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五”城镇化历程回顾及经验总结
“十一五”以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进入我省城镇化进程最快、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心,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重点,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总体实力极大增强,为提升全省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预计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4.8%,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7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5年间全省城镇化年均提高1.5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5.9个城镇化水平在中部六省位居第百分点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
三、四位,高于安徽、河南两省,与湖南省基本持平。
“十一五”以来江西城镇化进程
2005 20062007城镇化率(%) 37.10 38.68年增百分点
39.80
200841.36
2009 2010 43.18 44.8 1.62
1.58 1.12 1.56 1.82
——城市快速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初步形成
到2009年底,我省有设市城市21个,县城70个,城镇总
—1—
人口1913.81万人,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个,20-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9个,小城市及县城79个。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以南昌为中心,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发展轴带的“一心二带”的大十字格局。
——城市功能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到2009年底,宜春、景德镇、南昌、新余、赣州、萍乡、吉安7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武宁县和吉安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萍乡安源区安源镇评为国家园林城镇,11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南昌市获得我省第一个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处理)。江西省第一期移民建镇工程、南昌市青山湖整治工程、景德镇市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治理、吉安市城市生态综合改造、南昌市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赣州市古城墙保护工程、婺源古村落整治工程、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等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定省人居环境范例奖62项。全省城市市容市貌、村镇镇容镇貌明显改观,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镇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9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30亿元,增幅达6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由30%提高到6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全面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全省市、县建成100座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污水日处理能力272万立方米。
—2—
11个设区市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35个县(市)正在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9.71%。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全省城镇共有公园438个,总面积11028万平方米。
——经验总结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之所以能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客观规律,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有江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城镇化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5.9%提高至2009年的41.8%,年均提升近1.5个百分点,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三化”并举;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对外开放,多渠道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已被证明符合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切合我省省情,今后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二、“十二五”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发展形势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
—3—
告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这充分说明城镇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中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并对推进新型城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2010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为我省今后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和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和工业化保持了同步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省城镇化正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加速工业和以城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城市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新型城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
—4—
效益,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将发挥重要推进作用。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决定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江西科学发展。为此将在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江西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是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是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
——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外
—5—
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利用外资总额列全国第九位,在中部六省中名列第一。我省经济同外部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态势正在形成,并不断向更大范围、更宽广的领域拓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产业支撑。随着外向型经济格局的逐步确立,城市吸引外资进入的环境将更加优化,对外贸易将更趋活跃。在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作用下,今后五年,我省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协调、快速增长,加上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我省城镇化面临着巨大市场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壮大城镇综合实力,健全城镇功能,有利于发挥城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十二五”期间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城镇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实力不强,在全国区域城镇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2009年,我省城镇化水平43.18%,仍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42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44.8%,差距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位列中部地区第4位,我省设区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占全省总用地面积的比重,以及GDP占全省的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群发展滞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009年,我省设市城市21个,数量居中部六省之尾。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个数和人口数占设市城市的比重位列中部六省
