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3.极化状态: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4.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负值向减少方向变化的过程。
5.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位:阈下刺激也可以引起膜的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只能作电紧张性扩布。
7.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8.继发性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的转运时,能量菲直接来自ATP的分解,是来自膜两侧[Na+]差,而[Na+]差是Na+—K+系分解ATP释放能量建立的。 二、问答:
1.神经细胞的Rp和AP的产生机制: Rp产生机制:
AP产生机制:
1
2.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相对不应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期间。 超常期: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低常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3.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4.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
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5.骨骼肌收缩机制:
1.兴奋-收缩耦联——在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2.肌丝滑行; 三个步骤:
①肌膜电兴奋的传导:肌膜AP→横管系统→肌细胞深处→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②终池膜钙通道激活
③终池内的Ca2+ 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6.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细胞内各种超微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特殊化学变化的过程;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各种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3、整体水平的研究: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完整机体与内环境之间的平衡或相互作用。
7.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1)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组织器官离开机体进行实验 (2)活体解剖法:组织器官仍在机体内进行实验 结果:试验完成后动物不能存活 优点:实验条件简单,直接容易分析
缺点:离开正常机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器官在体内存在相互联系,当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时一些规律不能正确的反映出来)
2
2、慢性实验法:
结果:试验后动物可继续生存。如条件反射实验
方法:手术—伤口愈合—动物继续生存,观察生理变化
优点:研究对象出于生活状态,便于长时间重复实验,其结果更符合正常生理活动规律 缺点:实验条件复杂,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章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肌紧张: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 3.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4.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二、问答:
1.深、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2.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组成、功能、特点比较 (1)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成: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组成。
3
特点: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成: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组成。
特点:弥散的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
功能: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3.第一感觉区的投射特点各是什么? 第一感觉区:(1)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
(2)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3)精细正比: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
4.小脑对运动的调节功能
(1)古小脑=前庭小脑: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 (2)旧小脑=脊髓小脑: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3)新小脑=皮层小脑:与精巧运动的协调、熟练有关。 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完整性:结构的完整性:如损伤或切断兴奋传导障碍
功能的完整性:如应用麻醉药、麻醉区离子跨膜运动受阻、兴奋传导障碍 (2) 绝缘性 (3) 双向性
(4) 相对不疲劳性 (5) 不衰减性
6.牵张反射的类型:
(1)腱发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特点:单突触反射,反射时短(0.7ms)。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
(2)肌紧张:指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特点:多突触反射;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的轻微的收缩状态。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3.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射血分数为55-65%。 4.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渗透压成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所形成的血浆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 6.窦性心律: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 二、问答:
⒈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的生理特性?
(1)自律细胞:包括特殊传导系统的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具有兴奋性、
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
(2)非自律细胞:包括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⒉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1)自律性:
4
(2)传导性:
⒊房室延搁的意义。
(1)保证先房后室的收缩顺序,使血流方向由房→室 (2)有利于心室的休息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1)正常值: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mmHg (2)原理:
5
(3)影响因素:
5.心动周期的意义
(1)舒张期 > 收缩期, 使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2)先房后室,保证血流方向由房→室。 6.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脏的兴奋和收缩。
6
①绝对不应期: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任何去极化。
②局部反应期:给足够强度的刺激,肌膜产生局部的去极化反应,但仍不能发生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给予阈刺激,心肌不能产生新的Ap,但用阈上刺激可产生新的Ap。 (3)超常期:给予阈下刺激便可引起兴奋。 7.说明组织液的生成,有效滤过压的动力、阻力
(1)生成:组织液在动脉端生成,90%在静脉端重吸收入血,10%入淋巴管。 (2)有效滤过压=动力-阻力
动力=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阻力=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8.人体动脉血压是如何保持稳定的?
