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就难成方圆。相信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规。自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们家的家规就是每天练两张毛笔字。小时候,我每天都能看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坐在一起手握毛笔在纸上认认真真的写起字来。我们家是书香家庭,每个人从小都要学练字。当时看到他们在练,我还不懂得毛笔字是什么。
后来,慢慢长大了,进入校园,逐步识字,家人们就手把手教我练字。每当我看到纸面上那又大又方的字,心里感觉美滋滋的,甚是兴奋。就这样,情不自禁的就喜欢上了练毛笔字。这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持续到现在。不仅在家练,学校里同样常常练。但是好景不长,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被周围的同学影响,他们几乎没有人练毛笔字,慢慢的我也很少练了,甚至不练了。
放学后,回到家中。妈妈一如既往地问我:“这周练了没?”我心虚的点了点头,赶忙回到屋中。果然纸包不住火,她还是知道了我在“偷懒”。之后,妈妈大发雷霆,我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拿起毛笔将所有欠下的账都补了回来。通过这件事我告别了“偷懒”这个坏习惯。
这个家规一直伴我身边,功夫不费有心人。终于,学校举行了毛笔书法大赛,每个班里评选出三位书法较好的人去参加。果不其然,我也身在名列。因为从小练的缘故,到了台子上,当所有评委与观众们都盯着我们的时候,唯独我不感觉极为紧张。我拿起毛笔,
像时长练的一样,顺顺畅畅,轻轻松松的大功告成了。等到结果出来,不出所料,成绩果然名列前茅,我得了一等奖,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可以说有什么家规,就有什么样的人。
总而言之,家规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重要的。言而总之,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家“香”
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它见证了我们成长历程中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失败跌倒......
家人,是家存在的基础,正是家人的存在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安全,让我们不再感到孤单和彷徨,能够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幸运于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家里还有我可亲可爱又可敬的家人。我既不出自书香门第,也不来自富人家庭,只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的孩子,所以从小也没有受过什么书香气息或是大家风范的家风家规。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一直居于首位,所以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要勤俭持家,要尊老爱幼,要以孝为先。
在我们这辈人里,我的年龄最小而且女孩儿也很少,所以前面的哥哥们对我很是疼爱,但他们并不会一味的惯着我。每当我犯了错误时,他们会指出我的错误并让我改正。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一种幸运吧,我们的年龄相差较大,所以人生经历和经验也有所不同。每当我进入一个年龄段他们都会告诉我,我该做些什么。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或迷茫时,他
们也能够为我指一条明路。
在我家,妈妈是一个对很严厉的人。她很勤劳,很朴实也很节俭。她总是告诉我在生活中一定要节俭,不要乱买东西浪费钱。但我知道她并不是怕我花钱,因为每次学校要买什么东西时,不论多少钱,她总是二话不说就把钱给我。她这样做是为了让我能够和别人一样,不低人一等,也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不用为了生存而到处奔波,父母也不用为我操碎了心。妈妈也总说只要我能考上学,哪怕没钱去借都会让我一直上下去。妈妈是一个很爱面子,很有志气的人,她不爱欠别人什么,所以当我听到她那么说时,我的内心真的有很大的触动。爸爸对我的方式跟妈妈不一样,爸爸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但是在我面前,爸爸总是笑呵呵的,与我亦父亦友,连妈妈都总是说爸爸对我太过宠爱。
家,是一个人心灵的寄托,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当我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在漆黑夜里找不到路时,家人的力量总是让我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迷茫,不彷徨......
