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编辑出版学考试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信息采集;审稿制度;编辑与作者关系;编辑加工要尊重作者;编者按是出版单位向读者所作的交代或说明;开本;书刊装订样式;对校、本校、折校、点校;校对时发现原稿本身的差错;著作权又称。
2.选题优化;负责技术编辑或校对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叫副编审;校对;校对中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精装图书必备的结构部件(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心);图书标题版式设计要求;我国的出版单位不包括排版印刷企业;插图;图书出版合同一般不会涉及什么著作权;著作权法所称“作品”的特有属性不包括篇幅达到一定规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选题策划是围绕选题开展的信息采集、市场调研、文本论证以及统筹决策等劳动,目前执行三级论证制度。
2、选题环节包括:信息准备、选题构思、选题论证(价值、市场、可行性论证)、选题优化。
3、审稿是指根据出版要求和有关规定对书稿进行通读审查。审稿通常采用通读、比较 、分析、综合等方法。
1 / 11
4、审稿包括政治思想、科学学术、艺术技术、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审稿标准。
5、编辑加工是指编辑对通过审查的拟出版的稿件,按照正规出版物的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色和整理,消除其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 6、编辑加工的内容包括:内容加工(政治性、科学性、事实性);文字加工(篇章结构的审视和修改,病句与错别字与标点订正,文字润色加工);技术加工(统一规范,加标注,核查稿件)。
7、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图书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它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校对的基本功能:校异同,校是非。
8、校对的基本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校对的基本制度:三校一读对片、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
9、出版物的整体设计,包括外部装帧设计和内部版式设计。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出版物的形态设计、美术设计和工艺设计。内部版式设计包括版心的确定、用字的选择、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10、纸质书刊的结构包括:书心、封面、主书名页、附书名页、护封、函套等部件。纸质书刊的装订样式包括:平装、精装、线装、散页装、软精装。
11、选题工作的原则包括:双效原则,创新原则,时效原则,整体原则。选题工作的要求包括: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读者需要;对资源进行积累和传承。
2 / 11
12、对选题进行评价的因素包括: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对作者的评估;市场因素;内容与竞争力。
13、审稿的方法包括:通读、比较 、分析、综合。
14、审稿实行“三审制”的制度,即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15、编辑加工的原则是:尊重作者原作,不能胡乱删改。编辑加工的方法包括:改错,修饰,校订,增删,整理,撰写辅文。
16、正文中的辅文包括书眉、按语、引文注、图注、表注、夹注、脚注等。
17、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出版物的形态设计、美术设计和工艺设计。出版物的美术设计运用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艺术手段,技术手段,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
18、版式设计即在既定的版面上,根据出版物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可提供的工艺手段等,对出版稿件的结构,层次、插图等做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使信息传达更流畅,富有美感。内部版式设计包括版心的确定、用字的选择、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三、审读题: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妥或缺漏(20分)。
关于丛书《让法律走进大众生活》的选题报告
前不久,媒体报道我国表彰了一批长期致力于普法宣传的有功人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对相关背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
3 / 11
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农民一般对法律懂得较少,惯于按老传统处事,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很多。为了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特建议出版一套丛书,专门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丛书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丛书以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为读者对象,包括五种图书,涵盖民法(尤其突出婚姻家庭、经济合同、遗产继承等方面)、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领域。全套丛书采用案例加分析的体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件的细致分析,讲明法律知识。丛书中的每种书分别选择当前农村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30~40个。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时,针对农民出于传统习惯而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作深入浅出的解释。丛书中各书的篇幅不要求一致,每种大致上为13万~15万字。为使各书的厚度基本相等,有的采用正32 开本,有的采用大32 开本,均为骑马订装。考虑到广大农民的购买力现状,本丛书的售价应该比较低廉。