。
注释:系统电源将驱动计算机,并给电池充电。
定期地核对这两根电缆,使安全地被夹紧。如果松了,系统将不给掌上电脑电池充电。当粗鲁地调节夹钳或左右抖动调节夹钳时可能会损坏内部连接和导致不良的连接,这时总是给出警告。
注释:当比较小的连接器被合适地固定时,将“点击” 比较小的连接器。
35
在SIRveyor设备的背后 ,两根电缆被连接到掌上电脑的背后。核对一下以确保这些都是安全的。如果不安全的话,来自系统的电源将不能到达该掌上电脑。如果位于该便携式的右部的电缆没有被正确连接的话,则绿色的发光二极管灯将熄灭。将电缆推进去是困难的,但再一次要当心的是,当插上或拔下时不要左右摆动电缆。因为这可使连接器内部的偶合不真实,造成不良接触。
如果位于左面的电缆没有正确连接好,则计算机前部的电源灯发光二极管将不亮。
如果连接都正确,则计算机前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就都发亮。
通过位于计算机背面右下角的电源开关可接通SIRveyor系统。 计算机和SIRveyor系统将花一分钟时间启动。一旦位于计算机前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灯亮是稳定的,而且计算机屏幕以接通,你就可以准备开始采集数据了。
36
附录C:采样道排列形式
1CHAN:(一道)
单一的天线必须提供发射器和接收器,只采集一道数据。这是最普通的操作方式。
采用两个天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可能是在不同的天线内,也只采集一道数据。
2 CHAN:(两道)
采用一套天线,具有两个不同的量程或其它参数,可采集两道数据。如果除了采
集深部信息外,还试图将焦点放在浅部特征,则就需要采集两道数据。 道1:量程 0-100 纳秒 ,道2:量程 80-200 纳秒
37
两个天线可以分开操作,每个天线具有一个数据道。 天线1 天线2
道1 道2
一个(或两个)道能够互相交替地交叉偶合,从一个天线发射,而从另一个天线接收。
天线1 天线2 天线1 天线2 道1 道2
4 CHAN:(4道)
每道能够有任何发射和任何接收,设置任何有效的参数。每道能够具有不同的参数。
38
附录D:装好的SIR-20配置
带有预设置的SIR-20配备有适合于最常使用的、目前有效的GSSI天线的各种系统数据采集参数和滤波器。在下面也提供了辅助天线的设置,以便支持你对一个较老的或特殊的天线创建一个设置。请注意这只是综合性的设置,针对特定的情况还需要对这些配置做些改变。例如,较深的穿透可以通过在设置中增加测程来设置。
预置的配置
1GHz 喇叭形辐射体天线
1GHz 空中发射的喇叭形辐射体天线。经过对路面和桥梁甲板厚度的高速扫描的优选。在好的条件下的典型穿透深度是3英尺。
测程:2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2
垂向矩形高通滤波器:250MHz 垂向矩形低通滤波器:3295MHz 每秒扫描数:100 发射率:100 KHz
1.5 GHz (模型5100)
1.5 GHz 接地偶合天线。观察窗的深度在混凝土中是近似18英寸。设置是在扫描混凝土构造特征时进行优选的。
测程:12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2
垂向高通滤波器:25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3050MHz
39
每秒扫描数:100
垂向的IIR高通 N 2F =100 MHz 发射率:100 KHz
900 MHz (模型3101D)
900 MHz接地偶合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为5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1。
测程:15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2
垂向高通滤波器:22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500MHz 每秒扫描数:64
水平IIR叠加延时闭合(平滑):3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400 MHz (模型5103)
400 MHz接地偶合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2.5。
测程:5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10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800MHz 每秒扫描数:64 发射率:64 KHz
200 MHz (模型5106)
200 MHz接地偶合天线。用较深的剖面优选了低频天线。
40
测程:1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5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600MHz 每秒扫描数:64 发射率:64 KHz
适合于对较老的/特质天线的参数列表
下列所提供的各天线设置列表将帮助你在采用SIR-20时配备辅助天线。为了使用该表,你必须创建一个具有正确参数的宏命令,并且在开始采集数据时就打开它。这些里面的一些在商业上不再可用,但是系统确实对所有较老的天线都起作用。通过中心频率来指定它们,在有些情况下,指定D代表设置为深部勘探,指定S代表设置为浅部勘探。请注意许多这些天线都具有不同于SIR-20上默认的已列表的发射率。这里已列表的发射率是天线被试验和额定的比率。 它可以以较高的发射率正确地起作用,并且允许你较快地采集数据,但你必须仔细注意你的数据,以决定天线是否在不同的比率处正确起作用。
