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 农场经济管 ̄2008.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朱佳萍 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食品开发较早、 上,农垦、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 1o0多亿元。绿色食品展会经济取得良好 发展较快的省份。1990年,我国推出绿色 大兴安岭等6个地区形成绿色食品的集中 成效,仅2oo6年,就承办、组织和参与了第 食品工程,黑龙江省率先响应,经过16年 产区。. 的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从无到有, 色食品生产基地,其绿色基地面积、生产总 量和经济总量等均位居全国首位,绿色食 b/J'到大,已初具规模,成为国家最大的绿 1836万吨,总产值476亿元。 (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 十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绿色食品展、 2o06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总量 第六届中国(齐齐哈尔)绿博会暨东北四省 区农博会和中国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等一 系列大型展会活动。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农 绿色食品企业有403家。其中,企业年 产品交易会上成交总量43.1万吨,成交总 (四)绿色食品质量监控情况 目前,全省各地市(县)都建立了绿色 品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继石化 装备制造、 产值超过亿元的有46家,超过10亿元以 金额29.9亿元。 医药、能源和森林工业之后的第六大产业。 上的有1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下面,笔者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1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3家, 展绿色食品产业提出看法。 一及问题做一分析,并对如何叉好叉快的发 分别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食品组织,实行绿色食品全程质量监控,全 企业总数的82.6%和55%。有效使用绿色 省建立国家级环境、产品检测检验机构5 个,涉及到粮油、乳品、豆制品、马铃薯制 轮检制度和产品年度检测制度,在近两年 品、蔬菜、山特产品、畜禽产品等14大类。 农业部例行对农产品抽检工作中,黑龙江 建立完善了绿色水稻、大豆、玉米、乳品、肉 省地产绿色蔬菜检测指标合格率均达到 054个,其中AA级882 家、省级10家、市县级46家。建立了基地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 食品标志产品1、展现状 (一)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到2006年年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 发覆盖了全省69个县(市),10o多个农场 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等8大类产品 99%,已接近发达国家检测标准,加工品检 加工体系。20o6年,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年 测指标合格率达97.6%。 加工总量733万吨,销售收入198.5亿元。 (三)绿色食品营销情况 和林场,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 产基地67个(大型基地20个)种植面积 166万公顷。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277 万公顷,占全国的37.7%;种植面积3万公 顷以上、加工产值3亿元以上的县(市、区、 自1990年开发绿色食品以来,黑龙江 省绿色食品的认证产品数量都是逐年递 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有所提升,现有 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始终位居全国 054 品牌中有5个是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 认证前列。2006年累计认证数量达1量的56%;有14个是中国名牌产品,占全 个,是1990年的47.91倍,是2o02年的 省总量的48%。目前,产品销售到全国所 2.24倍,其中新增认证产品数量154个,比 场)有28个;种植面积2万公顷以上的绿 色食品生产基地有84个。绿色养殖基地 59个,其中,饲养量1万头以上的奶源基 地27个。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在产品种 有省、市、区(包括台湾),远销欧、美、日和 上年同期增长36%。 东南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销售 目前,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网络初步形成,在全国建立的大中型绿色 环境监测、产品检验、基地建设、经营销售、 食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专卖店和销 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等有关工作都制定实 售网点达922个,2o06年的省外销售额 施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绿色食品产业的 类增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呈现出 集中发展趋势。截止2006年年底,全省获 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1054个,其中, 大豆、大米、乳制品和山特产品四大类产品 认证数857个,占全省总数的81.3%。全省 125亿元、出口额21亿元。建立现代网络 科学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 营销体系,先后在东北网、黑龙江信息港、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从资源、环境优 农业信息网和帅亿经济信息网上建立了绿 势向经济、商品优势的转化,加快了生态农 色食品信息网页和营销平台,开展网上交 业与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导向产业的形 易,目前交易品种已达近千种,销售额超过 成。 绿色食品企业中生产这4类产品的企业有 289家,占全省总数的71.7%。在产地分布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场经济管 ̄2008.4 农业经济 2.39亿元、19.2亿元、20.8亿元、23.3亿元 控制、包装标识等方面出台的标准条例不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 1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 现有的农资市场上以杀虫剂为 和19.1亿元,平均增长速度是4.32%,我 完善。例如,安全、高效、 国的平均增长速度是37.4%,黑龙江省绿 主体的农药产量占70%左右,色食品的外贸发展速度慢,低于全国平均 低廉的替代农药研发滞后,不利于绿色食 黑龙江省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粮 食、蔬菜、果品、饮料、畜禽蛋奶、水产、油 等14类近1300个品种。2o06年全省认证 产品总量是1054个,其中,农林产品及其 加工产品711个,占总量的67.5%;畜禽类 产品237个,占22.5%;水产类产品4个, 占0.3%;饮品类73个,占7.0%;其他类产 品29个,占2.7%。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不尽 合理,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畜禽类产 品和水产品比重较小,2o06年所占的比重 分别是7%和0.3%,羊肉、水产加工品和蛋 制品等大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食物种类都 还没有认证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分析原因是绿色食品养殖基地未形 水平近33个百分点,与江苏、福建等发达 品生产基地的管理。