我的家风故事
众所周知,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家有家风。家风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家风犹如一根顶梁柱,在我遇到困难时支撑着我,家风犹如一阵清雨,净化我的心灵。
记得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问了满头白发的爷爷:“爷爷,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你还小,,只可身教不可言传,等到以后你就知道。”对于我家的家风我是好奇的,一个契机,我知道了我家的家风。
记得是一个雨天的周五,妈妈接我放学回家,在雨中等了一会儿,那辆对我有意义的
6路班车出现了,坐到那辆人山人海的班车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竟看出了一点音乐美,过了一会儿,班车上又上人了,是几位老人,其中一个老人腿脚有点不利索,在车准备开的时候,老人抖了一下,身体向前倾,车继续前行,我继续注视着老人,看了会儿我发现老人周围的人并没有想为他让座,但我也没有,和我一同注视着老人的一位阿姨发出了感叹:现在的人啊,真......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因为我看到了我的妈妈竟为老人让座,老人向她表示了谢意,她只是笑笑,转头看了我,我不明白,看我干什么,过了一会儿,我明白,在车又经过了一个站时,上了车上很多人,有许多人被推到我面前,有一个妇女和一个黑大衣的男人,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在站到我面前的这段时间里,这位男人一直盯着妇女的包,在一个刹车的瞬间,我看到了妇女的包拉开着,男人的手放在上面,看到这,我起身对妇女说:“你坐着吧,我要下车了。”她坐那,我对她说,你的包忘拉了,她翻了翻包,看了看没有少什么东西就对我说:“谢谢。”我也对她笑了笑,转头看向母亲,发现她也在看着我。显然是看到了刚刚的一幕。等到离家还有一个站时,妈妈竟下车了,我只好跟上,下车前隐隐约约听到黑大衣男人说真碍事。下了车,等到车走了,我问妈妈:“妈妈,不是还有一站吗?为什么现在就下车了。”“你不是对人家说你要下车了吗,做人要讲诚信。”是啊,做人要讲诚信。妈妈乐于助人,帮助有困难的,讲究诚信是我们的家风啊,妈妈愣了一下,说是啊,而且不止,我对其它家风也很好奇,等到后来的某一天我知道了。
那是一个和家人的聚会,我们来到酒店里,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房间里。房间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桌子,桌之上摆满食物,旁边坐了零零散散的人,看了桌子上的山珍海味,我垂涎欲滴,便坐到了位置上,正准备拿起筷子吃的时候,妈妈叫我了,我只好放下筷子去她那里,她面色严厉,用阴冷的声音对我说:“大人没坐齐,没动筷子前不能吃知道吗?这是尊重长辈。”我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便和妈妈一起进入了房间,过了一会儿,人齐了,我们开动了,看了桌子上那么多美味的食物,我花了段功夫去夹,正准备吃的时候,妈妈小声的对我说:’’夹这么多,你吃的完吗?”我看了看盘子里的说:’’不能。’’妈妈夹出了
一些放到她的盘子里,到了最后,我果然吃的很饱。那些夹出去的我似乎真的吃不下,从中,我知道了家风之一是节约粮食。
家风是一盏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让我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风让我健康成长,对我影响深刻。
我的家风故事
家庭像一个避风港,是每个人的归宿。温暖的港湾有属于它的规则,和谐的家庭也必然会有良好的家风。家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下来形成的,我们要在家风中向前行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美德。我的家庭是农民的家庭,并不算富裕。六岁那年,有次去亲戚家吃饭,可能是我们的到来,中午,家里做了米饭,还有各种荤菜素菜。饥肠辘辘的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手中的筷子,刚伸手,妈妈却拦住我:“吃饭时要遵守餐桌礼仪,这是最基本的尊重和规则。”听了妈妈的话我放下了筷子,耐心等待。半个小时后,等快吃晚饭时,我的碗里还有一些米粒未吃干净,就放下筷子了。妈妈看了我一眼,我却没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回到家中,母亲问我为什么今天吃饭不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我不经意的回答,我已经吃完了。妈妈听到后没有再作答,随后我便忘了这件事,之后,我见妈妈有时会往瓶子里装米粒。每次都是几十粒,而我经过观察,发现每次吃完饭后母亲才会这样做,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曾向母亲问过原因,她只是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过段时间就知道了。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到了寒假,母亲让我把橱柜了里的一个装满米的瓶子拿出来,倒出了一少部分,用这些米做了一顿饭。开饭时,母亲先是把筷子收起来,让我们做在餐桌上,等了一
分钟,而后把那一瓶米拿出来,像我说:“知道这些米是什么时候存下来的吗?”我摇了摇头,母亲说这些米都是每次家里吃饭,如果谁没把饭吃干净,便放进几十粒米,而这些米是我们家几个月来浪费的粮食换算下来,这顿饭便是用这些米做的,而剩下的米足够再吃半个月。听了母亲的话,我非常震惊,突然想起了几个月前,母亲做这件事的原因,之后,我向母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母亲却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告诉我她这样做的用意,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母亲又给我讲了许多餐桌上的礼仪和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认真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也要努力的做好它,就像那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你一点一滴的积累,从小事到大事。母亲让我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惜之又惜。父母的举措总能影响到我们,我们要在父母的优秀品质中学习,学习优秀的品德和处事方法,传承良好的家风。
