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1s圆园21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综述□文/肖云郭忠林(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提要]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以“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近七年的期刊论文进行搜索与分析。学者们主要从模式及实施路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进行研究。但无论是研究数量还是研究角度均存在不足,未来应在一般性规律和理论研究、定量研究与实践、宏中微观层面协同推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为其实现超越提供充足的动力。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金课题: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56R107970);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yjjg012)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9月14日产教融合是以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实现人才供给侧改革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行业、企业、政府、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借助各种形式和载体对各主体优质资源协同共享共建、整合优化实现协同育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术语的使用上,我国经历了“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两个阶段。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提出产教结合的概念;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实施产教结合的具体措施。2013年起,教育部开始着力推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向职业教育转变。2015年三部委联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并提出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意见。2017年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政策推动下,产教融合发展迅速,我国职业教育迎来大的发展。产教结合向产教融合的转变是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对于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需求上升的一种适应性改变。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本文拟对近七年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意在了解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研究现状,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概况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基于此,研究以“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2010耀2020年的期刊论文进行搜索,其中主题“高等教育产教融合”957条,主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184条(期刊论文181篇,学位论文1篇,报纸2篇)。数量说明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中职、高职”层次。在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是基本路径,应用型本科层次产教融合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升。统计发现,近七年来国内学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研究持续增长。2015年11月,三部委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新办地方本科高校已经确定其向应用型发展的方见》颁布后,研究呈倍增式增长。(图1)按照主题,将论文归类到“产教融合机制体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其他”四个类别。其中,专业结构优化,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评价在内的协同育人机制,产教融合模向,吸收并接纳产教融合理念;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研究时间分布图7550250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主题分布图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00图1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研究时间分布图图2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主题分布图式、策略和实施路径划分到“产教融合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等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词;实训基地、创业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纳入“平台建设”类,剩下的主题则为“其他”(具体见图2)。以除去报纸外的18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的占60%左右,机制体制研究的约占25%业几乎没有涉足。左右。同时,研究文献的作者几乎都来源于本科院校,(图2)政府、行业企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分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机制体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和实施路径上。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2015年)在归纳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使用频率最高的研发模式、共建模式、项目牵引模式和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基础上,运用问卷调研进行产教融合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特点,形成产教融合四种常见模式的基础。并充分了解政府部门政策、市场信息和企业需求信息,结合主体内部因素选择院校和专业产教融合适用的模式。陈星、陈学敏(2017年)基于依附论视角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边缘”地位,使其在产教融合中面临产教融合目标定位模糊、经费短缺、学科专业调整风险大、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困难等诸多限制和依附,提出应用型高校要在依附性发展中主动谋求超越、促进各类资源向应用型高校倾斜、赋予应用型高校适当的自主和责任等发展建议。徐家庆(2018年)在提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教学-科研-产业”闭环合作机制、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学院四大基本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腾讯和华为的具体做法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水平、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产教融合的具体实现路径。毛才盛、田原(2019年)基于共生理论,从发挥共生单元主体功能、优化共生组织模式、创新共生行为模式和完善共生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尹罡(2020年)认为在产教融合框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组织形态在构建模式上可以共享,但具体的实施路径则应因校制宜。李倩2019年)从内在动力和外部需求两个方面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尤其强调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在资金方面的转型保障功能。张丽叶(2020年)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以“产教五位一体化”作为个例,剖析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产教融合进程的因素。袁丹丹、张鹏、王金珍(2020年)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自主性、理论与实践监管监控的平衡、反馈机制体制的完善与运行等方面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结合静态构成要素建立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动态运行机制建立“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多集中在模式分析和办学经验实证研究两个领域。在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方面,张元宝等(2018年)从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出发,基于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类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工作职能及培养方式不同,指出本科职业教育应坚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朱金华(2019年)指出“课证共生共长”作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存在标准设定不统一、资源配置不到位、实践融合不完善等制约性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助力体系、充分把握三个结合和打造产教融合生态环境等策略推动其发展。吴杏媚(2020年)基于“做中学理论”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政府保障体系,提高企业参与度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邢赛鹏、李琴弦(2015年)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二元结构模式,并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双师型”教师的聘任管理、培训培养体系的构建、教师队伍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对其构建提出建议。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证研究更多的是结合院校或专业进行的经验分享。赵慧勤、陈晓慧(2018年)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重点从多元协同育人平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体制机制六个方面探讨分享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经验。