正常人的血压是相当稳定的,当各种原因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时,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将血压恢复正常。
在心脏发出的主动脉弓上,以及人颈部两侧的颈内动脉的起始处,有两个重要而灵敏的监测动脉血压的装置——压力感受器,当某种原因使血压突然升高时,由于回到心脏的血量或循环血量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上述压力感受器就受到刺激,便反射性引起心跳减慢、减弱,血管舒张,使血压回降至正常;相反,当血压突然降低时,由于回到心脏的血量或循环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此时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减少,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跳加快、加强,血管收缩,使血压回升。
正常血压的维持还有体液调节机制参与。例如,当细胞外液量和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时,肾脏排水、排钠量增加,使细胞外液量和血压恢复到正常;当细胞外液量和血量减少时,肾脏排钠、排水减少,有助于细胞外液量和血压的恢复。
9.心脏压力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有何意义?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意义:主要对突然变化的血压(如体位变化、意外刺激等)进行快速的负反馈调节,使血压保持稳定,不发生过分波动。但在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由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位于心、脑血液供应的起始处,故对保障重要器官的血供有重要意义。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7
意义:在体内主要是调节呼吸运动,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但是在低氧、窒息、酸中毒时发挥作用。
10.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都由肾上腺髓质分泌,E约占80%,NE约占20%。交感N节后纤维分泌少量的NE。 ②正常——少量分泌;运动、情绪紧张分泌↑。 (2)不同点:
11.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②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活动加强,引起渴觉,导致饮水;使血管升压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 ③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④促进肾脏近端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人球小动脉收缩。
12.心脏泵血过程中个阶段的血流方向、压力变化及瓣膜状态。
8
时程 房室瓣 心房收缩期 开 等容收缩期 关 快速射血期 关 慢速射血期 关 等容舒张期 关 快速充盈期 开 慢速充盈期 开 压力及血流 心房血液少量流向心室,心房↑>心室<主A↓ 心房↓<心室↑<主A↓ 心室血液大量流向主A,心房<心室↑↑>主A 心室血液少量流向主A,心房<心室↑>主A↑ 心房<心室↓<主A↓ 心房血液大量流向心室,心房>心室↓↓<主A 心房血液少量流向心室,心房>心室<主A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半月瓣 关 关 开 开 关 关 关 一、名词解释:
1.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约400-500毫升。 3..通气血流比: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在安静时为0.84。 4.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5.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二、问答:
⒈了解呼吸过程
呼吸过程有三个环节:外呼吸、血液运输(O2—组织—CO2—肺)、内呼吸。
⒉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时呼吸肌的变化
(1)吸气运动:吸气肌收,主动过程。 膈肌收→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前后、左右径↑ (2)呼气运动:平静呼气:吸气肌舒张,无呼气肌收。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气:吸气肌舒张,呼气肌收缩。呼、吸气均主动。 ⒊胸膜腔内浆液的作用及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生理意义? (1)浆液作用:①润滑——减少呼吸运动的摩擦;
②吸附——使肺与胸廓紧密相连,随胸廓运动。
(2)负压形成原因: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或呼气末:胸内压=0-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3)意义:①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②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4..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9
(1)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量小,溶解量与分压成正比。约占氧运输的1.5%。 (2)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量大,主要的运输方式。约占氧运输的98.5%。 5..氧离曲线的特征及生理意义
1.上段:PO28.0~13.3kPa(80~100mmHg)坡度较平坦。 表明:PO2变化大时,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
2.中段:PO28.0~5.3kPa(40~80mmHg)坡度较陡。
表明:PO2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血氧饱和度下降显著。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的氧供。
3.下段:PO25.3~2.0kPa(15~40mmHg)坡度更陡。 表明: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的氧供。 6.呼吸中枢及呼吸调节
1)呼吸中枢:指(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脊髓等部位)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正常呼吸运动是在各呼吸中枢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延髓是呼吸基本中枢,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
2)呼吸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
(1)神经调节:①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指肺扩张或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包括
肺扩张、肺缩小反射。
②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当吸气阻力升高时→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兴奋→传入冲动
频率↑→α和γN元同步兴奋→反射性增强吸气肌收缩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肺通气量。
(2)化学调节: ①外周化学感受器:
②中枢化学感受器:
10
③CO2、H+和低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7.为什么用生理盐水扩张肺阻力较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因为充生理盐水时,液—气界面消失,因而没有表面张力的作用,起作用的只有肺组织自身的弹性成分所产生的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的作用是: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
(2)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放肺水肿的发生 (3)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反射性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防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2.蠕动:空腔器官平滑肌前舒张、后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 3.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缩。 二、问答题:
⒈ 胃内有几种细胞?各有何功能?