—6—
之末。县级市和县城平均常住人口9.8万人,人口规模偏小。各城市职能结构存在较大趋同性,职能分工不明确,城市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产业集约化和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
——城镇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及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要。我省的市政基础设施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道路面积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小城镇发展较慢
我省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特色不突出,人口聚集程度不高。全省建制镇平均建成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平均镇区人口7000人左右。2008年,镇域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建制镇占全省全部建制镇的一半左右,镇区人口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仅121个。由于规模小,不利于规划建设,不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作用,难以辐射和服务周边农村。
四、“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坚持生态立省、
—7—
绿色发展战略,以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构建沿沪昆线和京九线城镇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城镇的内涵式增长和质量品位的提升,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围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居民素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一体化发展
以实施重点镇示范工程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8—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规划引导,促进有序发展
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实施规划,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努力形成有利于产业和人口集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三)“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
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注重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强调鄱阳湖流域整体保护,另一方面,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征转变城镇发展模
—9—
式,采用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将有限发展资源适度向地域中心和重点区域集中,以点带线、以线促面,集约节约集中发展,保障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快人口向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沪昆、京九等交通走廊地区聚集,培育城市群和若干密集地带,促进形成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九江、赣州等中心城市,建设综合承载力高、生态宜居的都市区。实施中心城市战略,有选择培育重点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形成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具有江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以上,城区常住人口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南昌),50万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力争达到9个,20万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达到13个,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各设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60%左右的县(市)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有条件的力争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5个左右的设区市和若干县(市)进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行列。5个左右设区市创建省级生态市、省级生态县(市、区)达到40个。示范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建300个生态乡(镇)和500个生态村。全省城镇功能不断完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人防、消防、环境卫生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城市主要设施水平在中部地区位于前列;教育、卫生、体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
—10—
社区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南昌、新余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较大突破。
2、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 3、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 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6、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7、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75%。
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
五、“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构想
立足已有城镇空间布局,在浙赣铁路以北,特别是环鄱阳湖地区大力发展都市圈和都市带,采用网状化城镇化模式,形成城镇发展合力。在浙赣铁路以南,实行大城市点轴带动模式,通过建设赣州、吉安成为大城市和交通线带动区域发展,把城镇建设和交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群一片两带四轴”开放型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群:鄱阳湖生态城市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要把建设南昌都市区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作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区域,摆在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
强化纽带作用,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产业转移吸纳能力,呼应“中部崛起”战略,提升位处长江黄金水
—11—
道沟通东西和京九铁路连接南北的优势,促进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加快形成,把培育鄱阳湖城市群培育成具有国家意义的新增长极。以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加强江西与湖北、安徽、福建的交通和产业经济联系,形成核心与门户相呼应的发展格局。发挥核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全省中的人口聚集和产业经济汇聚方面的综合效应,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与城镇化路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以核心城市为节点,以主要城镇发展和交通轴带为支撑,促进鄱阳湖城市群地区协调发展。近期重点打造以“昌、九、景”三大都市区,远期以都市区为核心,依托环湖区域交通纽带,构筑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积极推动新余、鹰潭等城市加强与生态城市群的产业经济联系,成为城市群的拓展腹地。
——一片:赣中南生态城镇协调发展片
