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以故宫为话题的游记作文700字 北京的风景还真多啊!有外露“霸气”的八达岭长城、携带“阴气”的十三陵长城、满腔“正气”的故宫、富有“财气”的颐和园、还有尽收“福气”的恭王府。我很庆幸这个暑假来到北京连沾“四气”——霸气、正气、财气和福气,还当了一回“好汉”。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满腔“正气”的故宫。
故宫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故宫的大门,也称为“午门”。据说以前的“把犯人拉出午门斩首”,指的就是这个门,我看着午门两个字心里有点发毛。
我们到了故宫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也称为金銮殿。这是当时皇上面见文武大臣的殿。太和殿的两旁是皇帝的妃子们住的地方,又称为东西六宫。现在成了陈列馆,里面摆放以前皇帝和皇帝妃子们用过的东西。太和殿的后面是御花园,御花园是皇帝散步游玩的地方。这里有奇形怪状的假山,亭台楼阁、茂密的大树还有碧绿的湖水等,风景非常优美。
故宫第二殿是:保和殿,这是皇上亲自监考的地方,谁中了状元就能从这里骑马挂花去游北京长安大街。
最后一个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每座宫殿的屋顶都铺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宫门和宫墙上是朱红色的,宫门上钉着金灿灿的铜钉,屋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和一些吉祥图案,远远看去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故宫很漂亮,有很多皇帝的命令和印章,印章很特别。还有皇帝的画和宝物。画很漂亮,宝物很珍贵,有神龟和仙鹤和其他的动物,我还看到了“嘉量”,它是用来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统的。但是故宫很大,很遗憾我不能把全部的东西都告诉你。
我们就这样兴趣盎然地沿着故宫中轴线游览着,等走出故宫北门时已是中午了,故宫
1 / 9
真大啊!
点评:
这篇文章详细地记叙了游故宫的情景,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语句流畅生动,景物描写传神逼真,如“宫门和宫墙上是朱红色的,宫门上钉着金灿灿的铜钉,屋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和一些吉祥图案”,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力很好。
故宫院长单霁翔的人物故事 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皇家起居生活的地方,让外界充满了好奇,现在,额米个人都可以进故宫一窥皇家的神秘,不过最近,一个号称故宫看门人的人火了,他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有这样一个人,在58岁可以退休享清福的年纪,却顶着严寒和酷暑,在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里像个孩子一样奔波。他亲自走遍9371间屋子,历时5个月,对1807558件文物都如数家珍,他明明是最懂故宫的人之一,却谦卑地说自己只是他的“看门人”。如果说一定要为他疯狂又低调的举动一个原因,那一定是因为他对故宫爱得深沉。
因为亮相《朗读者》,单霁翔被更多人知道。他在节目上朗诵了一首《至大无外》让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民族自豪感:“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微,来自天上。禁,是权利,来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这一片连绵殿宇,在大地上的辉煌建设。”
故宫,来自于人,单霁翔将它施于每一人。外界称他是故宫的“掌门人”,他说自己只是故宫“看门人”:看护好9371间古建筑,看好1807558件藏品,把故宫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从来不缺观众,20xx年,故宫的参观人数就突破1500万,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流最大的博物馆。但单霁翔第一个提出要让观众看得舒心,而且还要有尊严。
过去,端门广场一侧的房子是出租的,有关部门办了很多格调不高的展览,比如太监展、宫女展、武则天展、刑具展……20块钱一张票,看完出去的人都骂故宫,单霁翔很委
2 / 9
屈,因为他们看的是“假故宫展”。单霁翔将端门广场统一管理,修缮一新,门口一下子清爽了,还可供观众休憩。
端门广场上有56棵树,单霁翔把树坑做平了,铺上供600人坐的椅子。有下属提议,56棵树,可以对照咱们56个民族啊,要不用民族给每棵树命名吧。
单霁翔坚决反对,“万一死了一棵怎么办?我们要做实事,别弄这些虚的。” 单霁翔觉得,观众最大的痛点,是买票难。
故宫买票曾是很多人的噩梦,首先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然后再过安检、验票、存包,体力消耗大半,参观的心情也没了。
于是,单霁翔开出32个售票窗口,保证观众能在3分钟内买到票,最迟也不能超过一刻钟。这让故宫成为全世界售票窗口最多的博物馆。
然后,他又通过实名制购票、限流的办法,将故宫每日的人流量控制在8万。 人山人海的故宫一去不复返。
过去故宫里没有供人休息的座椅,观众走累了只能坐在御花园的栏杆上。单霁翔制作了1400把椅子,每把椅子的造价3500块,都是实木的。单霁翔要让观众看得清心,还要称心。
进入故宫,要经过午门,中间那扇门,以前只有皇帝能走,后来开放给外宾贵客,一年用不到几次,1500万买票的观众,平时都走两侧的门。