500 D 300 D
50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30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5米。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15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100纳秒 测程:3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1024 分辨率:16位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100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1000MHz 每秒扫描数:32 每秒扫描数:32 水平平滑:4个扫描 水平平滑:5个扫描
41
发射率:64 KHz 发射率:64 KHz
500 S 300 S
50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30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3米。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7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6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1000MHz 每秒扫描数:32 水平平滑:4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120D 100 D
12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100MHz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20米。 注意:120MHz 的天线是无屏蔽的。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4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测程:15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1000MHz 每秒扫描数:32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25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25MHz
42
垂向低通滤波器:24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00MHz 每秒扫描数:32 每秒扫描数:16 水平平滑:5个扫描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发射率:64 KHz
120S 100S
12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 100MHz 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10米。 注意:120MHz 的天线是无屏蔽的。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2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40MHz 每秒扫描数:32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的天线正常发射功率。在假定介电常数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为12 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25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2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00MHz 每秒扫描数:16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发射率:64 KHz 43
100HP 80 MHz
带有高功率发射器的100MHz 的天线, 80MHz 的折叠式、弓形交叉的天线。 在假定介电常数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 注意:80MHz 的天线是无屏蔽的。 似为25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2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00MHz 每秒扫描数:16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100VHP LF120CM
带有很高功率发射器的100MHz 的天线,在假定介电常数为9时视窗的深度近似 为25米。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2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00MHz 每秒扫描数:16
数据采集模式:连续的。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2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00MHz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低频天线,1.2米长。注意:MLF 天线是无屏蔽的。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测程:25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160MHz 每秒扫描数:32
44
水平平滑:5个扫描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16 KHz 发射率:32 KHz
LF240CM
2.4米长的低频天线。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LF360CM BH120
3.6米长的低频天线。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测程:75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1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60MHz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15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90MHz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井孔天线频率120MHz。注意:井孔天线是无屏蔽的。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测程:5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0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240MHz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45
LF480CM BH300
4.8米长的低频天线。 井孔天线频率300MHz。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测程:1000纳秒 测程:3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6 垂向低通滤波器:40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LF600CM
设定为6.0米长的低频天线。 数据采集模式:点模式
测程:1000纳秒 每次扫描的采样数:512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1 垂向低通滤波器:50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发射率:32 KHz
分辨率:16位 增益点数:5
垂向高通滤波器:38MHz 垂向低通滤波器:600MHz 每秒扫描数:32 叠加:32个扫描 46
47
附录E:创建和编辑宏命令
GSSI设备和软件使用宏命令的两种主要方式为:数据处理和数据采集。在数据处理期间,在自动处理大量数据时有时创建一个宏命令来起帮助作用。宏命令是由一系列用户定义的步骤组成,计算机将把这些步骤用于整个数据集中。宏命令的这种应用是为了在数据处理期间节省你的时间和作用。
在数据采集期间,一个宏命令只不过是预先设置的参数表,这些参数会告诉计算机应该怎样采集数据。把一个数据采集的宏命令看做为一种观测布置的排列形式。这些参数常包括:信号定位、测程、增益、和滤波器。下面是对这四类参数各自的简单讨论和它们对数据的影响。
信号定位:也称为信号零点。调节该参数能控制直达的偶合波的位置,该直达偶合波代表了首先穿透地表面的雷达能量(接地偶合)。零位置的正确设置对准确地计算深度是必须的,因为如果零位置设置不正确,系统会以为地表面是处于实际地表面位置的上边或下边。当系统正在初始化天线时,系统将自动设置零点,并且系统的计算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要求。零点在后期处理中是可以调节的,但是如果需要在野外计算深度,那就需要在采集期间就改变零点。零点的正确定位是在第一个正波的最大峰值处。记住:从低介电介质(空气)移动到较高介电的介质(地面)会产生一个正/负的反射,并且反射层或反射地貌的顶部总是处于正波的最大峰值处。零点可以通过首先点击位于处理工具条上的信号位置图象,然后点击Delta Pos 框的箭头来调节。