赣中南地区是赣江和东江的水源涵养地,是江西生态资源的腹地,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持江西的生态环境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区内城镇发展以点状拓展为主,重点打造赣州、吉安大都市区,培育瑞金新发展极核,呈片状集聚发展,促进全省南北区域统筹发展。同时由省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障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较快提高城镇发展水平。
——两带:沪昆、京九城镇密集带
—12—
沪昆和京九两条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沿线的城镇密集带是我省城镇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发展带,有利于对接和融入长三江、珠三角经济区。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主轴线,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组织协调区域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形成“大十字”城镇空间架构。
沪昆线西段:加快以新余、宜春、萍乡为复合中心“三点一带”的赣西城镇密集带发展,通过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培育以复合中心为特色的城镇密集带。发挥城市群体功能优势,组织协调区域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布局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经济区域。
沪昆线东段:重点对接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产业转移基地,积极培育和拓展以上饶、鹰潭为核心,以信江河谷为轴线,以沪昆铁路、高速江西境内东段为纽带,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赣东城镇密集带。
京九线北段:重点加快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发展和沿江开发,使之成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核心地区;抓住向莆铁路、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加快以抚州为中心的赣东南城镇带建设。
京九线南段:充分利用毗邻广东、福建的地缘优势,积极吸引粤闽和港澳台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和以食品为主的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材料及稀土应用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区域。重点发展以赣州、吉安为中心的都市区,构筑“一小时”
—13—
经济圈,加快促进人口、产业向京九铁路、赣龙铁路、206国道和323国道沿线城镇集聚,形成以赣州、吉安为核心、以京九沿线中小城市为骨干的点轴式城镇带。
——四轴:向莆、沿长江—九景衢、济广高速(206国道)、厦蓉(323国道)沿线城镇发展轴。
以加强对外联系和区域协作、融入国家发展为目标,依托交通骨干,积极培育向莆、沿长江—九景衢、济广(206国道)、厦蓉(323国道)沿线城镇发展轴,加强城镇和区域资源要素的集聚发展。一方面呼应沿长江大开发的战略,另一方面使我省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同时还强化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的对接,促使省域城镇空间布局的网络化。
向莆:向莆铁路是海西经济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腹地的现代化铁路,也是江西、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挖掘潜力,提升抚州、南城等城市的对外交通枢纽能力,促进江西与海西经济区的全面协作。
长江—九景衢:作为沿长江国家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串接赣浙皖沪旅游风光带,是赣北与赣东北地区经济联系通道。沿江地区的岸线资源、水土资源优越,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大,本着“沿江开发一片,保护全省生态”的思路,高度重视沿江开发开放的战略意义,依托长江岸线发展临港加工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电力能源、特色农业与沿江旅游等。
—14—
济广(206国道):沟通“皖江城市带”,促进赣东北地区与中部省份的交流合作;联系“珠江三角洲”,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打通江西出海口。在省内层面促进赣南地区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密切沿线城市联系。
厦蓉(323国道):加强赣州、瑞金与海西经济区、湖南省的经济联系,强化省域南部核心的作用,构筑赣粤闽湘四省交通枢纽,带动沿线城镇与经济的发展。
六、“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 (一)构建城市群
加快培育和发展以南昌为中心,区域其他5个中心城市为重点,鄱阳湖周边城镇为依托,以京九、沪昆铁路和福银、济广、杭瑞、沪昆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线,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人口和产业向有条件的环湖外围城镇集中,既可以促进城市化层次的丰富和高质量,也可以保护山清水秀的“一盆清水”,保留江西长远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生态、低碳、集约、高效的特色,统筹协调区内的资源配置,城市职能和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注重城市合理分工,统筹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昌九城际铁路和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加快公、铁、水、空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实现区域设施的联建共享和区域资源的集约利用,使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
—15—
规划构筑“一核五心、蓝绿双区、一环四射”的鄱阳湖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
——一核五心
一核:为南昌大都市区。南昌作为江西的龙头城市,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国际化功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营造,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在区域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五心:为九江、景德镇、鹰潭、抚州、新余五个都市区。其中九江都市区由九江市-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彭泽组成;景德镇都市区由景德镇-浮梁-乐平组成;鹰潭都市区由鹰潭-贵溪-余江-万年组成;抚州都市区由抚州-东乡-南城组成;新余都市区由新余-分宜-峡江组成。
——蓝绿双区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高效集约发展区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蓝区:为鄱阳湖生态核心区域,包括湖体核心保护区与滨湖控制开发带。
绿区:为高效集约发展区,注重滨湖生态涵养,稳定提高生
—16—
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包括湖东岸的都昌、鄱阳、余干以及滨湖的进贤、星子、共青城-德安六个生态型城市。
——一环四射
鄱阳湖城市群目前正处于都市区形成与城市群形成的过渡阶段,需要加速大都市区的形成,需要重点把做强产业、完善功能、集聚人口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高中心城市(尤其是南昌)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规划以南昌大都市区为核心空间,近期沿沪昆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京九铁路(福银高速、105国道)、向莆铁路(福银高速、316国道)构筑放射状城镇密集轴带,重点沿鄱阳湖西岸打造昌九城镇走廊,以永修、共青-德安、星子等为支点,沟通九江都市区,依托“双核”带动打造中部京九隆起段,中远期依托沿江产业开发带和杭瑞高速(九景衢铁路)交通轴线,联动湖口、彭泽、都昌、鄱阳,东向强化与景德镇都市区联系,同时强化济广高速(206国道、皖赣铁路)沿线城镇发展,依托重大设施布局围绕鄱阳湖打造环状城镇发展轴线,面向全省向外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最终形成省内“开”字型城镇网络核心空间基本架构。
(二)建设都市区
充分发挥南昌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同时着力把九江、赣州、
—17—
上饶、抚州打造成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景德镇、鹰潭、新余、宜春、萍乡、吉安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将周边临近的1-2个县市域中心城市纳入,并联合若干小城镇建设“一主多点”模式的都市区。除南昌外都市区的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应创新都市区发展模式,建设“中心城区+外围县城+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型都市区。以“一区多园”模式,推动大型产业园区在都市区内的统筹布局。加强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推动重大服务功能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的一体化发展,形成聚集效应能力强的都市区。通过都市区建设推进与周边县市域单元的统筹发展,加快对周边镇的辐射带动,打造综合承载力高、生态环境优良的都市区。通过都市区发展推动周边县域单元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
