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来到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 肇兴,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现是肇兴乡政府所在地,寨内分设三个行政村,共有920多户,4000余人,是黎平县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寨。 什么叫寨门呢?
我们现在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称为寨门。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
大家请看肇兴寨全景:中间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肇兴的先祖开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迹般形成这条巨船,顺水而下,一帆风顺,肇兴能不是好地方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条溪流从寨中穿过,便于生产和生活。肇兴侗寨全为木结构吊脚楼,青瓦或杉皮层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礼团鼓楼,13层,高23米。寨内有五座气势磅礴的鼓楼风格各异,层数不同,最高者13层,彩画各类风物故事,飞禽走兽,最早的一座鼓楼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一样千孔万眼”,“象燕窝一样垒泥点点”。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鼓楼不但是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大事之地,又是重大节日迎送宾客的场所。 戏楼
鼓楼对面的是戏楼,也叫戏台。是当地村民演出侗戏、演唱侗歌的舞台。 萨岁坛
萨岁坛和社稷坛都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前者是纪念祖母,而后者含有祈求丰收等之意。 花桥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仁团花桥,在不到200米的肇兴河上横跨四座花桥与鼓楼相互辉映,花桥为长廊式,柱.仿.檐板均绘塑彩画,廊的两边也设长凳供人休息,桥上设有凉水桶,供人解渴。 侗家风雨桥
侗族风雨桥是侗民摆古,唱歌娱乐之地。
侗族大歌
大歌的合唱形式是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有较为固定的形式,种类很多,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生大歌.女生大歌.混合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曾多次出国表演,斐声海外。
寨上男女青年为大家演唱的是侗族大歌,传说是一个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采摘下来,传遍侗乡的,因此,也有人称为“天籁之音”。从50年代开始发现,唱响全国,80年代唱响巴黎,震惊世界音乐界,现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踩歌堂
唱完大歌,姑娘小伙们就要邀约大家踩歌堂了,踩歌堂侗话叫“哆耶”,是一种集体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贯公和也降创造的,据说参加跳这个舞能消灾祈福、保佑平安,请大家都加入到吉祥的队列中去吧,你会得到平安,得到幸福,健康长寿的。
抬官人
这座鼓楼还有一个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叫“抬官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清正廉洁又乐善好施的“天官”,经常下到各个侗寨去访贫问苦,与侗家结下深厚友谊,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天官,每年过年时开展抬官人活动。
行歌坐月 除了抬官人等活动而外,行歌坐月也是侗家人独特的社交活动。它是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社交活动,小伙子与姑娘欢聚在月堂攀谈.对歌。时间一般是在晚饭后进行。小伙子弹琵琶,拉牛脚琴唱着侗歌,姑娘们则边纺纱,绣花边轻唱。期间要是双方产生爱慕便悄悄离开“月堂”集体,单独找地方“行歌坐月”。
这就是肇兴侗寨,这就是侗族人民,这就是侗族文化,欢迎来黎平肇兴,侗乡人民热情欢迎你的到来。请认真倾听:侗族人民欢迎的歌声已为大家唱响,甘醇的侗家米酒已为大家斟满,下面我们就一起融入到侗族同胞热情的歌舞海洋中去吧!
