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l0月 第36卷第5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an Unive ̄ity(Social Science) 0ct.2014 Vol_36 No.5 政治的文化与文化的政治 ——也论左联领导人-9鲁迅的分歧 张景兰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左联领导人与鲁迅的分歧既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但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逻辑,即“政治的文化”和“文 化的政治”的分野与矛盾。“政治的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工具的政党政治行动,强调政治实践和文学艺术的直接政治效应, 轻视文艺创作及其规律;强调成员对集体的服从,排斥个人意志和主体精神;在行动上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策略。而 “文化的政治”则是以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感和独立意志为前提的文学艺术活动,遵循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生活经验,以自成一体 的文学世界来传达一种广义的政治立场和倾向,在理论上坚持批判性、在实践中坚持独立性和主体性。 关键词:鲁迅;左联;政治;文化;分歧 中图分类号:I206.6 收稿日期:2014—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4)05—0083—06 作者简介:张景兰(1965一),女,安徽和县人,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关于左联与鲁迅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联领导人有怎样的分歧,但二者依然拥有共同的基 的研究中,总体上强调党对左联的领导和对鲁迅的影 础,即对当局统治的批判性态度和以文学进行社会政 响,乃至强调鲁迅对党的指示、政策、方针的自觉响 治斗争的观念。 应,冯雪峰的回忆性文章《党给鲁迅以力量》可谓这 然而,这样说也并非弥合二者之间的严重分歧。 个方面的代表作;而90年代以后,特别是本世纪以来 事实上,以“目的在大众”为共同政治基础联合起来 的研究大多把关注点放在鲁迅与后期左联领导人的 的左联和左翼文学运动,其内部思想观念和主体精神 矛盾乃至最后的分裂,把鲁迅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 的差异分歧又是贯穿始终的。如同雷蒙・阿隆在分 乃至自由主义者,由3O年代有极左倾向的政治和思 析现代西方社会各种政治力量时所说:“在自命为左 想潮流中分离出来,认为“与其说鲁迅加入了左联, 派的不同群体之间,从未有过深刻的统一性。” 还不如说鲁迅一开始就只是站在左联边上。”_1 前者 1930年代的左联和左翼文学运动的内部构成也是如 显然是1949年以后的革命意识形态运行的结果,而 此。本文认为,以周扬为代表的后期左联领导人和鲁 后者把鲁迅从左联中剥离出来,将鲁迅作为与左联对 迅及其影响下的一批左翼文学知识分子的分歧既是 立的另一极,则也是一种相反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产 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同时又 物。正是包括鲁迅和后期左联领导人在内的1930年 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脉络,即“政治的文化”和“文化 代左翼文化人,构成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推动 的政治”的逻辑分野。 了与这个组织密切相关的影响广泛的左翼文学思潮。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鲁迅的左联,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 左翼文化运动作为背景的鲁迅,鲁迅始终自认“我是 ‘左翼作家联盟’中之一人”_2 J。不管鲁迅与后期左 一众所周知,左联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身份和功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重要组织,二是革命和倾 83 向革命的作家团体。首先,左联是以中共党员知识分 播,1930年代是国际、国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的 子为主体的政党性质的组织,是政党组织的文化分 大时代,“唯物史观是这时中国大学的社会学课程中 支。上世纪2O年代后期到3O年代,国民党在清洗和 最重要的三大潮流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简 镇压了曾经的盟党、建立起一党专制的稳固政权后, 单地被视为社会学的著作而出版,宣扬结构性的大变 中共成为反政府的地下政治军事力量。