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专题
常州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3分)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4. (1)陶渊明 《桃花溪》 ( 2)由远而近 淮安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6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
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
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1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
·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
8.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5分)
7.(2分)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8,(3分)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 南京 苏州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2 分)
10.诗中用了多个叠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3分)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2分)
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3分) 宿迁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6分)
山 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
5.两首诗黄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 。(3分) 6.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3分)
参考答案:5.高山、落叶、秋风6. 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 泰州
(一)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7题。(6分)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②蛩(qio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7.(1)上阕通过 和 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2分) (2)赏析划线句。(4分)
7、(1)夜凉 寒蛩
(2)这首词的下片,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 “梦中历历来时路”, 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
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无锡
(二)(6分)
3
①
·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答案】(1)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2)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分析其作用即可。首联的意思是“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这两句开门见山叙写景物。“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首联用“凋伤”“萧森”描写出秋景的阴沉、萧瑟,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定下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抒发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徐州
(二)古诗词赏析。(3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0.C 盐城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
4
·
宿牛群头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②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8.(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作答时,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这里首先要注意“拙”应该是通假字,同“茁”,“茁壮”的意思,用来修饰“蘑菇”,写出蘑菇长得旺盛;“满”则写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蘑菇”,写出它的旺盛与多,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作答时注意诗歌中的景的特点以及诗人的言行。从诗歌的一二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这里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之景,而三四两句则是写诗人从牧童那里买来蘑菇做晚饭,表现出诗人的安逸闲适之情。 答案:
(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译文:
乔木花开的时候草木其他草木都枯萎了,一场雨后,蘑菇长得非常茂盛。牧童捡了满满一筐,卖给我做晚饭。 【解析】《宿牛群头》是诗人描写在羁旅途中见到的美丽的自然之景与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及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扬州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0.(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①
①
·
【答案】10. 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坐了铺垫。 11. 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解析】
10. 本题考查诗句作用分析。这首诗从结构上看,前两句属于写景,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显然是为抒情而服务的,这里作者细致描绘了长满竹子的岛屿上,残阳映照着微微的翠绿。雪白色的鸟从碧绿色的潭水上面飞过等景象,展现了一幅静美幽静的画面,为抒发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渴望归隐做了铺垫。
11.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分析。“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两句的意思是:在俗世没有关切自身的事情,每次到渔家就不想回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俗世生活的厌倦,留恋渔家幽静的生活环境,透露了诗人对渔家的喜爱,表达了绝尘归隐的情感。 镇江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6——8题。(共和6分)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6.请写出诗歌题目的意思。
答: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7.诗中两次出现“花前”,请简述其作用。
答: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前后对比中表现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 8.作者感到“虚度好春朝”。结合全诗,分析原因。
答: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白白的浪费了。 南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泛海怀通州 [宋]文天祥 江波无奈暮云阴, 一片朝宗只此心 今日海头觅船去, 始知百炼是精金。
[注释]①朝宗:归向大宋王朝。 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7.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文天祥在通州的艰难处境?请简析。(4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和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 7.此诗首句写景“江波无奈暮云阴”描写波涛浩渺,暮色苍茫,反衬出艰难困苦的处境。
6
①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