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会计习题与实训》样章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一部分 习题

第一章 导论

重难点解析

本章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入门和基础。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定义和起源、企业会计的分类和准则体系,以及会计基本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会计基础与计量属性、财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等财务会计入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些内容是理解财务会计本质与学习财务会计实务的基础。

学习本章内容,旨在熟悉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熟练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熟悉会计基础与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体系构成,掌握财务报告目标,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重点问题解析 本章重点包括:

1. 企业会计要素的定义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是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 2. 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

每一项会计要素只有在符合定义并满足规定的确认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的确认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由于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二、难点问题解析

理解会计基础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内涵既是本章的难点。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例如,桌子的长度,楼房的高度等。从会计的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是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可能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因此,还应当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但是,在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习题精练

一、填空题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工作。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 )、( )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之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将保护( )、满足( )需要放在了突出位置。

4.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范围。

5.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 )、低估( )。

6.在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按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 )、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 )。

7.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制为基础。 8.从会计的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 )、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 )等。

二、判断题

1.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人提供会计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

2.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 )

3.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得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 4.负债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

5.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应当以款项的收付为确认计量的依据。( ) 6.企业收入的取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7.可变现净值对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

8.在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

三、单项选择题

1.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称为( )。 A.会计分期 B.会计假设 C.会计主体 D.会计要素 2.下列关于会计主体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营利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为基础。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4.按照( )的要求,企业可以将其不拥有所有权但可以实际控制的资源确认为资产。 A.谨慎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要素范畴的是( )。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的是( )。 A.接受捐赠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C.投资者投入资本 D.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7.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这是会计信息的( )质量要求。

A.可靠性 B.客观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

8. 企业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采用( )计量属性。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现值 D.公允价值

9.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四、多项选择题

1.会计主体要求会计核算区分( )。

A.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B.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C.企业的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 D.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 2.会计主体可以是( )。

A.独立法人 B.非独立法人

C.企业内部的生产车间 D.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3.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 )。 A.结算账目 B.编制财务报表

C.向利益相关人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D.及时进行破产清算

4.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包括(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的资产范围的是( )。

A.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 B.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 C.经营租赁出租固定资产 D.委托加工物资 6.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负债融资

C.留存收益 D.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7.下列事项中,可以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减变化的有( )。 A.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 B.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C.收回应收账款 D.偿付应付账款

8.财务报表应当包括( )及报表附注构成。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二部分 模拟实训

实训一 货币资金会计处理

实训目的

货币资金的核算,要求能够熟练进行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有关结算业务的能力;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具有熟练进行企业货币资金实务的会计处理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相关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实训资料

第一部分:

2010年10月有关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账户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它货币资金 明细账 银行汇票 信用卡 金额 5000 793000 2000 8000 第二部分:

华明公司2010年10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出纳员开出现金支票一张,金额3 000元,用作零星支出; (2)采购员李放出差预借差旅费1 000元,以现金支付;

(3)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 000元,用以偿付东方公司货款; (4)公司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60 000元,由采购员携往外地采购;

(5)华明公司于2010年10月4日向银行交存30 000元的款项,作为申请信用卡的备用金。该公司于10月15日支付某宾馆招待费5 000元。

第三部分:

华明公司2010年10月31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690 000元,而银行对账单上企业存款余额 为680 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

(1)10月26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5 000元,持票人没未到银行输转账,银行尚未登账;

(2)10月28日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6 000元,银行已收款入账,但企业未接到银行的存款通知,因而未登记入账;

(3)10月29日企业送存购货单位签发的转账支票17 000元,企业已登记入账,银行未登账;

(4)10月30日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4 000元,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故未登记入账。

实训要求

(1)应认真阅读分析资料,逐笔填写记账凭证。

(2)汇总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其他货币资金总账,月终结账。 (3)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