(10)天龙屯堡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的天龙屯堡古镇。
明朝初期,为巩固边陲,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待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至此处。天龙屯堡古镇现有1000余户人家,以陈、郑、张、沈(沈万三的后裔)四大姓为主。他们传承着明代江南汉族地方文化,以传统汉族文化的姿态屹立在黔中大地上。 屯堡名人书画像
天龙屯堡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这里记载的有沈万山、秀才郑士才等历史文化名人。
服饰
古镇人如今仍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当地人称未婚小姑娘叫“小娘娘”,未婚小伙子叫“小爷爷”。服饰以“凤阳汉装”最为独特。屯堡妇女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现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独有风韵。“凤阳汉装”用当地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shào shào),脚上两个翘翘”。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包青布头帕为已婚妇女,黑头布帕为家中尊敬的老者。 沈万山故居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沈万三故居,由于他善于经商富甲天下,被誉为“中华财神”。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用轿子抬上沈万三塑像巡游,俗称“抬财神”。 驿茶
天龙自古为驿站,这里的“驿茶”也自古相传。由于年代变迁,各地驿站相继废弃,驿茶也年代失传,仅屯堡仍然保留着制作驿茶、饮驿茶的习惯。
屯堡人酿酒历史悠久,当地少数名族酿酒尤为出色。现代的屯堡古酒多采用地戏脸谱、蜡染等包装,富有屯堡特色。
建筑特色
“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句顺口溜道出屯堡古镇的石头魅力。进入屯堡,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
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人能够对石头有如此深的了解,屯堡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大到围绕屯堡的城墙和碉堡,小到磕盐的盐罐,就连房盖都是石头,这一切,无不令人感叹屯堡人在建筑上确实对石头有一种深沉的理解。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所有民居都可通过后门相通。天龙屯堡古镇的石巷纵横密布,将整个古镇连为一个整体,在错综复杂中却又井然有序。战争时期,敌人一旦进入巷中,就像进入迷宫,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
地戏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意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
屯堡地戏源于军傩,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傩”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地戏脸谱已成为屯堡文化标识符号。有人认为脸谱是地戏的灵魂。地戏表演者头戴木雕面具,背插4面3角战旗,腰系战裙,在锣鼓节奏中表演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仁贵征西》等。但像《水浒传》《红楼梦》等是不表演的,因为《水浒传》有反动内容,《红楼梦》是儿女情长,都是扰乱军心,打击士气的。地戏在屯堡人中俗称“跳神”,不需舞台,择地而跳。地戏这种称呼多见于文字史籍资料,是雅称。地戏这种非黔中本土的外来文化,历经风霜,最终溶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其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奇特的人文环境里成长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天台山五龙寺
天台山伍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墙怀抱,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它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赞誉为“石头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垒,与山岩由于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墙壁上开极少的猫窗,一望即知其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特别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个人物故事,生动逼真,各栋建筑更是灵施巧布,在有限的山岩上,创造出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天台山伍龙寺是一处佛道儒和一的场所,前殿供佛祖,后殿供玉皇,清末又学馆,像这样的文化现象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伍龙寺的最顶层曾是吴三桂在此悟禅的地方。
走进天龙屯堡,彷佛走进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春天的寨子是灵动的,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话讲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遗风。
(11)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在苗族村寨里,每当节日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喜庆之日,三亲六戚或远方的客人会前来祝贺(作客),主人就在寨头或门口以米酒和唱迎客酒歌,劝客人喝拦路酒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风雨桥
风雨桥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它是用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
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吊脚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吊脚楼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有的苗家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唱歌的好地方。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场——苗族文化展演
主要是苗族歌舞的表演,在这里, 苗族的少女身着盛装、敲着木鼓,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我们可以观赏到有苗族的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还有苗族的飞歌,有苗家婚俗、生产生活习俗的表演。无不表现出我们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长桌宴
看完表演以后,我们可以来到风雨桥上,苗寨接待很多客人时,就会在风雨桥上摆长桌宴,在风雨桥上展开长凳长桌,将饭菜一碗碗摆放齐整,点上蜡烛,那种热烈、喜庆、祥和与欢乐的长桌宴,令人终生难忘!