为此,宜用定量为52 克/ 米2 的胶印书刊纸印制书心,用定量为80 克/米2 的书皮纸印制封面。正文采用疏排版式,案例部分用15级宋体字,讲解部分用15级黑体字。目前图书市场上有不少法律知识读本,但大多是仅从理论上阐述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解释法规条文,并且基本上都是笼统地以社会公众为读者对象,细分度不够。本书专门以农民为目标读者,并且所提及的事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就较易为农民所接受。本丛书拟请不久前荣获“杰出法学家”称号的埔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建明教授主编,并由其选择合适人员组成编写组。沈教授及其带领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并擅长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曾分别到各地作法律知识普及报告上百场次,受到广泛欢迎。由沈教授担纲并落实各书作者,一定能够编写出符合要求的书稿。如果本选题能够列选,拟请作者在1个月内完成书稿并由主编对全套丛书统稿,出版社再用约半年时间进行审稿和编辑加工等,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出版。丛书出版后,委托各地的新华书店发行,并多写些书评在报刊上发表。通过这样的营销方式,总销量估计能够达到3万册以上。 以上设想,如无不妥,请准予列选。
法律读物编辑室 张强 5 月18 日
4 / 11
(1)书名不妥,图书内容面向农民,丛书名却突出“大众”。(难度高)
(2)缺漏丛书中每种书的书名。(介绍丛书各书名很重要,这要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3)同一套丛书中的每种书开本应该统一。(基本知识点)
(4)篇幅超过100面书页,不能采用骑马订装。(考点很细,基本知识点) (5)考虑降低读者的经济负担,不宜采用疏排版式。(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6)作为正文主体文字之一的讲解部分,不能用黑体字。(基本知识点)
(7)写作时间安排不当,每位作者需写作13万~15万字的书稿,且主编再须对全套丛书统稿,1个月时间相当仓促,难以保证书稿质量。(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8)营销方式过于单调。(难度高) (9)缺漏效益预测项目。(基本知识点) (10)落款缺漏年份。(基本知识点)
四、编辑加工题: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分)。
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单位的稿件大部分自投稿和推荐稿,少量是组织而来的稿件。所谓推荐稿,就是作者毛遂自荐的稿件和他人或机构、团体推荐的稿件。所谓自投稿,就是作者自己交给出版单位、希望能够出版的稿件。无论是自投还是推荐,这些稿件全都表明有关作者愿意把作品的版权授与出版单位。至于组织而来的稿件(即出版单位主动物色作者并签约请其创作而获得的稿件),出版单位自然而然地具有以出版方式使用的权利。在那样的蹉跎岁月里,编辑往往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等稿上门,然后进行审稿和加工整理等案头工作。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出版物的品肿越来越多,出版物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渐从买方
5 / 11
市场变成卖方市场,出版单位之间的市场竟争也随之日益激烈。这样的形势要求编辑更多地主动开发大量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质选题。可以说,争取优质稿件以占领出版领域的制高点,在今天已经成为众多出版单位的共识。于是,组稿就成为获取稿件的主要手段。在组稿之前,编辑应该先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再充分发挥编辑本人的创造能力,从而策划出社会欢迎的高质量选题。有好选题作基础,组稿才能有的放矢。组稿时,编辑要根据审稿的要求,设计合适的组稿方案,璘选高水平的作者进行创作。在约稿关系确定后,编辑要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当好参谋,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以保证出版单位能够顺利地按时获得稿件。除了这种由编辑策划选题、选择合适作者进行创作的组稿方式外,编辑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研讨会、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了解相关作者的创作情况。如果得知某位作者正在创作的作品很有出版价值,就要不失时计,尽快与之联系,争取得到作者支持,从而攫取对作品的许可使用。这也是编辑组稿的方式之一。
(1)大部分→大部分是(启示:要非常细致)
(2)作者毛遂自荐的稿件和→[删除](简单考点)
(3)所谓自投稿??稿件。→[本句应调到“所谓推荐稿??”之前](启示:前后逻辑顺序是常考的一种考点)
(4)这些稿件→这些行为[或删“稿件”、“这些稿件”](难度高,要细致细致再细致)
(5)版权→使用权[或“出版权”、“复制和发行权”](基本知识点,常见考点) (6)授与→授予(语词考点) (7)在那样的蹉跎岁月里→在自投稿和推荐稿较多的时期[或“在那个时期”、“在那个年代”等](考查表达非常不得体考点)
6 / 11
(8)品肿→品种(语词考点,送分点)
(9)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基本知识点) (10)竟争→竞争(语词考点,要细致)
(11)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以便了解社会的需求(基本知识点)
(12)审稿的要求→选题的要求[或“选题策划的要求”](基本知识点,难度高,要细致)
(13)璘选→遴选(语词考点,送分点)
(14)不失时计→不失时机(语词考点,送分点)
(15)攫取→获取(语词考点,送分点)
观光塔
观光塔是一种具有吸引游客作用的高塔,通常建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国人自古就有高瞻远瞩的喜好。唐代李白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成为绵延不断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的塔多为宝塔,它们与现代观光塔的区别是:宝塔是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的佛教建筑,而观光塔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至19 世纪末期才开始陆续兴建。观光塔的塔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铁建造。在较高位置有望楼层,供游客登上去俯瞰城市景色。望楼层与地面之间有电梯及楼梯连接。观光塔的观景台上,一般设有可360 度观赏风景的望
7 / 11
