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2020-01-0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 及连乘等基础

上学习的。“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小学 阶段整数除法计算的最终目

标,所以,本单元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 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

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规律和连除, 最后安排了整理与复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 商,有时需要

调商,不但计算枯燥复杂,而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本单元教材在 内容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两大难点。一是商一位数 有时要调商;

二是商两位数时,要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十位上。从计 算角度讲,后者比较容易掌

握,而且计算过程简单,没有调商问题。所以,本单 元教材先安排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为把除数

看作整十数试商做铺垫。然后安排3 课时,学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重点突破试商、调商的问题。

第二、充分体现全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色,通过解决学生身 边的、感兴趣

的问题,把枯燥的数学计算变成有兴趣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教材第12页,在计算“如何把196本书打包邮寄”的问题中,经历计算中 试商不合适、要调商的过程;第14页,在解决“猫头鹰”的问题中,了解有时 需要二次调商和把接近25的数看作25试商的过程。

第三,把估算、估计商是几位数贯穿在整个数学计算的活动中。这样设计的 目的,一是借

助估算商是几位数,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书写位置;二是减少计算的 错误;三是培养学生的估计

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 能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结 合现实素材,理

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连除运算。

2、 在观察、交流中总结商不变的规律,估计商是几位数,以及交流各自算法的 数学活动中,能

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 果。

3、 能探索解决连除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尝试解 释自己思考方

法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除法的估算、试商等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克服困 难、获得成功的

乐趣,培养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相 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2、 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理解除数大小变化与商的关系。

3、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难点

1、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位置的确定。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即把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

3、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教学建议

1、做好知识铺垫。

及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笔算”,以及“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商

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并将计算方法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 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相联

系,使学生体会到“商是两位数”就需要试商两次, 就需要经历两次估商(试商)一一乘一一减

一一落(余数)的过程。

2、加强练习的度,多说多算多分析。

多说:对于计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运用自己组织的语言,通过边 说边练的形式,

加深对计算过程的感受,并且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计算过程的异 同,找到更好的计算方法。

多算: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培养数感,即一看到算式,下意识 的就能反应出商是几。每节课一开始都安排几道计算加以巩固练习。特别要重视 训练很快试商的练习,如48X () < 252,( )里最大能填几?做完后,让 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怎样很快想出填几。另外,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 使其计算时更为方便。教师要适时进行小结,在笔算除法时我们把除数看作整十 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由此强 化学生对想商方法的认识。

多分析:教材中经常会出现:比一比算式之间的异同;估计商是几位数;估 计商的最高位

是几等等习题,这些题目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数 学思考能力,为学生的正确

计算打下坚实后盾。学生通过自己组织的语言,边说 边练,加深对计算过程的感受,并且通过比

较自己与他人的计算过程的不同,找 到更好的计算方法。

3、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广泛性。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具有承前 启后的作用。

学生在此之前接触的都是简单的计算,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 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计算

学习的一次“飞跃”。

首先,计算步骤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特别是试商的时候有时需要调商,有 时要经历几次

计算才能成功,既算除又要算乘和减,而且这些计算都要求学生在 头脑中同时完成,不像三位

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可以一次成功。

其次,试商后的商应写在哪一位,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 错。试商的能

力如何,又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在课堂教学中,可 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比较,总结出一些快捷、省时、省力的有效试商方 法,从而可以实现计算快、对、巧的目的,同

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变被 动为的主动去学习。

以下是一些可操作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口诀试商,高位试、低 位调,四舍五

入、折半估商5、同头无除商8、9、差数试商等。

4、培养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准确性。

对计算方法和规律作适时适度的概括、提炼,不仅有利于对方法和规律的理 解,还便于学

生掌握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及严谨的数学语言逻辑能力。在 概括计算法则时,结合具体计

算,在学生观察、讨论、对比、交流的基础上,使 学生既明确计算步骤,又避免死记硬背法则。

对“商的变化规律”内容编排, 同样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将发现的规律以较为规范的语言表

述出来。

5、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 革,强调让学生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教材不仅 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

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尝

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

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在主动探

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 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

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 为学生嬴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6、提高练习使用的思考性、高效性。

要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为了科学地培养学生 的运算技能,教

师是要进行必要的研究。一般认为,计算技能的熟练掌握需要经 历认知、联系等阶段,训练是必

不可少的。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试商训练, 突出关键,达到:基础实、思维活、能力强的目

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计 算过程中,试商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练习中除使用教材中编排的

习题外,还可以 针对重、难点内容,自己编写一些其他形式的题目,以启迪学生智慧、开拓思路,

巩固所学知识。

(1)先判断( )里最大填几,再计算。

25 X ( 1204-25

) <120; 72 X ( ) <420 ............

