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鹤山派始祖徐复阳道长
崂山的全真龙门派三大支是:鹤山派、 金山派、 金辉派
创立者分别是:徐复阳、 孙玄清、 齐本守。
徐复阳,号通灵子,山东掖县人。师事遇真庵龙门派道士 李灵仙。徐复阳曾在鹤山遇真庵的仙鹤洞中面壁九年,为全真鹤山派始祖,敕封“中元永寿太和真君”。
孙玄清,号海岳山人,山东寿光人。自幼于崂山明霞洞出家,师事 李显陀。后游铁槎山云光洞,遇 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后遇 张斗蓬真人,共谈修真口诀,豁然贯通。立派为全真金山派,敕号“护国天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
齐本守,号金辉,浙江钱塘人。师事 阎不夜,在先天庵潜居修道,静修三十余年。齐本守是全真金辉派始祖,晚年居太清宫,故太清宫内曾有随山和金辉两派,敕封为“上元普济宏道真君”。
古人曾说“游崂不游鹤,非游也。”此处所指的“鹤”,即位于即墨东南的鹤山,山上有一处著名的道观——遇真庵。
遇真庵共有三个大殿,下祀真武,中祀老君,上祀玉皇。该庵初建于宋嘉定年
间,元代至正二十年重修。明代永乐和正
统年间又屡次修茸,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在前几年。
遇真庵地处山巅,四周层岩叠嶂,山下柿树成林,因远离尘嚣,颇具洞天之胜,被近代学者周至元誉为:“仄而不逼,幽而不邃,于二崂观刹中别创一格。”作为全真教鹤山派的发源地,历代一些著名的道士像李灵仙、邱处机等都曾在此修炼过。而盲道徐复阳在此修道复明的故事更让遇真庵声名鹊起。
徐复阳,字光明,号太和子,又号通灵子,明宪宗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生于莱州府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徐复阳幼年时因病导致双目失明,闻听崂山道士法术高深,遂不远千里来崂山寻医求道。当流落到鹤山时,被遇真庵道长李灵仙收留。李真人为试其求道的诚心,将九枚铜钱丢入深涧,告知他何时找齐何时收他为徒。此后徐复阳不分早晚日夜摸寻,“孰知人明我独暗,摸铜铢,滚山涧。”据说他的这种诚心感动了天地,为了不扎伤他,连涧中的荆棘都倒着生长。就在徐复阳找回最后一枚铜钱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瞬间复明了。而他摸钱的那条山谷,也被后人称之为“摸钱涧”。
徐复阳复明后得李灵仙秘传,面壁潜心苦修九年终成正果,皇帝慕其名,遣使召见,赐以锦烂之衣,后敕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
明嘉靖25年(1556年),年逾80的徐复阳趺坐而逝,留有《近仙客词》等著作,流传至今的崂山全真教鹤山派即由他所创。
遇真庵中有两种景象令人称奇,一曰“击掌招鹤”:只要站在院中用力击掌,便会听到“嘎嘎”的鹤鸣;另一奇为“水鸣天梯”:如果俯身于从三真殿到老君殿之间的石阶上,只要有人从此经过或是敲击石阶,便可听到叮咚悦耳的流水声。上述现象使得遇真庵声名大振,究竟为何,至今无人能解。
徐复阳摸铜钱拜师入道
前面提到的徐复阳也是一位道家高人,他主持鹤山遇真庵几十年,“日则炼形于石楼,夜则练气于道宫”,最终创立道教法派“鹤山派”。他的历史颇具励志色彩,鹤山流传着的大部分传说也都与他有关。
传说中的徐复阳,是明朝成化年间著名道人,创立了全真道鹤山派,后来他从遇真庵的升仙台飞升做了神仙。中国旅游创新传播专家
贾云峰在《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中记述了关于徐复阳的故事。
徐复阳在没入道之前,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盲人徐复阳凭着弹唱为生,流浪各地。他说的书嗓音洪亮,人们都爱听,他弹的弦特别悦耳,听的人很多 ,所以生计并不成问题。有一年,徐复阳边说书边流浪,来到即墨城。正当说书弹弦弹到激烈的时候,一根弦“啪”的一声,断了。围观的人们顿感失望,一片嘘声。可只见徐复阳用手将弦上下一捋,弦就接起来了,继续弹奏,围观的人齐声叫好。喝彩声刚落,只听外面有个疯癫道人说:“断了弦好接,断了头也好接?”徐复阳虽是个瞎子,但他听到此人说话不俗,忙站起来去招呼老道。此人确实不一般,乃是得到张三丰真传,并创建遇真庵的传奇道人李灵仙。
李灵仙开始认为只是寒暄几句,不想被徐复阳一把拉住。接着徐复阳又跪下抱住他的大腿,死也不放,苦苦哀求收他为徒。徐复阳缠磨了半天的时间,最后李灵仙开了口说:“你要跟我出家 ,先依我一件事!”徐复阳说:“只要你能收我为徒,就是十件八件事我都依。”“只有一件,你跟我来吧 !”说着一把将徐复阳带走。
李灵仙引徐复阳向鹤山走去。即墨城离鹤山不太远。他俩来到一个大山涧里,山涧里尽是些荆棘卵石,乱石缝里生了些蝎子、蚰蜒、毒蛇之类的东西。跟着李灵仙,徐复阳来到山顶上。“你摸摸我手里有几枚铜钱?”李灵仙将手伸过去。徐复阳搭手一摸说:“有七枚!”李灵仙把手一甩,只听“嚓”的一声,这七枚铜钱被扔到山涧里,并说道:“什么时候摸到这七枚铜钱,我什么时候就收你为徒!”
从那天起,徐复阳每天起早贪黑,到这条山涧里来摸钱,他的手磨破了,不觉得痛,蝎子蜇了不吱声。一块块石头挨着翻找,荆棘挨着用手捋。下雨天他来,刮风天他摸。三伏天他光着膀子晒,身上被荆棘刺破了皮肉,流出了鲜血;三九天衣裳被刮破了不遮风寒,手冻
麻了用身子暖暖再摸。就这样,在这荒无人烟的深涧当中,他整整摸了三年的时间。可摸遍了这条大山涧,徐复阳却总共只摸到六枚铜钱。他拿着6枚铜钱去找李灵仙,说:“师父,我这三年的时间,只摸到六枚钱,那一枚实在摸不到了,请你收下我吧 !”李灵仙听了说:“你再来摸摸我的手。”徐复阳一摸,原来师父手中还有一枚。李灵仙道:“这一枚我当时就没甩出去,你往哪里去摸?”李灵仙见徐复阳有决心,就收他为徒。
所以徐复阳摸过的山涧,后来被人们称为“摸钱涧”或“金钱涧”,摸钱涧的棘子朝上长,那是被徐复阳向上捋的,棘子尖是红色的,那是被他血染成的。清代道人王悟禅就曾有《咏摸钱涧》诗曰:“滚龙洞下涧东流,曾有仙真炼苦头,艳说摸钱留迹在,荆针多是上弯钩。”
紫林按:“能成为一代宗师,绝对是大志有恒 之人,徐复阳在鹤山这荒无人烟的深涧当中,他整整摸了三年的时间,一般人是吃不了这个苦的。我喜欢他的这种精神力量,转来与同道共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