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精品

2020-06-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诗书济世 忠厚传家

记得今年过年时新闻里常常出现一个词\"家风\听了不同人给出的不同答案,我猜家风就是一个家里大家共有的行为准则。

我去问妈妈,妈妈就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走进了中国木雕博物馆家训馆。 中国木雕博物馆家训馆不同于木雕馆中其他展馆的浓厚艺术氛围,这里的每一件\"物件\"与众不同,仿佛是一个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一个又一个故事。 而且雕板上的字迹遒劲,语言简练而智慧,空气中仿佛都有让人沉静下来的魔法。

妈妈说,这些\"物件\"就是\"家风\就是\"家训\"

妈妈爱读书,不管工作多忙,每天睡前一个小时一定会先看书。

从我咿呀学语开始,妈妈每天就会在睡前给我讲故事,到我自己能认字了,就会和妈妈一人一本书静静坐在灯下阅读。 对我来说,是妈妈开启了我读书兴趣的大门。

爸爸喜欢看三国,他笔记本上还抄有诸葛亮的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爸爸也特别喜欢结交朋友,家里总是欢声笑语一片,和他在一起,好像永远没有烦恼,生活中总有值得快乐的事。

家训馆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庭训有何异,不外学诗学礼;家传无别奇,只是克俭克勤。

\"爸妈从来不溺爱纵容我,也从不要求我做什么,但是他们自己却谨遵圣贤教诲,在生活中守信笃行,用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我家没有条条框框的家训,但是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我最好的家训。 作者俞晨阳 指导老师金康丽 遗千金不如传一训

位于东阳中国木雕博物馆内的木雕家训馆于今年6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也是国内首家木雕家训馆。

漫步在木雕家训馆中,感受着家训的演变过程,感知着先辈们凝聚自己一生智慧总结出的一条条处世名言,我受益匪浅。

《朱子家训》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自问世以来,成为有清朝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颜氏家训》也是千古名篇之一。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此书来训诫子孙。 《颜氏家训》让我知道常读书,爱读书,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沦为末流。 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感悟,这种感悟如果能传递给子孙后代,一代代地积累下去,能形成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脉络。

于是人们将木雕和家训相结合,让木雕和家训一起经过时光的洗礼,一代代传承下去。

\"遗千金不如传一训。

\"木雕中的家训,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亲邻相处、持家治业等各个方面,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人遗子,金满籯,我遗子,唯一经\"这本经,我认为也可以是一本咱们自己家里的《家训》。 这是多么可贵的礼物!作者曹喆宇 指导老师杨老师 叫人不蚀本 舌头打个滚

关于家训的含义,我的理解就是每家家中的规矩。

我想我家的家训是从小爸妈就教我的一项文明准则——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我从小就比较沉默寡言,不太喜欢与别人说话,在大人面前显得不太礼貌。 爸爸和妈妈就设定了这样一条家训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意思是说见了人要打招呼,离开时要与对方道别。

妈妈无时无刻不提醒我这一文明礼貌训条\"见到叔叔阿姨就先打招呼,离开时要道别。

\"有时见我不乐意,妈妈就会板起脸来说\"文明礼貌只需一步,滚滚舌头就行了。

\"我只好无奈地叫声\"叔叔、阿姨好\"

时间似流水,不知不觉离妈妈第一次教导我\"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已经过去五年了。

现在当我见到别人时,我可以自然地说声\"您好!\"要分开时,就扬起手,爽朗地道一声\"再见!\"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当然文明礼貌不仅仅只有\"打招呼\还有不随地吐痰、衣冠整齐等。 如果我们没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即使我们学习成绩再好,也枉然。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的训条应是人人都该懂得、并践行的。 我想我们都有义务、有责任将家训留传下去,将它发扬光大。 作者马三张 指导老师王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