4204-72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试商的过程中,每一位上要商的数尽 可能的大,而每

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认识一条规律,商如果是一位数,商的最高位 应该是个位,商

如果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应该是十位……,利用这条规律,可 以检查商的位数够不够,如商的

末尾丢0问题,尤其今后遇到多位数除法,更为 适用。

(3)133*18,把18看成20试商,商( )偏( ),改商( )□

2854-42把42看成40试商,商( )偏( ),改商( )。

最开始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初商容易偏大或 偏小,试商时

参照此规律,可以减少调商的次数,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商,真正提 高计算的速度。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1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 1 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 1 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调商) 1

除数接近几十五的笔算除法 1 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1 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末尾有0) 1 商不变的规律 1 连除 1 整理与复习 1 机动 1 2.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提示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把几百几十数看作几个十来进行除法口算O教材选 择了用汽车往

灾区运送大米的现实事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已知的数学信 息以及所求的数学问题。兔博

士提出“自己试着算一算”要求。

教材给出了列表法和口算法。聪聪用列表法算,给出了完整的表格;丫丫根 据乘、除法的

关系口算:因为50X5 = 250,所以2504-50 = 5;大头蛙把250看 作25个十,50看作5个十,

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用口诀计算。

教学时注意,用列表的方法计算是第一次出现,这是人们常用的方法,让学 生作一般了解。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 的方法。

教学活动时,师生可以先完成列表的方法,再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 着算一算。交流

时,重点关注除法的口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 教师特别说明:几百几十的数除

以整十数,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个十,用口诀计 算简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学习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简单 的几百几十数除

以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掌握列表法和口算法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方法。 2、 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活动培养会思考、肯交流并勇于探索

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并理解算理。

难点能快速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除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情景图、表格(或例1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制卡片以及乘、除法计算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建谊: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描述法、课件展示法等。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

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个与救灾有关的数学问 题。

(出示课件:呈现例1情景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并读题,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情况和问题?

(预设) •司机师傅们正忙着往灾区送大米。

•要往灾区送250袋大米。

•每辆车最多能装50袋。

•负责同志提出要一次运完。

•问题是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师:要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知识,今天我们就学习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支援灾区是学生应有的爱心,以此为情景,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需要用到除法知识,这样从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给学生提供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先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讨论,最后

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小组讨论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预设)

生:一共有250袋大米,每辆车最多能装50袋,求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就是求

250里含有几个50,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250宁50。

师:250^50你会计算吗?自己尝试计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在介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自己与众不同

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算法

生1:想,1个50是50, 2个50是100, 3个50是150, 4个50是200, 5个50

是250 (如下表),所以2504-50=5o

(师课件动态演示)

师:真棒。你用加法列表的方法找到了答案,哪组还有其他的方法?谁说说。

生 2:我们组用连减的方法,250-50=200、200-50=150. 150-50=100> 100-50=50.

50-50=0,这样连续减去了 5个50,所以250宁50=5。

师:太棒了,由列表法想到了连减法,最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还有其他的方 法吗?

生3: 5个50是2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生4: 250里有5个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师:上面的方法大家是怎样想到的?谁说说。

(预设) 生3:采用连加列表的方法时,其本质就是把5个50进行了连加,50乘5等于

250,所以得出:250宁50=5。

生4:采用连减计算的时候,也可以得出250是由5个50组成的,所以:250宁 50=5 o

师:根据50乘5等于250、250里有5个50,都可以得出:250宁50=5。

师:大家再思考、讨论一下:250里有几个十? 50里有几个十?根据这一结论, 还能想出其他

的简便方法吗?