而目前实行的农药管 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剂管理 黑龙江省的外贸出口量少,额度小,并 条例等农业投入法规中,规范和约束的主 兽药、饲料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 呈下降趋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现行 要是农药、产品标准缺乏国际互认平台;二是产品品 问题,对农药、兽药、饲料的安全合理使用 质不高;三是加工水平低。 (三)科技研发水平低 规范的较少。认证产品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也是影响绿色食品发展的因素。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以现代科 商标标志是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 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 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我国“商标法”的保 内在品质。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 护。但是,一些不法厂商因绿色食品的售价 投入力度远远低于我国其他省份。2o03年 高,有利可图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绿色 黑龙江省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是30%,福 食品,扰乱了市场秩序。 建是54%,浙江是61%,江苏是85%,与发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 成规模优势。黑龙江省是畜牧业大省,畜 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0%。2006 年黑龙江省已建绿色养殖基地59个,但 是,这些基地的生产规模较低,部分畜禽 养殖产量呈下降趋势。2o02~2005年,黑 龙江省绿色食品肉牛、羊肉、生猪和食用 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黑龙江省 绿色食品的生产、研发技术在国内处于中 下游水平。 (四)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主要是粮油、 展的对策 笔者为探索我国区域绿色食品发展的 途径和方式,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 些具有针对陛、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布局 根据黑龙江省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和 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地域分布现状,把粮食 蔬菜和乳制品类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小, 利润少、市场竞争力差。全省资产亿元以上 的绿色食品企业仅有完达山乳业、九三油 鹅的存出栏数量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其 中,2005年的肉牛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仅 是上年同期的26%和42%。畜牧业产值在 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是逐 脂集团等6家;产值亿元以上的有46家, 仅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11%。有110多 类、畜牧水产类和蔬菜特产类等3类产品 作为该省绿色食品发展的重点,在明确发 展重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区域规划,确 立合理的生产布局,重点建设水稻、玉米、 大豆、水产品、奶牛、肉牛、生猪、大鹅、禽 年递减。2o03~2006年,畜牧业产值分别 是55.9亿元、60亿元、70.45亿元、63.33 家是作坊式企业,产量低、规模小、年产值 不到400万,这些小企业不但争夺了大量 的绿色食品优质原材料,而且产品加工水 平低,质量差,低价销售,扰乱了绿色食品 的销售市场。 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省绿色食品总产值的 29%、18%、16%和13%。 蛋、蔬菜、山特产品、蜂产品、杂粮豆等13 个标准化绿色食品示范区和产业带,形成 大规模、专业化的基地生产格局。 (二)外贸出口量和创汇额较小 黑龙江省在欧、美、日、东南亚等全球 3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绿色食品出口贸易。 2o06年,全省绿色食品出口额是19.1亿 元,是2o01年的3.24倍。这表明通过绿色 食品的开发,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档次,提 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贸易 额,但是出口创汇收入少,仅占绿色食品 销售收入的4%,低于全国出口额比重6 个百分点。 2o01~2o06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出 口量分别是19.6万吨、41.2万吨、43万 吨、49万吨、56万吨和61,4万吨,分别占 全省当年绿色食品生产总量的4%、7%、 6%、4%、3%、2%;出口额分别是5.9亿元、 此外,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还存 在着品牌杂,名牌少的问题。据统计,全省 现有绿色大米生产企业153家,大豆企业 73家,其中40%企业的规模较小,各自批 量生产销售,内部竞争激烈,不能形成品 (二)明晰政府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支 持力度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宏观经济运 行机制应该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 牌,许多优质产品由于知名度低甚至没有 知名度,难于开拓省外市场。目前,黑龙江 省绿色食品行业中只有5家是全国驰名商 标,其中乳制品业仅有完达山牌。产量大、 名牌少的现象,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 在全国所占的份额极不相称。 (五)绿色食品市场监管力度差 业,企业带动农户,农户自主决策”。政府的 职能是进行宏观调控,为企业、农户等市场 主体提供“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 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 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 挥。绿色食品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参与,政 府必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选好和确立主导 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 术,建设好生产基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监管措 施不健全,对产地环境、农产品投入、生产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组织调动中介组 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经济 农场经济管 ̄2008.4 织和社会力量,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高效、 能够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需求,带动 形成以省级检测为主,区域性检测为辅,以 优质服务,重点做好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贯 基地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二是不断提 重点市县为基础。第四,建立科技研发体 彻、项目开发论证与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过 高企业的科技含量。重点发展绿色有机乳 系。加快建立农业、林业、畜牧业绿色食品 程的监控与管理以及有关人员培训等工 品、大豆、玉米、水稻及肉类等深加工产品, 生产及加工科研体系,加强绿色食品_及相 作,保证绿色食品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 促进绿色食品企业产品结构由初加工产品 关技术的研究,研发一批符合绿色食品要 化方向发展。 