在门口桌上摆一对牛角杯,姑娘们(或着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盛满酒的牛角杯向客人敬酒后才许进家门。
铜鼓
苗族自古视铜鼓为神器,每当祭祀祖先、神灵时有敲击铜鼓作舞的传统。 游方街
“游方”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形式寻觅对象,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街”。游方街一般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树桩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姑娘们参加游方时,头上戴着银首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爱慕。
“活路头”、“古藏头” 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活路头”是主持安排农业生产,“鼓藏头”则是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的。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是鼓藏头博物馆,它建在鼓藏头家里,是一栋苗族吊脚楼。门厅深处,放着一面大铜鼓,鼓前设有香炉。西江和周围苗寨的1万多人,都是这一个鼓,一个鼓藏头。
西江苗族博物馆
西江苗族博物馆是由政府兴办的一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是西江博物馆群的核心。博物馆是一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两层木楼,结合了苗族吊脚楼的建筑特色,内有生活习俗、建筑、医药、节日、生产活动、服饰等专题展厅,以实物结合图片的形式展示苗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
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
(12)马岭河峡谷景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位于兴义市城东北。在长约15千米的峡谷中,两岸峭崖对峙,青峰横陈,河谷幽深,碧水回还,是一个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由彩崖峡、天赐石窟、五里幽谷、瀑布群、壁挂崖、等景点组成的国家级景区。
马岭河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而著名。它的地貌结构与一般峡谷不同,实际上是一条地缝,有人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正是这举世罕见地缝奇观,使马岭河峡谷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里已经开展了漂流探奇和观光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
天星画廊距兴义市城区6公里,是峡谷景区精华核心部分。它以规模宏大的瀑布群和岩页壁挂形成主要景观特色,堪称一绝。
雨洒芭蕉
从景区的游道上就能听到哗哗水声的是雨洒芭蕉瀑布,单级瀑布宽约五米,直挺挺从百多米高处山崖喷涌而下,走到沿河的曲径上才能看到它的全貌;这里生长了几株芭蕉树,雨水打在芭蕉上,更觉几分诗情画意,清幽迷人。
崩塌遗迹 走过第一道索桥,便是马岭河谷的崩塌遗迹,可以考证马岭河的成因。这里在远古时代是一条地下暗河,随着地壳的变化和水流的冲洗,熔岩坍塌暗河变成谷地,周围的河流同向这里倾注,形成多条瀑布,故此也有“天沟地缝百瀑谷”之名。大裂缝把马岭河揉捏成东高西低倾斜而下的地貌,短短74千米的地段中,湍急飞流的水面落差近1000米。无数的险滩夹带着众多的平湖缓流,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转眼间便是“柳暗花明又一‘峰’”,构成了一曲“二泉映月”般的峡谷神韵,是体验激情山水的胜地。天然神奇的大峡谷联结起了峰丛、峰林、石林、瀑布群、泉群、溶洞、钟乳石,依据地貌演进历史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马岭河大峡谷如此集中地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绝无仅有,也令国际学术界叹为观止。拥有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三大桂冠。山峰壮阔雄伟,奇险幽深。有“兴义归来莫看峰,除去马岭不是河”之说。
天星瀑水钙华 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溶蚀”作用,地缝嶂谷两壁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的碳酸钙悬岩堆积垂直地貌,构成了一幅幅规模宏大的岩石瀑布。悬挂堆积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景物构成了一座座立体的“琼楼玉宇”;一幅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立体壁画,形成的碳钙堆积形态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真是惟妙惟肖,令人遐想无穷;钙化瀑,与气势磅礴的瀑布峰林相交织,构成极为珍奇的稀世景观。
峡谷漂流
马岭河有\"神州第一漂\"的美称,漂流旅游者纷至沓来。现已开放的47.8公里的漂流区,乘坐橡皮船从上往下漂流,天然落差200多米。沿途有18滩,20余湾,30余潭。水流缓中有急,惊险刺激;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你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惊险刺激的漂流你可以大喊大叫,但为了安全,这时就不能乱蹦乱跳了!