(预设)

生5:可以把250看作25个十、把50看作5个十,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 所以 2504-50 =

5o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计算时,我们用到了哪句口诀?(五五二十五)

师:上面的这种方法,谁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预设)

生5:上面的这种算法,就是根据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来计算的,250里的 0和50里面的0

都没有参与到计算中,但是结论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

探究2504-50的口算方法时,总结得出以下三种方法:

(1)列表连加或从250中连续减去50;

(2) 用除法计算。 (3) 用乘法口诀计算。

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既了解到用列表法计算这一方法,又体验了算法的 多样化,理解了

算理,掌握了算法。接着通过个性化的解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对于大头蛙的算法,教师采用了引导点拨的方法,大家再讨论思考一下,250 里有几个十?

50里有几个十?根据这一结论,还能想出其他的简便方法吗?最 后得出:口算2504-50,可以把250看作25个十、把50看作5个十,25个十除 以5个十等于5,所以2504-50 = 5o这样,在交流

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算法的 多样化,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口算,也分享他人

的学习成果,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 巩固新知

1、 教材第6页\"试一试\"。 2、 教材第7页“练一练”。

1、通过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进一步归纳、概括、总结和巩固除

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一练第广4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第5题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

进一步掌握和熟练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四) 达标反馈

1、直接写得数。

5404-90= 4804-80= 3204-80=

180

540 ■4-90= 630

150 400 450

50 =

3、()里最大能填几? 30X ( ) =210 50X ( ) =350

40X ( ) =160 60X ( ) =420

60X ( ) =240 80X ( ) =480

4、观察魔术箱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填一填。

5604-70= 904-30=

4904-70=

2、我会填一填。 5、解决问题。

(1) 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200千克,一只金钱豹的体重是50千克,东北虎的体

重是金钱豹的几倍?

东北虎

(2) 一共160人准备参加集体培训活动,如果40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如果

20人呢?

答案:

1、 6 6 4 8 3 2、

7

180 2 540 4-90= 6 630 7 150 400 三 50 = 450

3、 7 4 4 7 7 6 4、

(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

一)

5、

(1) 2004-50=4

(2) 1604-40=4 (组)160宁20=8(组)

(五)课堂小结 师:综合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谈总结收获结束新知的学习,既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又能深

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使学生把所学外在知识变成内在的 知识,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 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1、直接写得数。

7204-90 = 2404-60=

4504-90 = 420 60=

8104-90 = 810宁90=

4804-60= 4004-80=

2、()里填几?

30X ( ) =270

60X ( ) =420

60 X )=540 80X ( ) =720 70X ( ) =350

60X ( ) =300

3、投篮。

160 三 20= 400三 80=

630-?90= 200-?50= 270^-30=

4、在方框里填数。

320 28° 360

40 =

560 480 720

5、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妈妈带了 120元钱去超市采购年货,饮料30元一箱,妈妈可以买几箱?

(2) 需要几个筐?

(3) 修一条长是120米的水沟,平均每天修30米,几天才能修完?

(4) 百团村现有农用汽车360辆,小轿车40辆。农用汽车是小轿车的几倍?

(5) 王大伯准备围一块面积是240平方米的菜地。读题,完成下面的问题。

长(米) 80 60 40 30 宽(米) 6、聪聪一家开车去离家240千米的奶奶家,他们上午9:00出发,当天中午12:30

有一个英语节目,

他们能及时收看吗?

每小时行驶80

答案:

1、8 5 2、9 9 3、

9

160-?20= 400三80= 200三50= 270三30=

4、8 5、

(1) 1204-30=4 (箱) (2) 1204-20=6 (筐) (3) 1204-30=4 (天) (4) 3604-40=9

(5)

长(米) 80 60 40 30 宽(米) 3 4 6 8 6、2404-80=3 (时)

12:30-9:00=3 小时 30 分 3小时V3小时30分。

■板书设计

2.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1、列表法:

2、口算的方法:

1辆 50 2辆 100 3辆 4辆 150 200 5辆 250 可以把250看作25个十、把50看作5个十, 25个+除以5个十等于5,所以

250*50=5。

3、解答:

25050=5 (辆)

答:需要5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将本课时学习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一目了然,可以简单清晰地看 到标准的解题