楼层,有的还有旋转餐厅。游人要登上观光塔,通常需要购买门票。观光塔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成为城市景色的一部分,对城市景观起装饰作用。有的观光塔还具有传送无线电信号(包括广播、电视讯号)的作用。一些观光塔,例如澳门旅游塔,还为游客提供跳伞及空中漫步等极限娱乐活动。中国上海的广播电视塔,又名\\东方明珠\\塔,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该塔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1991 年动工兴建,1994 年竣工,投资总额达8 亿3 千万元。塔高467.9 米,曾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当时仅次于加拿大的CN电视塔(553.3m)及俄罗斯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540.1m)。
( l )高瞻远瞩→登高远眺 ( 2 )李白→王之涣
( 3 )绵延不断的→[删除或另换合适的词] ( 4 )而观光塔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而观光塔主要用于登高观景,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或其他符合逻辑的改法]
( 5 )登上去→[删除] ( 6 )观景台→眺望楼层 ( 7 )眺望楼层→观景台 ( 8 )讯号→信号
( 9 )坐落在中国上海→坐落在 ( 10 ) 8 亿3 千万→8.3 亿
( 11 )位居? ? 高塔→是? ? 高塔「或删除“高塔”] ( 12 ) [“m”和“米”应该统一]
对于各种来源的稿件,首先要进行编辑加工整理。编辑加工整理通常简称“编辑加工”、“加工整理”或“加工”,是对稿件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作修改润饰和规划化处理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都要对稿件进行审查,都要对稿件的质量把关,但两者的职责、目的、要求和标准是有差异的。审稿的职责是要对稿件作出评价,目的是决定
8 / 11
稿件的取舍,所以要着重从宏观上把握稿件的整体质量。编辑加工整理的职责是要提高已决定采用的稿件的质量,目的是使之在形式上符合出版标准,所以重点是从各个方面具体检查原稿,对之加以匡正、修饰和润色,使其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逻辑更严密,体例更严谨,语言文字更通达、规范。编辑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但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的对象必须是经过责任编辑初审决定采用的稿件。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与方法及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只是针对印刷型的图书而言的。
期刊由于其特有的媒体特点,对于编辑加工整理工作还有一些较特殊的要求。期刊的作者众多,呈现在期刊编辑面前的稿件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格式。然而,一本期刊是一个整体,所戴作品的格式不能五花八门,必须相对地统一,这就需要编辑按照相应栏目的特点,对各篇稿件的格式进行调整,包括统一注释格式、统一标题格式、统一参考文献格式和统一相关项目格式。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物,读者群相对固定。读者不仅关心刊物本身,而且还关注期刊出版单位的活动情况。编辑为了做好读者工作,必须多与读者沟通,介绍一些与所刊作品相关的情况。因此,序和跋成为期刊编辑的常用文体。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某些作品或对作品作必要的交代,编辑有时还要撰写编者按或题前导引语。
(1)首先要→首先要进行审稿。经过三审决定采用的稿件,还必须 ( 3 )规划化→规范化
( 4 )在形式上符合→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符合 ( 5 )框正→匡正
( 6 )但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也不能合二为一、同时进行 ( 7 )责任编辑初审→三级审稿
9 / 11
( 8 )知识针对印刷型的图书而言的→对于各种出版物都是适用的 ( 9 )戴→载
( 10 )统一标题格式、→[删除]
( 11 )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物→期刊是连续出版物 ( 12 )序和跋→编前语(卷首语)和编后记
校对题:通读并改正校样中的错误(20分)。
鲁 冰 花
鲁冰花是闽南语\\路边花\\的意思。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掇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鲁冰花为穗状花序。花轴高高直立,一般都会高出叶片。花朵聚集在花轴的上部,有白色、靛青色、蓝色、粉色、紫色等颜色,盛开时芬芳满株、绚丽多姿,让人目不睱接。鲁冰花的希腊语名称含有\\悲苦\\的意思,那是因为其种子苦涩异常,含在嘴里令人皱眉,苦不勘言。鲁冰花种子的寿命很长。一九七六年在北美肯河岩洞中发现的鲁冰花种子,据推测已有约17000年的时间,是目前所知寿命最长的种子。鲁冰花原产北美西部墨西哥高原,后传至欧洲,我国台湾高山地区多有引种栽培。鲁冰花植株高40-60 公分,性喜凉爽,不耐酷热,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从而增加土壤的氮素。它的花朵凋谢后散落入尘泥,也能增加土壤的肥力。所以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茶树时,特别是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以帮助茶树健康生长,让茶叶更加芳香。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电影> 像一首伤感而深沉的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乡村故事。“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这首歌是该片的主题曲,曾经风糜一时,成为流行歌曲中歌颂母爱的经典名曲。鲁冰花常被用来象征母爱。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还悄无声息地诃
10 / 11
护和滋养着茶树,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由于冰鲁花总是在12月份的母亲节前后开花,因此台湾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花。\\
( l )点掇→点缀 ( 2 )睱接→暇接
( 3 )苦不勘言→苦不堪言 ( 4 )一九七六→1976 ( 5 ) 40-60→40~60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