群瀑竟流
马岭河以规模宏大的瀑布群,堪称一绝。从马岭古桥到天星桥9.7公里段有56条瀑布,终年长泻36条。壮如银河缺口,柔如袅袅娜娜,放眼观看,白练凌空、飞珠溅玉;阳光照
射幻化虹霞、竞相媲美。真如“喷壁洒彩雪,空蒙生昼寒”。往前走,你还会发现一处断桥。据说该桥修建的年份很久远,因此望着那座布满岁月痕迹的残墙断瓦,又会令人穿越时空的隧道产生许多遐想。
继续走,就到了“海狮厅”。因为里面一块碳酸钙形成的石头,很象一头海狮昂首向天而得名。
清咸丰二年,江南才子蒯官宝路此观之叹曰:“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惟有诗,诗在空山里”不禁发出“故里好湖山,与此同清美!”的感叹。
(13)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天星桥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天星桥景区。
当您还在为黄果树大瀑布的雄伟神奇所激动的时候,您很快又会被天星桥的秀色所吸引,于是慕名而来,想要看看那天星桥是何等模样。大概是有水必有桥吧,老天爷在黄果树大瀑布下游不远的地方,架起了一座桥,两端接地,中间悬空,因为是天然生就的,所以叫做\"天生桥\"。这是喀斯特地区特有的景观,由水的侵蚀而形成巨大的空洞。可是来到这里,东张西望总寻不到那桥的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桥就在脚下。\"过桥不见桥\"是天星桥景区的第一绝,那桥就在山水叠压处。原来,这白水河逶迤曲折地翻过了几个滩坝之后,便悄然无声地从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溜走了,它潜入地下,变成一段伏流。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天然大盆景了,若能得\"三象\"之妙,将会其乐无穷。天然盆景区有一副对联,“风刀水剑刻就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了天然盆景的鬼斧神工。
眼前的天然大盆景,集山水分盆景与树桩盆景的灵秀,给人的感觉是小巧玲珑,实际上又是它们的放大型。这里有挺拔的石芽、石峰、石林,有陡峭的石壁,有狭窄的石缝,有怪目的山岩,岩溶形态的多样不亚于云南的路南石林。崖畔上长着许多仙人掌,碧绿厚实的巨大洲山人掌上,开出朵朵黄色的小花。奇怪!仙人掌是旱生植物,常常长在炎热、干燥的地方,而在这水域中竟然长得如此茂盛又是一大奇迹。原来,这里的小气候很特殊,具有干热的特点。仙人掌分布在若干孤立的石崖上,渐渐繁衍起来。每年春夏之交,岩石上洲山人掌总是盛开着鲜艳的黄色花朵,它的花瓣向丝绸一样又柔嫩又光亮。到了秋天,仙人掌就长满了山球,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果实,据说这是沙漠里的居民最美味的水果。
石景、水景与树景在这里结合得如此完美,兼有山水盆景与树桩盆景两者之长,而目自然而然,这难道不是人间罕见的天然大盆景吗?石之绝、水之绝和树之绝,这就是天星盆景的三绝。
我们踏上了\"数生步\",在弯弯曲曲的石林中穿过,它就像是人生的旅途,一步步从脚下开始,一步步在曲折中迈过。这些垫脚石中间有水流淌,人走在上面,必须一步步跳过去,在贵州方言里叫做\"跳蹬\"。巧的是这些跳蹬刚好365步,正好是一年的周期。这365块跳蹬,包含着世界上每个人的生日。从第一块开始,您就可以随意取一个数字,比如您或您的至爱亲朋的生日,一直数下去,到您心中默念的那个数停下来,然后举目四望,一定会看到美不胜收的景色。因为此地无处不佳,所以无论默念什么数字都能获得好的运兆,都能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一佳景因此取名为\"人生旅程\"。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巨大石山有一个“云”字石刻,笔墨酣畅,雄浑有力。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一种艺术境界,那就是“空灵”。这“空灵”二字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你看,眼前这块凌空架起的岩石,它看上去与其他石头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如果细细品味,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空灵的境界。接着我们走过一条狭窄的石