杨承清、吕耀平、戴庆敏(2019年)通过调研对比分析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行业前沿脱钩、课程内容安排与行业衔接不畅、课程教学开发与行业参与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融合不高等问题,提出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四对接”、课程设置确定“一核心”、实践教学推行“四阶段”的“四一四”专业课程体系。尹天鹤、陈志荣(2019年)基于“新工科”的核心理念探索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介绍了宁波工程学院数据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资源组织、多层次网络链接的教学体系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思维植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课程改革方面则更多集中在教学方法改革与运用上,从产教融合角度探讨课程整体改革的数量不多。(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各类平台建设逐渐成为热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必然依托于各类平台。其中,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各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基地、产业学院的建立对助力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人才市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可能。王立国(2019年)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四缺”问题,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结合其制定和实施各环节过程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李荣华、邱菁芳(2019年)指出“产业学院”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通产教融合壁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发展定位模糊、管理运行发力等问题,应从加强政府调控、发挥学校主力、推进企业深度参与三大方向促进这一系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三、反思与展望(一)研究数量尚显不足。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增长较快,相对于研究较为充分、全面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扩招主要生源承担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研究显得非常不足。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对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而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师资研究较少。除师资外,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体现产教融合发展阵地的平台建设研究就更少。(二)研究视角还需拓展。在梳理数量逐年增加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已有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人才培养等研究者较多、研究成果较多的领域。即便有少数研究是基于行业调研进行的研究,但参与主体相当有限,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关注几乎没有,研究视角狭窄。政府如何在提供经费支持基础上发挥政策引导职能———引导行业产业公布人才需求及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如何发挥组织主导职能,为院校人才培养标准的设立、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提供依据。这些宏观、中观层面的研究均缺少说明。产教融合框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共同承担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担。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组织形态在构建模式上可以共享,但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则应因地制宜。差异化的实施路径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于处于“边缘地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依附“中心大学”的基础上谋求超越,既需要探索分析一般性规律以完善夯实理论基础和框架,也需注重借助定量研究通过调研获取客观数据,使其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困惑及时提供对策,同时在进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部分示范院校分享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管理/制度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1s圆园21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文/辛迪刘丽李文(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提要]在中国,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发展逐渐放缓,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仍然有一定的缺陷,考核结果的分析及反馈等也不够及时,没有真正将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价值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指标的选取,考核流程、周期、结果反馈进行优化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同时实施组织保障、文化保障、制度保障使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更加完善。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本文为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与教育反思研究‘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会计学翻转课堂实施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9月17日一、引言目前,财务绩效考核是国有企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频繁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国有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纷纷加强企业的财务绩效考核工作,财务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被国资委列入考核和监管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的考核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逐渐被企业提上日程。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应用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绩效考核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但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考核进行的并不彻底,尤其是在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标选取、考核流程以及考核结果的反馈上,都存在诸多不足。企业内部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会影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就近些年各个国有企业对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考核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并对自身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企业整体的财务绩效考核水平。但还有很多国有企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产教融合”都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关注的热点,“产教融合”的行动研究也将替代思维辩证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适配性与协同性是否符合产教融合的深度要求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关注重点,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定位和发展,及其涉及到的行业企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中微观层面的“落脚点”,也必将会在新时期成为大家关注的“新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2]陈星,陈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1).[3]徐家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07).[5]尹罡.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组织形态的构建模式与路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比较研究[J].智库时代,2020(12).[6]李倩.产教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9).[7]张丽叶.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五位一体化”融合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1).[8]袁丹丹,张鹏,王金珍.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08).[9]张元宝,宋瑾瑜,黄晓赟.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8(03).[10]朱金华.从产教融合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证共生共长”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1).[11]吴杏媚.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01).[12]邢赛鹏,陈琴弦.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二元结构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5(09).[13]赵慧勤,陈晓慧.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