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力学 模拟题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填空题

1. 平面力系中,合力对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力矩的代数和。这就是 。

2.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都等于 ,而与矩心位置 。

3、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_____________。 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_____________表示。

5、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__________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___为零。

6.一力F的大小为6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7、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____________。力偶矩等于___________对新作用点之矩。

8、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外伸梁,求B点的约束反力RB=______________kN。

10kA

4m C 4B 4m 10kD

10、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15、平面内一个点有_____个自由度,平面内一刚片有_____个自由度:一个连接三根杆件的复铰,可使系统减少____个自由度;一个连接几个刚片的复铰,可使体系减少____个自由度

16、梁和刚架的主要内力是_______;桁架的主要内力是_________

17、拱与梁的主要区别是: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有_______。 二、选择题

1、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2.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3.物体受五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4、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b ),而力沿坐标轴方向的分量是(

(A) 矢量 (B) 代数量 (C) 算术量

用几何组成规则分析图示体系是: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可变体系;瞬变体系。. 下面四个轴向拉压杆件中哪个杆件的轴力图不正确?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Q图有突变,M图无变化

B.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C.M图有突变,Q图无变化

D.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图示结构中截面K的弯矩值Mk为

A.(左边受拉) B.(左边受拉) C.(右边受

拉) D.

(右边受拉)

2、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若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对此刚体的作用效果( (A) 一定相同 (B) 一定不同 (C) 不一定相同

5、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平衡时,如果把变形体刚体,则此刚体( );而当刚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平衡时,如果把该刚体软化为变形体,则此变形体()。

(A)一定平衡 (B)一定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6、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 A.RARB C.RA=RB

7、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8、力对点之矩的计算是( )

A、Mo(F)=Fh B、M0(F)=-Fh C、M0(F)=±Fh D、M0(F)=Fd

9.弯矩的单位是( )

A.KN.m B.KN/m C.Kg D.N 10、.悬臂梁承受均匀分布载荷,支座A处的反力有四种结果,正确的是( )。

A.RA=ql, MA=0

1B.RA=ql, MA=2ql2 C.RA=ql, MA=ql2

1D.RA=ql, MA=3ql2

1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0,下列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 )。

A.R′≠0 m0=0 B.R′=0 m0=0 C.R′≠0 m0≠0 D.R′=0 m0≠0 12、图示力F=2KN对A点之矩为( )kN·m。

A:2 B:4 C:-2 D:-4

13、 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个约束反力。

(A)一 (B)二 (C)三 (D)四

14、下图中刚架中CB段正确的受力图应为(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C F FC

B A F(A) FB FC C C F FB B B

F(B) F(C) (D)

15、 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是错误的。 (A)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 (B)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C)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 (D)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17.由F1、F2、F3、F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A.F1 B.F2 C.F4 D.F3

18.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 A.体系几何可变 B.体系几何瞬变

C.体系几何不变 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19、 图示体系有( )个多余约束。 (A)零 (B)一 (C)二 (D)三

20、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22、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三、计算

1、 试求图示各杆1-1、2-2、3-3截面的轴力, 并作轴力图。

3 1 2 40kN 30kN 20kN 1 2 3 2、画出三铰拱ABC整体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

R

3、 已知F1=100N, F2 =50N, F3 =60N,F4=80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4、一钢结构节点,在沿OA、OB、OC的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已知=1KN,F2=1.41KN,F3=2KN,试求这三个力的合力。

5、作下图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

F1

7、已知q =1kN/m,P =3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q

2

m P

3

m

A B

4

8、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FQmax|和|Mmax|。

q=4kN/m

A B C 2m 2m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3、 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是错误的。 A.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 B.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C.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 D.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5、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

A.体系几何可变 B.体系几何瞬变

C.体系几何不变 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7、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8、确定杆件内力的一般方法为()。 A.叠加法 B.截面法 C.静力分析法 D.动能法

9、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 A.RARB C.RA=RB D.无法比较

10、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0,下列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 B )。

