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鉴赏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

2023-07-2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

一、基础题组

1.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虚写(想象)、夸张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设问、借代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偶、对比 (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拟人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象征 (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反语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想象) (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象征、比喻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写法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对偶、反衬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借代 (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反问、用典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 (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典 (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用典、虚实对比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动静结合、反衬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借古讽今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反衬 二、核心题组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2)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任选其一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1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三、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 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了悲切之情。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 意 [金]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注 了了:了然,清楚。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诗歌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 6.(2008·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

2

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上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 口 陆龟蒙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斜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注]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 宋帝:南朝宋武帝刘裕。

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以茂盛生长的野草来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注]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 [唐]张悦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 人日:正月初七。

薛诗的三、四句与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点: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地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 三、综合题组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劳亭①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3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②,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 ①劳劳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②憀(liáo):依赖。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一首诗开头两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比较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表达婉曲。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立言高妙,运思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2)相同点:①都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离别的满怀同情,②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

不同点: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丝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