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训练(三十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21·全国丙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以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析】 河南省该时段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可结合图示从南、北部的差异上答复,原因主要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上分析。
【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根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2.(2021·全国Ⅱ卷)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以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解析】 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3.(2021·温州十校联考)(节选)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21年4月26日开场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开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Ⅰ);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Ⅱ)。
图Ⅰ 图Ⅱ
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铁路线穿行在30°N~60°N之间,自东向西大致经过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中在季风区穿行于高大山地之间;再结合沿线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即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答案】 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4.(2021·浙江丽水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Ⅰ为非洲东部某国略图,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较多,有“非洲屋脊〞“东非水塔〞之称。
材料二 图Ⅱ为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图Ⅰ
图Ⅱ
说出甲地区6~9月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并简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 图中甲地位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坡度大,属东非大裂谷地带。因非洲板块内部张裂作用,断裂发育、岩石破碎。6-9月是当地雨季,雨水冲刷导致甲地滑坡和泥石流多发。
【答案】 滑坡、泥石流 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形起伏大;处于裂谷带,地壳不稳定,地表物质疏松。
5.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鼠害多发。据当地草原工作站监测数据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显示,全旗牧场上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吃掉的牧草达上千吨。老鼠喜欢挖洞造穴,主要是为了躲避天敌,而在植被密集的草场,老鼠不容易打洞。近几年,新巴尔虎右旗年平均降水量缺乏200毫米,最低时仅为120毫米。
(1)分析新巴尔虎右旗鼠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减少草原鼠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和地图信息,可以分析判断鼠灾形成的自然因素(与旱灾相关)和人为原因(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场破坏有关)。第(2)题,结合鼠灾原因分析,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 (1)旱情加重,使得草场植被加剧退化;过度放牧、乱挖滥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场退化,从而加重了鼠害。
(2)在一些干旱和生态环境比拟脆弱的牧场采取禁牧、休牧制度,确保草原的合理利用;通过在破坏的土地上人工补播草种,在鼠害区引进老鹰、黄鼠狼等鼠类天敌,恢复草原原有的生态系统。
6.(2021·吉林长春三模)2021 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 000屡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
【解析】 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可从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三个方面来答复。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答案】 灾前: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雪防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灾能力和意识。
灾中:道路除冰除雪,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交通、通信、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畅通。
灾后:加快受灾地区正常生活的恢复建立,增强抵抗能力。
7.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以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解析】 第(1)题,先要从图上读出涝渍灾害的分布,再结合地形、地势、气候、人类活动来答复。第(2)题,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因素或现象的变异。采取的措施应针对灾害的成因,同时还要具有可行性。
【答案】 (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兴旺,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8.(2021 ·山东高考)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材料看,该次地震震级高,余震多,地震影响的范围广,发生地震时“24时左右〞,不利于逃生、自救与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损失较大。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响;地震涉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9.(2021·杭州一模自选)读我国某区域图,答复以下问题。
(1)从自然灾害对交通线路影响的角度看,对图中规划中的①、②两条铁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________。
(2)比拟甲、乙两地区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型:
甲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乙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 (3)简述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多发的共同原因。
【解析】 第(1)题,①、②两条铁路中,尽管①线路较长,但其经过地区地势较平缓,联系的城市众多,线路设计更合理。第(2)题,甲地区位于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故多洪涝灾害;乙地区位于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3)题,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多发的共同原因均与降水和植被有关,应从此角度切入解答。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答案】 (1)①线 (2)洪涝 滑坡、泥石流
(3)全年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多暴雨;森林砍伐(植被破坏)。 10.(2021·浙江杭州期中)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有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注入。湖面海拔539米,面积2 31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8米。湖体构造特殊,露出30余个泉点。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简图和呼伦湖水系示意图。
我国某区域简图
呼伦湖水系示意图
干旱是呼伦湖流域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分析该地干旱的自然原因及对当地农业的不利影响。
【解析】 此题考察干旱形成的自然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呼伦湖流域年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变化大,严重影响牧草的生长,使牲畜饮水困难。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答案】 原因: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变化大。不利影响:牧草减产;牲畜饮水困难。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