——南昌
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中心城区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商贸物流金融中心,成为辐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城市。强化昌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全面提升先
—18—
进制造业基地水平;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旅游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差地。实行北伸南延,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2015年,中心城市人口达到280万人左右。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南昌、永修、靖安、奉新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形成“众星拱月型”的城镇组团,逐步建立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紧密联系的昌九工业走廊城市带。有效发挥南昌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省会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殊作用,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商贸中心。
——九江
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向西向南扩展,建成赣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重点建设沿江产业经济带,建设水铁、公路-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与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转移。到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90万人。依托长江岸线和昌九通道,以九江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泽沿江城镇板块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镇板
—19—
块,形成“弓箭型”的城镇组团。
——赣州
利用地缘优势,面向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和港澳台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贡江、章江流域主要城镇为节点,建设“核心聚集+外围多点”的都市区体系;加快中心城区与南康、赣县的一体化发展,整合若干重大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在外围城镇组团建设专业化强的产业集群地;在都市区合理组织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预留好中心城区联系外围城镇组团的轻轨交通线;保护好贡江、章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好上下游城镇间的排污与取水口布局。依托京九铁路、赣龙铁路、206国道、323国道、大广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等轴线,努力构筑以赣州市为中心,以南康市、赣县、于都、兴国、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县等为支撑的1小时城市经济圈。把赣州市建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宜居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
——景德镇
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向西拓展城市框架,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2015年,城
—20—
市人口达到60万人以上。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城区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鹰潭
发挥铜产业基础、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铜都、赣东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游城市;按照先西南,后东北的时序宽展城市布局,依托中心城区,向东逐步与贵溪城区连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宝山片区,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建设生态隔离带,加强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双中心结构的城市组团,进一步建设余江县城,形成“三点一线”的城镇组团。2015年,鹰潭贵溪城市组团人口达到55万人左右。
——新余
着力发展光伏、钢铁和旅游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特种钢材制造基地和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实行东拓西延,完善北部、南部城市功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旅游业,建设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以主城区为依托,联动发展分宜县城,跨行政区域带动发展上高、峡江县城,开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
——宜春
充分发挥赣西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着力发展医药、食品、机械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努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注重战略性产业基地、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商贸物流、旅游服务、居住等职能发展。推进城市向东发展建设新
—21—
中心,发展休闲娱乐产业,适时向北跨越发展建设产业科技新城,联动发展万载县城,拓展都市发展空间。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60万人左右。
——萍乡
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发挥省际间纽带作用,建设湘赣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城市,注重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新产业基地、商贸物流等职能发展。推动主城区向北拓展,促进湘东区组团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联动发展芦溪、上栗县城。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
——上饶
充分利用邻近“长三角”和浙江、福建的区位优势,加强三省邻近城市的合理分工和协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构建快速交通网,形成以上饶市为中心、以广丰、玉山县为支撑的高度协同发展的大上饶半小时经济圈,远期形成“一主三辅一心”的组团式城镇群空间结构,努力把上饶市建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旅游服务中心。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
——抚州
以京福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向莆铁路的建设为契机,重点向西向南扩展。增强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和文化产业,创建工业新城和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以新城区为依托,以东乡、南城县城为支点,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形
—22—
成面向海峡西岸、呼应省会南昌的赣中城镇组团。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
——吉安
积极培育与强化建设赣中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注重对接珠三角和海西的产业基地等职能发展。努力形成以吉安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为支撑,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间隔的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群。着力做强轻工电子和旅游产业,发挥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将吉安市建成为赣中旅游商贸中心。2012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
(三)培育新中心
