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登高教案

2020-11-1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导入: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给我们呈现的异乡游子萧瑟凄凉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展现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走进作者。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

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解题:

诵读

1、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

2、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大声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3、请学生读。师生点评。

4、请学生再读。师生点评。

5、全班齐读。

一、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

(一)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

答案是一个“悲”字。

(二)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我们一起来全诗。

如飞鸟,在劲风中摇曳吃力盘旋,飞舞的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写照。

,自己有如茫茫天地间一个小小的飞鸟,只有无尽的悲凉充斥其间。又如落叶、长江。就“落叶”这个意象而言,一叶知秋,落叶的萧萧表现已到深秋,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秋天尤其让人感到伤感。

“长江”这个意象,不尤人想起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联系诗人生平是否有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遗憾呢?

二、细读赏析,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

(一)、首先看诗歌的首联。首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首联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作者所处的位置是江边的高处。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放后面)

1、风急,是说风很大而紧。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不及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

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急风使人感到身体寒冷,而且心灵颤抖。(心凉)

2、天高,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悲凉渺小)

3、哀猿,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哀愁)

诗歌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

再看诗歌的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

4、清渚和白沙,“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在急风、高天、哀猿的渲染下,更显得更为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5、回鸟,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因此,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哀猿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仿佛就是一只孤独的鸟在急风之中艰难地盘旋,凄楚、忧伤、悲哀、绝望。

(二)诗歌的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了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落木和长江

1、落木即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 “落木”,象征生命的即将完结。古人云: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能够一叶知秋,而这里是“萧萧的木叶”,说明已经到了什么时节?晚秋时节。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由时间的晚秋想到人生的晚秋,作者已经55岁了。作者是多久去世的?58岁。这样看来,确实是到了晚秋了。由萧萧的木叶,作者联想到的是生命的晚秋。由此看来,生命是短暂的。 短暂,终结

2、不尽长江,。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

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诗歌的颈联,“落木萧萧”指生命的短暂,“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把这两句结合起来应该怎样理解?

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时间相对比,以时间的无穷来衬托生命的短暂。

面对“萧萧落木”,面对“不尽长江”,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呢? 无可奈何。

杜甫,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作为一个有开阔胸襟的知识分子,他正视生命, 正视现实。何况,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杜甫知不知道生命的短暂?知道。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感慨生命的短暂呢?诗人发出的不是生命短暂的哀叹,而是像天下所有有志之士一样满怀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眼看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走了,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然自己毕生的理想壮志却未能实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邃悠远,营造出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内心无尽的悲凉,悲叹大自然的秋。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二)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宋代的罗大经曾指出,他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读出了八层意思,你们现在是十几岁的年龄,以你们十几岁的人生阅历来读这样的诗歌,不知能读出多少层意思?试做具体分析。

师:“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间含八意。”

师:台,高迥处了。高和感情有关系吗?而我们这首诗歌的题目又叫登高。你看“登高”能够和作者的感情联系起来吗?大家试着思考一下。分小组探讨一下。在登高中,诗人换了一种视觉,也换了一种思维。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说“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登上高台之后发现原来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天涯之路在眼前延伸,时间画面在眼前腾挪,生命维度也向前延展。而我又是那么的渺小,“渺若沧海之一粟”,孤独的一个人在那无限宽广的时空当中又是多么的落寞,多么的孤寂。更何况此时的作者已经到了老年,而满腔的抱负又没有施展开来,再加上年老多病。你想,这时登上那高处,在那高旷的环境里边,在那无限的时空里边,一对比,千古风流,百年遭际,一起涌上心头,是不是更生感慨啊?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一登上高处就会愁绪满怀、感慨万千的原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

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6.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尾联。尾联当中作者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那么多的苦难,那么多的遗憾使我55岁就头发斑白了。如果像颈

联那样尽是一些作者的身世之苦,让诗人愁白了头,我们倒还不感觉什么,充其量不过感觉“哎呀,真可怜的,这个人的一生怎么这么坎坷呀”。但是杜甫不是,他在自己身世如此之苦的情形下,他心里边装的仍然是国家,仍然是人民,是别人。所以有人说,杜甫是儒家典型的“仁”的代表人物,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也就是你心中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他人。杜甫不仅装的自己,他还能想着他人,想着国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边,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这样的一种博大的胸怀。所以,从尾联当中我们看到了杜甫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有一颗博爱之心,正因为这样,千年而下,才使我们敬之、仰之。这就是杜甫的伟大所在。虽身处逆境,心中装的仍然是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

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7.“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里边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意味呢?

师:喝酒吗,本来可以干什么?最起码暂时可以解酒消愁,但是呢,他现在连酒都不能喝了,

你说他这满腔的愁绪又讲如何排遣呢。

8.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练习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2.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表

现感情,从时间空间落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师:自古以来,人们多用“沉郁顿挫”来说明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师:沉,指深,深刻,深厚;郁,指积,凝重,含蓄。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杜甫的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着家国之思的哀痛。他的沉郁是有深度的,不是那种个人主义的伤感,而是一种升华了的博大的感情,是忧国忧民的伟大思想。

所谓“顿挫”,则主要指他的诗在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的徐急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