11
(1)泌酸细胞:
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物质; (2)非泌酸细胞:
主细胞:分泌蛋白酶原;
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泌酸区的粘液颈细胞:分泌保护粘液; 此外,非泌酸细胞还负责形成HCO3-屏障 ⒉ 胃液的成分、作用与胃酸分泌机制。
(1)胃液的成分和作用:①盐酸:可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酸性环境;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益Ca2+和Fe2+的吸收。②胃蛋白酶原:被激活为胃蛋白酶后,可水解蛋白质为媞和胨。③粘液:保护胃粘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④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他在回肠的吸收。
(2)胃酸分泌机制:壁细胞分泌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程。H+来源于壁细胞内物质氧化代谢所产生的水、H2O解离成OH-和H+。H+借存在于细胞内小管。膜上的H+泵的作用,主动转运入小管内,合成HCl所需要的Cl-来自血浆,它一部份是顺着浓度差弥散入壁细胞内,一部份则借载体转运。当Cl-进入壁细胞后,则依靠细胞内小管膜上的Cl-泵,主动转运入小管内。H+和Cl-在细胞内小管中形成HCl,然后进入腺腔。壁细胞在分泌盐酸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ATP。 ⒊ 正常时胃为什么不会消化它自己? 因为胃具有自身保护系统: (1)胃粘液-HCO3-屏障: 组成:粘液由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泌酸区的粘液颈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糖蛋白;HCO3-主要由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
作用: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保护胃粘膜、防止食物的机械损伤、中和胃酸,减免高[H+]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侵蚀。 (2)胃粘膜屏障:
组成: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腔面膜和邻近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的一道致密结缔组织样的脂蛋白层。
作用: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 防H+向内扩散、防Na+向外扩散。 (3)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①直接细胞保护作用:指胃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某些内源性物质(如PG等),从而抵抗强酸、强碱、胃蛋白酶等有害因素损伤的保护作用;
②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指胃粘膜上皮细胞因经常性的弱刺激(食物、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胆汁等)而不断合成内源性物质,从而抵抗有害因素损伤的保护作用。 ⒋ 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各是什么?
(1)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
成分:①水和碳酸氢盐; ②各种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作用:①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提供酶的最适环境;
②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或者与辅脂酶协同,脂肪→脂肪酸、甘油。 (2)胆汁: 成分(无消化酶):①H2O; ②无机盐; ③有机物: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 作用:①促进脂肪消化;②促进脂肪吸收;③促进脂溶性VitA、D、E、K的吸收。 ⒌ 试比较小肠分节运动与蠕动有哪些不同? (1)分节运动:
特点: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食物到达小肠后进行的分节分段的运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 作用:①利消化: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②利吸收:食糜与肠壁充分接触;③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2)小肠蠕动:
特点: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运动一直存在。
12
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推进到下一节段。
特殊方式——蠕动冲: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小肠始端→末端、甚至到大肠。 6.为什么说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部位?
(1)食物经过胃和小肠内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2)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提供了充分吸收时间;
(3)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人的小肠长约4m,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这就使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4)绒毛内部有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网等组织。平滑肌纤维的舒张和收缩可使绒毛作伸缩运动和摆动,绒毛运动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7.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①舒缩迟缓;②富于伸展性;③具有紧张性;④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 ⑤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某些理化刺激敏感。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①静息电位:平滑肌RP低(-50~-60mV),不稳定;
②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在RP的基础上,可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称为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
③动作电位: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每个慢波电位上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就越大。
8.消化期胃液分泌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1、头期:特点是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胃蛋白酶量)都很高;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2、胃期:特点是分泌量和酸度很高;消化力(胃蛋白酶量)<头期。 3、肠期:特点是分泌量、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较低。 9.胃、小肠及大肠各有何运动形式。 1、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缩。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反射性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
蠕动: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频率每分钟3次,约一分钟左右到达幽门。 2、小常运动的形式:
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是分节运动和蠕动的基础。 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空腹时几乎不存在。 蠕动: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3、大肠的运动形式:
混合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推动运动——蠕动和集团蠕动
大肠运动频率较慢,与吸收水分储存粪便有关
第八章 泌尿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肾糖阈:当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正常值为160~180mg/100ml。
2.滤过屏障: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 二、问答:
1.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1)血液分布不匀:皮质94%,外髓5%,内髓<1%;
(2)压力高低不同: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13
(3)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流量≈心输出量1/5~1/4;有自身调节。 2.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症状?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上的葡萄糖与Na+依赖载体的同向偶联转运入细胞内。它具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控制在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丧失,不能对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进行调节,体内血糖很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滤过的原尿中也有很高的糖分,原尿中的这些糖分已经超过的肾小管重吸收的限度,因此终尿中就会有尿糖出现。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血浆的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就会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水分吸收会减少,尿量就会增加,因此就会多尿。 3.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排入管腔。 4.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的饮用清水、生理盐水 1000mL后,血浆渗透浓度及尿量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1)一次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加的现象称水利尿。 其原因是:大量饮清水后→血液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抗利尿激素)释放明显↓→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同时因血容量↑→GFR↑→尿量↑。
(2)而饮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因仅改变血容量,对ADH释放抑制程度轻,故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水利尿现象→尿量↑。
5.正常成年人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0mL后,尿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6.因呕吐、腹泻引起机体大失水时,对尿量有何影响?为什么? 第5、6题答案:
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散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对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是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饮用生理盐水,排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时的那种变化,尿量也会增多。 7.简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生理作用: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可增加K+的排泄和增加Na+、水的重吸收
分泌的调节:血容量减少→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血管紧张素II和血管紧张素III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增加;血K+增加或血Na+减少→作用于肾上腺球状带→醛固酮增加
14
8.正常成年人静脉注射50g/100mL的葡萄糖50mL后,尿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50g/100mL的葡萄糖属于高浓度溶液,注射高浓度溶液尿量会增多。因为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而且很有可能使血浆的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值,肾小管不能完全重吸收,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当然要带走大量的水分,尿量就会增多。 9.在近球小管葡萄糖是如何被重吸收的?其特点是什么?
