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及其预控措施
摘要:风险管理是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安全保障基础,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和不断总结,风险管理在施工日趋重视和规范化,特别是在不良地质隧道为了规避和降低风险事件概率的发生,通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制定对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和地质预报结论综合分析,并采取合适有效的施工工艺、工法进行动态控制,从而降低和规避施工风险。 关键词: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施工;预控措施
abstract: the risk management is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ecurity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ecurity, through recent years of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sum up, risk manage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tandardized, especially in poor geological tunnel in order to avoid and reduce risk events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through the tunnel unde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response, risk monit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risk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contingency plans, and measured by monitoring the amoun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geological forecasting conclusions and take appropriat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onstruction methods, dynamic control, to reduce and avoid construction risk.key words: tunneling works; risk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e-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根据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规划,今后我国仍将会建设大量的公路、地铁及高速铁路,最终形成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在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隧道占规划线路长度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不良地质、风险隧道也将越来越多,比如隧道地处山区浅埋、断层、矿区、穿越建(构)筑物、沟谷、河道、岩溶、富含地下水等不良地质地段,同时要增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次生地质灾害防范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风险管理及及其预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隧道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过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贯穿于隧道设计阶段和施工全过程,并对风险事件进行的全程动态监测,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通过风险分析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以降低和规避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2 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原则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隧道工程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方法以及施工控制措施。工程建设各方应积极进行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应确定风险的来源并分类,建立适合的风险指标体系,收集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提出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清单、风险等级等成果。风险识别方法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2.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是以定性、半定量为主,结合现有统计数据及现行规范、规定,通过工程类比进行。评估方法一般有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法、模糊综合评估法、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并根据已掌握的勘测、设计文件资料分析确定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 2.3风险应对
对风险因素进行处置和应对,其内容包括风险接受、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等。
2.4风险监控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3个环节已经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风险会不断发现。因此,对隧道工程进行风险监控是十分重要的。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是随着生变化,可能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预期的风险会消失。隧道工程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风险变化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的进展,密切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分析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风险因素的变化和风险应对措施产生的效果;进一步寻找机会,细化风险应对措施,实现消除或减轻风险的目标。
3、风险预防及应急救灾、减灾措施
3.1 重视安全应急演练,建立预警视频信息系统
对于长大隧道、高风险隧道施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安全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便于在发生险情时不慌不乱,从容有序面对和疏散救援工作。为了利于施工期间掌控隧道风险预判和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可以建立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可以在隧道内掌子面和隧道入口的多个位置的动态摄像机,对隧道的施工工作面和重要人员出入口进行全面的监视。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应判断和动作,并以视觉或其他感受方式告知管理与安全人员事故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情况,使之对安全事故现场有效地做出快速反应。
3.2 重视事故先兆,消除风险隐患
根据“海恩法则”原理,要想规避一起严重的事故,就必须控制住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未遂先兆和隐患。海恩法则精髓主要有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3.3 注重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合理进行风险转移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风险担保、保险体系,风险转移是指当有些风险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而施工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又无法有效承担时,采用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合理的转移给担保人、保险人,由合同方或第三方来分担一部分风险,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依赖保险而放松管理。 4. 施工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有关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工法、围岩监控量测、地质预报、改善施工环境和环保措施等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