为尽快实现城市群发展构想,在轴带地区选择具有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关键城市打造次区域发展中心,作为都市区发展必要的补充。在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内“昌九”和“九景”都市区之间分别培育共青、鄱阳两个新兴发展极,发挥政治资源和传统资源优势,强化区间联系的紧密度。在赣中南生态城镇协调发展区,利用瑞金市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红色文化基础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对接海西经济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扩大三市管理权限,壮大产业实力,优化发展空间,通过交通轴带聚合联合布局产业带,依托市场关系建立更加有利的、具有协作和竞争特征的、较少或不受行政制约的经济关系。
(四)发展城关镇
—23—
进一步强化城关镇的中心聚集能力,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县域单元的辐射带动极核。发挥城关镇和重点镇、一般镇之间的有机互动作用,推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加强主要交通走廊地区县城的聚集能力,与地区以上中心城市之间加强分工与协作;发挥县域的特色优势,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优农的市县联动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县城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大多数超过15万。
(五)扶持示范镇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扶优扶强、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原则,在省内选择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镇、县域副中心镇、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小城镇和其他交通区位良好、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产业基础的26个示范镇给予重点扶持。实施引导人口集聚、促进产业发展、规范土地运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大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示范镇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通过示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全省小城镇建设水平。积极争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国“项目带动村镇规划实施一体化”试点,在生态宜居镇、工贸强镇等方面创新发展模式。
(六)营建特色村
—24—
以生态资源环境为前提,顺应农村地区人口外迁的趋势,优化村庄布局,改善村庄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卫生环境条件,提升农村地区发展活力。根据农业区、林区、湖区、矿产地区和邻近城市地区不同的区位、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导特色农林业经济发展,保护并发扬乡土文化,建设和谐江西新农村。
引导高山地区、湖泊水库地区和灾害易发地区人口向承载力较好的区域异地转移;在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采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 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人口有序聚集。结合革命老区、农林区的特色条件,加大移民迁入地区的扶持力度,出台产业、劳动力培训、住房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
六、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城镇规划
更新规划理念,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为基本取向,科学定位城市性质、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增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规划的编制水平。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以规划引导城镇科学发展。建立城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城镇经济
—25—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结构层次,不断壮大城市产业实力,以产业的发展支撑城市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健全城镇功能
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适应城镇发展要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镇框架,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延伸。进一步完善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优化城镇路网结构,完善城镇路网功能,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四)改善城镇环境
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研究制定综合性环境功能区划,探索“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新思路,强化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准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的约束作用。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要求,转变城镇建设和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严格划定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范围,明确城市绿线、蓝线、
—26—
紫线和黄线,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加强城镇间及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城市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优势,张扬城市个性,充分体现城市风貌特色,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环境优美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生态园林城市。
(五)强化城镇管理
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形成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机制。统筹研究落实城镇土地利用政策,在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盘活城镇现有土地资源,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建立土地节约集约评价、考核体系和奖励制度。
(六)推进区划调整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科学有序地调整行政区划。围绕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目标,有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县(市)共同发展。合理调整设区市市辖区行政区划,扩展中心城市市区规模,解决现有设区市行政辖区过小或过大的问题;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选择区位优越、发展基础好、中心作用强的县改设县级市、县级市升格为设区市;探索县政府驻地实行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将经济社会发展较好较快的乡改设为建制镇,推进小城镇集镇建设,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聚。通过各层次、多方位的行政区划调整,
—27—
进一步优化全省各级行政区划设置,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七)重大项目带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加强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城镇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水环境整治、集中供热、供气、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通达的城市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排水系统、清洁安全的城市能源供给系统、完善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和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实施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示范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加快建设宜居城市。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引擎”作用,以关系发展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目标与要求,在城市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园林、环境保护、住房保障等各方面选择实施重大项目,尽快实现扩展总量、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实现“江西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