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礼仪之“礼”的真正内涵

2023-01-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旦 ∽呈呈至罢。轻 语文 礼仪之 “礼’’ 的 真正内涵 。于永生王灵芝(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 《仪礼・聘礼》日: “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可见动辄大礼厚礼,其 实是极其不“礼”的。 《论语・阳货》日: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在孔子看来,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一种载体,一种物质形态,他更看重的是这 种物质形态所承载的道德与礼制,这才是他要“克己复礼”之“礼”。 在人际关系中,物质形态的“礼”,是情义的一种载体,但“礼轻情意 重”,人们看重的是“情意”。礼重了,伤的或许正是情意。尤其是给掌握着某 种实权的官员送礼,十有八九,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这种大礼厚礼,承载的根 本不是什么情意,而是利用对方权力的期盼与蔑视对方人格的潜意识,在客观上 还会陷对方于不法不义。 后汉时王密赠送杨震的礼是十斤白银,够厚够重的,杨震却因此而感到遗 憾、感到失望,他觉得王密在骨子里低看了自己的人格操守。《礼记・曲礼》有 言: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zlP: ̄L也;来而不往,亦zlP ̄L也。”若是本来没有 “往来”的,突然冒出“礼”来,而且是大礼厚礼,更容易使正派人警觉。 当然,在官场之上,并非都是像杨震这样的正派人。在礼制之中,历来都 有“进贡”一说,藩属对宗主国呈献礼品为“进贡”,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也叫 “进贡”,迎来送往之时,还有公款馈赠的陋习,那些与行贿无异的大礼厚礼也 就混杂其中。这种寡廉鲜耻的谬种流传,绵延不绝,而且官风殃及民风,只要心 有所图或有求于人,逢年过节更不必说,想送礼的恰似八仙过海,总能投其所好 送出新意。不送或送得不到位,心里不踏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