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桥梁基础工程总结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名词解释

1.基础:将建筑的各种作用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物称为基础

2.沉井:沉井是一种井筒状空腔结构物,是在预制好的井筒内挖土,依靠井筒自重或借助外力克服井壁与地层的摩擦阻力逐步沉入地下至设计高程,最终形成桥梁墩台或其他建筑物基础的一种深基础形式。 3.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在地面上用抓斗式或回转式等成槽机械,沿着开挖工程的周边,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形成一个单元槽段后,在槽内放入预先在地面上制作好的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浇灌混凝土,完成一个单元的墙段,各单元墙段之间以特定的接头方式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地下连续墙壁。

4.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5.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使天然地基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前完成大部分固结沉降,从而减少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期的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沉降和沉降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6.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是运用起重机械将重锤提到一定高度,然后锤自由落下,重复夯实地基,使浅层的地基土地得到夯击而密实,从而其强度提高。 二.判断

1.当砂土的基坑顶缘有动荷载时,坡度为1:1.5

三.填空

1.公路桥涵的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特殊性岩土)

2.浮运沉井有(不带气筒的浮运沉井)和(带气筒的浮运沉井)两种。 3.冻土按冻结延续时间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大类。 四.简答

1.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原则是: (1)基础底面的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 (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 (4)基础本身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2.为什么土基承载力应取结构容许沉降对应的地基承受荷载能力? 因为土是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增大,很难界定出一个真正的极限值。

3.竖向受荷桩按承载性状分类有哪几种类型?

(1)摩擦桩:桩穿过并支撑在各种压缩性土层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时,统称为摩擦桩。 (2)端承桩:端承穿过较松软土层,桩底支撑在坚实土层或岩层中,且桩的长径比不大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

底土层的抵抗力为主时,称为端承桩或柱桩。

4.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塌孔 在成孔过程或成孔后,有时在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的水位突然下降,这是塌孔的迹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水位不高等所致。如发生塌孔,应探明塌孔位置,将沙和黏土的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1-2米,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积迷失再重新钻孔。

(2)缩孔 缩孔是汁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的现象,是由于塑形土膨胀造成的,处理时可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3)斜孔 桩孔成孔后发现较大垂直偏差,是由于护筒倾斜和位移,钻杆不垂直,钻头导向部分太短,导向性差,土质软硬不一或遇上孤石等原因造成。斜孔会影响桩基质量,并会造成施工上的困难。处理时可在偏斜处掉放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把孔位校直,或在偏斜处回填沙黏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5.沉井基础的特点P180

埋置深度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沉井是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下沉的过程中起着挡土和防水的临时围堰作用,不需要另设坑壁支撑,既节约了材料又简化了施工,在各类地下构筑物中,沉井结构又可作为地下构筑物的围护结构,沉井占地面积小,挖土量小,操作简便,节省投资

6.沉井下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P191

(1)偏斜 纠正偏斜通常可用除土,压重,顶部施加水平力等方法处理,空气幕沉井也可采用单侧压气纠偏

(2)下沉困难 解决下沉困难的措施是增加压重和减小井壁摩阻力 (3)突沉 防止突沉的一般措施是控制均匀挖土,减小刃脚处挖土深度,在设计时可增大刃脚踏面宽度提高阻力

(4)流砂 防止流砂的措施是向井内灌水或降低井壁外水位,改变水头梯度方向使土层稳定 7.软土的工程特性

(1)含水率较高,空隙比较大 (2)抗剪强度低 (3)压缩性较高 (4)渗透性很小 (5)结构性明显 (6)流变性显著

8.强夯法的加固机理P254

(1)动力密实:对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的加固机理是基于动力密实,即在冲击型荷载作用下,使土颗粒发生相对位移,孔隙减小,密实度增加,地基强度提高

(2)动力固结:在处理饱和的细粒土上,借助于动力固结理论,即土体在巨大夯击能量作用下,产生孔隙水压力使土体原结构破坏,形

成新的排水通道,加速孔隙水排出,土体逐渐固结

(3)动力置换:在饱和软黏土特别是淤泥中,通过强夯将随时挤到饱和软土层中,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9.在松软地基上建造其他类型的建筑物应采取的措施P300 (1)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地基抗震性能

对松软可液化土层较浅,厚度不大的可采用挖除换土,用砂垫层等浅层处理,此法较适合用于小型建筑 (2)采用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采用各种形式深基础,穿越松软土层,基础深入土层足够的深度 (3)减轻荷载,加大基础底面积

减轻建筑物重力,加大基础底面积以减少地基压力,对松软地基抗震是有利的,增加基础及上部结构刚度是防震的有效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