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 课程代码:6381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网络传播概论”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传播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视野开阔、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等特点,它以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阐述网络传播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基本功能、社会影响与发展对策,力求使自学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网络传播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网络传播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网络传播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试,要求考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并能联系网络传播实践进行分析判断。具体说,本课程的目标是:
1)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使考生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功能、网络媒体的优势、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与现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网络传播相关法律与法规等主要内容;
3)提高考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利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纷繁的网络传播现象,并正确对待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网络传播概论”是网络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介绍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习网络传播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它又以“传播学概论”为基础,“传播学概论”为其先期课程。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网络传播的传播模式、传播功能与特点,认识网络传播带来的新环境。应全面掌握第一、二、三、四节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对第四媒体的承认;广播、电视、因特网的用户发展到
5000万所用时间;强国论坛的开办
理解:第四媒体与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模式与基本功能;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模式与基本功能;“把关人” 应用:网络传播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为一体的表现;第四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
和特征;第四媒体的人际传播功能和特征;网络传播自由的表现;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特点 (二) 次重点
理解: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的模式图;网络传播的噪音; 应用:传统媒介舆论引导的特点;网络传播舆论引导的特点 (三) 一般掌握 识记:世界三大提供录象的新闻机构;欧洲议会等对对网络传播中非法与有害信息
的界定;我国专家关于信息战的态度 理解:国际信息传播中的新问题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因特网的发展。重点掌握第一、二、四节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美国成立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计算机最早的远程联结;TCP/IP协议的诞生;ARPANET建立TCP/IP协议;NSFNET的建立;因特网的商业化应用;中国因特网研究的起步;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域名CN的注册;中国网络与因特网基于TCP/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中国开放因特网业务;中国的四大主干网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的特征;TCP/IP协议;互联网的
定义;因特网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因特网在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 应用:国际联合网络委员会从技术角度给因特网所下的定义揭示的因特网的特征 (二) 次重点
识记:ARPANET建立TCP/IP协议;NSFNET的建立;CNNIC对中国因特网发展的调
查;中国上网用户近三年发展数
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局域网;广域网;CNNIC及职能 (三) 一般掌握
理解:信息高速公路;WAP
第三章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因特网的若干主要功能与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理解: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网上论坛;信息浏览;信息搜索 应用:电子邮件的优势;斑竹的职责 (二) 次重点
理解: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FTP文件传输;TELNET远程登录;USENET新闻组
第四章 网络媒体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媒体的优势及若干不同类型的网站,以及政府上网的意义与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德拉吉报道
理解:交互性;个人网站;政府上网;门户网站;垂直门户网站;
应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政府必须上网的原因;政府上网的作用;门户网站的特点;
垂直门户网站的特点 (二) 次重点
理解:网站分类方法;电子政府的功能
第五章 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与现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不同类型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掌握
传统媒体和商业性网站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传统媒体背景网站的优势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中国贸易报》上网;新浪网的主打内容;千龙网的诞生;东方网的诞生 理解:商业网站;传统媒体网站;三级办新闻网站 应用:传统媒体网站的优势 (二) 次重点
识记:最先走上因特网的中国新闻媒体
理解: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后的新变化;三级办新闻网站的格局
第六章 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认识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
应全面掌握第二、三、四节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理解:因特网是唯一的全球性媒体;报纸的优势;广播的优势;广播的伴侣性; 应用:报纸不会轻易被网络媒体取代的理由;网上广播的新功能;传统电视的前景
不容乐观 (二) 次重点
理解:报纸上网的新功能;网络电视
(第七、八、九章 略)
第十章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传播中的各种负面表现,和克服负面表现的基本措施,掌握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世界上第一个病毒程序;第一个造成计算机危害的病毒;计算机病毒年;我
国第一部有关计算机安全工作的法规 理解:计算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防火墙
应用:网络传播中的负面表现;基本对策;网络环境中也必须遵守现实社会中的道
德规范
(二) 次重点
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网络礼仪 应用:打击网络犯罪困难的原因
附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关于附录的学习,重点掌握七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附录八《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了解我国互联网络域名的管理机制、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结构;掌握我国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活动的管理机制、不同网站登载新闻的权限规定,关于登载的新闻中禁止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中国的顶级域名;类别域名;行政区域名;互联网登载的新闻不得含有的内容 理解:非新闻单位网站登载新闻的权限 (二) 一般掌握
识记:若干重要国家与地区的顶级域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 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 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 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 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张海鹰、滕谦编著,2006年版 2、参考教材:《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杜俊飞主编
三、自学方法指导
l、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 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 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 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同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 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
(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l、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 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侣“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 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 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同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 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为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十章 附录 合计 内容 总论 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 网络传播的发展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与功能 网络媒体分类 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与现状 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学时 18 18 12 12 12 15 15 6 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人致是:“识记”为35%、“理解”为45%、 “应用”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问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1998年5月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把因特网称为( ) A、 第一媒体 B、第二媒体 C、第三媒体 D、第四媒体
(二)、多项选择题
1、报纸具有其它媒体形态所不具备的独到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 A、随意 B、舒适 C、生动 D、简单 E、传播快
(三) 名词解释题 1、门户网站
(四)、简答题
1、与传统邮件相比较,电子邮件有哪些明显优势?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为受众的传播行为提供了空前的自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