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
1、当劳动(L)的总量下降时,(D )。
A.AP是递减的;B.AP为零;C.MP为零;D.MP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为正但递减时,MP是(D )。 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7、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
A.平均成本;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D.总成本。 8、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 A.可变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
9、当APL为正但递减时,MPL是( D ) A.递减 B. 负的 C.零
D.上述任何一种
10、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A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二、名词解释
11、机会成本
答: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2、等产量曲线
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4、价格歧视
答: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15、等成本线
答:表示用既定的成本可以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所表示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其成本都是相等的。
三、计算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16、已知生产函数Q=min(L,K/2),劳动力价格为3,资本的价格为1,在短时期里,资本投入固定为200单元。求该生产过程中的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答:在短期,如果产量不超过100,那么,那么最优劳动投入为L=Q,于是,成本函数为C(Q)=200+3Q;如果产量大于100,在短期里便无法完成,或者说,成本为无穷大。总括起来,短期成本函数为 C(Q)= 200+3Q,Q≤100; ∞,Q>100.
在长期中,最优投入组合为L=K/2=Q,所以,长期成本函数为C(Q)=3×Q+1×2Q=5Q。
17、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2-0.32K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函数和边际产量(MP)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证明当AP达到极大时AP=MP=2。
18、假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8L 0.5 K 0.5 ,劳动力L的价格为90元,资金K的价格为160元,问:
(1)如果企业希望生产1920个单位的产品,他应投入L和K各多少才能使成本最低?此时的成本是多少?
(1)MPMPLd(8L0.50.5K0.50.5)dLK)dKMPPL4L0.54L0.50.5K0.5Kd(8L4LK0.5PL90,PK160最优组合条件:即4L0.5LMPPKK K0.590K0.5160K0.5得16K9L又知1920=8L0.5两式联立求解,得K180,L320成本C9032016018057600(元)
(2)如果企业打算在L和K上总共投入72000元,那么他应在L和K上各投入多少才能使产量最大?最大产量是多少?
(2)解方程组160K9L90L160K72000得L400,K225代入Q=8L0.5
K0.5=240019、已知某企业的成本函数式为TC(Q)=0.04Q³–0.8Q² +10Q+5,请写出TVC、AFC和MC的表达式。
解:TVC= 0.04Q³–0.8Q² +10Q AFC=5/Q MC=dTC/dQ=0.12 Q² -1.6Q+10
20、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设PL=2,PK=1,试求:
(1) 产量Q=80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K与C的数值; (2) 总成本C=3000时厂商实现最大产量的L、K与Q的数值。
四、
答题与论述题
21、为什么说生产要素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替代?举例说明? 22、试论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含义
答: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模不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内部结构因规模扩大而更趋复杂,这种复杂性会消耗内部资源,而此耗损使规模扩大本应带来的好处相互消减,因此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23、为什么说利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试比较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异同。
答:利润分为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质与工资相类似,也是由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与供给所决定的。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利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第一,正常利润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管理企业,第二由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第三,由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第四,追求利润的目的使企业按社会的需求进行生产,第五,整个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的需要。
24、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答: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因为在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Ⅱ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是,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第Ⅱ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如果增雇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5、生产理论中的短期和长期是如何划分的?
答: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也就是说,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推而广之,短期成本理论是以短期生产理论为基础的,长期成本理论是以长期生产理论为基础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