道,来到这里,抬头仰望,只见天是那样地吝啬,仅仅露出一线,您再低头下看,这水也像是很羞涩似地只露出一线。然而就在这一线之间,天和水巧妙地对接起来,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做“天水一线”。您再从石缝中间望过去,远处的山景仿佛就在狭缝之中。这里就是著名的“八面景”,四面八方都是景,每个景象各不相同。走过数声步我们来到长青峡,两边的石崖上长满了常青树,因此得名。大家看那颗长在石崖上的古树,它根的形状是否像一直坐着的狗,像是在向游客的到来表示欢迎。一路上我们随处可见树根深扎在石崖中,根与石,本是互不相容,而根的生长,总是要避开石。可在这里却有一种想象不到的奇迹,有生命的根和无生命的石头,竟是那样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您看,眼前这堵岩壁上没有一点泥土,却长出了三株青枝绿叶钓树,好像是从石缝中长出来的。数一数它的数目,共有九条。有的粗大,有的细小,有的抬头向上,有的张牙舞爪,所以,人们把它祢作“九龙壁”。往前走,我们抬头看到的这个巨石就像一只雄狮,守护者这道关口,因此,又叫“雄狮把关”。
现在立于我们眼帘的就是根抱石的自然景观——美女榕,这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杰作。它由一块岩石用坚硬的身体不断塑造这棵榕树的根。有人说他像跳水的美女,他的树根像女人的身姿,它的树叶犹如女人的脸庞,充满活力。
这两堵岩石好像是被一股莫名的巨大力量在推动着,想要把它们挤在一起,而它们却剑拔弩张,始终保持距离,留出一条狭缝。人要想从中穿过实在是太困难了,特别是体形肥胖的人要想穿越,更是难上加难。这里的道路比较狭窄,我们必须弯着身体穿过石拱门才能过去,所以此处又叫侧身岩。
这片开阔的湖面就是天星湖了,群山环绕,风景迷人,这里便是《西游记》猪八戒背媳妇的拍摄点。我们现在站的这座桥叫天生桥,桥下河水汹涌,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天星景区中段,将进入天星洞景区。
天星洞景区在天星景区中段,主要景观天星洞位于冒水潭旁的河岸上。洞内形成若干大厅和侧厅,各厅自有特色。天星洞的钟乳石以色彩斑斓著称,洞里的石头,赤橙黄绿七色俱全,几乎成了太阳光谱的灵魂折光镜,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里了。洞内有一根26米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托洞里顶湾。石柱周围,有一组石头,每一石头都极像盛开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轻轻敲击,这莲花状的石头就会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声,美妙动人。
银链坠潭瀑布: 沿着河道下去,过了“三树一身”,水流忽然湍急起来,呈万马归槽之势,奔向闻名遐迩的“银链坠潭”。银链坠潭瀑布位于天星桥景区水上石林区的,其形如斗,其声如歌,其状如链。三岔河水被钙华滩分成串串珠链,坠入深潭,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秀美的瀑布。 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以其“泻崖而下,捣入重渊”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的话,那么,这银链坠潭瀑布给人的感觉却是回味无穷。
水上石林区在景区的下段,沿天星洞景区往下走1公里的石板石梯小路,即可到达。小路沿河而建,有栈道和跌水可欣赏。小路两旁假苹婆树很多,所以叫苹婆小道。有许多天然的榕树盆景,盆景边有石条、石凳供游人休息。石林间也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丛以及各种花草,终年点缀着绿荫。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又长树”,若不是亲眼所见,是难以置信的。
游客朋友们,天星桥景区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的馈赠,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它,关爱它。天星桥景区到这里就观赏结束了,祝大家一路顺风!
(14)赤水十丈洞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赤水市南部风溪河上游的十丈洞景区,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
景区大门