A.R′≠0 m0=0 B.R′=0 m0=0 C.R′≠0 m0≠0 D.R′=0 m0≠0

11、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 个。

A.2 B.3 C.4 D.5

6、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61. 求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DCqaBaAaa

62. 用结点法或截面法求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63. 请用叠加法作下图所示静定梁的M图。

64.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弯矩图。

65. 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1、画出梁ABC的受力图。

2、画出三铰拱ABC整体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

4、画出构件ABC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

8、作AB梁的剪力和弯矩图。

9、作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三、计算题与作图题(共计56分) 1、求A点支座反力。(18分)

2、求C支座反力。(18分)

3、求A、B支座反力。(20分)

⑴ 共面的三个力作用于刚体上,使刚体平衡的必要条件是这共面的三个力( )。

( A ) 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 B ) 所构成的力三角形自行闭合;

( C ) 作用线共线; ( D ) 作用线相交。 ⑵ 已知两个力 F 1 、F 2 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 )。 ( A ) 相等; ( B ) 不一定相等; ( C ) 共线 ; ( D ) 汇交

⑴ 一力F的大小为60 kN,其在x 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30kN,力 F与x 轴夹角应为( )。

( A ) 60°; ( B ) 夹角无法确定 ; ( C ) 30°; ( D ) 90°。 ⑵ 简支梁AB,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则A、B支座反力为( )。 ( A ) NA = 2N ,NB = 1N; ( B ) NA = NB = 1N; ( C ) NA = 1N ,NB = 2N; ( D ) NA = NB = 3N。

⑶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 、FB满足条件FA = -FB ,则该两力可能是( )。

( A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 B )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 ( C )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 D ) 作用力和反作用 ⑷ 在下列弯矩图中,其结论应为( )。

(A) a 对、 b 错; (B) a 错 、b 对; (C) a、b 皆对;(D) b 皆错。

⑸ 如图所示刚架支座 A 水平反力 H A 是( )。 (A) 1 kN; (B) 2 kN; (C) 3 kN; (D) 以上都不正确。

2.画出下图所示梁的内力图(10分)。

a、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都不是

1.只限制物体向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为( )

2.平面平行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1 B.2 C. 3 D.4 3.如图所示结构为( )

A.几何可变体系 B.几何瞬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26. 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27.试画出图2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

三、计算题

1.计算图所示析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

2.画出图所示梁的内力图。

1.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一个平面力偶系

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无法分解

2.平面平行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4 B. 3 C. 2 D. 1

3.结点法计算静定平面析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数一般不超过( )个

A. 1 B. 2 C. 3 D. 4 1.计算图5所示析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

2.画出图所示梁的内力图。

1.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 A.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 A.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 B.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 C.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 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

A.体系几何不变 B.体系儿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C.体系几何可变 D.体系几何瞬变 三、计算题(共40分)

1.计算下图所示析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2.画出图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

1.平面一般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1 B.2 C.3 D.4 2.如图所示结构为( )。

A.几何可变体系 B.几何瞬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

个多余约束

3.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

A.上边一侧 B.右边一侧 C.受拉一侧 D.受

压一侧

7.力偶( )

A.有合力 B.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 C.能与一个力平衡 D.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

等效代换

8.建筑力学中,自由度与约束的叙述下列( )是错误的。

A.每个刚片有三个自由度 B.一个链杆,相当于一个

约束

C.一个单铰,相当于二个约束 D.一个固端(刚结),相当于

二个约束

9.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个。

A.2 B.3 C.4 D.5

10.结点法和截面法是计算( )的两种基本方法。

A.梁 B.拱 C.刚架 D.桁架 1.计算如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2.求支座反力,画出图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

2.如图所示结构为( )。

A.几何可变体系 B.几何瞬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

个多余约束

3.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 )内,则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弯曲。

A.铅垂平面 B.纵向对称平面 C.水平平面 D.任意平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