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2021-04-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作者:董梅,赵玉闪,陈劲帆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5期

董梅,赵玉闪,陈劲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摘要:佛经翻译事业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思想政治还是民族风俗方面,影响都极为深远。以下将主要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音韵学、词汇、语法及文体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汉语词语;影响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5—0072—02

一、引言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前6至5世纪,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舍王位出家修正悟道后创立。公元1世纪左右(西汉末年)从古印度传到中国,据正史的记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大规模的宗教传播使翻译活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中国掀起了翻译活动的热潮,中国第一次翻译活动的高潮就此拉开了帷幕。佛经的大量翻译对中国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佛典翻译对汉语音韵学、汉语词汇、语法及文体的影响进行阐述。

二、佛教经典的翻译对中国音韵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佛经最初是用梵语和中亚语写成的,属于拼音文字。因为汉字本身不是拼音文字,一直存在读音难的问题,而梵文拼音化的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可以说佛经的翻译开阔了中国音韵学的视野,促进了汉语反切、四声、等韵学等的发现及广泛使用。

首先,佛典翻译促进了反切的广泛使用。所谓反切法最初也称为“反”或“翻”,后来叫“切”,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字注音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使用两个汉字来为一个汉字注音,前面的字称为反切上字,后面的为反切下字。反切始于汉末,由于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使汉语接触到了拼音的古梵语。翻译时对音译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因为反切可以分辨和规定字的正确读音,所以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这一方法到了魏晋开始盛行。隋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一部《切韵》书籍,唐末僧人根据唇舌齿鼻孔五个发音部位,制定了一套30个字母的汉语复印字母表,到了宋朝增补至36个,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汉语辅音体系。陆法言的《切韵》和孙缅的《唐韵》又建立起汉语的元音体系。《切韵》到宋代发展成为《广韵》。有了辅音和元音,于是我国原有的两个字合起来注音的“反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汉语中“四声”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四声中的平、上、入三声是模拟当时读佛经的三声而产生的,新产生的四声学说被沈约等人运用到“永明体”中。我国最早的韵书是按“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把平、上、去、入正式定名为四声。

最后,中国等韵学的发展也与佛经翻译密不可分。等韵学是中国古代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一门学科。等韵学中的门法,是古人为了使用等韵图而制定的规则和条例,是等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而门法的产生,可以说是由宋人张麟之开始,后代续有继作,至明代,有个叫真空的和尚,根据元代刘鉴制作的《门法玉钥匙》和《玄关歌诀》,进一步编成《直指玉钥匙门法》,在门法十三门的基础上增加到二十门,从而使等韵学门法臻于完备。

三、佛经翻译促进了大量新的汉语词汇的产生

从这些新的词汇的构成来看,大概有五种情况:

(一)汉词佛意:即用汉语中本来就有的词汇来表示佛教的教义和理念,从而赋予这些汉语词汇以新的涵义。

例如:“意识”在汉语中的基本解释有:(1)人脑的特殊机能和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2)觉察;感觉。而在佛教理念中,意识是一个复合词,为佛教的法相名词,是六识之一。

(二)意译词汇:即根据一种语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在佛经翻译中就有大量梵语词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失去它们原有的语言形式,完全采用汉语的构词方法,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汉语词汇,表达新的意思。这类词汇在佛经中很多,其中有一部分词汇产生了引申意义,成了汉语中的惯用语。如:(1)“法宝”,“法”是佛、法、僧三宝之一,三宝中的“法”就是法宝。“法”是指引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现在这一词汇泛指比喻有特效的武器、方法或经验;(2)“世界”在佛教中指宇宙;现在泛指①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②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国家;③一定的范围、领域。

(三)梵汉合璧词

梵汉合璧词即一个词由两部分构成: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它具有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这类词汇是构词最多的一种方式,梵汉合成词有以下三种情况:(1)音译加汉语语素构成双音词,如佛经、佛门、佛法等,佛是音译词,本意是觉者,知者,而这些词后后面的字都是汉语词汇。(2)汉语词素加音译合成词:如:卧佛,“卧”是一个汉语词汇,“卧佛”来源于:据说释迦牟尼佛祖临终时,右胁而卧,向弟子们嘱托后事,而后安然离世。因此,留下了很多卧佛像。

梵汉合璧词是佛经翻译的必然产物,带有很深的宗教色彩。虽然这类词汇很多,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

(四)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

因为梵汉两种语言差别很大,所以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固有的汉语词汇不能完全满足翻译的需求,这样新造汉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1)我们常见的“魔”就是这样产生的。在译经早期,这个字不是现在的这种写法,“魔”是“摩罗”的节译,译经师把这个字译作“磨”,“自梁武帝来谓魔能烦人,(石)字宜从鬼。”就这样,汉语词汇中就多了一个“魔”字。

(2)“塔”本指佛教中特有的建筑物,是放佛骨(舍利)的地方。现在泛指各种较高的塔形建筑物。

(五)源于佛典的成语和俗语

汉语这种语言历史悠久,在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其简洁精辟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汉语成语大多都是四个字组成。据初步统计,汉语成语中有数百个成语都与佛教有关。成语佛源,举不胜举。其中,有些成语直接取佛经中的教义、理念,

例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等。还有些成语乍眼一看似乎与佛经无关,实际上却也来源于佛典,例如:不二法门,佛意为直接入道,不可宣传的法。现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不可思议,佛教指言说思维所不能及的境界,后用来指事物的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此外,俗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其中有许多词汇也受到了佛经翻译的影响,例如:(1)“无事不登三宝殿”源于佛教,“三宝”指佛、法、僧,三宝殿泛指佛殿。意思是如果有事祈求佛,则佛殿大张法会,无事时佛殿静穆,如忽登佛殿则存不敬之心,现在比喻没有事情相求不登门拜访;(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来比喻人对工作消极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与佛典有关的俗语。由此可见,佛典翻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是积极的,它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汉语无论是在发音、词汇方面,还是在句子结构、日常用法等方面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不能忽略佛经翻译在汉语的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世界宗教文化.2000.

[2]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

[3]杨晓茹.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贡献和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

[4]刘娜.浅谈佛经翻译对汉语语言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