测程:可以通过与信号定位相同的图象进入测程。测程是系统要采集所有反射波的总的时间窗。可以把测程看作为时间长度,它就是在一个脉冲被发出去以后,系统将“听”和记录反射波的时间长度。测程控制着要记录数据的深度,因为能量穿透越深,则旅行时间也越长。然而要记住的是:大的时间窗可以给你较大的穿透深度,但会降低垂直分辨率。
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因为系统会把固定的样品数扩展到整个时间窗。重要的是要考虑你试图反映什么种类的地貌特征,并相应地调节测程。如果你正试图发现的(地貌)只有18英寸深,就不要采集到10英尺深。好的经验是:将测程设置为一个较大的数,穿越你要测量的区域做些试验,记下你看到特征的时间深度,减小测
48
程以便你继续反映你的特征,然后扫描的稍微深些。在后处理中你总是可以删去较深的数据,但如果你没有使测程设置的足够深,你就没有办法恢复你决没有采集到的数据。
增益:增益是信号幅度的人工“向上抽吸”。随着雷达能量穿透地面较深,有些能量继续向下传播,而有些被反射回接收器。随着能量进入地下较深部,能够反射回来的能量会越来越少(该过程称为衰减),并且在视反射幅度上存在逐渐的减小。增益被用来人为地增加这种幅度,使反射更清晰可见。通过一次扫描将增益分配到许多点上。
通过宏命令设置增益点数,系统将试图在天线自动刻度期间自动地找到最好的增益拟合。
在设置增益时务必当心,因为这很容易超过增益数据和限制幅度峰值的边缘。一旦天线被自动校准,则最好把天线移到你要测量的界面上,以确保数据没有被削去。仔细注意剖面的示波仪,如果波峰离开了显示器的边缘而消失,那说明你正在切断信号。系统为了做有效的处理需要完整的波形。被削去的数据不能被恢复。
滤波器:为了采集数据的目的,滤波器被用于从几个频率点发射的无线电能量所引起的数据中去掉任何干扰(噪音),而不是从天线发射机所用的数据中去掉任何干扰(噪音)。选定MHz(或GHz)的天线是指中心频率。天线实际发射的能量是处于一个频率范围或带宽。带宽粗略等同于1.5到2倍的中心频率。例如,一个400 MHz的天线,其带宽是800 MHz,其中心位于400 MHz中心频率的中心。天线是正在从MHz范围低的到大约800 MHz的范围发射的。滤波器允许该带宽内反射通过,但会去掉来自该带宽以外的信号干扰,例如会去掉在900 MHz工作的无绳电话信号。滤波器基本上具有两种形式,高通和低通。高通滤波器允许频率高于设置的门槛值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允许频率低于门槛值的信号通过。预置的滤波器被用来滤掉特定天线带宽以外出现的干扰。在有些情况下,你可能希望给滤波器设置一些天线带宽内的信号,也许响应一些在天线类似频率处起作用的干扰。注意,因为在天线的作用范围内设置滤波可能会去掉(有效)数据。
49
创建宏命令
创建一个宏命令最好的方式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 按照1.1和1.2节的用法。
2. 当系统要你分配一个宏命令时,找到那个最匹配你天线选择的预置。 3. 它将要你保存该宏命令文件,给它取个名字,并点击Save。天线将初始化,你将看到数据涡卷穿过屏幕。你也将看到一些兰色和黄色的的处理按钮出现在屏幕底部。
4. 你可以点击那些按钮来调节你保存的宏命令的参数。你将看到扫描中的变化。
5. 一旦你已把参数设置好了,点击Macro(宏命令按钮).你已将这些变化保存到了那个宏命令。
6. 点击绿色的箭头来启动你的项目。
50
附录F:在SIR-20上使用通用雷达
任何NMEA0183通用雷达(GPS)系统不是输出GGA语句就是输出GLL语句,并且记录纬度、经度和标高(仅GGA语句)。SIR-20接受来自该系统的通用雷达数据,用雷达扫描数对该数据做标记,并把该数据以一个.CSV文件的形式存储到笔记本电脑上。
1. 把通用雷达插入笔记本电脑背后盖子下的串行口内。需要根据厂商的指南来配置通用雷达,并且必须设计一些把通用雷达接收器安装到天线上的方法。 2. 在RADAN中,选择View > Customize ,然后选择SIRVEYOR列表。该对话框包括(出入)口和波特率的选择。
· (出入)口默认为COM1,它是笔记本上的标准串行口,并且波特率是9600。波特率应该设置到与使用中的通用雷达匹配。
3. 为记录通用雷达数据,SIR-20项目文件需要在数据采集模式(Data Collection Mode)的选项中选中Enable GPS Log 核对盒.可以采集数据的模式有:连续采集(Free Run),点测(Point Mode),和使用通用雷达时的测量轮(Survey Wheel)。
51
· 在数据采集模式中,软件会监控串行口,并且当它检测到GGA句子或GLL句子时,就通过分析句子提取有关的数据.软件将记录通用雷达(GPS)提供的任何精度的数据.
4. 在数据采集结束时,软件将产生一个带有*.dzt文件,再加上一个带下划线和pos.csv的雷达数据文件名称的文件。例如,如果数据文件是test.dzt,则通用雷达数据文件将是test_pos.csv,它是一个用逗号分割,带有Lat(纬度)、Log(经度)、EI(高度)、扫描号的文件。
· 纬度、经度和标高的格式和精度就是通用雷达(GPS)输出的,每秒的点数也是通用雷达(GPS)输出的。
52
53
附录G:普通材料的介电值和术语集
材料 介电值 速度 (毫米/纳秒) 空气 水(淡) 水(咸) 极地雪 极地冰 温带冰 纯冰 淡水湖冰 海冰 永冻土 沿岸砂 (干燥) 砂(干燥) 砂(湿的) 3 - 6 25 - 30 120 - 170 55 - 60 95 86 - 110 173 1 81 81 1.4 - 3 3 - 3.15 3.2 3.2 4 2.5 - 8 1 - 8 10 300 33 33 194 - 252 168 167 167 150 78 - 157 106 - 300 95 粉沙(湿的) 10 粘土(湿) 粘土土壤 (干) 沼泽 农业耕地 畜牧土地 “平均 土壤” 花岗岩 5 - 8 12 15 13 16 8 - 15 3 86 77 83 75 106 - 120 54
