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教育设计与应用》练习题(专升本)

2022-07-2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用》练习题(专升本)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3、行为目标 4、生成性目标 5、表现性目标 6、单元教学活动 7、主题教学活动 8、方案教学活动 9、活动区活动 10、合成教育 11、综合性课程 12、恩物 13、BE直接教学模式 14、五指活动课程 15、学习冲突 16、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 二、填空题

1.课程是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教育实践常以 为轴心展开,教育改革也常以 为突破口而进行。

2.幼儿园课程的最为核心的要素是课程所依据的 以及所反映的 ,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之所在。

3.从狭义上说,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有 和 两大类活动。 4.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类,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分为大组活动、 和 。 5.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类型,大致可分为分离式、 和 三种。 6.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较为常见的目标取向有行为目标、 和 。

7.梅杰认为,陈述一个行为目标时,必须包含四个要素,即: 、行为动词、 和行为达成程度。 8.艾斯纳认为,在课程中存在有两种不同的活动目标,它们是 和 。 9.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取向分为 、 和主体取向。

10.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等。 11.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美术发展过程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 、 、推理期和青春危机期等6个阶段。

12.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 和美术欣赏。

13.在音乐教育方面,奥尔夫主张音乐教育从儿童的 开始,在教育方法主张运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

14.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体系由三个因素组成,即 、 和即兴创作。 15.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当今的社会领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关注点:整合性、 、 。

16.平衡幼儿园各教育活动,在选择和组合教育活动时,有两个主要维度,一是 ,二是 。 17.幼儿园各教育、教学科目选择和组合的方式主要有:分门别类、 和 。 18.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 、 和秩序是蒙台难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19.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活动由四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 、 和初步知识的学习。

20.构成DI直接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 ;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

21.凯米与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方案的目标包括 和 两个方面。 22.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强调儿童是知识的 ;认定 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23.福门提出的建构游戏课程特别关注真实活动情景中和学习冲突,并把 和 看作是学习冲突的两个方面。

24.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 和 。

2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以 为教育目标;以 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6.幼儿园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两个基本着眼点是 、 。 27.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 ”支配的;相互适应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的。 三、问答题

1.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三种取向。 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理。

4.阐述“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 5.简述“整合科目”教学活动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6.论述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教育价值和局限性。 7.阐述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的作用。 8.简述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9.简述语言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论。

10.简述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11.简述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12.分析分门别类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利弊。 13.分门别类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原则。

14.分析相互渗透或整合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利弊。 15.幼儿园一日活动组合和安排的教育、保育要求。 16.阐述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思想。

17.阐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的自身特点。 18.简述“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19.阐述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有效性的因素。 20.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创生取向的基本观点。 21.论述园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22.阐述纪录的在鼓励和创造反思性教学实践的作用。 23.简述方案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性。 24.阐述语言教育的先天论思想。

2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园教育中各种类型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不论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的活动,还是无计划的、却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期盼。

3、行为目标: 是以幼儿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表述对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它指向的是在教育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4、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活动目标,反映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反

映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5、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景中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6、单元教学活动:是一种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由一系列单元教学活动组成。单元教学活动是将各个学科科目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被称作为“单元”的专题中。

7、主题教学活动:是一种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由一系列主题教学活动组成。主题教学活动是将各个学科科目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状的主题之中。

8、方案教学活动:是一种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组成方案教学课程的一系列方案教学活动组成一个主题网络,更多地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以满足儿童的需要为追求。

9、活动区活动:指的将幼儿园活动室划分成若干活动区域,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并与材料和人互动的方式,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10、合成教育:强调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的整合,要求教师接受儿童是一个有情感的整体的人,并认识到情感直接影响认知的发展。

11、综合性课程: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各教育、教学科目综合成一体的课程。 12、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活动材料,是上帝恩赐于幼儿的游戏玩具。

13、BE直接教学模式:是贝瑞特和恩格尔门为帮助4——6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追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14、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导的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种就象人的手,构成具有整体功能的课程。 15、学习冲突:福门提出的建构主义游戏课程特别关注那些发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学习冲突,学习冲突指的儿童在瞬息中所面对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的特殊方面,在一个特别的活动中,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学习冲突。

16、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美术发展过程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芽期、推理期和青春危机期等6个阶段。

二、填空题

1.课程、课程改革 2.教育哲学、教育目的 3.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4.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5.插入式、整合式 6.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7.行为主体、行为条件 8.教学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9.目标取向、过程取向 10.词汇、口语表述 11.图式期、写实萌芽期 12.手工、绘画

13.动作、综合教学 14.韵律体操、视唱练耳 15.学习有意义、儿童感兴趣 16.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教育活动所化费的时间 17.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18.自由、作业 19.感官训练、肌肉训练 20.行为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 21.认知目标、社会情感目标 22.建构者、主动学习 23.一致性、转换性 24.养育者、指导者 25.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 26.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教师有意义的教学 27.技术理性、实践理性