景区雕塑大门很别致,这个石坊雕塑门楼是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制作的,全部采用丹霞石雕凿砌建。门楼下面长髯老人头像雕塑,喻指“森林老人”;后面美女头像雕塑,取材于刘海粟大师为十丈洞大瀑布的题词“空谷佳人”。
丹霞崖壁 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当属全国第一,在这里丹岩崖壁、奇峰异石、崖壁岩穴比比皆是,大地山崖呈现出红艳艳的赤红色彩,这些红色的岩石、土壤与竹木森林、藤蔓花草、流泉飞瀑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一幅美丽的红绿山水画卷。
十丈洞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景区以瀑布群、竹海、桫椤、丹霞地貌为主要特色,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为特色景观,拥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红军标语等等自然人文景观。经景区雕塑门楼过“九曲回廊桥”,行进在当年太平军石达开部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红二师先后经过的“奇兵古栈道”,沿途可以观赏名木古树,领略丹霞地貌奇观,转眼就来到中洞瀑布。
中洞瀑布
中洞瀑布宽75.3米、高20米,镶嵌在恰似巨大门枋的两座山峰之间,酷似县挂“门楣”上的银色珠帘,又像倒置梳针的银梳,与十丈洞瀑布相映成趣。当地人称之为“美人梳”,中科院专家点评为“中国帘状瀑布的典型代表”。
游客朋友们是否听见远处传来轰隆隆的水声,现在我们沿着这条小道去看一看,因为地面比较湿滑,请大家注意安全。 十丈洞瀑布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来十丈洞景区的中心地带——十丈洞瀑布,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景观,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瀑布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十丈洞大瀑布有着无穷的美丽壮观,也有着无尽的传说。
站在瀑前深不可测的“龙女潭”前观瀑,人们会听到一个关于“龙王三公主”的动人故事。据传,远古时代,十丈洞一带久旱成灾,龙王三公主趁老龙王外出,私降甘霖拯救众生万物,玉帝一怒之下把三公主囚禁潭底,深潭由此得名“龙女潭”。三公主身居龙潭仍不改初衷,每遇久旱无雨,就会驾彩虹化雨为瀑,拯救众生,至今,大家只要驻足龙女潭边,环顾护绕身旁的“佛光环”,就能听到龙王三公主银铃般的笑声,油然而生对这位善良美丽的龙女敬意。
很少有人知道,眼前的这个瀑布有80米宽,76米高,比黄果树瀑布还高8米。
十丈洞大瀑布长期隐藏深山,历史记载,明代永乐四年(1406)太监谢安奉皇命为皇宫采集优质楠木建宫殿,十丈洞一带环境古朴,原始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无常,交通极为不便。谢安采伐了木材却运不出去,无法向皇帝复命,只好遁居深山野林20多年,开箐播种,自耕自食。 瀑布上游的香溪湖畔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菌蕨丛生,里面有一块丹霞岩,经过干百万年崩塌节理和风雨剥蚀,形状酷似一柄巨伞或一朵灵芝。万年石伞通体红艳,伞顶林木葱茏。伞顶周长17米,伞身高6.2米,伞柄最细处周长1.2米,看起来头重脚轻、摇摇欲坠,但是历经千万年风雨依旧稳稳屹立。
游客朋友们,十丈洞景区之行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十丈洞景区来旅游,祝大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15)赤水四洞沟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四洞沟景区。几年前,当四洞沟刚刚发现,就引起不少探奇揽胜者一睹为快。中国宗教界领袖人物、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也慕名前来游览,游罢之后,余兴正浓,即展纸磨墨,一气呵成“四洞仙境”4个大字。有了这幅墨宝,赤水人就有了底气,于是咬牙修建了我们眼前这座设计新颖、巍峨壮观、造价不菲的牌楼大门,游客请看高悬于牌楼之上的题字,就是赵朴初先生的佳作。
