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油运方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加氢反应系统初次气密方案

高压系统气密试验是整个开工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气密试验分为氮气压力试验和氢气压力试验,首先进行氮气气密试验。 一、目的

反应系统检查主要是查系统的严密性,以确保系统能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二、准备工作

1. 系统吹扫、清洗、检查、恢复工作完成。 2. 人孔法兰,孔板均等复位,安全阀投用。

3. 各低点排凝,高点放空,排火炬均关闭。各塔器的液界面计投用,联系仪表打开各仪表引线严格打通流程。

4.切断与气密无关的阀门或加盲板,不进行气密试验的通孔或排出阀均要打开,防止阀门不严窜压引起事故。

5.准备好气密工具,如:小桶,肥皂水,毛刷,洗耳球等。 6.联系好外围,准备好足够的氮气、氢气、蒸汽、非净化风等。 三、回路划分

本单元按压力相近的原则划分为三路: (一)高压反应部分 1. 加氢反应器R301。 2. 反应流出物冷却器。 3. 高压分离器。 4. 压缩机高压泵等设备。 (二)分馏塔部分

1. 分馏塔。 2. 分馏塔顶回流罐。 3. 分馏塔顶冷却器。 4. 分馏塔底油冷却器。 5. 柴油冷却器。 6. 减压塔。

7. 减压塔顶油水分离罐。 8. 减压塔底油冷却器。 9. 分馏塔和减压塔各泵。 (三)辅助系统

1. 硫化剂罐和硫化剂泵。 2. 注水系统。 3. 冲洗油系统。 四、气密试验的方法

本单元的低压部分、分馏部分的设备,用氮气加压进行气密试验。高压反应部分的设备,如用氮气吹扫可不做真空试验。循环氢压缩机与反应工段分开,用氮气加压气体通过现场临时管道排放,当反应部分在氮气正压下,循环氢压缩机完成氮气置换,壳体正压,润滑油系统运行,循环氢压缩机可以与反应部分连接。 五、气密试验应该注意问题 1.

要根据安全阀位置,选氮气注入点,同时尽量保证与反应正常流向充氮气。 2. 3.

气密试验压力不能大于设计压力。 气密试验设备与含烃设备分开。

4. 5. 6.

公用工程设备压力比气密试验压力低时,要与试验设备分开。 试验用的氮气,以低点排出,目的是排放设备内的存水。 低压系统气密前先用蒸汽吹扫,蒸汽吹扫时,顶部放空打开,冷凝液从低点排出,特别注意防止由于蒸汽冷凝形成容器内部真空,避免损坏设备。

7. 8.

气密试验压力,原则上按设备管线的操作压力。

低压系统用氮气密封,先试高压系统,后试低压系统,气密时一些地方可设置必要的临时管线。

9. 气密经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间停止升压,保持相应时间,进行检查,确认无泄漏和无异常情况,在继续升压,升压速度控制在1.5MPa以下。

10. 统一指挥,各步骤都要加强岗位联系,密切配合,因系统各处承

受压力不同,各单元气密分别独立进行。为节约氮气用量,可以按压力高低依次进行,同时要求气密过程中确保流程贯通。

六、评价标准

1. 低温阶段压力在2.0MPa以下时,用肥皂水检查不冒泡为止。 2. 当系统需要温升时,换用电子气体测试仪进行检查,对难以检查的地方将其包上一层密封带,带上钻上一个孔,用肥皂水检查。 3. 各压力等级下的静压试验,降压速度在每小时不大于0.015MPa为合格。

4. 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压力以高压分离器压力为准。 七、反应系统氮气气密 (一)气密步骤:

高压系统氮气气密是整个开工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反应系统的氮

气气密压力要根据压缩机工况决定最终气密压力。 1. 用氮气将系统升压到0.1MPa泄压。

2. 充氮气至0.1MPa再泄压,以上置换步骤直至所有采样点检查氨浓度﹤0.5%。

3. 用氮气将系统充压到0.6MPa,检查泄露,直到气密合格。 4. 开新氢压缩机将系统升压到1.0MPa,或有4.0MPa氮气直接升至1.0MPa,检查泄露直到气密合格。保持1.0MPa压力2小时,系统压降不大于0.01MPa/h为合格,否则查找压降原因,直到合格。 5. 1.0MPa气密合格后,打开D303液控阀,向D304充压至0.55MPa,检查D304的泄露情况,直到气密合格,保持0.55MPa压力2小时,系统压降不大于0.005MPa为合格。D304气密合格后切断D304的所有出口管线,并打开放空和排凝,防止D303高压气密时窜压,热分馏塔顶放空全部打开,热高分液控阀及上下游阀全部关死。高压氮气气密时,低压容器安全阀投用,安全阀出口对大气,挂警告示牌。

6. 1.0MPa气密合格后,系统升压到2.0MPa,启动循环氢压缩机保持反应系统氮气循环,再次检查泄露,直到合格。

7. 反应系统继续升压至4.0MPa检查泄露,直到合格保持4.0MPa压力2小时,系统压降不大于0.02MPa/h为合格,否则找原因,直到合格。

8. 4.0MPa气密合格,需要启动新氢压缩机升压,升压6.0MPa、9.0MPa、12.8MPa检查泄露情况,保持压力各为2小时,系统压降不能大于0.03MPa/h、0.045MPa/h、0.07MPa/h为合格,否则检查原因,直至合格。

9. 如氮气升压起不来,改用氢气,但要注意在氢气工况下的危险性比较大,在气密前置换工作一定要在密闭的系统中进行,采样分析系统氨含量不大于0.5%为合格。联系伊泰有关部门引氢气进装置,氢气置换氮气,通过PV30502排放,步骤如同氮气气密方法。置换合格后引氢气升压,注意系统升压时,要求升压速度不大于1.5MPa/h,氢气气密的压力等级为2.0MPa、4.0MPa、6.0MPa、9.0MPa,直至系统压力(压降氮气,进行氢气置换氮气气密)。 10. 气密合格后,降压在火炬系统允许条件下可以通过紧急泄压阀进行泄压。 11. 气密合格标准

气密阶段升压速度恒压时间允许压降压缩机状态 备注 (MPa) 0.1—0.5 1.0 3.0 6.0 9.0 12.8 (MPa/h) 0.3—0.5 0.3—0.5 0.3—0.5 0.3—0.5 0.3—0.5 (h) 2 2 2 2 2 2 (MPa/h) 0.01 0.015 0.03 0.045 0.07 关 关 开 开 开 开 置换系统 氮气 氮气 氮气 氮气 氮气 八、本反应系统气密流程: F301 R301 E301 D302 E302 K302 K301 D303 E303 N2

油运方案

一、目的

通过油联运,进一步熟悉操作,同时对机泵仪表管线进行考察,充气暴露分馏部分的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在油运过程中,通过低点排凝,脱除管线设备中残留的水为以后的热油运及开工做准备。 二、准备

1. 水运,气密完毕后,并处理好遗留问题。 2. 冷油运流程,阀门导通。

3. 准备好柴油,做好分析,并确定好进、退油流程。 4. 系统用氮气充压。

5. 所有泵入口均装上过滤网,并完好备用。

6. 通知仪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水、电、汽、风等正常供应。 7. 通知仪表,电器,钳工,化验各部门做好保运工作。 8. 装置内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劳防用品配备齐全。 9. 火炬系统投用,系统安全阀投用。

10. 各控制线,流量计先走跨线外甩一段时间后再走控制线和流量计。 11. 联锁效验完毕,所有仪表投用。 三、冷油运过程隔离

1. 关闭FI30201前阀门,关闭P301A/B出口阀,调节阀FV30201关闭,前后手阀及副线阀关闭。

2. 管线40-P-030103,40-P-050203上盲板盲死(蜡原料自装置外来,原料油至D502来)。

3. 管线25-P-030213上盲板盲死(重油去中间罐)。

4. LDV-030603调节阀组阀门全部关闭(D304水包调节)。 5. 管线25-P-031444,25-P-031219,25-P-031249上盲板盲死(E306混合,MS-102,钢带成型机)。 6. T302进出口管线法兰接口全部盲死。 四、冷油运流程

