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2024-03-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常寅仲李学良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在总结前人对规模和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定了三个规模指标和四个绩效指标作为钢铁企业规模和绩效的衡量标准,从钢铁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特点出发,提出了规模和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四个假设,并收集整理了生产线材、螺纹钢的25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对规模指标和绩效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生产线材、螺纹钢的上市钢铁企业规模和绩效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资产质量反而进一步下降;规模也没有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规模给企业的最大好处仅仅是提高了企业占有现金能力。[关键词]钢铁企业规模绩效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中国国民经济中,钢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以来,中国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然而伴随钢铁产能的扩张,产业集中度却在不断下降,CR4和CR8分别由2000年的33和45下降到2006年的19和30。与主要钢铁生产国日本和美国相比,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要低很多,差距明显。集中度低的后果之一便是钢铁企业可能不能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得益于国内投资需求和钢材国际贸易需求的持续旺盛,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维持在3%的水平,高于国际钢铁巨头1%的平均利润。

但是,在国际冲击和国内盲目发展的夹击下,中国的钢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外部条件看,2007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美国、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相继出现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中国钢铁企业和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石出口国的铁矿石出口谈判又陷入不利境地,进口价格的上升直接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从国内发展看,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时,不顾地方实际和产业现状,都把钢铁产业作为本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产品选择上,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又往往因其较低的进入壁垒成为第一选择。可以说,“企业规模大同小异、企业产品同质竞争、整个行业高能耗低效率”是对我国的钢铁企业现状的简单概括。

2009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复苏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由于终端需求在二季度增加,使整个行业的景气程度在二度低迷后得以缓慢恢复。另一方面,钢材价格在景气反复中二次探底,行业盈利仍在盈亏平衡线下方徘徊,国际需求的大幅缩水,使得钢材贸易又变为逆差。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国内的钢铁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行业重组的压力。

二、钢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一般构成

我国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政府考察企业绩效就是对照企业的生产计划或是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考察企业的产品产量、质量、能源耗损、劳动生产率等。对企业的成本、利润等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基本忽视。“亏损企业拿先进”的情况并不少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于1993年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从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等8个指标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到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保值率、社会贡献率等十项指标,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1999年,财政部、人事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及《国有资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重新规范,从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项内容32个指标对绩效评价做出说明。2002年,财政部对《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做出修订,指标从32项缩减为28项。2006年,在2002年修订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央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建立了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评价框架,其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2-1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相对以往的评价体系来讲,该体系综合考虑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而且大都采取比率数据,使其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并不是说这套系统就是完美无缺的。它仍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更多是从企业当期会计利润角度来评价企业绩效,没有从经济利润的角度把公司的股权成本考虑在内。会计利润盈余是从会计记账的角度,单纯看待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大小关系,而没有考虑资本投入得机会成本,这有可能会夸大企业的经营绩效。(2)缺乏对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考量。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现在企业在市场中进行议价、获取现金并开拓市场的表现上。从根本上讲,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能否长期地、持续地获取现金。现金与利润的有机转换才构成了整个企业发展的循环。

三、钢铁企业绩效关键指标选取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全面客观的企业绩效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不但要考虑企业的利润,还要考虑企业获取利润的资金成本和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因为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判断各公司发展的改进程度(表现为绩效指标的逐年改进),而是考量公司规模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只要抓住了规模和绩效的关键指标,就可以实现我们的分析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在对绩效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选择以下关键指标作为公司整体绩效的有效代表:

表3-1关键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ROE):选择该指标是为了在摒除了利息、税收差异后衡量企业经营对股东的回报,ROE=EBIT/净资产=息税前利

78

润/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可以反映出总资产在创造销售收入上的有效利用程度,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对企业经营财务风险的度量,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加大,企业的经营也会陷入困境,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应收账款占现金流入比率:这一比率是以往财务分析中较少使用的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获取当期现金的能力。其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之和反映了企业依靠资产运营所能获得的未来期现金流入,现金总流入是本期经营现金流入、投资现金流入和筹资现金流入之和,反映了企业当期获取现金的水平。根据财务折现理论,现在的1元大于未来期的1元。所以,一个处于市场优势地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必然体现为具有较强的获取当期现金的能力。

