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模型的高职思政课微课程设计*贺伟【摘要】基于PLC模型设计框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着力点包括前期分析、教学情境、可视化设计、教学评价,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系统和教学结构,改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应用中的师生互动。【关键词】PLC模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63-02【作者简介】贺伟,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分院(南京,210019)思政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PLC模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具四要素之间的动态交互,打破了目前微课程设计设计中的线性思维模式。目前已有一些教师利采用“双主型”PLC模型,教学设计思路,即微课程的非线性设计模型,在第一个循环转它用PLC模型进行微课程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为思想政治微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化圈中倡导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以认知主借鉴。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创基于PLC模型的高职思政课微课程设计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让学生习得知识;流程涉及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在第一个转化在第二个循环转化圈中倡导主观主义教学设循环圈,教师是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计思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学预设,创设情境,制作教学资源;在第二个转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化循环圈中,学生是中心,学生体验情境、感悟践活动将学生习得的知识进行应用迁移,达到情境,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个转化循环圈彰显教意义建构的目的。师的教学主导,第二个转化循环圈彰显学生的PLC模型突出强调了学生、教师、课程和工学习主体。以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曳为例冶渊课题编号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建设实践研究院2016SJB710126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要要要遥63五年制高职二〇一九年第四期二、基于PLC模型的高职思政课微课程设计流程(一)前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时,必须充分考虑学习1.学习者分析。我们在使用PLC模型设计者的特点。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陈艳老师指出,同一专业的学生具有“同质性”,不同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主要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理论基础、对课程的认同程度、关注点、兴奋点、专业需要、社会需要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适用范围的制定依据,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2.教学内容分析。笔者分析和梳理了微课教学内容分为事实阐述、概念讲解、技能运用、原理分析和问题解决五类。不同的类别适用不同的微课呈现方式。比如事实类知识适合使用讲授、讨论、演示,表演类微课适用于教师借助微课进行口头叙述、组织研讨、直观演示、角色扮演,以此向学生转达客观事实。(二)教学情境对PLC模型而言,情境点是第一个循环圈的开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至关重要。因此,情境要具有模拟性、沉浸性、趣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的情境设计也是如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例如,在设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方式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20世纪中叶我国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笔者通过动画创设出相关时代背景下我国某村镇一家八口的生活情境。这种情境有一定的真实性,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很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4(三)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是指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图及特殊符号等方式进行微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设计是知识本身逻辑的可视化,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的外化,这就要求可视化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并且具有固着性、可分辨性和传递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选择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可视化语言进行教学,使教材语言不至于枯燥、无味。比如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学目标是分析辛亥革命前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影响,突出革命派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了理想和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教师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可以使用可视化方式,通过动画演示“同盟会武装起义示意图”。再如讲到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历史进程时,教师可以使用可视化方式展示青天白日旗、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等旗帜,讲解这些旗帜产生于何种历史环境、分别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面旗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象征意义。(四)教学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设计的PLC模型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笔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由三大板块组成,分别是:线上成绩,由学生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组成;线下成绩,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组成;线上讨论区发言,根据学生讨论区发帖的质量和数量打分。终结性评价由两大板块组成,分别是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的成文情况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