石灰岩 白云岩 7 - 9 6.8 - 8 100 - 113 106 - 115 106 113 112 134 - 150 145 55 - 112 134 - 173 173 玄武岩(湿) 8 泥岩(湿) 砂岩(湿) 煤 石英 混凝土 沥青 聚氯乙烯
注:电介质的数值表由下文改编:
7 6 4 - 5 4.3 6 - 8 3 - 5 3 Reynolds,John M. 应用和环境地球物理入门.约翰威利森斯( John Wiley & Sones) 出版社.纽约.1997
55
术 语 集
天线:一对发射器和接收器,它们能在地面将电磁能量发射进入一种物质中,然后在地面接收来自该物质的电磁能量的反射信息。也称为一中换能器。天线通常用它们的中心频率值(即400Mhz,1.5Ghz)来表示。该频率决定了穿透的深度和可见的物体或层的尺寸。
衰减:当雷达脉冲穿过不同物质时该脉冲的减弱。
中心频率:天线的中值发射频率。天线也在1.5-2倍的中心频率值的频率范围内发射能量。例如,一个400Mhz的天线可以实际发射的频率范围为0-800Mhz。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一种物质阻止和通过电磁电荷的能力。随着物质的成分,湿度,物理特性、孔隙度和温度而变化。在地质雷达工作中被用来计算深度。 增益:人为地给一雷达脉冲的某一部分增加能量,以便抵消衰减的影响,使特征更明显。
接地偶合:一雷达脉冲进入地面的初始入口。
双曲线:一颠倒的“U”形。当天线移过一个不连续的目标时,在一个垂直行扫描剖面中所产生的图象。目标的顶部处于第一个正子波的最高点处。 界面:雷达波与一目标体间的接点。
行扫描:为描绘一雷达剖面通常采用的方法。行扫描的产生是通过把相邻的扫描互相紧密排放在一起,并给它们的幅度值指定颜色图案。
宏:一套处理选项的预置列表,它可用于在整个数据集上完成重复性的操作。可以创建和编辑宏,使它包括不同的功能(为了解更多信息可参阅RADAN手册)。 标记:由操作员手工沿测量线插入的点,或者在预置的间隔沿测量线插入的点。 偏移:用来去掉双曲线的远离的末尾部分,并用来准确确定目标体位置的数学计算(方法)。
纳秒:它是一种用来记录发射雷达脉冲后到接收到该脉冲的反射时的时间延迟的测量单位。
噪音:是能掩盖真实数据的,不想要的背景干扰。
示波器: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能量波的强度和形状的装置。对数据的显示方法,地质雷达工业中的普通术语显示了对雷达波的实际分析。
56
通频带:指天线发射能量的频率范围。它粗略相当于1.5-2倍的中心频率。 测程:控制器能记录各种反射波的时间总长度(纳秒级)。注意:指示两道的旅行时。
采样:一个雷达数据点,它具有时间和反射幅度两种属性。第三个属性——位置,是由你指定的。采样不足将产生一个因信息不够,不能绘制平滑曲线的扫描波。它可能会漏掉特征。采样过密将产生一较大的数据文件。
采样数/扫描:指来自一次单独的雷达扫描所记录采样数。通常设置为512。 扫描:一个来自发射到接收的完整的反射波,有时称为一个记录道。
测量轮:是连接到天线上的轮,并被标定来记录精确的距离。这对准确的采集数据是必要的。
时间切片:一张由相邻的垂直剖面抽出来的幅度值的水平平面图。时间切片是为特定的时间-深度展现的,它对理解测量区域地貌的水平位置是极其重要的。 时窗:控制器记录来自特定脉冲的反射数所需要的纳秒级的时间量。这由操作者设置。
横断面:一列测量数据。通过记录恒定间隔的横切数据来系统测量一个区域。然后把横切放置在计算机中相对于彼此间的正确位置里,就产生了一个水平时间切片。
波形记录:为地质穿透雷达显示数据的方法,它显示了放置在相互邻近以形成剖面视图的示波图扫描。通常采用地震研究中的方法。
57
附录H:数据处理和成像
关闭SIRveyor软件,通过点击计算机台面上的RADAN NT快捷键来打开RADAN。另一方面,你可以未经核对视图菜单下的RADAR,只打开必要的工具条来开始处理。
数据处理是用RADAN NT来完成的。三维成像是通过3D QuickDraw或Super 3D来完成的。要了解更多有关这些程序的操作信息,请咨询RADAN NT主管和参阅3D QuickDraw 用户手册。
58
附录I:SIRveyor 命令按钮
F1 新采集:创建一个新的数据采集项目 F2 打开已存在的项目
F3 运行项目:在设置了初始数据采集项目后,用预置的文件参数采集新的数据文件。
F5 显示网格:显示用于三维数据采集的测量网格 F6 头文件:显示为采集数据选择的所有参数 F4 显示参数:设置数据显示参数 F7 定位/测程:调整信号位置和测程窗口 F8 增益:调节信号的放大倍数
F9 IIR滤波器:水平与垂直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 F10 FIR滤波器:水平与垂直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 F11 静校正:去掉背景噪音。 F12 保存宏文件
Down arrow 标记:在数据中插入用户标记 Home 运行:开始采集数据 INS 停止:关闭和保存数据文件
DEL 删除数据:关闭数据采集不保存,关闭初始屏幕 Help
Left/Right arrow 涡卷
Up arrow 围绕()RADAN Alt + F4 关闭RADAN
Alt +(字母) 从那个字母开始打开菜单 Tab 定位对话框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