四、钢铁企业规模与绩效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在数据收集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可靠性以及研究样本的同质性,本文选择了25家生产线材、螺纹钢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收集了公司2004-2008年五年间的年报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后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按照经典的微观经济学观点,大型钢铁企业理论上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便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第二,可以利用企业内部交易替代了企业间市场交易,降低信息费用、合同费用、监督费用等交易成本;第三,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第四,拥有更多的资源从事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H。:钢铁企业职工人数对经营绩效有影响。H1:钢铁企业职工人数对经营绩效没有影响。假设二:H。: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对经营绩效有影响。H1: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对经营绩效没有影响。假设三:H。:钢铁企业总资产对经营绩效有影响。H1:钢铁企业总资产对经营绩效没有影响。假设四:H。:钢铁企业综合规模对经营绩效有影响。H1:钢铁企业综合对经营绩效没有影响。

(二)研究方法。本文针对25家生产线材、螺纹钢的上市公司的规模指标(职工人数、总资产、销售收入)和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占现金比率)进行了两两相关性分析;然后将三个规模指标分别作为自变量,四个绩效指标作为因变量,两两之间进行回归性分析,以验证假设一、二、三,并进行检验;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三个规模指标提取公因子作为综合规模指标,在将公因子作为自变量,与四个绩效指标进行回归性分析,以验证假设四,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五、假设检验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本文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如下:

表5-1假设检验

六、研究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有如下结论:

(1)相关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规模指标和绩效指标之间只有部分联系,体现为规模指标和总资产周转率之间,规模指标和应收账款占现金比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规模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则没有太大影响。(2)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规模指标和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占现金比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则不存在这种线性相关关系。(3)综合因子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线性关系的有效性。即职工人数、销售收入、总资产三者和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占现金比率之间存在着线性负相关效应。

基于此,本文认为,从盈利能力来讲,我国生产线材螺纹钢的上市钢铁企业规模和绩效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规模越大,并非盈利能力越强,规模越小,也不是盈利就差。从资产质量的角度看,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资产质量反而进一步下降。从债务风险的较大看,规模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债务风险的降低,也就是没有证据表明企业从规模扩张中降低了自己的风险。从竞争能力角度看,规模给企业占有现金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也就是企业在当期流入的现金超过了未来期流入的现金,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优势也在随之线性增强。

参考文献

[1]A.Lnogsner.Managingemployeeperformance[J]ThomsonLearning,1998,5(21):167-169[2]Steers,R.M.Probleminthemeasurementof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5,20:549

[3]VenkatramanN.RamanujamV.Measurementofbusinessperformanceinstrategyresearch[J]AComparisonofApproche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6,11(4):801-814[4]DemiragIS.HowUKcompaniesmeasureoverseasperformanceAccoutancy[J]1997,3:101-103

[5]张德远。关于现代西方效率工资理论的评述[J]财经研究,2002,5:73-80[6]MillerSM.ThestrategicmanagementoftechnologicalR&D-anidealprocessforthe1990[J]InternationalJourneyofTechnologyManagement,1993,5(2):63-153

(上接第124页)

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在经营规划管理城市

时要将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向低消耗低污染的理想模式转型。同时还要强调节能减排的城市规划理念。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规划上,统筹安排地上、地下各类建筑物和各种管线设施,做到协调一致,并尽量使用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绿色材料。同时要引进发展低碳产业,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还要加强和改进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绿化用地指标,

科学安排绿化建设用地布局,强化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绿地不被侵占。

其次要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同时,要依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城市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加入经营,民众予以监督配合,大家齐心合力为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小宁。做好经营城市大文章促进城镇面貌大变样[J]经济论坛2008,(23)

[2]吴兴兴。经营城市: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新思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4)

[3]何雪松。城市经营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管理[J]山西建筑2009,(36)

[4]韩瑞、肖玲。我国城市空间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思考[J]城市2010(2)

[5]孟凌。经营城市的几种成功模式及对西部地区的启示[J]中国西部科技2004(20)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