其中一些原 革的必要性,以之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 本是五四新文化弄潮儿、被20年代中后期政治军事 “结柯I生的大变革”即“革命”成为许多政治和知识精 斗争的旋流冲卷到边缘的党员知识分子如郭沫若、成 英为中国未来开出的处方,左翼文学社团也就作为一 仿吾、瞿秋白、茅盾等,在革命低潮中回到都市,回到 种正义、革命的力量化身,具有强大的政治文化吸引 文学领域,成为30年代左联的发起人和领导者。所 力和社会道德感召力。因此,有着浓厚的名士气但不 以,作为在共产党高层领导人指示下联合相关力量成 乏社会正义感的郁达夫,经鲁迅相邀同意作为左联的 立的左联,其主要成员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作为党派 发起人;与左联发生论战的“自由人”胡秋原在论争 中的文化人,他们有着明确的政治信仰和组织意识, 中也表达了对左翼文学运动(普罗文学运动)的同情 同样把这种政治身份和组织观念贯彻到左联的实际 与理解;“第三种人”戴望舒和杜衡在左联成立初期 运行中。左联成立大会上首先明确提出的是行动总 也是参与和支持的,关于这一点,施蛰存后来回忆到: 纲领,实际上是政治目标:“我们文学运动的目的在 雪峰曾希望我们恢复党的关系,但我们自从 求新兴阶级的解放”,“我们的艺术不能不呈现给‘胜 四・一二事变以后,知道革命不是浪漫主义的行 利不然就死’的血腥的斗争”_4』1阳。显然,这一目标 动。我们三人都是独子,多少还有些封建主义的 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社团,而首先是一个政治性 家庭顾虑。再说,在文艺活动方面,也还想保留 团体。为此,党要求左联成员成为政治行动的实践主 一些自由主义,不愿受被动的政治约束。雪峰很 体,要求他们如一般地下党员一样,从事危险的直接 了解我们的思想情况,他把我们看作政治上的同 的政治行动,如示威游行、飞行集会、张贴标语、散发 路人,私交上的朋友。1930年3月2日,左联在 传单等。1930年4月29日召开的左联大会提出: 中华艺术大学开成立大会,前一天,雪峰特地来 “革命的文学家在这个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夜,应该毫 通知我们,邀我们去参加。那时我恰巧回松江 不迟疑地加入这艰苦的行动中去,即使把文学家的工 了,没有知道,所以第二天只有望舒和杜衡去参 作地位抛去,也是不足惜的。”_4 5月29日召开的 加。 大会要求全体盟员一致参加“五卅”示威纪念,中华 戴望舒和杜衡出席左联成立大会,虽然是因为朋 艺术大学护校委员会准备在“五卅”自行启封被当局 友冯雪峰的邀请,但在那个与共产党发生瓜葛就有可 查封的中华艺术大学,要求左联全体成员一致参加行 能带来杀身之祸的年代,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情 动。 感和政治上的亲左。所以左联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 同时,作为联合战线的群众性文学团体,左联的 与杜衡、施蛰存、戴望舒等保持着密切的人际和文字 基础又是基于文学身份的更加广泛的社会道德立场。 交往,包括左联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文章许多也是 在统治者通过血腥暴力手段获得政权的1930年代, 双方交换阅读后发表的。应该说,2O年代末30年代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普遍对当权者感到幻灭、不满。 初“第三种人”的文学活动也有着较为浓厚的左翼色 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 彩,变化只是发生在1934年以后①。而这些广泛的 年上半年因政治原因而被当局杀害者达31万人,其 支持与参与显然不是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而是基于 中共产党员2.6万人。这种血腥的现实激起了知识  ̄tt:N性的现实态度和利用文学进行社会参与的观念 分子的普遍不满,连同情蒋介石“清党”的胡适也对 认同。 其大规模屠杀表示谴责 J。政治上的“左”几乎变成 社会正义的代名词。再加上左联以“五四”以来最具 文学影响力和道义感召力的鲁迅作为旗帜,因而吸引 然而,负载着政治和文学双重身份和功能的左联 了当时许多对现实不满、又怀揣文学之梦的青年。再 注定是要在对外的集团型作战与内部的分歧矛盾中 者,2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广泛传 曲折前行,政治行动和文学创作、战士和作家、政治逻 ①关于这一话题,请参照拙文《隐含话语、政治策略与伦理立场的夹缠——再论左联、鲁迅与“第三种人”的论争》,《文史 哲}2009年第2期。 84 辑和文化伦理之间构成了丰富多重的左翼景观,也产 党员,主要的是把“左联”当作了直接政治斗争 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分裂。 