步骤和过程、口算、列表等方法。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是冀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的内容。该 内容是学生学

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连乘等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除

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扎实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课时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 合,让学生感

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教材安排了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 一幅向灾区运送大米的场景

图,通过兔博士的的问题“自己试着算一算? ”引出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这一新授知识。本节

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的方法,正确 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

算算理。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我注意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 中提出数学问

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课堂中,着力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

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书本里的情境图和例题,

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自主学习, 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得新知识。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发现并总结出几百 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

有能 力通过自学而得到,所以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而得到 的东西往

往就不容易忘记。再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最后 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

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首先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数

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其次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

落实在了课堂里,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 生,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

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 自学能力。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2504-50教学片断

师:几辆车可以一次运完? (250^50你会口算吗?)(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 讨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想:几个50是250, 5个50是2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 50乘5等于2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 250里有5个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师: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一辆车装50袋,两辆车就装100袋,……,5辆车就装250袋。5辆车就一 次运完了。

师:因为这个50比较特殊,还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出示。(教师介绍并示范列表 法)

师: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因为250就是25个10, 50是5个10,所以25个 10除以5个10

等于5。

师生归纳总结: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若干个十除以几个 十来解答,用

口诀计算最简单。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学生的答案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接着教

师介绍口算列表法,在师生共同列表解答的过程中,理解和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 十数的算理,

这样在算理的渗透中介绍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

教学资源

1、口算。(你是怎样口算的?说出口算过程)

2104-70 3004-50= 2704-90= 6304-70=

2、 你能写出几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 □ □ 4-50= □

3604- □ □ = □

3、 一共160人要坐船,每次限载40人,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4、 看完这本书需要几个月?(每个月按30天计算)

这.本书一共冇120 个小故亭,我每犬 肴1个故爭.

答案:

1、 52843639 2、 250

5 (答案不唯一)

40 9 (答案不唯一)

3、 160-^-40=4 (次) 4、 1204-30=4 (个)

资料链接

四则运算符号、=、>、V的由来

四则运算的种种符号是从15世纪才开始逐渐使用的。

公元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加号“ + ”、减号“一”。他把一条横 线与一条竖

线合并在一起表示合并(增加)的意思,而从加号“ + ”中去掉一竖, 就表示拿去(减少)的意

思。

乘号“X”是在17世纪由英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一种 特殊的加法,欧德

莱把加号斜过来写,以表示乘。

除号“宁”是在17世纪由瑞士人拉恩创造的。他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 开,表示分解

的意思。

等号是在16世纪由一位英国皇家法庭的医生罗伯特•雷科达首创的。 他认为最能表示相等

的是一对平行线,即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如“=”。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7世纪哈利阿创造的。

借助“搜狗输入法”在计算机上打出除号的两种方法

1、右击搜狗输入法,点击“特殊符号”“表情符号”;

2、点击除号即可。

•大全

- x

I ams?

Q)

s® 便用

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 申斯基曾说:“不论

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 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

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一一

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 “非预期性”的

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 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

导致师生产生对抗。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 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

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 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 学矛盾的技巧,

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 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

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2. 2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提示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教材选择了红星小学师生去参观博物馆的事例,采用 文字叙述+表格

的形式呈现出相关信息和问题,同时兔博士提出“先估计一下, 再试着用竖式计算”的要求。教

材还给出了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和交流、讨论的 情境。

本节课的学习是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的基础和知识生长点。 本题要求“先

估计商是多少”,其目的有以下四点。第一,使学生了解除数是整 十数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为把

两位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打基础。第二,借助商是几 位数,理解商的书写位置。第三,根据具体问

题,体会余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意义,学会正确地回答问题。第四,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活动中,要按 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尝试计算、讨

论 和交流的机会,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口算知识 和用竖式计算

等,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归纳总结出计算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时,在学生了解数学信

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后,提出“先估计一下,至少要分 成几批”的要求,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然后充分交流不同的估算方法和结果, 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估算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除红红和

亮亮的估计方法外,学 生还可能说出“至少要分成9批”。因为8X60 = 480,不能保证523人

全部参观。 也可能有学生说:9X60 = 540,接近52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如

果学生说出亮亮的估算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大概要分成8批”是怎样估算 的,使学生了解

