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道教服饰为特色助推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以道教发源地江西龙虎山为例

2020-12-2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服装服饰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第12期(总第274期)以道教服饰为特色助推区域旅游发展研究

——以道教发源地江西龙虎山为例

张阳阳,吴 倩,王利娅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在持续加快,因而精神建设方面的需

求也在持续增加。外出旅游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因此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现今应该完善的问题。本文以道教发源地江西龙虎山为例,研究如何以道教服饰为特色助推当地旅游发展。

关键词:龙虎山;道教服饰;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9.12.010

0 引言

道教作为我国传统的宗教,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其孕育出的雄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人的生活及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根砥全在道教”,足以可见道教在我国举足轻重的文化地位。道服作为道教特有的服饰,也是汉族的传统服装,它是道教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所散发出的宗教色彩,凝结着华夏子孙智慧的结晶。江西鹰潭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显露无疑。它是道教的摇篮,哺育着世世代代的道家人。结合道教文化推动龙虎山的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向世人传播道教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

德经》是道教道理教义的起源。后世编撰的《道藏》不仅有对《道德经》中修行的理解,更是集合了科仪、经戒、养生、医药学、符图、炼丹化学等各种道教书籍的重要内容。道教最初以道和自然为统一,讲究天人合一,“道”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是万物的开端。

随着时代的演变,“道”被人格化,结合汉民族的信仰,逐渐发展成为多神教。历史上有多达七个皇帝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去专门修葺道家书籍楼阁,唐宋时期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1.2 文化传承意义

我们的祖先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对于生活价值的追求,还代表了人性中道德的取向。文化传承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藏,它包含了先辈对于后世的前瞻和当代对于过去的景仰。

作为本土传承发展的道教文化,亦是如此。道服以其符号化的美学向外界传达了它的伦理思想、宗教信仰。它在传播与发展的阶段,将哲学思辨与风土人情充分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别具一

1 道教文化及服饰发展

1.1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辨是道教思想的根基。老子撰写的《道

收稿日期:2019-10-12

基金项目:江西服装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JF-LX-XSZX-201818)作者简介:张阳阳(1998-),男,浙江衢州人,学生。 吴倩(1997-),女,江西九江人,学生。

通讯作者:王利娅(1978-),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32

2019年第12期(总第274期)山东纺织经济服装服饰格的宗教观、生死观、世界观以及宇宙观。探究整理道教服饰背后的文化以及宗教意义,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扬。1.3 服饰发展的历程

道服是独具道教教派特色的衣着服饰,也是属于汉族传统服饰的一个分支。道教服饰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道教服饰的早期,并没有完整的标准制度,直到南朝的陆修静时期,逐渐有了道服制度的影子。南北朝时期对道服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唐朝时期道服的发展,至此达到了道教服饰的顶峰。服饰制度的不断深入,“着道服”风气在道教界盛行开来,它悄然地带动着唐代的人文志士,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俨然成了人们的日常穿着。宋元明清阶段道服制度也有所发展,但基本承接了旧制。

在这漫长的时代演变下,道服有了丰富的类别和完善的服饰制度。道教服饰大致可分为道冠、道袍、道巾、鞋袜、佩饰五个部分,其中道袍又有大褂、戒衣、得罗、法衣、衲衣、花衣等六种以上品类。服饰制度建立的初期,针对不同等级的道士有着不同的衣着要求。从整个衣着体系来看,道士法服依然保留着传统汉族服饰的“上衣下裳”,即上著褐,下著裙,外罩帔。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道服的纹样图案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所涵盖的礼义、人文等道教教义及思想文化也就越发地完善了。

2 道教服饰分析及应用

2.1 款式

常服和法服是现今道教服饰最主要的两大类。常服的组成部分有道巾长褂(中褂)、(全真派混元巾、正一派庄子巾)白袜、布鞋,颜色有白、黑、蓝、青四种。法衣和经衣是法服方面的两个分支,对应佩戴道冠、执简、白袜、布鞋(高功鞋)等。

道巾:道教徒所佩戴的帽子就是所谓的道巾。俗话说“道有九巾”,但是具体是哪九巾其实并没有固定的说法。清代《清规玄妙》中有记载九巾:九阳巾、唐巾、逍遥巾、一字巾、三教巾、紫阳巾、冲和巾、纶巾和浩然巾。从清朝末年演变到现在,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如今流行的九巾有混元巾、庄子巾、包巾浩然巾、荷叶巾、纯阳巾、太阳巾、

一字巾、逍遥巾等九种。

道冠:指道教徒所戴之冠。大多数的道冠为木制品,现世也开始出现了塑料材质的道冠。道冠的用途各不相同,可以分为星冠、黄冠、五老冠、莲花冠、五岳冠。

道袍:是道教徒穿戴在身体最外层的长袍。有大褂、戒衣、得罗、法衣、衲衣、花衣六种。

鞋袜:道教徒所穿的鞋袜。常见的样式有圆口鞋、双脸鞋、十方鞋、麻鞋。道教对于这几种鞋子其实没有严格的要求,现在的道士也有穿现代的布鞋或者休闲运动鞋。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品。有帽正、慧剑、佩剑、葫芦、鱼鼓、单瓢、拂尘、阴阳环等。

款式种类繁多的道教服饰足以体现出其背后文化的多样性,正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宗教在龙虎山这块宝地里生根发芽。将各式各样的道教服饰品融入龙虎山当地的特色元素,制成的旅游纪念品或者体验品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可以向游客传播道教文化。