进入景区,我们看到的这道石桥——丹心桥。接下来我们便行走在竹林长廊里。长廊单边长4公里,往返8公里。我们身边的这棵植物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树蕨,其种群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盛誉。凡远道而来的客人总要问:四洞沟,是不是沟里有四个溶洞啊,不是。赤水人把瀑布说成洞,四洞,就是一条沟上有四级瀑布。
一洞——水帘洞
前面就是第一洞——水帘洞瀑布。瀑布宽37米,高31米,和十丈洞大瀑布比较,它就是小家碧玉了,但它自有不一般的看点。
大家注意,那瀑布后面有一条天然石穴,瀑布像帘子一样把石穴遮住了,所以就叫水帘洞天。电视片《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是人工伪造的,那位杨洁导演真没福气,走遍天下,不知道孙猴子的家就在这里。
进入水帘内石道,我们可以零距离与瀑布接吻与瀑布对话了。走出石穴,回头观瀑,不禁可以发现,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注意到四洞沟的人居环境了。清代中期大洞场有三个隐士,为头叫黄昆仲,不知何方人氏,他们发现了四洞沟这个地方,就在溪沟边修了座小竹楼,叫“三之雅舍”,他们整日在这一带游玩,饮酒唱歌,吟诗作对,谈经论道,褒贬时政,并以“黄三之”的合名作了一首四洞沟长诗,算是为四洞沟注入了一些文化内涵。后来,三人干脆在四洞沟的天堂坝落业。
二洞——月亮潭瀑布
这就是四洞沟第二洞——月亮潭瀑布。瀑宽42米,高10米,那一线瀑布石崖,极像银光闪闪的半边月,而瀑布下的深潭,则又像一轮满月,从天上落在这万绿丛中,闪闪发光,其神也似,其形也真。黄三之写了一首二洞诗:
二洞滩形偃月湾,泉飞十尺下深潭。 悠悠滚滚波涛涌,浪沃山花落叶船。
自然界有许多难以解释的“天人感应”现象,这里出了个月亮潭瀑布,那边就长了棵槐荫树。槐荫树是民间传说中的“月老大人”,是缔结男女姻缘的牵线人、红叶公、媒人。据说这周边数十里地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都要双双相邀来到这拜月台焚香化纸,向槐荫树许愿,在树上挂“同心结”,男女互赠定情之物。据说挺管用,他能保您白头偕老,家庭和谐美满。不知你们之中有没有正在热恋中的情人,不妨拜一拜,试一试,若心上的人儿没能同行的,就在心中许个愿吧。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
该是用午餐的时候了,到赤水乡里做客,少不得农家三宝:豆花、竹笋、白水菜。豆花是赤水、黔北一带的一道风俗菜,几乎遍及城乡。黄豆浆做成豆腐脑儿,无油无盐,亦无佐料,舀一碗酌辣酱陈醋之类的调料吃,开心开胃,既可做菜,又可当饭。据说豆花制作特别,营养保存好,有健身美容的功效,怪不得赤水一带美女多呢。赤水是竹子大市,“熊猫餐”是领衔的第一饮食品牌,熊猫餐主要选料为竹笋系列。它包括竹荪、竹鸡、竹鼹、竹燕窝、
玉兰片、干笋片、干笋丝等,并佐用竹筒饭、竹餐具等。
三洞——飞蛙崖瀑布
这瀑布高26米,宽43米,却被那探头探脑的石嘴一分为二。大家瞧一瞧,那石嘴像不像一个青蛙的头部?都说像,艺术家讲神似形不似,就是一种艺术境界,这石蛙不仅神似,连形也似,你看那嘴巴、眼睛,不就是一只活蛙吗!还要做出个一步跳下来的动感状态,可不知为啥子又跳不下来,人们叫这为飞蛙崖瀑布。
四洞沟隐士黄三之和我们英雄所见略同,便赋诗一首:
三洞滩头两水飞,蛤蟆姿势避长蛇。 晴川彩澈云开后,湖底青天漾翠微。
大家看,这瀑布崖口,是一片蝌蚪状石滩,中间有扭曲作态的石纹,活像一条毒蛇正猛追那只青蛙,就在“青蛙”刚要一步跳下瀑布的那一刹那间,“毒蛇”一口咬住了“青蛙”的后腿,“青蛙”动弹不得,正危机时,这“毒蛇”的尾巴又被正在河中洗澡的“大水牛”一脚踩住,于是,三者都在这石滩上定格。久而久之,都化成了石头。
(珍珠滩·水上盆景)
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四洞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树在沟里长,水在树中流。一溪的传奇就隐藏在这里面了。
你们看,这是一片石头滩,人们给它叫了个很夸张的名字:珍珠滩。在千百年水洗浪淘的石头缝里,适者生存,居然长出一片水上灌木林,这种长不高的树,叫“水狮树”。而且,在珍珠滩两岸四周,还长着数不尽的桫椤树,这个地方就身价倍增了,园艺师们便叫它“水上盆景”。
(四洞——白龙潭瀑布)
四洞沟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瀑布——白龙潭瀑布到了。
中国的龙潭、龙洞实在太多大滥,滥得成了一种俗气,但祖先的取名,总是有些说头的。你们看,溪水从那高60米、宽23米的悬崖上跌落下来,正好砸在一座石头上,银白色的瀑水与这座石头连成一线,不就成了一条白龙么?