三、问答题

1.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答: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和发展不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也不是同一过程,教学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教学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能够体现教学与发展内部关系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维果斯基的理论中占有特别的地位,认为只有指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三种取向。 答:(1)教学活动的内容即教师教学的材料。这种取向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特别是知识和

技能的传递,而不是幼儿自主的活动。规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儿童应该学什么,其长处在于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2)教育活动的内容即儿童的学习活动。这种取向关注的是幼儿做些什么,强调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3)教育活动的内容即幼儿的学习经验。这种取向认定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幼儿而不是教材,换言之,幼儿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获得活动的内容,主要取决于幼儿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幼儿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

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理。

答:在高结构化的教育活动时,教育活动评价往往基于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这样的活动评价,倾向于要求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内达成同样的目标,要求教师按同一标准衡量所有的幼儿。在低结构化的教育活动时,相对强调幼儿的作用,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教育活动的过程,因此,活动评价往往具有主观性和解释性,活动评价十分关注特定教育情景中所发生的教育事件。这样的评价倾向于运用非统一的标准评价教育过程。从理论上讲,在无结构的纯游戏活动到完全结构化的教学的连续体上,随着活动性质的变化,活动目标随之发生变化,活动评价也发生变化。

4.阐述“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

答:教育价值:这种教学活动指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步骤以及基本原则,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掌握社会文化要求幼儿懂得的,而且是可以直接传递的知识。 局限性:(1)这类教育活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2)这类教育活动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较少顾及情感、态度和人格等;(3)这类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等难以发挥;(4)这类教育活动难以传递某超级知识和技能。

5.简述“整合科目”教学活动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答:赫尔姆和凯兹将“整合科目”教学活动的特征概括为“教师教学,决定内容,整合技能和概念”。教育活动设计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的学科目标,而不是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

教育价值:整合科目教学活动具有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相同的教育价值,,即指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步骤以及基本原则,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掌握社会文化要求幼儿懂得的,而且是可以直接传递的知识。同时还具有单一科目教学活动所没有的教育价值,它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并与幼儿整体性学习方式相贴近。 6.论述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教育价值和局限性。

答:赫尔姆和凯兹将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概括为“教师教学,决定内容,或儿童根据较广专题的学习经验发起活动”。

教育价值:主题教学活动既有一定的预设取向,又有一定的生成取向,主题教学活动的性质决定了这类教育活动既能反映幼儿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给幼儿一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幼儿的偿趣和需要,激励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动。 局限性:主题教学活动会使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增加,使教育活动的可操作性降低;这类教育活动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7.阐述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的作用。 答:(1)教师是活动区活动材料的提供者;(2)教师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的玩伴;(3)教师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的观察者;(4)教师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的启发者;(5)教师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分享者。

8.简述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1)幼儿会认同与健康有关联的自身需要;(2)幼儿会认同自身对维护健康的责任心;(3)幼儿会区分安全的行为和有危险的行为;(4)幼儿会初步获取改进或保持自身健康的策略和方法;(5)幼儿会初步学会预防受伤害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策略和方法;(6)幼儿会初步运用处理紧急事件的技能。 9.简述语言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论。

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儿童的言语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连锁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儿童对一个刺激做出正确的反应,就会得到成人的强化,这种强化增加了儿童在类似环境中做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牟勒发展了斯金纳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幼儿发出的声音可以成为第二个强化物,儿童在牙牙学语时,它给予幼儿强化,在以后的讲话中也无需成人不断强化。班杜拉用社会学习理论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他强调的是儿童在语言学习中的语言模式和模仿作用,认为社会语言模型对儿童言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认定儿童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实践而构成的。

10.简述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1)幼儿会对周边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幼儿会获取与其生活经验相贴近的科学知识;(3)幼儿会运用各种感官尝试经验、探究事物,并提出问题;(4)幼儿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5)幼儿会初步形成亲近自然,爱护自然资源的意识。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 11.简述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1)幼儿会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愿意运用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2)幼儿会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方法;(3)幼儿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音乐媒介;(4)幼儿会通过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 12.分析分门别类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利弊。 答:长处:(1)以分门别类的方式选择和组合各科目教育活动,使学科(领域)课程能保持较强的内在逻辑结构;(2)以分门别类的方式选择和组合各科目教育活动,使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幼儿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3)使各学科科目(领域)形成平行关系,容易使不同学科科目(领域)之间达成平衡;(4)使课程编制和教育活动的设计简易化,而且使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局限:分门别类的方式选择和组合各科目教育活动,会较少顾及细儿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13.分门别类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原则。 答:(1)所选择和组合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2)所选择和组合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儿童发展的程序相近;(3)所选择和组合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14.分析相互渗透或整合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利弊。 答:综合性课程的长处:(1)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2)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3)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4)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局限性:综合性课程在实施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综合性课程失去了每个学科科目的独特性,因此看不到学科科目让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以及这些科目表达知识的方式;二是综合性课程往往使幼儿失去足够的参与时间,而分科课程中,幼儿参与的时间是充分的。 15.幼儿园一日活动组合和安排的教育、保育要求。