的一般群众的革命团体,而差不多忽视了它的应 在左联成立后两个月左右召开的全体大会上,组 该特别发挥的特殊作用的战斗性能与作用—— 织者在政治报告中称: 文学斗争与思想斗争,并经过文学斗争与思想斗 争去完成政治斗争的任务。其次,我们简直把 3.中国的工农革命势力,一天膨胀一天;任 “左联”当作“半政党”的团体。 何统治阶级已都显出手忙脚乱的情势;所以事实 作为“半政党”的左联,它聚集了一批有着政治 上只能放弃乡村,把持城市。近来农村土地革命 信仰和革命热情的青年,他们注重狂热的街头政治行 的迅速蔓延,和城市工人斗争的惨遭高压,都可 动而轻视文学创作本身。1930年8月4日左联执行 以说明革命高潮的快要到来。 委员会通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 4.革命的文学家在这个革命高潮到来的前 的任务》更是强调:“‘左联’的组织原则不是作家的 夜,应该不迟疑地加入这艰苦的行动中去,即使 同业组合组织,同时还有它一定的斗争纲领”,要求 把文学家的工作地位抛去,也是毫不足惜的。 作家去除个人主义,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因此,左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联领导人也特别批评“作品万能观念”,称之为“作品 在这些满怀政治热情、真诚而狂热的左联青年革 主义”[ Jl54。 命者那里,直接的政治行动(如组织苏联观光团、参 与此相对照的是,左联时期的鲁迅一如既往地注 加苏维埃代表大会、组织参加“五一”游行等)远比文 重文学创作,更加热心地帮助和扶持文学青年的创作 学活动、文学创作有吸引力,在那个虽然有着坐牢杀 和翻译,形成一股以文学为载体的、政治影响力强劲 头的危险、又充满新鲜刺激的“革命”氛围中 J,左联 的左翼文化力量。 在思想进步的青年包括文学青年那里,其政治组织性 在30年代受到鲁迅关怀和帮助的许多进步文学 和政治号召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超过了文学的吸引 青年中,萧红、萧军最具典型性。鲁迅多次为这两位 力。从政党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左联领导人反复强 来自东北沦陷区的青年的作品看稿、校对、出版、写 调对成员的组织、行动、纪律等的统一要求④。1931 序、推荐作品。但从1934年鲁迅的信件来看,他很少 年11月左联执行委员会的决议中强调:“中国左翼 同他们谈及左联内部的状况,而是引导他们多观察上 作家联盟,无疑地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干 海,多去走走,并没有要他们参与左联的有关活动。 部,是有一定而且一致的政治观点的行动斗争的团 在1935年9月12日给胡风的信中,鲁迅更是直接劝 体;而不是作家的自由组合。……在左联内,不许有 萧军不要加入左联:“三郎的事情,我几乎可以无须 不执行决议的行动,不许有小集团意识或倾向的存 思索说出我的意见来,是:现在不必进去。最初的事, 在,不许有超组织或怠工的行动。”I4] (着重号为引 说起来话长,不论它;就是近几年,我觉得还是在外围 者加)对“行动斗争”和三个“不许”的强调,实际上是 的人们里,出几个新作家,有一些新鲜的成绩。”_l 把严密的党组织管理乃至军队化管理的模式运用到 “三郎的事情”是指徐懋庸要萧军参加左联的事,那 原本最具个人主义(在此是中性的含义,非自私自利 是徐约萧谈话时以左联负责人的名义提出的。鲁迅 的个人主义)色彩的知识人群身上,运用到本应是自 的这段话虽然有着由来已久的思想与情绪原因,但一 由意志结合的群众性社团上。这一要求使得有着注 个清楚的事实是,他对于左联的不满之一就是左联领 重创作而不愿受太多行动束缚的郁达夫、蒋光慈等先 导人不重视文学创作和翻译,缺少创作上的成绩。与 后被排挤出去②,也使思想上亲左、但并未成为共产 此同时,鲁迅热心地把萧红介绍给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主义信仰者和追随者的戴望舒、杜衡等逐渐疏离,除 女士、日本鹿地亘等,尽可能地把她的作品介绍到国 鲁迅拥有不参加政治活动的特权外,连左联最有分量 外去扩大影响。在左联解散之后,鲁迅还在给友人的 的作家茅盾也不能例外,后者显然一直对之持消极态 信中多次提到类似的话题,如:“我在这里,有些英雄 度。对此,冯雪峰后来有过反思性的回顾: 责我不做事,而我实日日译作不息,几乎无生人之乐 那时候在上海的党中央和我们这些年轻的 ……我们×××里,我觉得实做的少,监督的太多,个 ①需要说明的是,左联前后期的情形有所不同,对于左联成员飞行集会的要求主要发生在左联前期,左联青年作家的激进 主要是受李立三左倾政治路线的影响。 ②蒋光慈是被开除出党,但左联没动作;郁达夫是因不参加飞行集会等而被开除。 85 个想做‘工头’,所以苦工就更加吃苦。现此翼已经 的政治目的和效果为中心,是由政治而文化的思维逻 解散,别组什么协会之类,我是决不进去了。但一向 辑,可称之为是“政治的文化”。而鲁迅则着眼于文 做下来的事,自然还是要做的。”_l (着重号为引者所 学创作的主体性和独特性,遵循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 加)也许,左联领导人看到鲁迅称他们“实做的少”会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文学传达思想情感包括政治内 感到委屈。此时,他们为了适应政治形势的新需求忙 容,可称之为“文化的政治”。