在设计创新时要以表现道家理念为主导,相关纪念品的开发理念能够传达地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关键。对于龙虎山来说,道教文化是开展旅游项目的第一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表现出道家的那种无为而治、清净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加强服设文化与生活的关联性,达到吸引游客购买欲望的目的。在规划开发与道教相关的旅游产品时,可以适当地将道教法服简洁化,保留它原有的精髓部分。道巾和道冠在改进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现代流行元素,制成旅游帽和丝巾类似的产品,游客在购买这些产品时既体验到了当地的特色道教文化又不失现代的审美感。 2.2 图案

阴阳、八卦可以说是人们对道教最熟知图案,它是炎黄先祖对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总结,承载了祖先对天地万物诞生与衍变的感悟。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的道教文物来看,龙凤纹是道教在汉代时期最普遍的图案,作为中国的图腾,这个时候的龙凤是人们寄托信念与希望的载体。龙凤纹的产生融合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是道教“中和”思想的外在体现。

在进行道教旅游纪念品开发时,可以将龙凤、八卦、阴阳等与道教息息相关的文化图案设计到

33

服装服饰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第12期(总第274期)服饰品或者小饰品当中,再结合当地的景区图案,构成新颖又不失文化内涵的物件。2.3 色彩

道家比较推崇青色,青色又包括了黑色,道教徒戴着青色的道冠和道巾有着头顶青天的寓意。道教徒所穿的道服也是青色的,它承载了华夏文明中五行、五方、五色和道教的“贵生”思想。青色乃五色之一,“黑、白、黄、赤、青”为五色,连接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以及五方的“东、南、西、北、中”。青,是五色之一,五色是“青、赤、白、黑、黄”,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方和“木、火、金、水、土”五行。青色是生命之色,道教是东方之教。

3 以道服文化为特色助推旅游业发展

3.1 当地旅游业现状及优势分析

2009年,龙虎山景区就建立了各式平台和服务系统,其中包括有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微信平台、自助购/取票系统、智能票务管理系统、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客流监控系统、客源地分析系统、监控系统、电子导览系统、车辆调度系统、大屏显示系统、停车场系统等等。全面的系统和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   

为了更好地开展智能创新服务,龙虎山景区走在了便捷时代的前沿,开通了省内第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并且建造了全国第一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智慧体验区域,免费WIFI覆盖全景区。后续开通的各大网络信息平台账号将龙虎山最新的旅游资讯更加全面地传达给了外界。龙虎山特色的智慧服务体现在了将各色景观和道教文化通过与游客互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龙虎山景区不仅服务全面,而且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方便快捷,人员流动密集。杭州、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大城市里程距离龙虎山都比较近,这几个地区经济发达并且人口众多,可以为龙虎山提供良好的市场。除此之外,庐山、黄山等著名的自然风景区都靠近龙虎山,游客可以依次游览各景区,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3.2 发挥优势,改进劣势策略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的道教文化为龙虎山

34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便捷的交通和健全的信息平台为景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但景区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节假日龙虎山景区的客流量会大量增加,景区内的乘车中心经常会滞留大批的游客,然而等车的座位有限,很大一部分游客只能站着等待班车;班车的班次距离时间比较长,虽然有工作人员做指引,长时间的等待会引起游客的烦躁感,导致声音嘈杂缺乏秩序,恶性循环。由于景区的范围比较广,好多风景优美的地方都没有开发到,导致游客不能拍照留念,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其次,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垃圾桶、休息座椅的数量有所欠缺。3.3 具体实施方案

道教服饰的创新应用:建造一个历代道教服饰展览馆,供游客游览参观;将龙虎山的风景图片或者相关画作以胶印或者绣花的方式在道服上展现出来;投入不同种类和不同颜色的面料生产不同尺寸的道服以满足大众游客的选择;开展道教法事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着各自喜爱的新式道服参与其中,感受道教文化的魅力。

服务欠缺的问题:可以在乘车中心适当地增加一些等车时休息的座位,并且将道教的相关历史以及文化物品设置在等车凉亭中,供等待的游客参观阅览,消除等车时的枯燥烦闷感;在旅游旺季或者节假日时间段增加客车班次或者缩短班次时间,控制好乘车中心的游客滞留量;为工作人员配备扩音设备并且集中进行系统培训,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安抚游客情绪的工作。健全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增加垃圾桶,保持景区内的环境卫生,对景区内的设施定期维护更新。继续深入开发景区内景点,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3.4 愿景

道教服饰无疑会成为龙虎山的宣传册,增加了景区特色的同时给游客普及了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有趣的景区体验、完善周到的服务体系让游客得到极佳的旅游体验,产生良好的口碑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帮助龙虎山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

4 结语

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代,将道教文

2019年第12期(总第274期)山东纺织经济 38(04):288-289.

服装服饰化与龙虎山景观充分融合在一起,让游客的身体和心灵都放慢了脚步,龙虎山将成为人们休憩身心与享受生活的驿站。只有将旅游文化不断做到深处,才能够体现出旅游业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

[1]陈洁.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J].艺术科技,2018, 31(08):69.

[2]王颖.道教服饰中的道教文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6,

[3]陈蓓.基于游客感知的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开发评价及 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4]龙虎山道教[J].中国道教,2014(06):62-63.

[5]吴儒.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2019.

[6]罗欣,肖超颖.区域文化背景下龙虎山旅游纪念品设计 研究[J].工业设计,2018(07):55-56.

Research on Promoting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 Taoist

Costumes as Features——Take Longhu Mountain in Jiangxi,

Birthplace of Taoism, as an Example

Zhang Yangyang, Wu Qian, Wang Liya

(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2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mproving day by day while the pace

of life is speeding up, so the demand for spiritual construction is also increasing. Going out to travel is a kind of life style that people prefer to relax their body and mind. Therefore, it is an issue to develop tourism actively to enhance the spreading and integration of cultures while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Longhu Mountain in Jiangxi, the birthplace of Taois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oist costumes.

Keywords: Longhu Mountain; Taoist costumes; tourism development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