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路基高填的施工要点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浅析路基高填的施工要点

摘要:如何防治高填路基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其施工要点,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公路出现早期破坏。本文对路基高填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路基高填施工要点质量通病防治

Abstract: 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igh embankment fill the common faults,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taff must master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so they can better prevent and solve highways in early damage. In this paper, the roadbed fill the high construction point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high 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points the common faults control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和造价,而高填路基在施工中经常遇到,其质量的控制是路基施工的重点之一。如何防治高填路基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其施工要点,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公路出现早期破坏。

一、路基高填的施工要点

1、 测量

测量控制含施工放样控制和高程测量控制。高填方路基施工前要对原地面进行高程复核,确定填方实际高度,符合施工放样,确保填方边坡满足设计要求,即保证路基填筑宽度满足要求。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复核施工放样,防止路堤填筑中产生亏坡现象。

2、 原地表处理

高填方路基多处于低洼地带,地表水相对较为丰富,而以粉性土和粘性土作为填料的路堤,由于粉性土和粘性土受水侵蚀后收缩性较大,从而极易使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应对地表水(毛细水、 地面水、 地下水 )进行处理,确保不因地表水的影响而降低路堤的稳定性。对泉眼和地表水尽可能采用盲沟 (设置土工布最好 )将水引流出路基范围,盲沟填料粒径 10cm最佳,选用透水性好的填筑材料(填石最佳)进行底层填筑,填筑厚度 2m~3m为宜,在透水性差的填筑材料和底层填料间设置防水土工布止水层,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通过上述方法阻断地表水对路堤的侵蚀,最大限度的减少路基因水侵蚀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另外,做好不小于 2m宽的台阶处理和原地面压实,建议采用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对低级地基加强压实处理,压实前认真清除地表耕植土、腐殖土、树根等不良土质。

3、 填筑材料质量

路基填筑材料的好坏,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对其填料应着重加以控制,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对于耕植土、 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允许用于路基填筑;对于不同性质的填料要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能少于 2层,避免混填;优先选用好的填料 (砾、石类土 )作为路床填料,较差的填料填于路堤中下部。

4、 压实度

压实度是高填方路基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想控制好高填方路基的填筑质量,必须将控制重点放在压实度控制上。对此,首先要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人员、设备到位;其次,在路基施工中要监督承包人的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严禁倾填。分层填筑的控制,土方路堤,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其他公路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 50cm, 且必须根据设计断面进行分层填筑压实;石方路堤,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50cm,且填料粒径不宜超过最大松铺厚度的 2 /3层厚,其他公路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80c m,最大不超过100cm。对此我们如何才能准确的控制分层松铺厚度呢?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方格网倒土法,即根据确定的填筑松铺厚度和运输车辆的体积,在每一填筑层上用灰线画出每一运输车倒土的格子。分层压实的控制,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压实度检测每层 2000m2(不足 2000m2按 2000m2计 )不少于 4点。在进行压实度检测时,要根据不同的填料合理选用压实度的检测方法进行压实度检测,最好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对于粉性土和粘性土,由于土中小于 0.05mm粉粒和粘粒含量度,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时土体才具有较强的粘聚力。土体体积的变化也和含水量有关,在低含水量条件下,通过增大压实功的方法也可获得较大的干溶度,但因其含水量小,空隙率大,路堤受水影响后较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体空隙率不仅和干密度有关,和含水量亦直接关系。因此为了路堤的稳定,就应通过压实作用使土体空隙率减小到一定值,要得到较小的空隙率,不但要通过压实得到较大的干密度,还要土体在压实时有较大的含水量,因此要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现行干密度比的压实度控制的方法不太理想,而采用空隙率控制法就比较稳定。对于岩石类,现行规范对填石路堤的压实度检测标准是以12t以上振动压路机对每一填筑层进行碾压,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表面无轮迹来作为评定压实层已碾压密实。岩石类材料是山区公路用得较多的填料,虽然无法检测其干密度和空隙率,但在确定分层压实度和振动压路机种的前提下,通过试验路段的观测和数据收集分析,都能容易得到碾压遍数和定点高程的关系,当压路机碾压遍数达到一定值后,其空隙率、干密度、压实层表面高程趋于稳定,即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表面无轮迹。

二、 高填路基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高填路基一个比较突出的质量通病是路基过大的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由此往往引起路面开裂,这在我国多条高速公路上已有先例。因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原地面比较软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当高填路堤穿过沟谷时,沟谷中心填土最大,向两端逐渐减低,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高填路基除必须按正常路基的方法规范施工外,还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

2、路基分段填筑端部的台阶往往不规范。设置台阶的目的是使路基填筑段与段的衔接部位确保压实度与相邻部位的压实度相一致。因此,这些台阶不是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后一次性修挖出来,而是每填筑一层,留出一个台阶,台阶宽度 2m,台阶端部的虚土应挖除。

3、使用不同性质的填料时,透水性土和非透水性土不得在同一填筑层中杂乱无章的混填。目的一:提高路堤的均匀性。目的二: 防止产生水囊。如果上面一层是透水性土 ,下面一层是非透水性土,那么下层土表面应做成双向的大于4%的横坡。这样可以达到排除雨水的目的。如果上面一层是非透水性土,下面一层是透水性土,那么下层土表面应做成平坡。

4、 便道应随着路基填筑的升高而升高。路基缺口的施工,路基与便道相交处留有缺口,由于路基填筑一层一层的提高,而便道没有随着提高就形成缺口。等到路基填筑到顶面后,再来补这个缺口,缺口部位的总体压实度肯定偏低,工后沉降肯定比相邻部位要大。因此,便道应随着路基填筑的升高而升高。

5、高填路基要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厚度进行碾压,防止压实度不够一致。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以保证压实度的最佳含水量。如采用亚砂土作为填料时,其水分散发很快,若在夏季施工碾压必须及时,否则很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桥台和通道两侧,由于回填部位狭窄和无法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容易使压实度不能达到要求,必须采用夯机夯实,或换填砂等透水性材料,保证其压实度。

6、及时做好边坡的夯实及防护,防止坡脚冲刷和保护好坡脚的稳定性,根据高填路基的高度特点制定分段分层防护砌筑或植被方案。

7、 做好施工排水,由于高填路基的底层宽度相对较大,横坡难控制,施工时必须及时做好路基面的临时排水,以防雨水淤积,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同时两边进行排水沟施工,保证及时将路基范围内的排水引出路基。

8、高填路基施工后,可根据填筑高度采取强夯方案处理,以提高其密实度、整体性、稳定性以及强度。保证让高填路基有8个月至1年以上的自然沉降期,让路基比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量处理在路面结构层施工以前。

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很多,要解决高填路基的质量通病,保证路基质量,除了掌握施工技术方法外,还包括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既有单一因素,也有综合因素。因此我们对高填路基质量通病的产生,也不应以孤立眼光来看,应综合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路基的工程质量,减少早期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庆峰, 周荣华. 浅谈沥青路面中的一些问题[J]. 科技信息, 2011,(15)

[2] 刘成. 浅议公路工程项目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3] 王长林, 栾立群. 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与质量控制思路[J]. 科技信息, 2011,(17)

[4] 王瑾. 浅谈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意义[J]. 科技信息, 2011,(21)

[5] 王媛. 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杜绝质量通病[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6] 方勇. 工程测量在建设工程质量中的作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