“政治的文化”是以文 于解散左联、成立新的文学组织中国文艺家协会、投 学艺术为工具的政党政治行动,强调政治实践和文学 入抗日文艺统一战线工作等等,实在也“做”了不少, 艺术的直接政治效应,轻视文艺创作及其规律;强调 但正如他们视鲁迅等的文学创作、翻译、推介等工作 成员对集体的服从,排斥个人意志和主体精神;在行 为“不做事”,鲁迅则视他们的活动为“实做的少”,二 动上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改变策略。而“文 者的立足点和价值标准的巨大差异不言而喻。 化的政治”则是以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感和独立意志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此前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一 为前提的文学艺术活动,遵循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生活 系列不协调、不一致的主张,如左联执行委员会1931 经验,以自成一体的文学世界来传达一种广义的政治 年11月15日发布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 立场和倾向,在理论上坚持批判性、在实践中坚持独 任务》,要求其成员在创作题材上必须“完成目前新 立性和主体性。二者的不同集中体现在政治和文学 任务”:作家必须抓取反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地主资 谁是第一性的分殊上,相应地,还衍生出政党组织要 本家政权以及军阀混战的题材,必须抓取苏维埃运 求的统一性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性,政治的变通 动、土地革命、红军和工农群众的英勇战斗的题材等 性、策略性和道德情感、文化观念的一贯性,在政治组 等 』1引;此后不久(1931年12月25日),鲁迅回复左 织中获取权力和平等独立的现代伦理诉求等的分殊 翼文学青年向之请教创作的公开信却是:“现在能写 与矛盾。 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 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1 很明显,鲁迅 的着眼点是尊重创作主体的生活积累(其实是尊重 由于3O年代中共所处的被压迫、被围剿的特定 创作规律),左联领导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直接配合 政治环境和其所持的革命意识形态,左联领导人在 当下政治斗争的需要,二者的不同诉求显而易见。 “政治的文化”战线和逻辑支配下,天然地秉持非此 在鲁迅的视野里,左翼是一条文化战线,是知识 即彼、敌我分明的二元对立逻辑(革命逻辑),在左联 分子以文学作品、文学活动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和 的各项政治和文学活动中,包括对待鲁迅等作家,常 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力量。因此,他十分看重左 常表现出非革命即不革命、不革命即反革命的绝对主 翼青年作家在创作上的努力,不仅自己坚持不懈地创 义逻辑。不管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 作大量的批判性、战斗性的杂文作品,翻译介绍外国 太阳二社对鲁迅的炮轰,还是左联成立后对胡秋原、 “立意在反抗,旨归在行动”的文学作品,而且给青年 苏汶的论战,乃至后期左联内部成员对鲁迅的明枪暗 作家们以真诚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为一个个左翼新 箭,都是把敌我对立的政治思维运用到文学领域,以 人的作品修改、校对、写序、出丛书、推荐发表等等。 对方的政治立场为思考与立论的焦点,而不是尊重和 在“京派”理论家标举艺术的静穆、圆熟而对一些左 倾听不同的声音可能具有的合理性和真理性;特别是 翼文学作品不屑的情形下,他鲜明地提倡文学作品的 后期,以周扬为实际领导的左联以自上而下的政治组 现实性和战斗性,如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 织的指令、意志和策略为圭臬,对持不同思想观点的 中评价殷夫的诗:“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 同道也表现出压制和压迫,在集体组织(党)的表层 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 话语下携带着个人权力和意志。而以鲁迅为核心的 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 左翼文学知识分子,一方面坚守知识分子的精神独立 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 性,另一方面在强权政治环境中践行的是以文学作品 别一世界。”