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客观地说,九一一不幸事件成为中美改善关系的契机,它将使美国重新考虑国际安全的威胁因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对华政策。但是,如果双方不进一步努力,中美关系的改善将会是非常有限的,也很难比克林顿时代有更大进步。
在美国解决了当前的反恐怖主义战役后,中美关系中潜在的问题会重新突显出来。如果双方特别是中国,不找到全面改善关系的应循之道,对中美关系前景过分乐观就缺乏根据。 在中美关系中,美国处强势,中国处劣势。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推进现代化计划,除需要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在经济领域也仰赖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中美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更加主动的对美政策,力争使中美关系有所突破,建立起能抵御干扰的全面的合作关系。
要有所突破,中国对美政策似应作较大调整:
一、承认并尊重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真正把美国当作友好合作伙伴。中国对美国所表现出的所谓“霸权主义”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批评,并努力通过联合国的机制给予一定的制约,但不要走得太远。
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中国的国力和地位,对这样的国家,尤其在经济等领域颇受其惠的国家,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尊重。政策制订者应该清楚,在历史上,美国在西方列强中是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在中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血债(朝鲜战争没有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美国曾是制约日本和前苏联的最主要力量,而后两者曾是威胁中国的最
大敌人;美国在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诸多无私的援助。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美的经济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
中国人还应该看到,美国在行使通常所指的“霸权主义”时,也还往往遵循人类共同的良心和价值观,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与当年的日本和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必须真诚地把美国看作合作伙伴,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基于这样的立场,中国应该对美国在全球政策中的有关事物,如打击恐怖主义等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向准盟友关系靠拢。在两国关系中,还要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防止类似侦察机事件那样的事发生,或即使发生,能在机制内迅速得到妥善解决,不演化为双方的对抗与冲突。
二、调整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诚然,中国的统一问题,本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务,但是,外交政策必须基于现实主义。无论承认与否,台湾问题受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国。朝鲜南北双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南北最高领导人的会谈,但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情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仅靠这样的努力显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这方面,美国可望扮演积极的角色。美国政府至今仍遵循一个中国政策,真诚邀请美国扮演积极角色,推动两岸最高领导人会谈,对于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抑制“台独势力”,有积极意义。
虽然美国未必乐意见到大陆与台湾很快统一,但海峡两岸改善关系,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美国利益。中国一方面要继续不断调整对台政策,缓和两岸紧张关系,特别是加入WTO后,利用经济力量逐步拉近双方距离和民间亲和力
另一方面,需要与美国就台湾问题进行认真务实的探讨,在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时,不仅考虑台湾的利益,又尊重和照顾美国的利益。中国可以承诺,如果实现和平统一,整个台湾可以成为自由港,并允许美国在台湾租借军事基地,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台湾民众的恐惧心理,又让美国得到了较大利益,而最大的获益者仍将是中国。
三、节制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导中国人以健康的心态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和繁荣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近代百年受尽屈辱,中国民众的心理承受着很大的打击,在许多方面又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中国民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这是每个国家公民所具有的正常情感。但如果任凭这种情绪无节制、非理性地膨胀,则易生成民族主义。
在大使馆事件、侦察机事件中,既看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也不容违避,看到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此次九一一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时,部分中国网民就曾流露出这种情绪。
但外交只承认现实,不承认历史,中国应该从历史的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家地位的提高,应该以更健全的心态,更加自信地展现在国际舞台,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更应与国际社会融为一体。
中国政府应该对民众进行这方面的引导,让中美两国关系建立在人类共同良心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情绪的裂痕与冲突。江泽民具有重要意义的七一讲话,已经展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
中国国内不少民众认为,美国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美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有理由相信,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冲突将会逐渐减少,此时,应同时引导民众,节制民族主义情绪,建立中美友好的情感基础。
美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将忙于打击恐怖主义及处理阿富汗战争后的棘手事务,不希望与中国对抗,并会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这给了中国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 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抓住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推进中美关系,相信会使中国的发展势头得到更强有力的动力,植根于更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