计算523中有几个60,就想60乘几最接近523,然后讨论“8 批行不行”。通过估算的交流、讨论,

使学生了解523人分成8批后,还有剩下 的人不能参观。然后,教师介绍竖式计算,并利用估

算的结果,理解“为什么把 8写在个位上”。竖式完成之后提出:怎样知道算得对不对呢?鼓励

学生自己验 算,再交流验算的方法和结果。学生如果写出兔博士验算的方法,教师给予表扬, 如

果用一个“乘加”竖式,也要给予肯定,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试一试”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理解“最多够分成几组”的意思。然后,鼓励学 生用竖式计算,

交流时,重点关注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 算。 2、 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估算和自主尝试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的计 算能力,能正

确熟练地确定商的位置和估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2、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商的书写位置,学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情景图(或例2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故事谈话引入法。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最喜欢看动画片啦!今 天老师为你们带

来了一部动画片中的一个片断,请听——(用录音播放例2 信息:红星小学师生去参观航天博物

馆。博物馆规定:每批参观人数不得超 过60人,全校参观的学生是496人,教师是27人,师

生总人数是523人)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来播放上面的这段录音,你能把信息复述完整吗?

自己试 一试。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特点,以选拔“播音员”为背景学习除数 是整十数的笔

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 引到他们喜欢的问题情境中。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上面的播放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生1:全校师生分几批参观?

生2:老师,全校师生分几批参观这样问不太严密吧,我觉得。比如可以20人 一批,也可以30

人一批,这样问,问题不好解答。

师:太棒了你,刚才的问题就是不严密,如果严密的组织一下语言,应怎样问呢?

生:全校师生至少分几批参观?

师:太好了,加上“至少”就严密了。

师:要解答上面的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知识。(板 书:除数是

整十数的笔算)

■■I通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若干信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

边事物。对于学生提出的两个不同的问题,也为本节课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做了有利铺垫。

复习导入法:

1、直接写得数。

200050= 1204-40=

2704-90= 6004-19=^

360—40= 900 =31~

( )X30=180 720=(

)X 90 (

)X50<280

3、(

30 X ( ( 2、(

)里最大能填几?

)<85

40 X (

)<180

50 X

)<251

)里能填几?

二、引出课题 --------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

师:上面这些问题都是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做准备。(板书: 除数是整十

数的笔算)

通过对口算除法的复习和括号里能填几、最大能填几的铺垫练习,唤 起试商的意

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找到新知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 1、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一位数)以及验算。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读。

师:根据课件录音提供的信息,你能找到哪些已知的信息和所解答的问题?

(预设)

生1:要去航天博物馆参观的师生总人数是523人;

生2:每批参观的人数不得超过60人; 生3:问题是全校师生至少要分几批参观?

师:每批不得超过的人数是60人是什么意思?谁说说。

生3:每批不得超过的人数是60人,就是说每批参观的人数最多是60人,可以 小于或等于60

人,但是不能大于60人。

师:“至少”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生1:每批参观人数最多即60人时,就可以保证参观的批次最少。

生2:也就是说解答时要按每批60人来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能发现、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 息,……”。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检索、筛选数学信息 的能力,并会自己提出与该信

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 准中“四能”中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学时,对

关键词“不得”“至少”进行阅读 分析、理解与解读。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师:小组讨论一下,解答全校师生至少分几批参观需要用到哪种运算?你会列出

算式吗?

(预设)

生1:求全校师生至少分几批参观就是求523里有多少个60,根据除法的意义列 式为 5234-60o

师:观察算式523宁60会发现:60是整十数,而523不是几百几十整数,这样 的计算你会计

算吗?