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单一产 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与之 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三是提升企业产业 配套的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和饲养技术, (三)提高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水平 黑龙江省具有基地建设早,集中连片, 化经营层次和水平。应逐步健全以绿色食 开辟绿色食品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示范 规模发展的特有优势,应在此基础上,突出 品为主,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辅的新 小区。第五,建立营销渠道体系。加强省内 基地标准化生产的规范性,严格执行绿色 型绿色食品工业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四 绿色食品营销网络建设,在省城哈尔滨建 食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强化监督和制 是培育知名品牌。要做好“完达山”、“红 立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在 约机制,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水平,扩大绿色 星”、“希波”等产品名牌、“北大荒”、“黑森” 大庆、绥化、牡丹江、双鸭山、齐齐哈尔等中 “五常大米”、“庆 等地市建立绿色食品综合专业批发市场, 食品基地知名度,增强信誉度。一是严格执 等系统品牌、“寒地黑土”、行技术标准,把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 安大米”等地域品牌的整合工作,引导各类 在省内大型超市、商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 准中规定的A级和AA级绿色食品技术标 企业、各类产品不断向知名企业、知名品牌 店和配送网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准,作为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依据。二是实现 靠拢。 多样化的产品生产与规模化布局规划,充 分发挥产地资源优势,建立产品多样化的 大力拓展省外市场,以京津唐、长三角、珠 三角等区域为重点,建立具有龙江特色的 (五)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第一, 绿色食品配送中心、连锁店和专营店。进一 生产基地,满足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多样化 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食品标准体 步巩固和扩大东部市场,逐步加快中西部 需求,并将原有分散的绿色食品产地扩展 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已经形成一定 省份市场开发,扩大销售半径。鼓励和支持 ・供、销企业在省外、国外建立 或合并成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相对集中 规模,要在这个基础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产、连片,改变一家一户的零散单干的无组织 标准规范管理基地、生产标准、质量监测、 绿色食品销售中心,鼓励绿色食品企业采 状态。三是推进基地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 质量认证和市场服务等保障体系,进一步 取总代理、总经销、电子商务、期货贸易等 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绿色食品监控系 新型交易方式,形成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 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问管理、统一收获 统。第二,建立产品认证工作体系。黑龙江 相互配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联结的 的“五统一”标准化模式组织基地生产,把 省绿色食品的主要种类可以按种植业、养 市场网络。充分利用哈洽会、北京农交会、 标准化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落到生产的 殖业、水产品、山特产品四大类型确定认证 绿博会等大型绿色食品展销活动,全方位、 每个阶段,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生产在推进 产品种类和数量,实行同步认证。在认证主 多层次地进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黑龙江 标准化生产方面的示范作用,加快制定一 体上,可以采取宜企(企业)则企,宜联(联 省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可信度。第六,建立 批新的技术标准应用于生产。健全县(场)、 合体)则联,宜会(协会)则会,宜政(政府) 管理信息体系。利用GIS技术、计算计技 乡、村绿色食品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制 则政的四种形式,明确认证主体。各地可以 术、Intemet技术及海量空间数据处理等高 度,强化各项管理措施。把基地建设的各个 采用三种认证模式,即结合产地认定,先进 新信息技术,建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 环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做好标 行详实调查,确定申报主体,后进行产品申 信息系统,通过绿色食品产地及生态环境 准化生产基地验收工作。 牌产品 报的“阿城模式”;利用边境贸易优势,发挥 监测数据库、绿色食品企业及生产环境监 采取叠加 (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优质名 企业主体作用,结合优势产业带进行产品 测数据、网站和办公局域网组建,认证的“同江模式”;发挥规模化、标准化和 动态分析,同步监控,实现信息共享,资源 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企业发展要选择 产业化进行一体推进的“农垦模式”。第三, 共享,不仅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做到指导各 各企业掌握实施标准条例、及时监控 市场占有率高,有品牌优势,有发展后劲的 建立质量监管工作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投 产地、绿色食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扩大 入品的登记,加快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 反馈监测数据、提供市场信息、处理掌握有 全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业层 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在绿色食品生产基 关数据,而且能为基地和企业的绿色食品 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结 次。一是以壮大企业集群为目标,进一步提 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级市场逐步推 的资源优化配置、产品开发、企业营销策略等决策提供科 升企业的牵动能力。大力发展以玉米、水稻 行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 构、 为主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集群和以生猪为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和市场,配备 学依据。主的畜牧生产加工企业集群,不断扩大生 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达到快速自检自测 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拉长产业链条,使 水平,严格限制不安全农产品流入市场。加 绿色食品玉米、水稻和生猪的生产与加工 强省、市、县三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团委) [责任编辑:孟昭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