一次,一个东北老汉拽住单霁翔,说自己一辈子只来一次故宫,也想“当皇帝”。单霁翔哭笑不得,但他觉得应该给所有观众自由选择的权利,于是就把中间那扇门开放了,“愿意当皇帝的当皇帝,愿意当大臣的当大臣。”
故宫是木结构建筑,为防止火灾,长年不敢通电,大白天里面也是黑咕隆咚的。所以观众参观前三殿、后三宫时,总是挤在门前、趴着玻璃看,特别是到了冬天,要先在窗上
3 / 9
哈一口气,再用手一抹。
过去的太和殿黑咕隆咚,根本看不到细节“这不叫博物馆!”单霁翔看得痛心,经过三年研究,最后引进冷光源不发热的LED灯,紫禁城第一次被点亮了。
让来参观的观众有了尊严,单霁翔觉得,也要还故宫文化尊严。一开始他被同事调侃管得太细,“一个烟头也管,一个井盖也管,一块墙皮也管。”
他在故宫砖石缝里抠出过1000多个香烟头。 单霁翔提出整治目标:
故宫不能有一片垃圾,屋顶不能有一根草。20xx年,故宫开始正式禁烟、禁火、禁车。“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但故宫太大了,那么多故宫工作人员怎么办?单霁翔规定,可以使用自行车和电瓶车,国宾甚至外国首脑也不例外。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一幕让人难忘,工作人员在故宫骑自行车上班
20xx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前来参观故宫。以前外宾、国宾来参观故宫,都是警车开道,车队直接开进午门,视为一种礼遇。在单霁翔的坚持下,奥朗德在午门前下车参观。
不久后,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由于年事已高,有关部门求情“破例”一次,单霁翔没让步,“在午门前下车,换乘电瓶车参观。”60多年的“外宾礼遇”,被单霁翔给取消了。
将垃圾和车辆清理出去之后,单霁翔开始为故宫“裁员”。目前故宫员工约有1500多名,除了每天需要与文物打交道的文保科技部,其余一半办公人员逐步迁出搬出故宫办公。
此外,故宫里还有很多遗留的“违章建筑”,3600平方米彩钢房,11200平方米临时建筑,单霁翔给了一个字:拆。
修整之后,故宫比以前更美了,“蓝天、红墙、黄瓦、绿地,今天我们除了对蓝天没有
4 / 9
信心,其他我们都能做到。”单霁翔顺便还黑了一下北京的空气。
毋庸置疑,故宫是中国的文化标签,超过180万件藏品,由1200栋建筑组成庞大古建筑群,每年超过1600万次人参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单霁翔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你的馆舍宏大,可是70%不开放;你说藏品丰富,可是99%都看不到;你说观众数量庞大,可是绝大多数都目不斜视从前门走到后门。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
单霁翔决心要不断修缮、开放故宫,于是,故宫的开放面积一直不断扩大,从一开始的30%,20xx年开放到52%,20xx年开放到65%,20xx年开放到76%,20xx年将增至85.02%。
很多从未开放的区域,如今也成为了举办展览的场地,观众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为庆祝建院90周年,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20xx年9月,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其中展出的全卷《清明上河图》最受关注,不少中外观众慕名而来,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故宫跑”。观众快速奔向武英殿外庭排队占位
一个70岁的老人跟单霁翔抱怨:“故宫博物院办展览怎么跟运动会似的。”单霁翔连夜回去开会,第二天制作了20xx多个胸牌,分发给观众,让工作人员举着组牌站在前面,依次引领观众入场参观。
“故宫跑”结束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一到下午,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排队的人群就开始骚动:故宫几点关门啊?单霁翔向大家承诺:最后一个观众看完以后我们才关门!晚上8点,他去看望观众,“还在坚持,累不累啊?”观众说,累也要坚持,“就是故宫晚上没有卖水的了,口渴。”
于是单霁翔烧了2500杯茶给观众递过去。夜里12点多,观众还在排队,肚子咕噜叫了,单霁翔立即送过去800桶泡面。“当时我们只有800盒方便面。”
后来他才知道,故宫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发方面便的博物馆最让单霁翔感动的是,“石渠
5 / 9
宝笈”展70%的观众,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关于以故宫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500字 在雕栏玉砌之中,中国文化气息浓厚。在一片璀璨辉煌之中,藏着一段不可思议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就是这么绚丽的地方,远近的宾客都对里面伟大的作品发出赞叹。
直到现在,我的思绪仍然在各式各样的展览品中穿梭。它是世界之最,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
故宫博物院。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它依然能存着它的古色古香。雨滴顺着屋瓦滑到尖尖的屋檐边,如瀑布般沖了下来,瓦当滴水的样子美不胜收。
故宫里的文物尽览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从远史的古代,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离门口不远处,是唐代的佛像。唐代的艺术和宗教发展蓬勃,可说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顶 峰。烟雾状的屏风在菩萨的背后缓缓的上昇,而神明则用优雅的姿势做出半蹲和盘腿的动作,各个都雕的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十分着迷。