_l J4 在《叶紫作(丰收)序》中对叶紫小 的思想情感力量和理论文章的逻辑思辨力量来影响 说的评价:“作者已经尽了当前的任务,也是对于压 世道人心乃至社会政治,反映底层民众的苦难、挣扎, 迫者的答复:文学是战斗的!”l1 l2M同时,鲁迅也看到 批判统治者的丑恶、反动,呼唤被压迫的新兴政治力 和鼓励青年作家在艺术上的可喜努力,如称赞柔石 量,但一切均出自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真实经验和独立 《二月》的“工妙”、萧红《生死场》的“力透纸背”等。 86 的思想判断,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政治策略而 左联领导人从政党政治的具体目标出发,以具体 暂时放弃思想理论斗争,更不会以政治组织的意志 (或名义)指称不同观点者为敌人,始终秉持独立、批 左联领导者,作为其政治信仰最高体现和依托的党 判和自省的知识分子伦理品性。集中体现这一分野 (组织)是至高无上、不容怀疑的,而个体因为与这一 的是辱骂胡秋原事件、与“第三种人”的论争、“花边 信仰的人格化(抽象的党)保持一致、融为一体,也获 文学”事件等。 取了这一权威性和正当性。一方面,“听将令”是成 鲁迅30年代的著名文章《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 员必须遵守的铁律,另一方面,对于一切不服从组织 斗》是由冯雪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属的文委书 及具体执行者的行为和个人则给以政治污名化和人 记)和鲁迅商量后由鲁迅写成发表的,是对中共党员 身攻击,以政治的压迫性代替真理的权威性。而在鲁 邱九如辱骂胡秋原的诗作的批评,其问的细微差别也 迅所体现的“文化的政治”逻辑中,革命既是对缺乏 许不太为人注意:冯雪峰认为“这是完全违背党的策 正当性的政治当局的反抗,也是对思想文化领域包括 略的”,而鲁迅看后认为是流氓作风,须自我纠正。 革命者自身的精神变革,而文化主体、革命主体也须 前者是出于党的政治策略和政治效果的考虑,是在受 在平等的前提下接受现代科学、民主思想的检验。在 当权者压迫的环境下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而后 这一文化逻辑下,鲁迅严厉批判某些左联领导人革命 者则是基于知识分子的伦理品格的自省,要求左翼文 大旗下的“小”:“轻易诬陷别人为‘内奸’,为‘反革 坛注重论争的品格,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表明 命’,为‘托派’,以至为‘汉奸’者,大半不是正路人;“即便是对‘敌人’,‘辱骂和恐吓’也是无意义 因为他们巧妙地格杀革命的民族的力量,不顾革命的 的”_l 。虽然同样反感辱骂恐吓的文字,但出发点又 大众的利益,只顾借革命以营私。”¨ “首先应该扫 有不同,一是政党政治一翼的策略视角,另一则是作 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 为文化主体的知识分子伦理视角。视角不同,然而态 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 度一致。在接下来的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中,情形 者。”l1 】5 。以革命的名义而行的权力压迫与知识分子 则有所不同。初期冯雪峰、瞿秋白、周扬等都表现出 主体独立的反压迫之间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极左”政治思维下的视不同文学论调者为敌,后来 当然,所谓“政治的文化”和“文化的政治”两种 在党的高层领导人张闻天的纠左文章《文艺战线上 逻辑并非是截然对立的,二者在初期的联合作战中是 的关门主义》发表后,冯、瞿等停止与对方的论争转 较为融洽而且极具力量的。但在左翼政治越来越成 而表示愿意和对方联合起来,显示出争取“同路人” 为新的权威力量的左联后期,那种以政治逻辑操持文 的政治策略的明智与灵活。鲁迅对“第三种人”的态 学艺术领域的做法具有了越来越强大的裹挟力。在 度则又不同。论争初期他久未加入,保持静观其变的 “两个口号”论争过程中,徐懋庸作为左联后期与鲁 在1936年5月2日写给鲁迅的信里,批 态度,到了冯雪峰等停止论战后,鲁迅却持续关注, 迅的联系人,“穷追不舍”。鲁迅后来的独立批判是基于知识分子 评鲁迅不明白政治形势:“但我的办事也有一个态 的社会伦理,即在那个充满血腥屠杀和文化围剿的政 度,就是总求和政治的意义相配合。”这就是徐懋庸 治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如何面对专制强权,如何对待 支持周扬而批评鲁迅的原因:“我只有一个想法,关 广大的被压迫者包括被压迫的党派。某种程度上,鲁 于路线政策问题,总是共产党员比较明白。鲁迅不是 迅后来是把“第三种人”视为敌人的,但仅仅是伦理 党员,而周扬却是的。因此,我要跟党走,总得基本上 在党组织和独立思想者之 之敌,而非政治之敌。而发生于1934年夏的左联年 相信周扬他们所说的。”l1轻党员作家廖沫沙指称鲁迅“买办意识”的“花边文 间,徐懋庸选择了前者,而这种选择绝不仅仅是个别 学”事件,反映了鲁迅的知识分子启蒙思维、民族自 现象。也正因为政党政治主宰下的左联领导者讲求 省的一贯性和廖的政治正确(爱国主义)下的肤浅思 策略、变通,而鲁迅等左翼文学知识分子坚持精神的 所以当周扬等为了配合形势、组成 想与排他逻辑①。