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设计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案名称 《得数是6的加法》 授课教师 培智三年级 王凤霞 科目 生活数学 教学对象 课时 1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得数是6的加法》是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生活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5以内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以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为主要对象,从实际出发,捕捉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让学生深层次掌握生活中的简单加法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A组学生:能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会写加法算式; B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理解加法,会读算式; C组学生:能了解、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交流,使学生掌握得数在6以内的加法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习计算产生兴趣。 知识点编学习目标 具体描述 学 习 目 标 号 1-1 知道 1-2 巩固 1-3 掌握 1-4 情感 6的组成。 列出6以内的加法算式。 能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会写加法算式。 对生活中存在算数问题产生兴趣,并学会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智能障碍程度的高低、层次不齐等特点,我把本班学生分成ABC三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我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4人属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归为A组,中度3人,归为B组,其余3人(重度2人,自闭症1人)归为C组。 A组4人学习能力较好,要求掌握完成教学目标。 B组3人属于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完成部分教学目标。 C组3人要求了解,知道得数是6的加法这节课内容即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引导他们观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学习,使数学更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微课、6的组成儿歌,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活动 复习6的组成儿歌(微课); 学生活动 听儿歌;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出今天所学内容。 引起兴趣。 2、新授 微课演示 认真看 (1)带领学生数鸭子去 (2)讲解:池塘里有5只鸭子,岸边又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鸭子? 观察图片。 5和1组成6。把5只和1只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计算时要用到加号,板书: 一共有6只 5+1=6 读作:5加1等于6。 (3)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教师创学生读算设情境) 式 学生说 1和5组成6 读出加法算式 理解总结 认识加法 (4)换个说法,岸边有1只鸭子,池塘里有5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说一说)列出加法算式:1+5=6 (5)对比总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和不变。 理解算法 3、巩固 (1)书写算式。 (2)看图列式。 (3) 贴一贴,写一写,算一算。 黑板上书写 在书本上做练习。 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 4、总结 5、布置作业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加法含义,让学生知道算式读法,今天学了什加法的作么。 用。 课本练习 培养计算能力。 P20页 贴一贴,计算并抄写,计算各式 七、板书设计 得数是6的加法 1 + 5 = 6 2 + 4 = 6 3 + 3 = 6 读作: 1加5等于6。 2加4等于6。 3加3等于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