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当代
每当三月春风吹绿大地,我们都会想起一个光辉的名字,他是一盏微弱的灯,却点亮了亿万人的心,他是一首感慨人心的歌,他的声音娓娓地渗入人们的脑里——他就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1940年出身于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在7岁时沦为孤儿。雷锋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和青年团,于1960年1月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雷锋他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1962年8月15日,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他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里,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
锋班”。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1990年3月5日,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向雷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在广泛持久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全军各部队和全国各条战线上也涌现出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对于很多人而言,雷锋的时代已渐渐远离了我们,雷锋精神也似乎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消失。许多人在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是否需要雷锋精神,雷锋是否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但,在我看来,雷锋时代是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精神会永世长存。
雷锋精神虽然产生于50年前,但是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传承在我们全党、全社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50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 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诠释与新的标准。在此,我列举一些在当代可以称之为雷锋事迹的例子:
一、助人为乐。在助人之时,我们心里会感到很愉快。而这一精神,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
二、勤俭节约。比如我们请客吃饭,好面子讲排场,吃不完,打个包,也不丢面子的。
三、敬业爱岗。用现代的说法,叫职业素养。
四、集体主义,也就是团队意识,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沟通。
五、钉子精神,就是挤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也就是我们要懂得进取。
其实,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这些都不难做到。那么,何不从现在就开始去做呢?
当然,在现今社会中,也不乏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活雷锋事迹,在提醒着我们雷锋依旧活在中国人的心中。
像“京城雷锋”孙茂芳,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生活中,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小到为战友挑水,为百姓拉货,大到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当别人问及他为何要如此地无私奉献时,他答道,雷锋是我从小的偶像,他曾经说过:人活着,不能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的人就是白活了,要为别人而活。所以,我从精神上明白了做好事要不怕任何困难。
再如被人成为“金刚钻儿”的姚淑琴,曾是烟台无线电六厂的一名仓库保管员,她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苦练基本功,最终能够做到白天蒙着眼睛,夜里关上灯都能到仓库里准确地取放货物。姚淑琴每天工作12个小时,8年干了11年的活,被人称为“金刚钻儿”、“铁人”。 几十年来,姚淑琴关心帮助过的孤寡、残疾家庭近40户。例如一位名叫孙淑萍的老人,无儿无女,也没有工作收入。姚淑琴从1995年开始,帮老人干家务,
一直照顾到2004年老人去世。1979年,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获“烟台市劳动模范”称号。上世纪80年代,姚淑琴成为大家学习雷锋的好榜样,被称作是“活雷锋”。
现在,姚淑琴每月退休金1900元。除了每月要给寄养在烟台福利院的小儿子1100元外。2007年,市领导来看望她,并送来了3000元的慰问金,可她却把这3000元捐给了烟台市社会福利院。
姚淑琴曾说:“学习雷锋,不是一阵子,得学一辈子。只要我还能动,还活着,我就一直帮助下去。
所以,在当代,雷锋精神依旧年轻,依旧是那么地富有生命力。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让我们树起实干的桅杆,撑起理想的风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不断深化“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象雷锋那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出自己光和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在雷锋精神鼓舞鞭策下,把自己锻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