1. 罐区来供氢溶剂 FI301 D301 P301 D301,在管线上40-P-030108上引油经过管线25-P-030604部分到D304,另一部分去T301 P303 E305 D505部分分馏塔底油经过F302循环至T301。 2. 示意流程图 开工油(D502A—P502) FI301 D301 P301 低分D304后 E305 P303 3. 步骤:

①系统充压确认D301,D304安全阀投用正常,用氮气给D301充压至0.4MPa,可用PIC30201控制压力,阀后放火炬,用氮气给D304充压至0.4MPa。

②关闭P301A/B出口阀门,FV30201阀组阀门,隔离D304和污水系统。 ③氮气置换D301,D304要求氧含量﹤0.5%。

④罐区引开工油1.5t/h,向D301引油液位60%,启P301。 ⑤当塔T301底部液位80%时启P303。

⑥当D304液位60%关闭调节阀LV30602,D304进行油水分离。 ⑦循环建立后停,静置12小时,脱水。

T301

⑧加强对D304脱水。

⑨冷油运建立后系统检查,活动各控制线及置换各换热器副线,采样口放空脱水,各罐底,塔底,各放空低点脱水,联系仪表根据现场玻璃板,压力表校表。 5. 注意事项

① 注意切换各备用泵,初期每隔1小时切换一次泵,切换两次后,4小时切换一次。清泵入口过滤器。

② 检查各仪表控制线和机泵运转情况,检查管线阀门法兰处有无漏点,检查一次表,二次表是否准确。

③ 所有自动控制仪表,换热器,机泵管线均需要稍开走油或多次正线切换。

④ 注意各罐底,塔底以及管线放空处低点脱水,在各低点切水时,可接皮管放空至含油污水线,不要随意排放。 ⑤ 所有的设备,泵管线都要进行油循环。

⑥ 向T301引油建立液面前,特别要注意塔顶压控线灵活好用。 ⑦ 塔容器底部定期排凝。 五、热油运

1. 热油运的准备工作

①加氢部分冷油运正常,机泵运转正常,仪表正常。 ②维持冷油运的各设备压力。

③F302具备点火条件,燃料系统正常投用,火炬系统开通。 ④系统水冷器E304,E305无问题,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⑤检查加氢系统所有换热器的管壳程出入口阀门已全开,防止系统升温后换热器憋压。

⑥热油运过程中对高温部位的螺栓需进行热紧:

(1) 温度200—250℃,全面进行两次热紧。 (2) 温度300℃再全面进行一次热紧。 ⑦冷却水,系统循环水正常,可以投用。 ⑧ 消防蒸汽引到炉前,确认能够投用。 2. 注意事项:

①热油运期间加强检查,注意各设备管线有无漏点,机泵运转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②当热油经过冷换热器设备时,若冷侧无介质,可热流走旁路,要避免单程受热,遵循先冷流,后热流的原则。

③随着各塔容器的进料温度的增加,要注意控制塔容器的压力,以防憋压。

④定期切换备泵。

⑤热油运至少48小时,此间对所有热电偶,控制线,压力计显示等仪表进行反复测试,考验设备及仪表显示,控制系统是否达到要求,并及时整改。

⑥F302出口温度300℃(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调整出口温度)。 ⑦T301顶压力为正常操作压力(0.015MPa)。 六、热油运流程

D502 P502A/B FI301 D301 P301 E301 H2 D307 K302 放空控制3.0MPa D303 K301 F301

E305 P303 T301 D302 E301(壳程) R301

七,热油运步骤

1. 维持冷油运时各设备压力。 2. 各塔容器液位正常后,建立循环。 3. 根据情况启动冷却器。

4. 热油运过程中,对高温部位的螺栓进行热紧,升温速率控制在10℃/h,在150℃,200℃,250℃,300℃为恒温4小时: ① 加热炉出口温度200和250℃分别全面进行一次热紧。 ② 加热炉出口温度300℃全面再进行一次热紧。 5. 保持上述工艺条件等待反应系统进料正常。 八、工艺条件 D301 D304 T301 D305 循环量

40—60% 40—60% 40—60% 40—60% 1.5t/h D301压力 D304压力 T301压力 D305压力 操作压力 操作压力 操作压力 操作压力 操作压力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SYNFUEL08项目

气密及冷热油运方案

编制:

审核: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