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是耗能的。葡萄糖的吸收 ①全部吸收,限于近端小管前段;②伴随Na+的 吸收而继发主动吸收,两者共用同向转运体且相互影响;③吸收有一定限量。
10.掌握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机理
渗透性利尿:小管腔内溶质↑→小管液中的渗透压↑→水的重吸收↓→尿多(同时使Na+在膜内外
浓度差下降,使Na+重吸收↓)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血液稀释,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分泌减少,肾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结果排出大量低渗尿,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此现象称水利尿。
第九章 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视敏度:指人眼分辨精细程度的能力。
2.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3.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4.视野: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二、问答:
1.简述晶状体调节过程:
2.瞳孔调节包括哪两个反射
瞳孔近反射: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调节外,还是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大小孩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小瞳孔扩大,成为瞳孔对光反射。其具有双侧效应,既不仅光照侧瞳孔缩小,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 3.眼的折光系统?光线到达视网膜经过四个界面?经过哪个界面折射最强?
折光系统成像的光学原理:光线由一媒介进入另一媒介时,若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就会发生折射。 影响折射的因素包括:介质的折射率差,差值大→折射强,差值小→折射弱 球面曲度,曲度大→折射强,曲度小→折射弱 光线到达视网膜经过四个界面:空气—角膜界面(最强),角膜—房水界面,房水—晶状体界面,晶状体—玻璃体界面
4.眼的调节包括哪些调节
15
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调节和眼球会聚。 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眼球会聚:当双眼凝视一个向前移动的物体时,两眼球同时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眼球会聚。它也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反射途径与晶状体调节反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 (1)晶状体调节:视近物→物像落在视网膜后→视物模糊→中枢→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前后凸→折光能力↑→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2)瞳孔调节: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包括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第十一章 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应急反应:外界刺激(恐惧、惊吓、寒冷等)→S交感神经→S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急反应。
2.应激反应: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失血、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惊恐等)时,而产生的抵抗反应。 3.内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
4.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特殊的高效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二、问答:
1.下丘脑、腺垂体分泌哪些激素?
1)生长素 2)催乳素 3)促黑激素 4)促甲状腺素 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6)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2.神经垂体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何作用? 1)催产素(OXT):
(1)对乳腺作用:使乳腺泡和导管肌上皮收缩,乳汁排出。维持乳腺泌乳,不致萎缩。 (2)对子宫作用:对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对非孕子宫的收缩作用小,利于精子运行。 2)抗利尿激素(ADH):
(1)抗利尿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缩血管作用:ADH大剂量时,升高血压,又称为血管升压素。 3.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机能过高或过低可出现哪些异常?
16
17
5.胰岛素的作用有哪些?
(1)促进糖利用,降低血糖;
(2)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3)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4)促进机体生长(需与GH共同作用时效果才明显)。 6.简述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原因。
18
7.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生长素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但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2)调节代谢:①蛋白质:合成>分解;
②脂肪:GH能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 ③糖:GH生理量: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 2)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促进肝糖原异生 分泌↑→ 糖 血糖↑ 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类固醇性糖尿 分泌↑→ 蛋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 生长停滞 白 (特别肌肉蛋白质) 血AA-↑ 骨质疏松 质 抑制蛋白质合成 创口难愈 脂 正常剂量:促进脂肪的分解 分泌↑→ 酮体↑ 肪 大剂量:动员脂肪重新分布 向心性肥胖 (2)应激反应的作用:增加应激反应的能力。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