我的家风故事
一个好的家风,展示了整个家庭的素养,一个好的家训,展示了整个家庭的教育,一个好的家规,展示了整个家庭的礼仪,这无不说明了一个家庭的良好氛围。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有礼貌,待长辈要懂得尊重,做事要得体大方,讲信用守诚信。一件细小的事可以看出许多细节,就像你的优点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赞扬,那么你的缺点就可以得到许多批评。有一次,我在学校时答应了一位同学帮她画一张手抄报,并且很诚恳的告诉他可以准时且高质量的完成给她。可谁知由于家庭作业过多且我还有辅导班的缘故,只有两天的星期,第一天必须要上辅导班,回到家就必须写家庭作业,到第二天还得写辅导班的作业,忙得有些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就跟爸爸
诉苦说:“爸爸,作业实在太多了,我实在忙不过来,还要帮同学画画,我可不可以不帮她画了。”本来是随口一说的,但是,爸爸却突然严肃道:“你既然答应了你的同学,你不应该做到吗?你不是一个不需要顾虑的孩子了,你已经长大了,就要说到做到,知道吗?”我知道爸爸这么说既是想让我做到诚实守信,又让我处理且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人总是在一瞬间成长起来的。听了父亲的话,我觉得自己做的确实不对,,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且要做好。二话不说,我就开始帮同学画画,花费差不多1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我兴奋的拿给爸爸看,而爸爸看了之后没有多说话,只是看着我欣慰的笑了一下,而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涟漪,只是感到充实了些,在不需要别人知道的情况下自己总会成长一些,总会明白一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懂得了些许,也教育了不成熟的我,一个良好的家风和一个优秀的教育方式,总能让人变化不同。
有时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展现的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有时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展现的也是一个家庭风气,这无异于就是再说家风是展现整个家庭和每位家庭成员的素养和品德,一个腐败的家风就像一片片荆棘,不无时无刻在伤害着你,一个优秀的家风就像一沐沐春风,不无时无刻轻抚着你。
我很感谢我有一个好的家风,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
家风——书香
家,是幸福的代名词,是我们温暖的小窝,是我们旅途劳累时的归宿。而那如纤纤细雨般的家风,又无时无刻地滋润着我的心灵。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
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家风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我们家虽不算是什么书香门第,但也尚有书香之气。我家的家风然是如此,那就是“擅读之风”。在我的记忆中,各种各样的事情汇成一道道风景线,而始终有一道彩虹凌驾在这风景上。这道彩虹就是我们的读书经历。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句话:”要擅读,爱读,多读。”后来在潜移默化中,读书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打开了我读书大门的钥匙又是什么呢?是郑渊洁伯伯的童话书。是那本图画书把五岁的我带进了知识的海洋中,让我畅游其中。五岁的我对郑渊洁伯伯的书甚是喜爱,无论何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书中的内容。现在,我们逐渐长大了,接触的书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品味了一番名著的世界。果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笛卡尔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没错,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心善。喜爱读书,是我的习惯,更是我家以来一直所传承,所发扬的,所谨记的家风。
读书虽是吴家家风,亦是国之风气。他让我受益良多,因为读书,我结交了良多益友;因为读书,我变得不再肤浅;因为读书,我变得满眼经纶。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到现在的明事智理的少年,从儿时的胡言乱语成长到现在出口成章的中学生,一切都得益于我的家风-------擅读之风。
家庭好似花圃,家风好似春雨,而我们又好似树苗,春雨般的家风滋润着我们这些花圃里的树苗,让我们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家风是一个家庭行为的体现,是一个家庭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个品质的体
现。好的家风,为家庭营造正义之气,为个人增添万丈光彩,我们应传承,发扬自己的家风,让它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