如果枯水季节,白龙潭风平水静,还可以看到潭底有一只很大的石鞋。相传古时潭上经常有一只金鸭戏水,有一天,正好被一个白胡子老头看见,他一个老鹰扑鸡,从瀑布崖口闪电般飞身下崖,欲将金鸭捉住,不料金鸭一闪,化成了一道金色彩虹,横在潭上,而白胡子老人却不慎丢了一只鞋,久而久之,就化成石鞋了。
后来,这个只穿一只鞋的白胡子老人就不时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给人们指点迷津,排忧解难。但山民们始终不晓得他的住处,也不晓得姓甚名谁。据说黄三之就是冲着这个大隐士而隐居四洞沟的。那天,黄三之三人坐在白龙潭边吹箫弹琴、饮酒作乐,还邀约几个歌妓,一个个被这奇景所感染,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凑了一道四洞诗:
悬空四洞廿余高,瀑布飞风草木摇。
一味清凉幽且雅,潮声若断好吹箫。
(16)兴义万峰林景区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随我一道浏览如诗如画的——万峰林风景区。 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山里人以惯有开门见山的量化思维,简称这里为“万峰林”,或更直接地以方位来分“东峰林”和“西峰林”。 东风林
东峰林山峦起伏,人烟稀至,一派原始田野景象。
西峰林
如果说东峰林以田见长,那西峰林则以水取胜。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西峰林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它从农田中缓缓由南往西而流,像一根游线,把依河而偎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像珍珠般地串连起来;也像一根晾绳,挂起了一帧奇峰似林、田坝胜锦、村落如珠、古榕若翠的巨幅画卷。泛舟河上,随着船棹慢慢划起的涟漪,两岸天然的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河,当地人称“纳灰河”。名字带有点土气,一如山里人的气质,但这才使这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奇胜”至今仍原汁原味
这里神奇、秀美,绵延十五公里,山峰密集奇特,气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形成一道天下罕见的峰林画廊。这里盆地良田万亩,村寨房舍星罗棋布,俨然一副“峰内有谷,谷内有峰:峰里有田,田里有峰:峰下有寨,寨里有峰的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在面积如此辽阔的风景区中,宝剑峰林、列阵峰林、罗汉峰林、群龙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峰林形态各异。宝剑峰林,挺拔险峻;列阵峰林,宛如沙场秋点兵,列阵出征;罗汉峰林,排列均匀,多为草植被;群龙峰林,逶迤连绵,似那群龙起舞;叠帽峰林,多系水平岩石组成,下部较缓,中部陡,顶部平,就像那头上高高的帽尖,虽然每一类都各具特色,独立成趣,但又不失与其他相辅相成,由此组成了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万峰林不在山高却以那独特的风姿在云贵高原上跳动着,等待着八方游客的到来。
八卦田 在这里最神奇的是有一片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其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八卦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这些纳灰漏斗群为宽而浅的碟型漏斗。农田耕地以漏斗为中心,弧型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还有一条纳灰河在田中穿过,却又消失在田野中。
下纳灰村 位于万峰林下的纳灰村分为下纳灰村和上纳灰村。下纳灰村已有300多年历史,纳灰河穿寨而过,整个村在山水环绕,形成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六课古榕树散落在村寨中,四周被肌理明晰、形状独特、风光随季节色彩变幻明显的田园所包围,形成“路随水走、村随水布”的独特水村格局。
上纳灰村 上纳灰村看起来就是一个大的盆景,位于盆景中的纳灰村,在2005年的春节,迎来了胡锦涛总书记一起过春节。
纳灰村的农家乐很发达,不仅外地游客喜欢到这里品尝布依族的八大碗,兴义城里市民也是经常到这里休闲,娱乐。
八音坐唱
兴义居住的多是布依族,布依族善歌舞,布依族地区广泛流传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坐唱”。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箫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布依八音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曲种,几百年来,在兴义巴结的村村寨寨传承着,深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
刘氏庄园
在贵州兴义城南的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为民国初年在贵州政坛显赫一时的督军、省长刘显世和游击队军司令、
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居。
2004年,万峰林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万峰林荣获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定万峰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