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赋于小学语文作业新的价值,让作业成为小学生快乐学习、动手实践、发明创新的园地。
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渠道,更多的形式,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观察性作业——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结合语文教学,找准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1、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识和热爱,还可以丰富作文题材。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后,布置学生观察家庭的环境、家人的个性,家庭成员的生活情趣等。如:学习《颐和园》一课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并结合单元训练目标,写成导游词,使观察方法得到了迁移。
2、引导观察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也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游艺会、文娱会、班队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3、引导观察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万花筒,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社会,,才会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洋溢出生活的气息。观察的内容有:街头巷尾的凡人小事;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国家地方的重大事件等。如,学习了《春潮》一课后,可以通过课件画面的观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意境。
通过以上途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采用写观察日记、琐事述评等方式巩固观察成果,强化观察兴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二、操作性作业——深化知识理解,激发探究意识
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可以设计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1、画一画,再现情境。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例如学了《三月桃花水》
一课后,可以布置学生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划出来,并试着用彩色笔画出这篇课文所呈现的美丽景色。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仔细阅读了课文,感悟了字、词、句,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解语言文字为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做一做,激发探索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学习完《永生的眼睛》一课后,可以安排学生做一次奉献的实践,通过一件付出的小事,体会给予他人的情感体验。这一实验性作业,使学生在动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升华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能力。
操作性作业完成的过程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以最自然、最真实的形式进行求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从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表述性作业——学习言语交际,锻炼表达能力
交际是新世纪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表述性的作业无疑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是表述性作业的重点。
1、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如教学完《包公审驴》一课,可以让学生按家庭住址自由组合,布置学生回去演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
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在排演中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加深对课文角色的情感体验,积累了课文的语言。
2、续一续,张开想象的翅膀
编写故事是一项能激活想象能力的作业设计。我给他们给课文故事结尾,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当大陆青年与台湾青年相见会发生什么故事等等,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自己编故事,所以,这类题目会受到他们的喜爱。有了兴趣,就会乐于去做,训练目标会落实的更加到位。训练想像的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描述或记录脑中呈现的画面;也可看一幅画,想像静止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场面。想像的作业一旦突破固定模式,将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
四、拓展性作业——拓展知识领域 增加知识积淀
1、课外阅读的引导。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2、查阅资料:——学会搜索信息 提高信息素养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
五、选做性作业——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充分考虑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胃口”的作业。
例如,古诗《春日》的训练重点是读背古诗,在学习之后,可以设计了以下作业:
1. 爱学习的:背诵、默写古诗。
2. 爱美的:要说一说古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
3. 爱绘画的:画一幅画给古诗配图。
4. 爱读朱熹诗的:选读朱熹的其他诗歌1-2首,背一背。
以上四道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任选一项做为作业,这样具有“弹性”的要求,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层面各有所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六、合作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更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效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设计发展方向之一。
如《卡罗那》一文选自《爱的教育》体一书,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在教学完本课之后,可以布置学生3-5人一组合作编一张有关“爱的教育”内容的小报。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大伙儿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共同编报,交流、共享了自己获取的信息,加深了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丰富了自己
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教育有心,学者得益。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层次化、个性化语文作业的实施能较好的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的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业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求知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放飞个性的机会,是每一个学生得到一个能自我表现、超越自我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