师:先估算一下,再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生1:5个60是300,10个60是600,师生总人数是523人,所以不会超过10批。

生2:是不是可以分成8批,因为8X60=480, 480接近523。

生3:8批不行,如果8批,还有523-480=43人没有机会参观,所以应是9批。 师:9批可以

吗?为什么?谁说说。

(预设)

生:9批可以吧,60X9=540, 540比523大,但是实际人数是523,还……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如果是8批,则余下43人没机会参观,如果是9

批,就能保证人人有参观的机会,所以这个问题应是“至少要分几批参观”。 设计意图;根

据提炼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在计算前先估算,确定商的取

值范围,逐步逼近准确值,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 渗透了估算意识以及计算的算理。

(3)尝试探索笔算方法。

师:好了现在你能尝试着用竖式计算523宁60吗?生尝试独立计算,师巡视发现

问题点名板演。

(预设)

生1:

生2: 生3:

8 60 /523

480 43

8 60 /523

480 43

8 60 / 523

480 48

师:上面的三个竖式,哪种是正确的呢?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全班交流。

生1:上面三个算式的不同就是商8的位置,我觉得正确的应是3。

师:为什么3可能是正确的呢?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预设)

生1: 1把8写在了商的百位上,这样8表示8个百,而523F60的商不能有8 个百。

生2: 2把商写在了十位上,5234-60的商也不能是80,因为60X80=4800,远 远大于被除数

523o

生3:我觉得3竖式计算的方法正确,把商8写在个位上,表示有8个60,这和

上面的分析一致,应该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精彩到位,的确523里不能有800个60或80个60,可能

有8个60,竖式计算时,把商8写在个位上,表示8个60,还余43。

■在师生共同尝试笔算523-60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答案可

能是五花八门,并且不一定正确。教学时,教师先放手,然后选取三个典型的代 表让学生到黑板板演,这样在对比分析中,确定正确的竖式计算,并在计算的过 程中理解了算理,明白了商8为什么写在商的个位上(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4)规范解答并验算。

5234-60=8 (批) ...... 43 (人)

要点提示: 8要写在商的个位 上。

验算:

或 60+1 X8” 480+

60X8=480 卫 480+43=523(人)+

+

43+,

答:全校师生至少要分9批参观。

通过示范标准的解答,让学生们知道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解答时,都

含有三部分:横式、竖式、答语,必要时要进行验算。

2、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1) 分析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比较变化的信息。

师:(课件出示,教师读)如果红星小学全校师生参加植树劳动,每50人一组, 最多能够分

成几组?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炼出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全校师生总人数没变化,还是523人。

生2:每个植树小组的人数是50人。

生3:问题是全体师生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师:问题中的关键词“最多”是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生:“最多”的意思是组数最大,如果分到最后剩下的人数不是50人,那组数也 要加上lo

师:同学们提炼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很准确,理解的关键词“最多”也很到位。

设计意图「先提炼、梳理出已知的数学信息和所求的问题,然后对关键词语“最

多”进行解读,也就是为下面估算商的位做有利的基础和铺垫。

(2) 分析数量关系,列式并估算。

师:根据以上的信息和提取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生:已知每组的人数是50人,总人数是523人,求最多可以分成的组数就是求

523里面含有多少个50,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523宁50。

师:估算一下,523宁50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预设)

生1:我觉得应是一位数,……

生2:我认为是两位数。因为50X 10=500, 500<523,所以商应是两位数。

师:生2说的有道理。50X10=500, 500<523,也就是说商是一个大于10的数, 所以商也应是

两位数。

设计意图」先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列出算式,然后进行商的 位数的估算,也就

是对商10中数字1和0的占位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如果 商是两位数,则商的占位就要从十

位开始写起。

(3)尝试笔算。

师:523-50,你会笔算解答吗?自己试着算一算。(生独立尝试计算,师指名板

演)

(预设板演)

生1: 生2: 生3:

5234-50=1 ......... 23 5234-50=10 .......... 23 5234-50=10 .......... 23

10 10

50 50 50

23 23 23~

师:上面的三个答案,结合估算,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生1:第1种答案一定不正确,523里不可能有100个50。并且刚才我们已经分 析得出,523

里有10个50,所以就是正确商1也应写在十位上,不能写在 百位上。

生2:第2种答案也不正确,虽然523里有10个50,但是商的十位上的1和百 位对齐了,应写

在十位的上面。

生3:第3种答案是正确的,523里的确是含有10个50,商十位上的1也和商 的十位对齐了,

并且个位上不够商的0也写上了。

点名让不同答案的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充分将可能出现的错误 完全暴露出

来,然后在讨论交流中,进行算理与算法的内化:不够商1写0占位 进行了解释说明,让外在

的知识在活动中内化为内在的知识,帮助每一个学生建 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4)规范解答: 5234-50=10 (组)