往右转,宋代书画在这里华丽的呈现。活版字印刷术在当时应用的非常活跃,大部分的图书都是在印刷坊刻画印制,样式精美,又可广泛运用。我盯着中国第一部辞典《尔雅》看,和现在的辞典大不相同,以巨大的印刷字和难懂的语词来解释那时所有的字词。
随着历史的脚步往前走,我们来到清代的书画展示区。这里包含了清代诗人的巨作、收藏的书籍、皇帝的圣旨、大臣的奏摺。还有皇帝给外国的外交文书。书法字排得更加密集,而且通常都有满文和汉文的对照。在重点的地方,用毛笔勾勒出橘色的圆线条,在某些书上还密密麻麻的印上历代藏书人的印章。
再往前一点,是清代的艺术品。包含了馆内最有名的陈列室。陈列室门口放着一颗玉灿珠光的大白菜,在日光灯的照射下,更显得耀眼夺目。这颗用玉做成的白菜就是有名的翠玉白菜,许多国外的观光客都慕名而来观赏,人群围绕着翠玉白菜不禁啧啧称奇。
在皇室中,玛瑙模具也是一样的奢华。一整块稀有的玛瑙在工匠的手下变成一个万用
6 / 9
的模具,即便它是那么的昂贵,还是比不上较便宜的石头模具的耐摔好用。在皇室中,昂贵的东西不只这些,清朝的大官和皇帝带的朝珠更是惊人,浑然天成的珍珠串成长长的练子,挂在脖子上,而且每一颗珍珠都有同样大小和色泽。在这间陈列 室中,还有一颗肉型石。一颗常见的棕褐色石头,在雕刻家的鬼斧神工之下,变成一块美味的东坡肉,放在雕花的金制架子上。弹性十足的卤肉,让人看了垂涎三尺。
在二楼的展览室里,是中西艺术融合的结晶。最值得看的象牙做的提篮和装饰品。其中的一个以象牙做的吊式成球体状,特 别的是,球里有球,里面的球里还有另外一颗球,就这样,一共有17颗球!这种艺术品饱受西方人的喜爱,大量的销入了欧洲。另外一个象牙提篮是存放物品用 的,高高挂在篮子上的象牙把手上;镂空的雕刻描绘出当时的街景,在盒子上也有一些浮雕。
一直到现在,我的思绪还留在各个展览品之间穿梭徘徊,好像绕回了古代,但总觉得它不远。参观了一天,只看到一小部分的珍品,我还想再来看看唐朝的文物和新石器时代的器具,或许可以把握下一个假期,好好欣赏这些古老的文物。
故宫为话题的作文:快乐游台北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古迹,我们有没有亲身体会到故宫的人文魅力呢?我没有亲身游览过故宫,这是很遗憾的。但我读了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弥补了这个遗憾。
黄传惕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故宫的宏伟,犹如身临其境。
作品首先介绍了故宫的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让我们简单的熟悉了故宫,其次介绍了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以一游览者的眼光介绍了从前向后的游览故宫所看到的一切。,以总分的说明顺序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接着介绍了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作用。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游览完观全景,从景山离开这次故宫的旅行。
7 / 9
全文条理清晰,内容简练,语言真实准确而又不失生动。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带领我们走完故宫,让没有去过故宫的人也可以领略到故宫的建筑奇特和文化底蕴。
写故宫的作文400字 今天我们六年级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古代的皇宫,没到故宫的时候我很高兴,就想现在就到故宫了,在我的想象里故宫肯定特别漂亮、肯定特别豪华、肯定特别壮丽、肯定特别广泛,可是到了之后只有壮丽和广泛展现在我的眼前。
到了只后有好多的问题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了,我怀着好奇心听讲解员讲解,讲解员讲了大约讲10多分钟,我们就各班看是参观了,上午参观了好多地方,但是在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是皇后住的坤宁宫,我看见了古代皇后住的地方和座的地方,虽然感觉很害怕但是又感觉激动和高兴。第二就是皇上批阅奏折的地方,看见皇上做的座位,感觉很壮丽。我们又参观了御花园我深深的记得御花园了面有一座雄伟的假山,但是不让游客上去。我们一直认为皇上上朝的地方上在一个很大的地方上早朝,但是没想到皇上上早朝的地方上在外面,如果有大风或下雨的时候就会暂停一次。
通过在故宫博物院参观我学到了好多知识。也知道了古代皇上的作风。
初中与快乐的故宫游有关的话题作文900字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既美丽又壮观的北京故宫,我是你们的导游——于笑苒。下面,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
8 / 9
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好,下面请各位来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好!这里可以拍下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过一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
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今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支持。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