其间贯穿的仍是“政治的文化”与 独立性和一贯性,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而解散左联时毫不犹豫,但鲁迅 “文化的政治”两种逻辑的差异与矛盾。 左联后期,实际领导者与鲁迅的矛盾还来自更加 却对左联的解散非常痛心,并希望在“民族革命战争 深层的精神主体的差异,即革命政治逻辑下的统一意 的大众文学”这一口号中保留左联的文学性质,这不 志(具体表现为权力控制)与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文 只是对一个曾经为之努力、倾注感情的组织的留恋, 化人格的不可调和。在“政治的文化”战线上,对于 更是对“大众”这一左翼政治文化立场的坚守。鲁迅 ①关于这一事件的具体梳理与论析,参见张宁:《“花边文学”事件与两种民族主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87 拒绝支持“国防文学”口号,不仅在于他对幕后策划 参考文献:者周扬等“奴隶总管”争口号、争正统的不满,还在于 [1]曹清华.“左联”成立与左翼身份建构——一个历史事件 一群所谓“革命作家”竞把左翼文化的当然属性(大 的解剖[J].文艺理论研究,2005(3). 众)轻易一笔抹杀。所以,随着左联领导人的解散左 联、另立新的文学组织,鲁迅与他们的分道扬镳也就 在所难免。 [2]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13. [3]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4. 已故日本著名鲁迅研究者丸山升曾指出:“将左 联视为由政治考虑产生的无成果的策略而加以否定 [4]马良春,张大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的思想方法,我是无法同意的。我认为是一种超越了 [5]张宁.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M].上海: 他们(指创造社、太阳社作家——引者)所具有的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3. 论框架、从鲁迅身上感受到的东西,打动了他 [6]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1. 们。” 同时,那些“带着失误和不成熟的‘年青’ 里,肯定有什么打动了鲁迅的心。”[1512o2丸山先生的 [7]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J].新文学史料,看法很有见地。其实,冯雪峰在回忆录中也曾清楚地 [8]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M].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 指出:“说到鲁迅先生和‘左联’的关系,我以为这是 明白的历史事实:‘左联’和鲁迅先生是相互发挥 的。”¨ 毋庸置疑,左联正是有了鲁迅的文学影响力 辑部,1980:23. 1982:163. 1983(2). [9]丁玲.左联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和思想人格感召力,才形成了30年代其他文学团体 [10]冯雪峰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难以匹敌的政治文化力量。在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 [11]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79. 合作与矛盾中,鲁迅也不只是一个永远站在高处的清 2]鲁迅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醒深沉的思想家,而更是在与时代、政治环境包括 [168. 1930年代带有明显问题的左翼政治、左联领导者之 间的互动关系中,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状况中自我 选择、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不过,这种自我选择和 自我更新始终是以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性和创作主 [13]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62. [14]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o5:286. 体性为前提的。“政治的文化”和“文化的政治”两股 激流相汇合又相荡激、抵牾的景观,只存在于特定的 [16]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政治与文化生态——1930年代泥沙俱下、众声混响 1982:99. 的河床里。当历史走向主旋律进行曲的独奏时,独立 思想者的声音都将渐行渐逝了…… [责任编辑王俊虎]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