50 1523

50 -

23 (人)

商十位上的1要和被 除数的十位对齐。 50除23不够商1,所 以商的个位写0占位。 答:最多可以分成11组。

设计意图「一个数学问题解答时要含有三部分:横式、竖式、答语,并且对商的

每一位上的数字的占位都进行了点拨和提示。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9页第1〜3题。 2、教材第9页第4题。 3、教材第9页“问题讨论”。

设计意图*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

步骤。其中第1题,可以先求出红红需要的分钟数,然后和聪聪的时间进行

比较;第2题,结合水果重量和每箱可以装的千克数进行逐一解答;第3题,

在笔算解答时要注意商的对位、占位以及0的处理。

2、 在竖式笔算的练习中,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操作流程,明白余数一 定要比除数

小。

3、 在挑战性的趣味问题解答中,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除法的计算。

(四)达标反馈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1 1

7

5 0)5 3 0 40)6 4 0

7 0 ) 5 0 0

5 0 4 0 4 9 0 3 0 4 0 1 0

4 0

2、在()里填上最大的数。

70 X ( X462

70 X (

X (

)<253

90 X ( X570 30X (

X310

X (

)<370

3、用竖式计算。(第1小题验算) 420 4- 40 =

2174-30 =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竖式计算。

X500

60

50

720 4- 70

5、解决问题。

(1)聪聪家的厨房要用584块,最少要买多少包?

每包瓷砖40块

(2) 一方有难,百方支援,某地向地震灾区捐赠了 52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

厢才能装完?

(3)每20人一组, 204名学生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答案:

1、

1 0 1 6 5 0)5 3 0 40)640

5 0 4 0 3 0 2 4 0 2 4 0

7

7 0 )5 0 0

4 9 0 1 0

2、6

7

o 10 7

420 4- 40 = 10 … 10

20

20

2174-30=7

10 验算:

10 10 40 /420

X40 70/ 720 40 400 70 20

+20 20

420

4、两位数两位数两位数

6104-60=10 .......... 10

9964-90=11 .......... 6

10 11 60/610 90 /996 60 90 10

-96_ 90 6

5、

(1) 5844-40=14 (包) ... 24 (块)

14+1=15 (包)

(2) 5204-60=8 (节)..... 40 (吨)

8+1=9 (节)

7

3(/217

210 7

7204-70=10 .......... 20

10 70/ 720

70 20-

10+1=11(组)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师: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来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 反思和总结的

必要步骤。本节的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自己说出收获和困惑,在师生 共同的总结、质疑过程中进一

步内化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最后让学生再次总结出 除数是整十数竖式除法计算的注意点。

(六)布置作业 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233 4-40=4- ••…73

改正:

4

40)233

160

73

2、我来选一选。

(1) 3304-40,

A 百

商写在( )位上。

B十 C个

(2) 642与240的差中有()个90。

3、下面的算式,商是一位数的有( (

① 5304-50

)o ② 360 宁 20

),商是两位数的有

③ 6504-70 ④ 720

4-50

(

60

243 宁 40 ⑧ 6454-80

6 385 4- 20 ⑦ 645 4-

4、竖式计算

3124-30 2644-40

3074-30 2144-70

2964-50 5544-90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Q

30)DQ 0

9 0

1 2-

6、解决问题。

(1) 四年级478名学生到科技馆参观,每辆车限乘40人,需要租几辆车?

5

(2) 货场上有576个箱子,用一辆卡车来运,这辆卡车每次装40个箱子,这辆

卡车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3) 饭店张叔叔带了 335元钱到超市买大米,每袋大米40元,他带的钱最多可 以买几袋大

米?还剩多少元?

(4) 四(2)的同学们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了 176朵小红花,如果每个小组分 40朵,这些小红

花够4个小组分吗?

答案:

1、

2334-40=5 ......... 33

5

401 233

200 33

2、(1) C (2) B

3、商是一位数的有(③⑤

),商是两位数的有(①②④

⑥⑦)。

4、

3124-30=10 .......... 12 3074-30=10 .......... 7 2964-50=5 ........... 46

30 307 50 296

30 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