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2020-07-0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716147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161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0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210209162.7(22)申请日 2012.06.25

(71)申请人福建天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莲庄路28号(72)发明人邓志明 邓志平 邓志清 秦怀国(51)Int.Cl.

A61K 33/00(2006.01)A61K 9/08(2006.01)A61P 7/08(2006.01)A61K 31/198(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碳酸氢钠注射液包括:碳酸氢钠46.0~53.5g、依地酸钙钠0.98~0.11g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ml。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未见碳酸氢钠注射液相关的专利保护问题。

CN 102716147 ACN 102716147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包括:碳酸氢钠46.0~53.5g、依地酸钙钠0.98~0.11g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总配制量1000ml的25%~35%的注射用水于浓配罐中,将注射用水冷却至30℃~40℃,投入46.0~53.5g的碳酸氢钠、0.98~0.11g的依地酸钙钠,制成浓溶液,搅拌使溶解,加入事先湿润的0.01%-0.5%(g/v)活性炭,开启搅拌机,搅拌10~20min,粗滤,将药液打至稀配罐。于稀配罐内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开启搅拌机和回流泵,搅拌回流10~20min,往药液里不停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取样检测,使pH值至7.9-8.1,过滤,灌封,轧盖,灭菌,灯检,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配制先浓配后稀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碳酸氢钠溶液时需加入一定比例的依地酸钙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检测于稀配开泵回流10~20min后取样检测含量、pH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H值符合要求后,以0.22微米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瓶为250ml,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规格为250ml:12.5g。

2

CN 102716147 A

说 明 书

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治疗代谢性酸中毒,能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

从而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注射液能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碳酸氢钠注射液能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因而胃内pH迅速升高缓解高胃酸引起的症状,碳酸氢钠注射液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依据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化学药注册分类为注册6类,即已有国家标准的制剂。本品是仿制品种,经专利检索,未见相关的专利保护。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临床上可使用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包括:碳酸氢钠46.0~53.5g、依地酸钙钠0.98~0.11g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ml。[000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碳酸氢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总配制量1000ml的25%~35%的注射用水于浓配罐中,将注射用水冷却至30℃~40℃,投入46.0~53.5g的碳酸氢钠、0.98~0.11g的依地酸钙钠,制成浓溶液,搅拌使溶解,加入事先湿润的0.02%(g/v)活性炭,开启搅拌机,搅拌10~20min,粗滤,将药液打至稀配罐。于稀配罐内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开启搅拌机和回流泵,搅拌回流10~20min,往药液里不停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取样检测,使pH值至7.9-8.1,过滤,灌封,轧盖,灭菌灯检,包装,入库。

[0006] 优选地,所述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配制先浓配后稀配。[0007] 优选地,配制碳酸氢钠溶液时需加入一定比例的依地酸钙钠。[0008] 优选地,所述取样检测于稀配开泵回流10~20min后取样检测含量、pH值。[0009] 优选地,pH值符合要求后,以0.22微米的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明。[0010] 优选地,所述玻璃瓶为250ml,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规格为250ml:12.5g。[0011]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临床上没有可使用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2]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

CN 102716147 A[0014]

说 明 书

2/4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作进一

步的描述。

[0015]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处方如下:[0016] 碳酸氢钠 46.0~53.5g[0017] 依地酸钙钠 0.98~0.11g[0018]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0019]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规格为:250ml:12.5g。[0020] 碳酸氢钠在水中易溶解。而本实施例中的处方经试验,碳酸氢钠:46.0~53.5g、依地酸钙钠:0.98~0.11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溶解状况良好。经灭菌后和存放半年以上,仍无色澄明。[0021] 辅料的用量

[0022] 由于碳酸氢钠原料中含有少量Ca2+、Mg2+及其它金属离子,药液久置易产生沉淀,因此在配制药液时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依地酸钙钠络合Ca2+、Mg2+及其它金属离子,我们确定以下三个处方进行筛选:[0023] 表1处方组分表

[0024]

处方1

碳酸氢钠原料 依地酸钙钠 注射用水

[0025]

处方2

处方3

50.0~53.5g 46.0~53.5g 48.0~53.5g /

加至1000ml

0.98~0.11g 0.19~0.22g 加至1000ml

加至1000ml

按以上处方分别制备小样,经110~120℃(流通蒸汽25~35分钟灭菌,考察样

品的可见异物、pH值、含量等项的变化。试验数据见下表。[0026] 表2三处方灭菌后试验数据表

[0027]

试验结果:处方1灭菌后,其可见异物不符合规定、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处方

2、处方3灭菌后,其可见异物均符合规定、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尽量少加辅料的原则,我们确定处方2作为本制剂的最终处方。[0029] 渗透压的测定

[0028]

4

CN 102716147 A[0030]

说 明 书

3/4页

称取碳酸氢钠46.0~53.5g,加注射用水至1000ml,pH值调至7.9-8.1,搅拌使溶

后,从中取约1ml置渗透压测定专用试管中,然后在SMC冰点渗透压计上按照说明书上所规定的操作规程测定其渗透压,测定结果是1002m0smol,与已上市样品的渗透压相当。我们选择浓度为4.5%~5.5%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本品的最佳浓度。[0031] 药用炭的用量

[0032] 注射剂药用炭的用量一般为0.01%-0.5%(药剂学 第四版 毕殿洲 主编259),有关药用炭的用量试验结果见表3:

[0033]

药用炭用量(g/v) 0 0.02% 0.05%

[0034]

可见异物 不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含量(%) 99.37 99.16 98.91

综上表所述,活性炭用量对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可见异物有影响,本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少加辅料的原则,我们选择药用炭的用量为0.01%~0.05%。灭菌温度和时间的研究

[0035] 按处方量配制一定数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小样,灌封。我们将制好的药液分成二等份,其中一份经110~120℃、25~35分钟于水浴式灭菌柜中灭菌,另一份经115~125℃、10~20分钟于水浴式灭菌柜中灭菌。分别检测灭菌前后的可见异物、pH值、含量,结果见下表4:

[0036] 表4小样灭菌前后试验结果

[0037]

结论:本品经110~120℃、25~35分钟及115~125℃、10~20分钟灭菌,性

状、pH值、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符合规定。但是过度灭菌法爆瓶太多,可能与药液遇高温产生过量气体有关。因此,本品采用110~120℃、25~35分钟灭菌方案可行。

[0038] [0039]

本实施例的原辅料来源及其质量标准:碳酸氢钠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

5

CN 102716147 A

说 明 书

4/4页

依地酸钙钠质量标准符合YBH09652009。

[0040]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药代动力学参数:碳酸氢钠注射液经静脉滴注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中碳酸氢钠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排出。部分碳酸氢根离子与尿液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可弥散进入肾小管细胞,与胞内水结合,生成碳酸,解离后的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进入血循环。血中碳酸氢根离子与血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进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前者经肺呼出。[004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6

CN 102716147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