答:(1)要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的功能,并使之达成平衡;(2)要具有多样性,要动静结合;(3)既要制度化,又要富有弹性;(4)要顾及各种生态条件。 16.阐述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思想。

答: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不仅是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必须与敏感期相符合,应以不同的教育去适应不同的节律,即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因此儿童的自由成为教育的关键。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在课程模式中,教育活动由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

17.阐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的自身特点。 答:(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18.简述“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答:五指活动课程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19.阐述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有效性的因素。 答:(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身: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过程和材料的设计、活动的评估、活动的操作性。(2)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师;(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对象——幼儿;(4)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

20.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创生取向的基本观点。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创生取向将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看做是活动实施自身创造的过程。这种取向的基本假设是:活动实施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经验的过程,而已有的活动设计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的平台而已。 创生取向认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创造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教师和儿童在实际中体验到的,是情景化的和人格化的,教师和儿童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

创生取向也认定,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教育活动的开发者。在研究方法上,创生取向倚重“质的研究”,特别是对个案性质的“深度访谈法”倍加推崇。创生取向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的。

21.论述园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答:园本教研指的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的、以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研究,这类研究常以行动研究为其研究方法。倡导园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为的是能让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能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园本教研有益于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和教育活动决策的意识,也有助于教师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情景的知识和能力。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也要求教师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22.阐述纪录在鼓励和创造反思性教学实践的作用。

答:作为鼓励和创造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有效工具,纪录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能,运用纪录,能帮助教师思考和评定在具体教育情景下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从而达成“让儿童的学习有意义”和“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 纪录是一个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的过程。首先纪录能生动地呈现儿童活生生的学习过程,纪录所呈现的是一个个情景化的具体学习过程,所关注的是在活生生的儿童身上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活生生的学习;教师在解读纪录的时候就会去倾听和解读具体的儿童,深入理解儿童

的某一个学习过程,从而引起教师的思考。其次纪录能使教师成为看的主体,教师自己去看儿童的学习,就会促使教师更多投入积极的和主动的思考,从而使教师对儿童的学习理解得更为深刻且更贴近实际。

纪录是一个让教师的教学看得见的过程。被用于教学反思的纪录,不是“听课笔记”,也不是程式化的文本,而是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性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纪录是内容,是反思的手段,是学习和沟通的工具,是挑战主流话语的开放式论坛。 23.简述方案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性。 答:方案教学比一般主题教学的结构化程度低,反映了组成该课程的教育活动有更为明显的生成取向,更多地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方案教学活动主要是由幼儿或老师发起的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导向,积极回应幼儿提出的问题,因此,教育活动能够在不同水平上适合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此外,方案教学活动的学习内容具有明显的统整性,与幼儿整体学习的特征比较符合。但方案教学活动的结构性程度低,活动目标具有不确定性和游离性,这会使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出现比较随意的倾向,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较强,也会导致知识和技能的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另外对教师要求较高,会让部分教师难以把握。

24.阐述语言教育的先天论思想。

答:语言教育的先天论思想是乔姆斯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内部的语言能力,它是头脑中的一部分,被称为“普遍的语法”——一种能使句法和语言形成的内在的、万能的蓝图,他的“语言获得装置”指的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机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先天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中存在一套普遍的语法规则,这些规则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就能构成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转换语法。当原始的材料(母语)输入该系统时,语言获得装置就将这些备用的转换语法与输入的结构进行比较和匹配,不断调整备用语法以便与输入的语法相吻合,并通过评价把与母语相一致的语法确定下来,从而产生母语特定的抽象语法,于是儿童就能运用母语的语法结构产生语言。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假设,语法规则不是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归纳出来的,而是由语言获得装置中的普遍语法规则转换而来的,换言之,经由语言获得装置对语言输入材料的过滤和选择,使普遍语法转换成母语的语法,并运用这些语法实现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使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穷的句子,使儿童听懂和说出来没有接触的句子。乔姆斯基并不否定外部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具有两种效应: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环境只是起了促进先天语音系统的成熟,而不是起本质的和决定的作用,因此儿童的语言不是后天获得的。

2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幼儿园美术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的美术学习活动,满足幼儿表现、表达和创造的需要,陶冶幼儿审美的情趣,培育幼儿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1)幼儿会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愿意自由地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2)幼儿会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和方法;(3)幼儿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美术媒介;(4)幼儿会通过美术活动,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绘画、手工、美术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