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适用于具有环境敏感受体或处于汇水区域内的陆上油气田井场单井拉油、单井拉压缩气;使用中的油基泥浆以及井场、处理站废弃油基泥浆(岩屑)储存罐、池、槽等容器和处理设施的环境风险源识别评估(不含进流程的井场)。 7.3.2 环境风险源识别
陆上油气田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具有环境敏感受体或处于汇水区域内的,相对独立的油(气)井场、井组、井群、油基泥浆(岩屑)设施。
7.3.3 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量
(1)油类物质
将井场采出液、油基泥浆(岩屑)最大存在量分为三种情况:1)Q1≤10t;2)10t (2)天然气 将井场压缩天然气最大存在量分为三种情况:1)Q1≤5t;2)5t 采用评分法对陆上油气田井场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3-1与表7-3-2。 表7-3-1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指标内容 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 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50分) 设备质量管理 环境风险控制(50分)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 建设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 分值 30 20 30 10 环境风险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表7-3-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M<15 15≤M<30 30≤M<50 M≥50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M1类水平 M2类水平 M3类水平 M4类水平 10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表7-3-3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表7-3-3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依据 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 (1)未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 (2)安全现状评价提出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的; (3)安全专项检查提出的限期整改(或A类)环境安全隐患未整改完成的。 安全专项检查提出的现场环境安全隐患未整改完成的(不含限期整改问题),每一项记5分,记满30分为止。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分值 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30分) 30 0-30 0 设备质量管理(20分) 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 (1)未按规定进行设备设施质量检测、检验的; (2)特种设备检验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的; 20 (3)未按设计标准建设的; (4)非标储罐。 存在下列情况的,每项记10分,记满20分为止(不含特种设备): (1)设备设施超期使用且未经过评估的; (2)使用的设备设施等级不满足要求的; 0-20 (3)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备设施质量要求的; (4)设计变更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 (2)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3-4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3-4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依据 分值 15 环境风险防控措事故紧急关断风险源不具备有效的事故紧急关断措施的(符施有效性(30分) 措施(15分) 合紧急关断时效要求)。 风险源具备有效的事故紧急关断措施的(符合紧急关断时效要求)。 事故污染物围控收集措施存在风险的,每一项记5分,记满15分为止: (1)没有事故状态污染物收集措施的; (2)井场未按要求设排水监控池的; (3)井场未按要求设围堰的; (4)存在两个及以上雨水排放口的。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 建设项目环保要(1)环评手续不完整的; 求落实情况(10(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的。 分)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存在以下情况的,每项记5分,记满10分为止: (1)无风险源事故处置预案的或风险源事故处置预案无环保环境风险源事故内容的; 现场处置方案(10(2)未按要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记录的; 分) (3)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 事故污染物围控收集措施(15分) 0-15 0 10 0 0-10 0 7.3.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如果井场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环境敏感受体类别见表7-3-5。 表7-3-5 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类别 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井场处于下列环境风险受体汇水区域内的:乡镇及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风景名胜区;特殊生态系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 ●周边现状不满足环评及批复的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要求的; ●井场0.5km半径圆形区域内具有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或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 ●井场处于下列环境风险受体汇水区域内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基本农田保护区;富营养化水域;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天然林;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类型1以外的III类地表水、城市类型1 (E1) 类型2 (E2) 景观水体; ●井场0.5-1km半径圆形区域内具有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 ●位于溶岩地貌、泄洪区、泥石流多发等地区。 类型3 ●井场1-1.5km半径圆形区域内具有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E3) 办公等机构。 7.3.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的最大量(Q)、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位于自然保护区内、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生产设施风险评估等级均为重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3-6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6类型1(E1)——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量Q Q1 Q2 Q3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M1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M2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M3类水平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M4类水平 重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7-3-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7类型2(E2)——环境风险分级表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 Q1 Q2 Q3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M1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M2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M3类水平 较大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M4类水平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3-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8类型3(E3)——环境风险分级表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 Q1 Q2 Q3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M1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M2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M3类水平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M4类水平 较大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